1、[词语辨析]离开了幼儿园,孩子们的笑容总是( )在我的脑海里。
A.漂浮 B.飘浮 C.飘拂 D.飘荡
2、下面是古人最早创造的“酌”字,根据古字“酌”的字形特点,联系“酌”的本义是舀取,可分析出这个字的右边表示( )
A.酒杯
B.酒坛
C.木棍
D.舀酒工具一勺子
3、《草房子》中油麻地小学因为 没有拿到会操第一。
A.桑桑
B.杜小康
C.纸月
D.秃鹤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到处________ 编队________
思考________ 发现________
5、《元日》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我们还学过他写的另一首古诗《_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xiū kuì cí xiánɡ rùn huá xīn chén dài xiè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shēn yín zào xínɡ zhuānɡ zhì lín wēi bú jù
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语段的拼音,写词语。
要轮到我上台表演了,我生怕自己演砸了会有些nán kān(______),两腿不由自主地chàn dǒu(______)。这时候cí xiáng(______)的李老师走过来,俯下身子,轻轻地对我说了一句:“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我听后立刻huī fù(______)了平静,从容镇定地走上了舞台,顺利地表演完了节目。表演结束后,李老师和同学们都向我投以zàn xǔ(______)的目光。
8、下面的句子是从哪方面对事物进行描写的?(只填序号)
A.嗅觉 B.听觉 C.味觉 D.视觉 E.心理感受
(1)太阳像顽皮的小孩一样跳跃着,终于跃出了海平面,那太阳光也是随着起伏荡漾。( )
(2)我们沉浸在亲手采摘果实的愉悦中。( )
(3)清晨,鸟儿们叽叽喳喳,欢叫不已。( )
9、阅读理解
游乐山
去年暑假,我回到久别的家乡,和妈妈一道游览了风景迷人的乐山。
我们沿着山路缓缓而上。只见苍松翠柏遮天蔽日,一束束光柱和山间弥漫的晨雾交映在一起,形成无数个五彩的光环,叫不出名的鸟儿,叽叽喳喳的鸣叫声,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生机。
半山腰有一块草地。“油炸豆腐干!”“麻辣豆腐脑!”……个体商贩的叫卖声此起彼伏,给游人增添了无限乐趣,使你情不自禁地去领略乐山小吃的风味。
来到山顶,我和妈妈席地而坐,眺望四周景色。西面的峨嵋山仿佛近在咫尺,大渡河水波涛滚滚,北面的乐山城,高楼林立,高低不一,层层堆叠;往南是宽阔的马路,通向五通桥。
我站在乐山上,真是太美了!我喜欢家乡的乐山,我更喜欢我的家乡。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增添( ) 眺望(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
遮天蔽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席地而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短文第2~4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读一读,想想作者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乐山迷人的风景的。
【4】哪句话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钓鱼的启示》一文的作者是 国的 。文中讲述了一件 的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 的道理。
11、精彩赏析阁。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________了,然后________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____ ____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在选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动词,这些动词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文说说“我们的任务”指的是什么?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班长”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了壮士们跳崖时的情形?你从中体会到了壮士们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想一想,五壮士完成任务后,为何会选择跳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2、联系课文《最后一分钟》,仔细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相关问题。
香港,让我紧紧拉住你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1.“最后一分钟”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深深大地”是指什么?“第一朵紫荆”又是指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第一朵紫荆”是“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用“奔跑”“拥抱”“迎接”等表示动作的词语,表达了人们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精彩再现。阅读课文片段,因回答问题。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是我国书法史上为人景仰的一座高峰。他的书法,笔势开放,富于变化,有时如浮云般飘逸,有时像惊龙般矫健,而结构又十分严谨。他之所以有这样高的成就,与他专心致志,勤学苦练密不可分。他小时候练习书法时,走路、休息都在揣摩字体的结构、架势和笔法,心里一边想着,手上还一边画着。日子一久,衣服都被他画破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严谨( ) 揣摩( ) 矫健( )
【2】用“____”画出文中比喻句。
【3】王羲之为什么能取得这样高的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面。赵王胆怯,不敢去。但蔺相如和大将军廉颇认为对秦王不能示弱,还是去的好,赵王才决定动身,让蔺相如随行。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境上,作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豉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 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葡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竟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给这几段文字加一个小标题:______
【2】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出人物的什么特点?选择正确的说法。
①赵王____A.胆怯 B.考虑周全
②蔺相如____A.逞能 B.勇敢、果断
【3】蔺相如是怎样逼秦王击缶的?写出相关句子。
________
【4】选文中对蔺相如进行了_____、_____、_____描写,我从中体会到蔺相如是一个_____的人。
15、阅读大舞台。
火把花
六月,火把花在我们这座小小、的山村,这座要走许许多多山路才能到的遥远的小山村开了。
花儿开在村前的小塘边,开在青石板铺的小路边,开在水流湍急有礁房的磨坊前,开在潮湿的长满墨绿色青苔的卵石垒成的墙角里,开在我们山村小学的校门口,开在操场上跳远的小坑旁。艳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
火把花怎么会开得这样火红呢?传说有一位美丽的仙女,她要到我们这个小小的山村里来。茂林密篝,山道弯弯,仙女打着火把走着,无数晶亮的火星,围在她身旁飞舞。当她终于走到村口的时候,公鸡叫了,太阳公公惊醒了,仙女一声叹息,将火把插在地上,自己飞走了,霞光中,燃烧的火把,变成满树红花……
但是,我常常想:火把花真是仙女手中的火把吗?
一个雨后的早晨,我去上学。粉红色的晨雾里,有雀鸟嘈杂的叫声,有礁房的舂米声,有牛犊清脆的叫声……突然,我看见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老师在校门口的火把花树下!火把花明艳地映照着,她在打扫校园,在轻轻地扫着被雨打落的花瓣。啊,难道我们的老师不就是那位举着火把的仙女吗?她从城里来到我们小小的山村,走过了多少弯弯的山路啊!她教我们唱歌,教我们识字,教我们画画……啊,她是,她就是举着火把的仙女,她手中举着知识的火把!
啊,火把花,你满树的红花如同燃烧的火把,照亮了我们小小的山村,照亮了我们——山村里的小学生!
【1】填空。
(1)“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部,然后再查(______)画。
(2)“卵”用数笔画查字法查(______)画。
【2】“鲜红的火把花啊!你开得多么热烈呀!”是指( )。
A. 花红 B. 花香 C. 花多
【3】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想表现的意思是( )。
A. 反映作者喜欢火把花
B. 说明山区虽然偏僻,但是十分美丽
C. 赞美在山区辛苦教育孩子的老师
D. 作者赞美家乡,表现出一种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16、文学类文本阅读
挑柴
①那是1953年的一天,峨山的小伙伴来到我家,邀约我上山砍柴。他们借我砍刀,借我挑绳,左说右说,妈妈答应了。
②我们这一群樵夫,大呼小叫来到了新修的公路上。开初,我还觉得新鲜,新鲜得就像出来春游似的;可走着走着,脚脖子酸了还在走,我担心了:待会再挑上一担柴,往回该怎么走哇!
③转过两道山弯,峨山城毗连的房屋让青山遮断了。
④拐过两个山嘴,峨山城多情的炊烟让绿树隐没了。
⑤伙伴们还在不歇气地往前走。一个个就像刚放青的小马驹,撒欢蹦跳,嘻闹声追撵着河滩上的野鸭子,嘎嘎地飞。
⑥走得脚筋发麻,走得大汗淋漓,我们总算来到了砍柴的山场。打帮结伙一堆人,一进到山林就散开了。密林深箐,开初还听得见砍刀啄木头的声音,渐渐地,人影连带砍刀声,全都让山风卷跑了似的,山场上一片沉寂。树梢上的苦工鸟长一声短一声地催促着我:
⑦“快快——干活!快快——干活!”
⑧大山和我,一对一的比例,霎时让我明白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拨开茅草,攥紧砍刀,咬牙向一棵碗口粗细的青枫树发起进攻。大树摔倒了,我也累趴了。
⑨砍柴,捆柴。我挑着属于自己的柴担走下山来。朋友们念我是新手,让我挑起柴担走在前边。
⑩西斜的太阳,照着我们的屁股,把我们的和大树的影子,放得长长的。伙伴们就像被太阳追赶着,他们挑着柴担,悠悠地又去追赶自己的影子。不知不觉我落到了队伍的尾巴上。朋友们起先还歇下担子等我,后来见我歇担子的次数特别积极,伙伴们也失去了耐心。有一个伙伴回过身来,远远地叫着我的名字:“早早早!”
⑪不知是怎么搞的,我的名字“乔传藻”三个字,一经他们叫出来就成了这个腔调。
⑫“早早早,你挑不动就扔一些!”说完,他扭身走出了夕阳的落照,闪进了霭青的山弯。
⑬夕阳多半也懒得欣赏我那副耸肩缩脖的模样,梭到山凹背后去了。它退下还不算,临了还带走我最后的伙伴:影子。
⑭我咬着牙闷头向前走,不敢慢下来。担子越来越重,我将扁担不停地从左肩换到右肩,从右肩换到左肩。扁担好像生出了牙齿,咬得肩头恶疼。冷峭的山风吹得耳轮子生疼。不过,最刺人的还是那句夹缠在晚风里的招呼:挑不动就抽出一些扔了。
⑮扔了,担子就轻了。可我想:_____
⑯暮色里闪烁着亮星。走走,停停,喘喘。最后,我总算看见了峨山城。温馨的灯火扑眼而来,我更有劲了。
⑰一担柴,在山场上是多少,挑到家里还是多少。
⑱好些个年头过去了。当年挑回的那担湿柴,烧出的柴灰播撒在山坡箐涧,柴灰里恐怕又长出一片新的青枫林来了。不过,我是十分怀念峨山的,也怀念那担湿柴,它留给我的感悟,至今仍是那么葱茂: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
(选自乔传藻《挑柴——童年纪事》,有删改)
【1】借助关键词句,概括“我”砍柴、挑柴的过程。
_________→(走去山场)→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伙伴们都是熟练的小樵夫,只有“我”是新手。
B.一开始“我”对挑柴充满新鲜感,可还没走到山场,“我”就觉得困难了。
C.因为伙伴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我”自己砍倒了那棵青枫树。
D.多年后“我”还清晰记得这次挑柴的经历,是因为它给了“我”人生的感悟。
【3】文中加点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横线的空白处,“我”会想些什么?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画“﹏﹏”的句子,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枯叶蝴蝶
①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②当它阖起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片干枯了的树叶,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③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它变成了一片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
④它这样伪装,是为了保护自己,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藏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⑤它以为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⑥枯叶蝴蝶被人捕捉,被制成标本后出售,价钱越来越高,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⑦这时候,国家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的绝灭了。
⑧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⑨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⑩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珍贵——(_________) 隐藏——(_________) 憔悴——(________)
【2】本文通过对枯叶蝴蝶的描写,表达了哪些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第①段写枯叶蝶之美,第②段写它的丑陋,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第③段用了一组排比句来描述枯叶蝶,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第⑦段有一句话:“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隐含在这句话里的深层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那是我第一次到母亲为我们挣钱的那个地方。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我呆呆地将那些女人扫视一遍,却发现不了我的母亲。
七八十台破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你找谁?”一个老头对我大声嚷。
“找我妈!
“你妈是谁?”
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那儿!”
老头朝最里边的一个角落一指。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这几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解释“震耳欲聋”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阅读选文第二自然段,用四个词语概括厂房内环境的特点。
(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
【4】最后一个自然段反复出现三次“我的母亲”,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①威尼斯蓝天的妩媚和夜空的可爱是难于用语言来描绘的。在那明净的夜晚,湖面水平如镜,连星星的倒影也不会有丝毫颤动。泛舟湖心,四周一片蔚蓝、宁静,真是水天一色,使人如入甜美欲睡的绮丽梦境一般;空气是那么清澈、透明,抬头望去,这儿的星星似乎远比我们法兰西北部夜空中的星星要多。我发现,由于夜空到处布满星辰,那深蓝的夜色都变得黯淡了,融入了一片星辉。
②如果领略一番这儿独有的清新和恬静,你可以在这迷人的夜晚去皇家花园附近,沿着大理石台阶往下,直到运河边上。要是那里镀金的栅栏已经关上,那你可以乘坐一种名叫冈多拉的风格独特的威尼斯小艇,缓缓荡去,到那夕阳余温尚未散尽的石板小路旁,那里就不再会有人来打扰你的宁静。晚风从椴树顶上轻轻吹过,把片片花瓣洒落到水面上,天竺葵和三叶草淡淡的芳香一阵阵向你袭来。圣玛利亚教堂那雪花石膏的圆顶和螺旋形的尖塔在夜空中高高地耸立着,周围的一切,包括作为威尼斯三绝的碧水、蓝天和色调明丽的大理石,都给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辉,当圣马可大教堂顶楼上的钟声在空中徐徐回荡时,就会有一种难以言传的平静感透入你的灵魂,使你觉得整个身心都已溶化在那足以忘掉一切的安谧和静止之中了。
——选自法国乔治桑的 《威尼斯之夜》,薛菲译,有改动
【1】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短文第②自然段是按( )顺序来叙述的。
A.时间变化
B.空间变化
C.地点变化
【3】从文中找出一个静态描写和一个动态描写的句子,抄写下来,并选择一处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文中的写法,用上静态或动态描写,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这句话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跟我学: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句中涉及人称要换为具体的人名。此外,注意要去掉双引号,将冒号改为逗号。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21、按要求写句子。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改成肯定句)
(3)杰奎琳是一个美丽的小天使。(用加点字仿写比喻句)
(4)晏子身材矮小。晏子能言善辩,很有口才。(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2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例: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获奖之后 上学迟到 久别重逢
____________________
23、写话或习作
同学们,你的身边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或者目睹、听说过许多事情,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灵。请你选择其中一件,以《触动我心灵的一件事》为题,真实生动地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字数5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