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汉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惊京掠 B.木目沐 C.烽峰凤 D.抵底地
2、下面对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学而不厌(满足)
B.是知也(知识)
C.却只漫浪诵读(随意)
D.心到最急(要紧,重要)
3、下列句子按要求变换句式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爱的教育》这本书很有价值,你不能不看。
改为肯定句:《爱的教育》这本书很有价值,你应该看。
B.难道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吗?
改为陈述句:没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
C.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我带你们去游泳。”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爸爸对我和弟弟说,暑假他带你们去游泳。
D.我和妈妈把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
改为“被”字句:厨房被我和妈妈收拾得干干净净。
4、交流平台
阅读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会感受到父母子女之间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的呢?
红红:通过场景描写,如《父爱之舟》中描写了“我”与父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父子之间的温情。
兰兰:通过动作描写,如《慈母情深》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明:通过语言描写,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写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题文)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长相思》是______代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识积累。
《牛郎织女》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_____根据_______整理的。《牛郎织女》《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古代四大民间故事”。
7、完成下列古诗名句
1.___________,万马齐喑究可哀。
2._________,穿尽红丝几万条。
3.暖风熏得游人醉,________。
4._________,一寸光阴不可轻。
5.盛年不重来,________。
8、回顾《朝三暮四》。
(1)我想对狙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想告诉猴子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爸爸带我登上八达岭,
给我讲述龙和长城,
他指点着老龙头的方向,
又面对着嘉峪关吹来的秋风,
长城好像在崇山峻岭中飞舞,
它是民族历史的见证,
它是巨龙留下的身影。
1.在爸爸看来,龙和长城有怎样的关系?
。
2.这一节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3.读完这一节诗,你有什么感受?
。
10、阅读检阅台。
父爱深深
[美]奇克·牧门
“很抱歉,儿子,我们没钱。”这句话真是字字如雷,似要敲碎我的心灵。那是1964年,我13岁,正值崇拜偶像的年纪。我迷恋甲壳虫乐队,剪了同样的发型,拥有一把挺好的吉他,独缺音箱,而我必须要有一个音箱,否则不能组织自己的乐队。所以爸爸的话刚出口,我觉得甲壳虫乐队的《失落者》仿佛专为我而唱。
但同往常一样,爸爸总有办法实现我的愿望。“咱们自己做!”他说。
自己做?我满心疑惑,但别无选择。从此,日复一日,爸爸牺牲所有的闲暇时光,和我一起为做“咱们自己的音箱”挑选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编织布料,甚至(A.B.C.D.)的黏胶。终于,我们完工了,我也将组队参加学校的比赛。但我心底始终有个疑惑:花在材料上的钱几乎可以直接买一个音箱,我们为什么要自己做呢?比赛的日子到了。当我去后台时,竞争者们陆续前来查看我的家当。最后,我们自制的音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有人问:“什么牌子的?自己做的吗?”我窘得(A.B.C.D.),只能坦白“招认”:“是的,我爸爸和我一起做的。”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由不屑变得十分羡慕,甚至有点妒忌:“唉,我爸爸从来不和我一起做这些事。”
羞愧顿时(A.B.C.D.),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我有一个多么了不起的爸爸!他可以无私地奉献他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陪我完成美梦。这时,我看到爸爸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正对我微笑。
我的乐队最终没能获奖,因为自制音箱的音乐不够流畅、不够华美。但我没有感到太多的沮丧,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1】选择下列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烟消云散 B.挥之不去 C.微不足道 D.无言以对
【2】文中第二自然段加点的“我的愿望”具体指:______。
【3】当听到爸爸说不能给“我”买音箱后,“我”的心情怎样?用“ ”画出描写“我”当时心情的句子。
【4】把对“我知道自己已经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胜利”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
A.“我”的音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妒忌,所以“我”胜利了。
B.“我”体会到爸爸的爱,这远比比赛获得胜利更为重要。
C.“我”已经尽力去做了,所以无论结果如何,“我”都已经胜利了。
【5】“我”的竞争者们十分羡慕,甚至妒忌“我”,为什么?
______
【6】你认为文中的爸爸告诉儿子“我们没钱”是真的吗?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
11、快乐阅读(11=2+4+1+2+2)。
蜜蜂的赞美
全世界的小虫儿,人类赞美得最多的,大概要推蚕、蚂蚁、蝴蝶、蜘蛛、蜜蜂这几样东西了。
人们赞美蜜蜂,尤其充满哲理的情趣。在思想史上、艺术史上,许许多多人都歌颂过蜜蜂。这( )因为蜜蜂能够酿蜜,( )因为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以重要的启示。它能够博采,又能够提炼,酿蜜可以说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蜜蜂采蜜时的辛勤,可以从一个有趣的统计里面看出来。一只蜜蜂要酿造1公斤蜂蜜,差不多要绕地球赤道飞行11圈。
看了这个材料,尝过那味道浓郁的甜蜜,你怎么能不对世界上这种既普通又神奇的小昆虫,产生由衷的赞美呢
16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讲了一个比喻来赞美蜜蜂。他把盲目地堆集材料的求知方式称做蚂蚁的方式,把主观随意创造体系的方式叫做蜘蛛的方式,而“真正的哲学家,则是像蜜蜂一样。它们从花园里和田野上的花朵采集材料,但是用它自己的一种力量来改变和消化这种材料”。
鲁迅先生在他的书简里面,也曾告诉青年人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非常有限……”
蜜蜂,这小小的昆虫,人们献给它多少赞美之辞!它那种酿蜜的方式,更使人想起了很多成功的学习、工作和经验。由于广泛的吸收,来源就更丰富了。由于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而不是杂乱地搬取,材料就比较上乘了。由于搜集来的东西是经过自己的重新酿造,蜂蜜就比一般鲜花的甜汁要甜美和精粹得多。( )人们还可以从蜜糖的色泽和味道上分辨它们究竟是橙花蜜、荔枝蜜、枣花蜜或者苜蓿蜜,( )在蜜糖中已经再也看不到橙花、荔枝花、枣子花、苜蓿花的影子了。甚至作为花的甜液的那种状态也已经不见了。“蜜成花不见”,它是经过蜜蜂的一番重新创造的。
多么令人称道的酿造方式,多么令人赞美的辛勤!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歌颂——( )倘若——( )
上乘——( )浓郁——( )
(3)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的启示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蜜蜂酿蜜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欣赏。
快乐与感触
依稀记得在我两三岁的时候,我天天跟着妈妈到学校里玩耍,那时妈妈在学校里给幼儿班代课。课间一群比我大点的孩子们总是围着我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我手中或嘴里塞干粮的。他们一听到铃声嘴里“哦———” 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于是我便一人悠闲自在地在校园里溜达:一步一步地踱到东边看看美丽的花儿;爬到西边的球台上翻着晒晒太阳;听到南边教室里悠扬的歌声,于是又跑到窗户下踮着脚使劲儿地仰起头向里看;仰倦了头嘴里嘟嘟地哼着,若无其事的来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条条块块,也不知道是些什么。
如今,我已是那时年龄的四倍了,仍在这熟悉温暖的校园里,那时一切不懂的,今天都明白了。那时的快乐依在,那时的天真依在。不过现在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悟的比那时多得多了。
清晨的校园,阳光钻透东边茂密的柳林,斑驳的光点印在绿绿的草坪上。无数只鸟儿横着或倒挂在柔柔的柳条上凑响清脆的晨曲。在通向教师办公大楼的水泥道上,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我们的老师,他们又上班去了。
当校园正中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时,悦耳的歌声和朗朗的读书声早已把校园装点得生机勃勃。我再不需要像过去那样踮脚仰头地去向往了。我尽心地在这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享受着群体的温暖与关爱。
课间,我们三三俩俩去拉着或牵着幼儿班的那些小娃娃,说啊、笑啊、眯眯眼做做鬼脸什么的,也有不停地给他们手中或嘴里塞泡泡糖的。有一天,我把三四个小娃娃牵到北面那两块瓷砖镶嵌的大地图下,学着老师的样子摇头晃脑、指着地图比比划划地讲:“这是中国,这是长江、那是黄河……我们的学校在这里,要记住,别忘记。看我的手好大,把一个省都罩住了。”小娃娃们叽叽喳喳地笑个不停,我也笑得前俯后仰。
上课铃响了,我们“哦——”着飞也似的进了教室。那天我们进了教室,唱完了一首长长的歌,没见老师来,于是我站起来对大家说:“大家先读读书吧,我去办公室看看”。话音刚落,只见李老师一瘸一拐地走进教室。同学们注视着他的脚。原来他脚上缠着一圈大大的药纱布。我们明白他的脚受伤了。他开始给我们讲课,和往常一样站着,不时还转去转来。一会儿,我从他变化了的语调中感到:他的脚疼痛难忍了。我忍不住环视一下四周,发现所有同学的眼里都水晶晶的,此刻我心头一热,眼泪夺眶而出。这天我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们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许正痛苦着;在我们获取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奉献着;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的老师正在消亡着。”
太阳依旧从东边升起,灿烂的阳光总是洒满校园。当我的年龄到了是现在的若干倍的时候,我会依然记起今天的快乐与感触。
【1】“哦—— ”中的‚ “———”号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你对“陆陆续续晃过一群高大的身影”的理解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的感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先写回忆,再具体写_____的校园、_____的校园、_____的事例及感触。
13、读一读,回答问题。(3分)
每天清晨,我总是早早地来到林子里,面对著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轻轻调好弦,然后静静拉起一支优美的曲子。
句子中加点的字和黑体字表示的都是一个人,作者这样写是为 。
我来写一句:
14、课外阅读。
有一种爱,带我们走远
①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一位运动员,她并没有获得金牌,却让世人为之动容,她就是体操赛场年龄最大的选手,33岁的丘索维金娜。
②丘索维金娜出生于1975年6月。1991年至2008年,6次参加世锦赛赢得7枚奖牌,5次参加奥运会,1992年夺得团体金牌,3次参加亚运会,2002年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冠军、平衡木亚军……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奇迹,而奇迹背后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最柔软而坚强的心,为爱无悔付出的感人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得白血病的儿子阿廖沙。
③1996年,丘索维金娜参加完亚特兰大奥运会后退役,组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三年后,活泼可爱的儿子阿廖沙出生。然而,2002年,一纸诊断书几乎摧毁了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阿廖沙被诊断患上白血病。为了支付儿子昂贵的医药费,丘索维金娜毅然决然地选择复出,并尽可能多地参加比赛,争取多赢奖金的机会。这位本来专攻跳马项目的选手,从26岁起,努力使自己变成了全能形运动员,每次都能够参加所有的比赛项目。她本来只是一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为了儿子,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再苦再累,只要一想到正在与病魔抗争的儿子,她就会激情饱满地在赛场上拼博。她为儿子倾注了所有的爱,儿子就是她生命的全部。丘索维金娜说:“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④母爱,千丝万缕,牵动着我们每一处神经。母爱能让一个人走多远?33岁的丘索维金娜会告诉你。
【1】文章结尾划横线处是( )。A.反问句 B.设问句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毅然决然:_________________
千丝万缕: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画横线的字为错别字,请你在右边的面横线上改正。____________
【4】这一切不能不说是奇迹。(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用只要……就……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仔细读第2自然段,你会发现这段中用了许多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丘索维金娜没有获得金牌却让世界为之动容,是什么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理解
材料一:
《慈母情深》片段
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旁边一个女人停止踏缝纫机,向母亲探过身,喊道:“大姐,别给他!你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接着又对着我喊:“你看你妈这是怎么挣钱?你忍心朝你妈要钱买书哇?”
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
材料二:
有一种爱,带我们走远(节选)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一位运动员,她并没有获得金牌,却让世人为之动容,她就是体操赛场年龄最大的选手,33岁的丘索维金娜。
丘索维金娜出生于1975年6月,1991年至2008年6次参加世锦赛,赢得7枚奖牌,5次参加奥运会,1992年夺得团体金牌,3次参加亚运会,2002年夺得跳马和自由体操冠军、平衡木亚军……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个奇迹,而奇迹背后是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最柔软而又最坚强的心,为爱无悔付出的感人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得白血病的儿子阿廖沙。
为了支付儿子昂贵的医药费,这位本来专攻跳马项目的选手,从26岁起努力使自己变成了全能型运动员,每次都参加能够上的所有比赛项目。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为了儿子,却引爆了自己所有的能量。再苦再累,只要一想到正在与病魔抗争的儿子,她就会激情饱满地在赛场上拼搏。丘索维金娜说:“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1】文段(一)中划“——”的句子是对母亲___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文段中哪处描写最打动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读文段(二)的第二自然段,你发现这段运用了许多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读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爱管闲事的丹麦人
丹麦人喜欢“管闲事”。这是在丹麦工作多年的一个朋友极深的印象。在公共场所,你的车子没有准确地停进划定的位置,或者你停车后没有及时熄火,从路上走过的任意一个人,或者一直在远处长椅上发着呆的一个什么人,便会走到你的身边来,请你把车子按规矩停好,或是请你让车子安静下来,停止排气。你在钓鱼,一些毫不相干的人会走过来。你以为他来给你助兴,他其实是来看你的鱼桶。如果你钓的鱼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标准,他就会要求你把这些鱼放回到你钓鱼的水里去。并且,提出这些要求的时候,他们不只是提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边监督着,直到你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才欣然地跟你道一声谢谢,然后继续他们的路或去发他们的呆。邻里之间更是管得紧。哪家的房子油漆好久没刷了,屋顶上的草发黄了,别人就会来敲你的门:“你的房子该修修了,要不要帮忙?”你如果说眼下没有工夫,或是要出门旅行,别人就会帮你请来油漆工或检修工。等你回来,把账单给你,你如数付账就是了。
丹麦很开放,许多方面可以说自由得不得了。然而一个人倘没有或缺乏维护公共生活准则的自觉,便会处处受制,颇不自由。丹麦是禁止养鸟的,但丹麦的鸟食市场却又大又兴旺。人们买了鸟食,便悬挂在自己的庭院里,专供自然界的鸟群食用。吃完了,他们又再去买。庄子说过“族与吾同类”的话,丹麦人乃至北欧人,对自然的崇尚,对与自然万物达到融洽相处的追求,大有一点庄子理想的境界的意思。
在丹麦生活了几年的中国人,自然也会受到这风气的影响。中国驻丹麦大使馆,常有一只狐狸来光顾。使馆几位爱好者每天为它备好食物,狐狸吃完,抹嘴就走,来亦无影,去亦无踪。有段日子,几位狐狸之友因为出差而未能及时备食,狐狸竟然对中国使馆有了意见,悄悄溜到台球室,把台球叼到院子里,陶个洞埋起来。但打台球的人并没有把台球的失踪同狐狸联系起来,甚至压根儿就不往狐狸头上想。狐狸看看人们这么缺心眼,意识到自己的恶作剧太过复杂,弯子绕得太大,让人不懂,便又把那些台球从土里刨出来,让它们滚得满院子都是。总算使馆人们开了窍,开始用心思,找原因。分析来分析去,终于分析到狐狸头上。在那几位狐狸之友回来之前,恢复了对狐狸的供给。大使馆这才天下太平。
(1)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准确________(zhǔn zǔn) 符号________(fǔ fú)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喜欢——________ 准确——________
安静——________ 开放——________
(3)丹麦人喜欢“管闲事”,文中举了哪些例子?
(4)你认为这是在管闲事吗?谈谈自己的观点。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修鞋姑娘
①凛冽的寒风把繁华的大街吹得冷冷清清,而我却骑着自行车,到处寻觅那个异乡来的修鞋姑娘。
②就在昨天,当我脱下左脚那只后跟绽开了的皮鞋,要求她重新纳好的时候,我还有点儿怀疑她能否用锥子扎透我这双牛皮鞋底,可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钉几个钉子就行了。”
③我提醒她修结实点。她打量我一眼,啪,啪,啪,三个钉子就钉进去了。接着她一手提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我正要付钱,她一边摆手说不忙,一边指着鞋面,操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说:“这儿倒是需要纳一纳,你看,线都断了。”说着,哧啦哧啦地纳起来。
④我注意了一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胖的身材,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那冻肿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艰辛。我决定不管她要多少钱,我都不还价。
⑤姑娘把鞋纳好递给我,叫我脱下另一只,我抬起脚叫她看,说:“这只没坏。”她说:“就是没坏,也穿不了几天。”说着,就把我的鞋子脱去纳起来。
⑥忽然间,我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莫非她想多要钱?鞋纳好了,我断定她会漫天要价,谁知她只要六角钱。看来,她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人。我掏钱给她,可没想到,钱包没带在身上,浑身的兜掏遍了,只找出三角钱。我窘极了,想起几年前买布只差几分钱遭人白眼的事,心里更是紧张。我知道,只要她一嚷,来往的行人就会把我包围起来。我无地自容,就尴尬地向姑娘讲明情况,并要摘下手表来作抵押。谁知,姑娘嫣然一笑,说:“你不怕我跑了吗?”
⑦“可是我没带够钱啊!”
⑧“是的,不过你给了我别的。”她歪着头,友好而又顽皮地看着我。
⑨“别的?我给了你什么?”我问。
⑩“诚实、信任呀!”她回答。
⑪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信任我,还是我信任她?我向她保证,第二天一定给她送钱来。她说:“这我相信。不过,手表不用摘,三角钱你也不用再送来。我明天说不定到什么地方去,你去哪儿找啊!”是的,这样大的城市,到哪儿去找她啊!然而,我还在找,走遍长街,望穿深巷。
⑫修鞋姑娘,你在哪里?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A.漫天要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无地自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决定不管她要多少钱,我都不还价。”“我”不还价是因为( )(填序号,四选一)
A.她技术好
B.她态度好
C.“我”不在乎钱
D.“我”感到她生活不易
【3】文中第⑥段“想起儿年前买布只差几分钱遭人白眼的事,心里更是紧张。”“我”紧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在修鞋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请把“ ”补充完整。
有点儿怀疑(不放心)→_______________→蒙上阴影→_______________→惭愧
【5】“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这是对修鞋姑娘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修鞋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忆读书(节选)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中“越看越明白”的含义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第一次读书是在舅父杨子敬指导下进行的
B.“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主要是说母亲催促她睡觉,而她还想读书,于是哭了
C.作者在一知半解读书时,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是因为它们之间的读音很相近
D.“我决定咬了牙”写出了作者决定自己读书时毅然决然的内心感受
【4】结合全文说说,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
形形色色的植物(片断)
你也许以为花都是白天开放的吧?不是。昙花、待霄草的花,都是在夜间才露出它们美丽的笑脸。你也许以为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的吧?不是。一到秋天,槭树的叶子就变得紫红,银杏树的叶子变得金黄。你也许以为植物都是不能运动的吧?不是。有些植物不但能够运动,而且还会“跳舞”呢。在印度、斯里兰卡有一种电信草,它的每片大叶子旁边长着两片小叶,这两片小叶就像贪玩的孩子,白天一刻不停地在“跳舞”,夜晚才会安静下来。
【1】填空,了解植物的丰富多彩。
这段话讲了植物的花开不一定都是______,植物的叶子不一定都是______,植物不一定都是____________。
【2】阅读片段,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句子改成“被”字句。
(1)我们把车停在一棵老橡树的树荫下。
___________
(2)大家险些把小艇弄翻了。
_______________
21、句子创作沙龙(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刻苦读书。(改为双重否定句)
2.我怎能不感动呢?(改为陈述句)
3.我津津有味地读着书店里的书。(缩句)
22、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怎能不充满骄傲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文。
齐威王和田忌赛马,输了后很不服气,决定再来比一次……接下去会怎么样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