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词语补充完整。

精兵______   不落______   曲高和______)   (______耳欲聋

应接不______)   ______祸首   盛气______   ______人口

我还能写出两个形容很学习认真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并能用其中的一个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任选两个写句子。

____________)   前所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思议

重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与世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于事   乌合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跃跃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会神   垂头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_____   少壮——_____ 观书——_____ 

反义词:

——_____   活水——_____   少壮——_____

4、根据不同的语境写近义词或反义词。

1.写近义词。

A.你只有克服骄傲的心理,才能进步。_____

B.我们为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感到十分骄傲_____

2.写反义词。

A.他像生过一场大病,身子十分单薄_____

B.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单薄,看了使人乏味。_____

5、照样子,写出划线句子代称的含义。

例:王老师,您真是桃李满天下。(学生)

1.做就做个有用的人,不能做个扶不起的阿斗_______

2.这架飞机的机长是女性,她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魄。______

3.对于分割两地的人而言,还有什么更胜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呢?______

4.古时的读书人的最大愿望就是经过了十载寒窗的苦读之后可以步入仕途,改变命运。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外阅读。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A.署:衙门。

B.萧萧:形容草木凋零。

C.吾曹:我们。

D.关情:牵动情怀。

【2】给诗句中的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声。( )

A.指(人民生活中的)困难和痛苦。

B.憎恶,厌恨。

C.因病引起痛苦;患病的痛苦。

(2)些小吾曹州县吏。( )

A.细小;微小。               B.稍许;略微。             C.少许。

【3】“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关情的是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首题画诗,表达的是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

【2】一个“咬”字,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劲竹_________的性格。

【3】根据古诗的内容,试着画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关键字词概括全诗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边城(节选)

沈从文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xīng  xìng)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dào  dǎo)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huá  huà)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镗镗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好(hǎo  hào)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1用“/”画去文中多音字不恰当的读音。

2把双重否定句“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鼓声如雷鸣”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____________

4龙船和一般的船只比有什么不同?在文中找出答案,用“   ”画出来。

5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其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季风雨

   我忘不了那个日子,忘不了那个雨天。

  那一件往事,使我一生都会内心负疚;那天的情景,使我所有的回忆都低头忏悔。

    那天我要去上学,父亲便挑着我的东西送我去二三十里外的学校。我带着自己的书包,跟在父亲的后面。

  时值秋收农忙季节。天还未亮,我和父亲便从家里启程。走在田间小路上,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父亲那紧缩的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我懂得父亲那时的心情,但为了送我上学,父亲没有说一句话,只是急匆匆地走在我的面前。

  看着前面父亲匆忙赶路的背影,我的心中掠过一丝阴影,随即(慌忙、慌乱)起来。

  赶到学校,并没有开学。只是为了在校多玩几天,我向父亲撒了谎。许是父亲从我的眼神中看出了什么,但他并未批评我。把一切东西安排好了之后,父亲连坐也没坐一下,抹一把汗水,抄起扁担就走了。

  我无言目送父亲,他的背影一点一点地被抹入视野的边缘。我十分理解一个本分的庄稼人在收割庄稼时的心情,也能理解父亲临走时对我的一再(关照、关心)。

  送走父亲不多久,天空变得阴暗起来。我的心情也变得更加不安,念起家中母亲独自收割稻谷的紧张情况,更念着还在匆匆赶路的父亲。

  几阵风后,便下起雨来。雨越下越大。我面前的视野逐渐模糊起来,不知是由于铺天盖地的雨水还是早已盈眶的热泪,在模糊的视线中始终晃动着一道清晰的身影,父亲,父亲!您走在哪里了?二三十里远的山路,您在哪里避雨呢?在我的记忆中,那场雨是最狂暴无情的一季风雨。它冲去了我少小全部的灰暗和幼稚,冲去了我心中所有的荒唐和无知。

  尔后得知,那天父亲并没有寻找避雨的地方,而是冒着滂沱大雨快步赶回家中。他一踏进家门便问母亲:“稻谷全收回没有?”

  尔后得知,那天竟是我父亲的四十岁生日!

  我小时,父亲的生日少有客人来,加之我从十二岁起便外出念书,不曾关注过父亲的生日,那天我在撒谎时,同样(省略、忽略)了它。当母亲低声告诉我时,我哭了,哭得很伤心,觉得心里阵阵绞痛。望着屋外父亲略显老态的身影,我哽咽无语:父亲,我对不起您,不懂事的儿子对不住您啊……父亲。

  这个故事已过去几年了,虽然父亲从没提起过它,这个故事或许就和他曾经经历过的许多往事一样平平淡淡,但我的悔恨与日俱增。

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随即________(慌忙、慌乱)起来       一再________(关照、关心)

同样________(省略、忽略)了它

2从文章中找出与画横线的句子相呼应的一个句子,用“________”画出来。

3结合文章内容填空:①父亲每碰上一处收割稻谷的人,眉头就会微微皱一下是因为________

②文中的情感在不断变化着:由一开始的________到后来的不安,再由不安到最后的________

4看着窗外无情的滂沱大雨,念着雨中的父亲,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请根据文意,写出当时的内心想法。(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题中的一季风雨仅仅是指大自然的狂风暴雨吗?还指什么?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父爱,是抛下紧张的收割陪着孩子踏上返校的路;父爱,是对孩子偶尔一次犯错的宽容……父爱,是________。(请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也写上一句)

11、课内选文阅读。

《秋天的雨》片段训练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藏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1】秋雨的气味是________________

【2】选段在描写秋雨的气味时,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水果。

【3】读了这段话,我仿佛看到一个(   )的秋天。

A.红叶似火

B.瓜果飘香

C.小雨不断

12、课内阅读

《跨越百年的美丽》节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心 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宝贵 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衰退 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 鄙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1】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按顺序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玛丽·居里完成的“这项伟大的自然发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居里夫人心中,人生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概括居里夫人一生不朽功绩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

【5】你怎样来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美丽”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是阅读小能手。

在云南境内有一颗耀眼的“绿色宝石”,它就是我国最大的热带植物宝库——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古木参天,藤萝蔽日,进入林中就像到了奇花异树的海洋。这里的望天树高达七、八十米,( )拾起头( )能看到它的树冠,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巨人”;这里的古椿树粗壮高大,就是几个人拉起手来也围不拢。这里有重量惊人的黑黄檀;有钢铁一样硬的铁力木;有能够分泌毒液的箭毒木,也有能够供应淀粉的西米树。 

常言说“独木不成林”,可在西双版纳,一棵树往往就是一片森林,有的竟是一座空中花园。一棵千年的大椿树,光它的气根就有二三十根。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直插泥土,简直就像是一根根粗壮的支柱,很难分得清哪里是主干,哪里是气根。远远望去,一棵树就是一片森林。另外,在那些高大的乔木或油棕上,往往有几十种乃至上百种依附植物。每逢春天,许多依附植物能够开出(新鲜 鲜美 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自的、紫的……争奇斗妍,一棵树就是一座空中花园。

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姿态万千,而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油棕被称为“世界油王”,可西双版纳的油瓜的含油量比油棕还要高出许多。这里的扁担藤简直就是一座座“天然饮料厂”。当你口干舌燥的时候,只要用刀砍断一根扁担藤,清甜可口的汁水就会像喷泉一样流出来。这里的黑心树是难得的“木材仓库”。这种树不怕砍, 不怕伐,(  )留下一段树桩,很快( )会萌生出许许多多的嫩芽,两三年的功夫,这些嫩芽就能长成10来米高、比碗口还粗的大树。 

这种树的寿命特别长, 一般的可以活200到400年。一家人种上几棵黑心树,烧柴的问题就解决了。 

种类繁多,郁郁葱葱的植物,不仅(美丽 美化  赞美)了这里的山川,也给这片绿野中的珍稀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场所。千百年来,生活在西双版纳的人们十分爱惜这块“绿色宝石”,使它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1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选一个最恰当的词。

2联系上下文,将下列关联词分别填入第二、第四自然段的括号内。

A.只要……就……   B.只有……才…… 

3 “那些气根悬生在大树枝干上”这句话中“悬”的意思应选 _____ “悬”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 公开揭示   B. 无着落,没结果   C.   D. 挂念   E. 距离远。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乃至______       爱惜______    供应______依附_______

5从文中找出一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第四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

(1)西双版纳的植物中含油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2)作者把“扁担藤”比作___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3) 黑心树的特点 一是______ ,二是________ , 所以人们称它为 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

14、快乐阅读。

①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②现在,我对自己的处境稍稍有了一点儿焉知非福的想法,我不再远眺大海,一心想看到一艘船的踪影了。我着手调整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宽慰——( )深重——( )

【2】“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这种“处境”是指____________面对这种处境,鲁滨逊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从不幸的处境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是_______________

【4】说说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对身处困境的人有什么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你们看见过这么劳苦、这么简朴的总理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们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总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浏览”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之窗。

1)缩句: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字句: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了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宁信度,无自信也。那个买鞋的人真是可笑。他宁可________,也________

4)巧补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

5)面对沉迷于各种游戏、不知珍惜时间的小军,我真想用一句名言对他说: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黄山的松树挺秀坚劲。(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瀑布挂在岩壁上。(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黄山的松树也许是吃石髓而长大起来的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这株松树长在悬崖旁边,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着空中,那么它的枝条全部向空中生长。(用带点的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有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2.为了避免暴露,他们决定暂时断绝通讯联系。(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

3.每个访问埃及的外国人,都不得不去看一看金字塔。(双重否定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

4.我暗暗叮嘱自己,这两天非要给他们姐弟俩买到两张电影票不可。(双重否定改写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字句)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奶奶对小明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改为陈述句)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离得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改为比喻句)小刚跑得非常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改为比喻句:)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小朋友出来了。

_______________

②他们戴着五颜六色的帽子。  

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我的心愿

要求:要写清楚自己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愿,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心愿。内容具体,条理清晰。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