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参加班级“讲历史人物故事会”活动,王宇同学搜集了以下四个人物故事,其中不符合活动主题的一项是( )
A.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B.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C.匡衡凿壁借光的故事。
D.李广射虎入石的故事。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与“鹤发童颜”中的“颜”字意思不相同的是( )
A.笑逐颜开
B.颜面扫地
C.五颜六色
D.和颜悦色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运载(zài) 要求(yào) 系上(jì) 风号浪吼(háo)
B.配角(jué) 降服(xiánɡ) 弯曲(qū) 哄堂大笑(hōnɡ)
C.呻吟(yín) 堤岸(àn) 潜水(qiǎn) 牡丹(mǔ)
D.鸡冠(ɡuān) 倒霉(dǎo) 蝙蝠(biǎn) 嗅觉(xiù)
4、有关动物的家,古人也造出了不同的词。下面两个词语意思不一样的是( )
A.马棚——马厩
B.鸟窝——鸟巢
C.牛圈——牛穴
D.鼠窝——鼠洞
5、《西门豹治邺》一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调查原因,掌握证据 ②兴修水利,改变面貌
③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④严惩首犯,为民除害
A.③①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6、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祥细 响午
B.零晨 蒙胧
C.海宾 俱备
D.健康 胳膊
7、能与“王晓丽各方面表现都很好”一句连接得最为顺畅的句子是( )
A.我们要评选她为“三好学生”吗?
B.她被我们评选为“三好学生”。
C.我们不把她评选为“三好学生”。
D.我们不能不评选她为“三好学生”。
8、根据课文填空
(1)《观潮》一文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桥的壮观景象。
(2)博学之,______________,慎思之,______________,笃行之。
(3)俗话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意味着立秋以后,天气会逐渐转凉。
(4)《题西林壁》的作者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道理。
(5)女娲和普罗米修斯共有的一种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 ,长河渐落晓星沉。__________________ ,碧海青天夜夜心。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9、理解古诗并填空。
(1)《独坐敬亭山》一诗中 、 两字把读者引入“静寂”的境界。
(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两句中表颜色的词有 、 、 。
10、阅读短文。
大自然的一种现象——风
大自然的现象真是多种多样、千奇百怪。风就是其中的一种。
对于我们来说,风并不陌生,它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走动。风像一位神奇的隐士,看不见也摸不着。一会儿,它像个乖巧的孩子;一会儿,它又像个调皮的顽童;一会儿,它像个慈祥的母亲,用手轻拂着你的脸庞;一会儿,它又像个凶神,疯狂地抽打着你的身躯。总之,它是变化无常的。
那么,风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其实很简单。只要空气流动,就会产生风。只不过,有时流动得快,有时流动得慢罢了。地球上有6个风带:低纬度信风带(2个)、中纬度西风带(2个)和极地东风带(2个)。由于这6个风带的纬度、方向和速度不同,就出现了不同种类的风。此外,风形成的因素还有地势的高低、气候的冷暖等。
风为我们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劳动人民利用风的原理,给船加上帆。于是,帆船就成了沟通各大洋重要的交通工具。
我国人民很早就利用风车磨面。现代,美国的一个研究机构做了一个大风车用来发电,其发电量足够一个1500户人家的村镇使用。
不过,风也有它有害的一面。美国出现过的黑风暴,曾席卷大半个美国,将3亿吨优质土统统吹入了大西洋,给农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我国沿海的台风,墨西哥湾以及加勒比海的飓风,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害。
风是大自然的现象。它能给人类造福,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
【1】文中是怎么写风“变化无常”的?请把有关的语句用“____”画出来。
【2】你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主要写的是什么?在你认为表述最完整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打“√”。
(1)风是变化无常的。( )
(2)风是怎样形成的。( )
(3)风给我们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带来了哪些灾害。( )
(4)风是大自然的现象。( )
(5)风的形成及风与人类的关系。( )
【4】“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风一定会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幸福。”请你大胆地想象一下,在不远的将来,风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短文
车把上的纸鹤
那年暑假,我突然萌发自己一个人去江南一座古城旅游的念头。
古城很美,景色很多,却都分散在各处。我正为此犯愁,旅店的一位阿姨告诉我可以租自行车。我当即在旅店附近的一个车行里,租借到了一辆七成新的自行车。
我兴奋地骑上自行车,在古城内一溜烟似的游历了好几处景点。下午,我又兴冲冲地骑车向郊外的一个著名风景区进发,到那里时已是三点钟光景。我环顾四周,没有找到能寄存自行车的地方,只看到公园对面的那片小树林里横七竖八地停放着几辆自行车。我图省事,便将自行车也往那里一放,买票进了公园。
景区的面积很大,一路上走马观花游下来已花去不少时间,然后又坐上了驶往湖心岛的游船。心一静下来,才猛然想起自行车好像忘了上锁,一摸口袋,果然不见车钥匙。我顿时惊出一身大汗,游兴全消,苦苦哀求船工将我放上岸去。船尚未停稳,我就箭一般地窜上岸,拼命朝公园出口处跑。
此时,天色暗淡下来。我远远地朝对面那片林子望去,不好,那里只剩下孤零零的一辆自行车了。我按住自己那颗狂跳不已的心,奔跑过去一看,不禁喜出望外,正是我租来的那辆车呢!可是车却是锁着的。我仔细一看,车把的刹车上夹着一只用纸折成的鹤。那车钥匙会不会就在纸鹤里呢?我取下纸鹤,一摸,硬硬的,在它的肚子里,果然藏着一把钥匙!
我端详着这只可爱的纸鹤,竟然发现它的尾部还歪歪扭扭地写着几个字:“叔叔请小心!”激动的暖流顿时传遍全身,这是一个好心的孩子干的,他的巧妙安排,让车主人心领神会,却又不会引起旁人的注意。
我多么想当面对他真诚地道一声感谢,然而望着暮色中空寂的周围,从何处寻觅他呢?这纸鹤自然成为我的珍藏,它珍藏着这个好心孩子对我的一份关爱,也珍藏着我对他的一份怀念。
【1】根据下列解释,结合生活实际和阅读经验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形容杂乱无章的样子,指东西摆放得乱七八糟。( )
(2)心里领会了解对方的意思。( )
【2】说说文章围绕千纸鹤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__________
【3】看到纸鹤上的留言,作者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
__________
【4】现实生活中,你有过这种失而复得的经历吗?写一写。
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zhāo cháo)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cáng zàng)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qū qǔ)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把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dàn tán)琴。
【1】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朝(zhāo cháo)着 隐藏(cáng zàng)
弯弯曲(qū qǔ)曲 弹(dàn tán)琴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______有骤雨,这里______立刻就会干的。
【3】根据你对语段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蟋蟀的住宅——隧道
蟋蟀住宅的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蟋蟀的平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认真读一读语段,你能用几个词语形容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把紫砂壶
古镇的老街上有一个铁匠铺,铺里住着一位老铁匠。由于没人再需要订制铁器,他在铺里改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门外,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生意也没有好坏之说,每天的收入正够他吃饭喝茶。当你经过老铁匠的门口,总会看到他在竹椅上乐呵呵地躺着,手里是一部收音机,旁边的小木桌上放着一把紫砂壶。
一天,一位文物商人从老街上经过,偶然看到老铁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壶,仔细鉴玩之下,认定此乃清代一位名家亲手所作。
商人惊喜不已,欲以十万元的价格买下它。老铁匠先是一惊,后又拒绝了,因为这把壶是他爷爷留下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他们的汗也都来自这把壶。壶虽没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壶他用了近六十年,并且一直以为是把普普通通的壶,现在竟有人要以十万元的价钱买下它。
过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只要听到响声,他就要坐起来看壶是否还安在。这让他很不舒服。更难以容忍的是,当镇上的人知道他有一把昂贵的古董茶壶后,纷纷上门索问还有没有其他的宝贝,;有的甚至开始向他借钱,更有甚者悄悄潜入门来“寻宝”。老铁匠的生活被彻底打乱了。
当那位文物商人带着二十万元现金,第二次登门的时候,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来一众邻居,拿起铁锤,当着众人的面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接下来,日子渐渐恢复平静,老铁匠依旧在卖铁锅、斧头和拴小狗的链子。每天躺在竹椅上,听着收音机,用搪瓷杯喝着茶水。据说他现在已经活过了一百岁。
【1】查字典。
“鉴”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按照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拒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容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人想以十万的高价买壶,老铁匠为什么拒绝?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请联系短文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铁匠的生活是怎样恢复平静的?你觉得老铁匠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见这歌声,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激动起来,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人民群众自愿组织起义勇军,奋起抗战。戏剧家田汉以此为题材,写了一个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电影的主题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前,把这首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的。后来,这首歌词交到音乐家聂耳手中。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起极大的创作热情,立即动手谱曲。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住房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按着节拍走动。他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都倾注到每一个音符中。这首歌曲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
【1】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是由________作词,_______作曲。
【2】聂耳是怎样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的?用“____”画出相关的句子。
【3】“国歌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一句中“最强音”指的是( )
A.唱这首歌要用最大、最重的音。
B.这首歌高昂激越,催人奋进,坚定有力,把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体现了出来。
15、口语交际厅。
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历史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16、修改病句。
1.河水倒映在云朵里,显得更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香山的秋天是令人向往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博物馆里陈列着三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凤蝶儿抖去的水珠,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段话共有四处错误,请用恰当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看电视和广播可以增长知识,跟着《走进大自然》这个节目,我看到了草原上五颜六色的鲜花开满了,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飞翔。这样的美景,怎能不令人不向往呢?
___________
18、句子作坊。(修改病句)
1.读了《纪昌学射》的故事后,很受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和蔡桓侯会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题目:我喜欢______________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可填自己喜欢的人,一种动物,一处风景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