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东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矛之    B.齿排班   齿

C.物莫能    D.不可同世而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南宋诗人林升《题临安邸》中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充分流露出作者的爱国情操,其寓意不包括( )

A.赞美杭州西湖的迷人景色

B.预示了南宋的衰败

C.斥责南宋统治者不顾国家危亡,依然过着歌舞升平的腐朽生活

D.揭露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不思进取

3、回顾课文的学习,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选择正确的选项。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  )”,表达了寄希望于后代,渴望收复失地的热切心情。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C.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补写名句,并完成练习。

①不饱食以终日,________

________,只争朝夕。

________,白了少年头,________

④盛年不重来,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_

1.以上四句的共同点是:________

2.请你再写两句类似的名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1)哥哥嫂子想独占爹娘留下来的家产,把他看成眼中钉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如今长大了,也该成家立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郎把老牛指给织女看,说它就是从小到大相依为命的伴儿。

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古时候西方人把雷暴看作是________,中国人则把它称为________ ”。18世纪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通过________,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 ___________ 。他又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拼音,写词语。

miǎn lì

túo niǎo

chí dào

shùn jiān

dā chéng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liè bào

fǔ chōng

guàn jūn

chéng jī

shù fù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8、积累与运用。

(1)这是早已“____________”的事,你怎么可以反悔?(填一歇后语)

(2)为了保家卫国,许多革命战士毅然奔赴前线,哪怕葬身异国他乡也无怨无悔。这不正是“青山____________________

(3)陆游用“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遗民百姓企盼朝廷收复失地却一次次希望落空的失望之情;王昌龄则用“____________”表达了将士们的壮志凌云。

(4)童年的无忧无虑令人羡慕。“_______________”是范成大诗中孩子种瓜的童趣;“____________”是雷震眼中牧童骑牛背晚归的自在。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白鹭》选段,回答问题。

(1)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3)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4)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5)那雪白的衰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6)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工的在玻璃框里的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7)晴天的清展,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乌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酒次

(8)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9)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10)——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11)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第(2)段说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第(5)段分别描述了( )身型、( )( )四方面,来体现这两方面的特点。

【2】第(3)段写白鹤、朱鹭、苍鹭,与白鹭形成( ),突出白鹭( )的玲珑精致。

【3】(6)(7)(8)段描写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请用四字为(6)(8)段描绘的图画起一个名字。

(6)段:( )(7)段:枝头独立   (8)段:( )

【4】(9)段的“美中不足”指( )

【5】结尾用“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收束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 )( )之情。

10、美文冲浪岛。

________

  一天,学生和教授一起散步。他们在小道上看到了一双旧鞋子,估计这双鞋是在附近田间劳作的一个穷人的。学生转向教授说:让我们给那人来个恶作剧吧——把他的鞋藏起来,然后躲到树丛后面,这样就可以等着看他找不到鞋子时的困惑表情。教授回答道:我们绝不能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那个穷人的痛苦之上。但是因为你有钱,你或许可以在每个鞋子里放上一枚硬币,然后我们躲起来观察他发现这件事后的反应。学生照做了。随后,他们俩都躲进了旁边的树丛。

  那个穷人不一会儿就干完了活,穿过田间回到他放衣服和鞋子的小道上。他一边穿衣服,一边把脚伸进了一只鞋子里,但感到鞋子里有个硬邦邦的东西,他弯下腰去摸了一下,竟然发现了一枚硬币。他的脸上看上去充满着惊讶和疑惑,他捧着硬币,翻来覆去地看,随后又望了望四周,没有发现任何人。于是他把钱放进了自己的口袋,继续去穿另一只鞋,他又一次惊喜地发现了另一枚硬币。他激动地仰望着天空,大声地表达了炽热的感激之情,他的话语中谈及了生病和无助的妻子、没有面包吃的孩子,感谢那来自未知处的及时救助,这救助将他们一家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站在树丛中的学生被深深地感动了,他的眼中噙满了泪花。现在,教授说,你是不是还觉得恶作剧更有趣呢?

  年轻人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给短文取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照样子,写词语。(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听了教授的话后,那个年轻人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把他会说的话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4恶作剧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请你用   画出来。

5那个穷人发现鞋里的两枚硬币时,分别有什么表现?请你在短文中分别用横线①横线②画出来。

6那个学生一开始是想如何对待穷人的?故事结尾他又有什么表现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仔细阅读《美林药品说明书》,完成后面的题目。

【商品名】美林

【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毫升)

次数

1-3

10-15

4

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4-6

16-21

5

7-9

22-23

8

10-12

28-32

10

【美林注意事项】

(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高血压。

(4) 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美林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美林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美林注意事项】第9条“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做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A.半夜,3个月的宝宝体温39℃,妈妈赶紧把上次剩下的美林倒了4毫升喂他。______

B.玲玲身体发烧,早上七点半他喝了美林去上学,十二点回家喝了一次,晚上十点钟睡觉前又喝了一次。 ______

C.丁丁9岁了,咳嗽得厉害,就自己喝了8毫升美林。 ______

D.妈妈感冒发烧,看到儿子的美林还剩一大瓶,闻闻没怪味,就把它都喝了。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特别的爱

妈妈对儿女的爱各不相同,我妈妈对我的爱就很特别。小时候,我摔了跤,妈妈从不扶我一把,非要我自己爬起来。学校组织春游,妈妈不给我冰糕钱,叫我带水壶。平时,不管是扣子掉了,带子断了,还是鞋袜脏了,妈妈都叫我自己处理。

从我上幼儿园的时候起,妈妈就逼我到机关食堂去买早餐。我家住在六楼,每天早晨六点半钟,我就被妈妈从梦中叫醒,无可奈何地揉揉眼睛,嘟着小嘴,拖着无力地双腿走向食堂……

▽一个冬天的早晨,天特别冷,我两手端着盛满的饭盒,一步一挨地在回家的路上走着。进了宿舍,快上楼了,我两手发烫,双臂酸疼,脚下一滑,滚烫的稀饭泼了我一身。我烫得跳了起来,边哭边看,两只手背都烫红了一大块。哭声惊动了底楼的王婆婆,“呀!不得了!”王婆婆急忙返身拿出她家的烫伤药,直往我手背上抹。她边抹边说:“你妈妈也真是的,叫这么小的孩子去打饭,今天要不是穿得厚,身上准会烫起泡。”我哭得更伤心了。妈妈闻讯跑下来,拉着我的手看了看说:“没什么,不就烫红了一点儿皮吗?路路是个勇敢的孩子,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快回家洗一洗,换身衣服,重新去打早饭。”我想:妈妈怎么这么不心疼我呢?

晚上睡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我被痛醒了。听见隔壁房间爸爸妈妈在议论着什么,只听妈妈说:“一个人就是要多吃点苦头,多受点磨难,才能成为强者。我这样对待孩子,虽然无情了点儿,但是培养了她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会让她终生受益的……”

说话声渐渐没有了。我感觉妈妈来到我身边,替我把被字盖严后,轻轻走出了房间。顿时,我的泪水禁不住顺着眼角流了出来,我想:原来,妈妈就是这样在爱着我。我该怎样做个妈妈所希望的孩子呢?

1文中划线部分的句子是( )

A. 动作描写   B. 神态描写   C. 心理描写

2第一自然段可分为_______层,分别是_______。 ( )

A. 两;第一层: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其余为第二层。

B. 三层;第一层: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二层。最后一句:第三层。

C. 两;第一层:第一、二两句。其余为第二层。

3写出有“▽”的自然段的段意。 (   )

A. 写我被滚烫的稀饭烫伤的事。

B. 写我被滚烫的稀饭烫伤后,妈妈只是淡淡地说几句,我误以为妈妈不心疼我。

C. 写我被滚烫的稀饭烫伤后妈妈的不关心和不在意。

4“原来,妈妈就是这样在爱着我。”中的“这样爱着我”,是指_______。文中两次出现的“特别”一词,意思不同。第一层的意思是_______,第二次的意思是_______。 (   )

A. 妈妈除在生活上关心我,更希望我具有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断进取的精神;特殊;非常

B. 妈妈只在生活上关心我,对我其他方面不是很关心;特殊;非常

C. 妈妈不在生活上关心我,更希望我具有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断进取的精神;非常;特殊

5本文着重记叙了一个冬天的早晨,______________的事,说明了我的妈妈是一个______________。  (   )

A. 我被稀饭烫伤后,妈妈说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实际是为了培养我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善于培养孩子的母亲

B. 我被稀饭烫伤后,妈妈说这点小事算不了什么,实际是为了培养我坚忍不拔的性格、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不断进取的精神;与众不同、有些狠心的母亲

C. 逼我到机关食堂去买早餐,我被稀饭烫伤;善于培养孩子的母亲

13、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本文作者是著名作家_______文章依次写了种花生、收花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生的特点来写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中的一样指的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 画出来。

3这段话写出了( )

A.花生果实的特点 B.花生的好处 C.花生的可贵之处

4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通过 ”“   ”“高高地这两组反义词将花生的果实与桃子、   这些水果相对比,生动地写出了花生具有     的可贵品质。

5父亲说这些话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观蛇

  暑假的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到中山公园去游览。我们先来到了蛇馆。

  我们一起进展览馆,看见一条长约4米的蟒蛇在玻璃展室的里面卷成一团。它的头是椭圆形,眼睛淡绿色,很圆,冷冷的。蛇的背上是黄褐色的斑纹,腹部白色,尾巴又尖又长。我想:人们害怕蛇可能是因为长得丑吧!这时我的弟弟走过来说:“蟒蛇,你敢出来和我斗一斗吗?小心我把你的皮剥了,煮着吃了你。”他还用手敲着玻璃。这一下可把蛇给惹怒了,它闪电般地冲过来。这一下把弟弟吓得坐在地上哭起来。这却把我给逗笑了,说:“蛇在笼子里,怎么能出来呢?还说要吃蛇,蛇一来就吓得哭。我说你今天吃错了什么药?”他一边擦去眼泪一边用淘气的口气说:“吃了怕蛇药。”这下把周围的人逗笑了。这时我问弟弟:“你刚才为什么害怕呢?”他说:“因为蛇有毒。”“难道天下的蛇都有毒吗?”我问妈妈。她微笑着说:“毒蛇和无毒的蛇在外表上没有多大的区别。一般看:毒蛇头比较大,呈三角形,颈部细小,尾短,斑纹显著。而无毒蛇头较小,多呈椭圆形,尾长。”我和弟弟才明白蟒蛇没有毒。

  我们又看了五步蛇、竹叶青、银环蛇和金环蛇。使我感到好奇的是,蛇没有脚,为什么能很快地爬行?回到家后,我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原来蛇全身都包裹着鳞片,但这些鳞片和鱼的鳞片不同,是皮肤最外面一层角质层变成的,所以也中做角质鳞。我们知道蛇是没有胸骨的,它的肋骨能前后自由活动。当肋皮肌收缩的时候,引起肋骨向前移动而使腹鳞稍稍翘起,翘起的鳞片尖端像脚一样踩住地面或其他物体,就推动身体前进。

我喜欢蛇,因为蛇能消灭老鼠,蛇胆和蛇皮可以做药,因此我们也要保护蛇。

1本文写到了 等几种蛇,其中重点写的是

2在文中画出描写蟒蛇样子的句子。

3如何区别有毒的蛇和无毒的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喜欢蛇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三顾茅庐

经军师徐庶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惋惜不已,带关羽、张飞怅然离去。

过了几天,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又来到卧龙岗。刘备轻扣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无奈,只好与张、关怏怏而归。

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再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 )地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能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 )地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一位大贤呢?”张飞( )地说:“哥哥你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说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议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

【1】解释词语

(1)怏怏而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文章,你觉得“三顾茅庐”的“顾”意思是什么?顾:___________

【2】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三人说话各是怎样的语气,填在括号里。

【4】读了文中对人物的描写,你觉得刘备、张飞、关羽各有怎样的特点?选词填空。

A.鲁莽粗鲁 B.识大体顾大局 C.求贤若渴

刘备:__________ 张飞:___________ 关羽:____________

【5】阅读第4自然段,用“﹏﹏﹏”勾画描写刘备的句子并分析,这是对人物的 描写,表现出刘备 。这一段中,最能体现张飞性格的一句话是

16、课内阅读。

《慈母情深》(节选)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大姐,别给!没你这么当妈的!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我喊:“你看你妈这是在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1】品读选文中画“ ”的句子,“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说明_________________,“龟裂”说明_________________,从“掏”“数”两个动词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依次换成“迅速”“马上”“赶快”“立即”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母亲和她同事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吃荤的植物

①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动物以植物为,人们已司空见惯,不觉为奇;而植物以捕动物为生,有人恐怕还是第一次听说。

②这些吃荤的植物大都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沼泽地带,因为这种地方往往土质贫瘠,所以不得不捕捉昆虫以获取氮气。它们布设“陷阱”的方法很巧妙。有三种基本式样:一种用捕捉器般的夹子,器官的两半能迅速闭合,把牺牲品夹在当中;另一种像粘绳纸,用分泌的黏液把猎物粘住;第三种是生有瓶状叶,引诱昆虫陷进瓶中。就拿其中的茅膏草来说,它的叶子像小小的月牙,平时叶子张开,露出鲜艳的肉色饵细胞,看上去十分美味多汁。昆虫一旦碰到它叶子上的腺毛,叶子就会像夹子一样由两边向中间合拢,将昆虫困在其中,并分泌消化液把它消化,大约十天后,叶子重新开启,静静恭候下一个猎物。有趣的是,如果它包住石子等不能“吃”的东西,不超过24小时,叶子便会重新开启,将其吐弃。

③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对食虫植物进行过多次观察和试验,曾感叹地说:“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智慧!”

【1】上文的说明对象是( )

A.捕食动物为生

B.捕食植物为生

C.以捕食动物为生的植物

D.以捕食植物为生的动物

【2】短文第①自然段有两个加点的“食”字,意思分别是( )

A.吃 食物

B.食物 吃

C.吃 吃

D.食物 食物

【3】短文第②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

【4】短文结尾处画线的句子的含义,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内( )

A.表明植物吃动物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的事。

B.赞叹自然界的生物为了生存,所采取的令人想象不到的办法。

C.赞叹自然界所有生物都有着令人想象不到的办法。

18、阅读。

童年读书(节选)

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看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有一本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位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记得从一位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于是,躲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等我从草垛后头钻出来时,已是夕阳西下,身上被蚊虫咬出许多疙瘩。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的,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但我总是能把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有一次,他把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我去找书时,拱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但我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肿得睁不开了。

⑤不久,我从一位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做饭,一盏小油灯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⑥总之,在我的童年时代,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把周围十几个村子里的书都读完了。

【1】理解词语。

(1)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

(2)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3)短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4)短文中,作者讲述了自己童年时因为迷恋读书而遭遇的一些事情,请依次简洁概括。为读《封神演义》_________;为读《青春之歌》___________;为读《破晓记》__________;为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_____________

【3】第③自然段中说“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④自然段中划横线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短文内容,体会结尾有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忆读书(节选)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一知半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二段中“含泪上床”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越看越明白”的含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部分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中国女排精神,就是通过世界体育大舞台,具体而形象地阐释了中华民族精神,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之一。②这种精神激动着更多的中国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书写美好的未来。

句①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②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体操运动员在高低杠上的动作真灵巧,就像猴子在树林中攀援、穿行。(仿照句子的表达特点,写一写“云朵在天空飘荡”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也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你有什么心爱的事物?运用句中的手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缩句

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

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痛击追上来的敌人

 

22、按要求改写句子。

我们现在拥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真是应该好好珍惜。(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快乐习作。

家乡是一个人的出生地,也是我们成长的地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信在二十年之后,我们的家乡会变得更美好。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一下二十年后的家乡,会变成什么样子,写一篇文章。写之前,先列好提纲。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