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拼音,写汉字,注意写得匀称、美观
fén shāo | zhàn lán | lào yìn | hé xié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ɡuàn ɡài | zhàn fànɡ | tǎnɡ ruò | wēi xié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2、比一比,再组词。
籍( ) 栅( ) 珊( ) 稍( )
藉( ) 聊( ) 卿( ) 梢( )
3、把下列有关珍惜时间的诗词名句补充完整。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
2.少年易学老难成,____________。
3.莫等闲,___________,空悲切。
4.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
4、按要求填写诗句。
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表达诗人志向的:“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
描绘动人春景的:“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5、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
(1)关于清明的佳句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中秋的佳句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
(3)关于重阳的佳句我知道:________,________。
6、阅读理解。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诗人,因此他被称为________。
【2】“又疑瑶台镜”中的“疑”和“疑是地上霜”的“疑”分别是________的意思,这两句诗分别出自李白写的《________》和《________》。
【3】李白的这首小诗写的是他小时候对月亮的看法,诗人把月亮比作________和________,十分幼稚而可爱,语言质朴,比喻有趣。
【4】诗句“________”这两对诗借助神话传说,表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点。
7、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中写到了庭院、________、树、鸦、露珠和________等景物。
【2】下面赏析不正确的是( )
A.前两句诗描写的是赏月的环境。
B.诗句中没有“月”字,却暗含着月色,“地白”二字给人以澄静空明之感。
C.“冷露无声湿桂花”写出了中秋之夜的繁华热闹场景。
8、阅读古诗词,完成练习。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解释诗中的加点字。
(1)休: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哪一句批判了统治者的苟且偷生、不思进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西湖的诗句还有很多,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为人民服务(片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选文选自《_________》,是____________同志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________同志而作的演讲。
【2】用“﹏﹏﹏”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解释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
【4】张思德的精神感召着我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张思德似的人物,他们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甚至献出生命。请选择一位这样的人物,用简短的语言讲述他们的故事吧!
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理解
零点降生的女孩
乔叶
我的家乡有一种说法,凡是子夜零点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运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业有所成。村里就有一个零点出生的女孩,她家境优裕,工作顺利,婚恋幸福,是全村女孩子羡慕的对象。人们一说起她,就要谈到她的零点降生之兆。她成了大家心目中零点降生幸运儿的有力例证。
你知道,我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都不怎么好,所以从懂事起对自己就没有信心。村里那个幸福女孩更让我相信:生死有命,成败在天。上天既然已经安排好了你的命运,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我变得对一切都无所谓,在惰性的驱使下,整日无所事事,随波逐流。任凭母亲怎么劝说也不回头。一次,母亲被我气急了,忍不住狠狠责骂了我一顿。我居然蛮不讲理地顶撞她:“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点?那样我就有福气了,还用你操这么多心!”
母亲怔住了。
晚上睡觉的时候,母亲坐到我的床边,温柔地掖着我的被角,轻轻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也是零点生的。这些年妈一直没有说出来,是因为你的心太浮,怕别人的好话捧坏了你。不过,你要知道,即使你是零点出生的,也并不是生下来什么都有的。天上掉不下白面馍。咱村的那个女孩要是不学好,现在也不会是这样子。你要是不努力,将来照样没出息。” 我哭了,我开始后悔自己以前的自暴自弃。那一夜,我没有睡。我在心里暗暗发誓:今后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与汗水,决不辜负自己零点降生的这份幸运。
8年以后,我考上了大学。我是村里第一个正式大学生——这时已经完全相信自己是命运的宠儿。临走的那一天,恰好是我的20岁生日,母亲给我做了一顿丰盛的午餐,郑重地告诉我:“妞妞,其实你不是零点生的。”
我吃惊地看着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在说什么。我早已不在乎零点不零点的事了,可她却还一直放在心上——也许只有母亲才会把这样的事情放在心上。
“我不过是为了给你鼓鼓劲儿才那样说的。”母亲解释的神态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小孩子,愧疚而不安。我的眼前忽然浮现出8年前的那个夜晚,耳边也一字字地响起了母亲当初的话语。我忍不住泪如泉涌。其实愧疚不安的应当是我,不是吗?
从那一刻起,我彻底觉悟了:如果一个人只听从上天的安排而忽略了自己的力量,是多么愚蠢啊!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都没有理由听天由命。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潜藏着许多好机会,但你只能靠自己的双手去挖掘。天会刮风天会下雨但是永远也不会掉下白面馍。你只能用自己的双手,自己为自己开掘出一眼源源不绝的幸运之泉。
【1】从文章看,你认为作者用第几人称的口吻写出了自己的愧疚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第九段中作者一会用“你”,一会儿用“我”,使人称发生了变化,这样做不仅造成了人称的混乱,而且使读者不易理解。你认为呢?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枝红杏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脚。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棵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权。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它到了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杖。
掐尖儿、砍根、锯杈都没有熄灭杏树心上的火焰。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大墙的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伤痕斑斑、弯弯曲曲的身躯,不由得惊叫:“你靠什么力量活下来了,又开出这样美丽的鲜花?”
杏树回顾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深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1】这篇文章主要采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它的题材属于______。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杏树伤痕斑斑、弯弯曲曲的身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杏树能活下来并开出美丽的鲜花依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梅园的花
我爱花,我更爱梅园的花。
梅园的花,春夏秋冬不凋零,一年四季开不败。你落了我开,我走了他来,真好像事先商议好了一般,不信吗?请看:新春新岁,最先绽放的是春梅,其后是铁树海棠,花是粉红色的,不大,却很精神。再之后是紫玉兰,攀上墙的是白蔷薇,血红耀眼的是石榴花,香味扑鼻的是桂花,千姿百态的是秋菊。当秋菊开得茂盛的时候,腊梅花已经悄悄地鼓起一簇簇小骨朵,含苞待放了。
看到梅园的花,便想起梅园的主人----周恩来。他是一位伟大的人!是他 英勇机智斗顽敌 是他 把雨露撒遍大地 是他 辛勤地播种 育苗 剪枝 灭虫 用毕生的精力换来大地花儿红
每一朵花上,都有他的心血,每一朵花上,都有他的笑影。
他老累了一生,留下遍地鲜花,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什么也没带走,他把自己的一切留给了大地,让花沐浴着他的深情。
啊!梅园的花,永远开在亿万人民心中。
祖国的每一朵花,都对他寄托着无限的怀念,千秋万代把他赞颂。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机智--( ) 赞颂---( )
反义词:凋零--( ) 伟大---( )
(2)仔细阅读第二自然段,作者写了哪些花卉?
春季:_________ 夏季:________
秋季:_________ 冬季:_________
(3)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4)用“__”画出第二段的中心句。
(5)本文通过赞美( ),歌颂了周恩来同志( )的精神,表达了人民( )的思想感情。
13、我会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听了大家的发言,一直沉默的大树说话了:“我给大家提供清洁的空气,能不能当清洁师呢?”
能 当然能 大猩猩说 你们都是很好的清洁师 有了你们 地球才会理干净 更美丽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多音字组词。(先写上拼音,再组词。)
发( )( ) ( )( )
空( )( ) ( )( )
【3】文中的第一个“大家”是指 、 、 。
文中的“清洁师”是指 、 、 、 。
1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常与大拇指合作的是食指。他的姿态可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强硬的曲线。他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他具有大拇指所没有的“机敏”,打电话、扳枪机必须请他,打算盘、拧螺丝、解纽扣等,虽有在拇指相助,终是以他为主。
【1】文中划横线的地方是对________的描写,运用了________的句式,写出了这个手指________的性格特征。
【2】用波浪线描写食指姿态的句子。
15、按要求写句子。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妻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仿写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的办法好,我们怎么会不采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马是跪着的。
________
②天空出现一匹马。
________
18、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1.我只有用劳动来解除饥饿的威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们都喜欢王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个星期天,妈妈要带我去西湖划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海鸥在飞翔。(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个小朋友都喜欢小动物。(改写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么美的景色,难道不令人陶醉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你的家乡在衣食住行、婚嫁寿诞、节日习俗等方面有哪些风俗?这些风俗引发了你怎样的情思感悟?请以“ ,凝聚故乡情”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1.选取一个你熟悉的家乡风俗,写出你对它的了解、体验、感受。行文要有真情实感。2.最好写出家乡风俗习惯蕴含的文化内涵。3.450字左右。(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