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六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读得迅速又标准,写得整齐又漂亮。

róng yù wán qiáng áo yóu

______  ______  ______

xuàn làn shí jiàn dàn shēng

______  ______  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错,桃花的花瓣上还带着昨夜的露珠,还不停地催促其他小花儿快快开放,笼罩在烟雨之中的柳树绿得翠生生的,绿得碧澄澄的,此情此景真令人心旷神怡!

3、填空。

1.《江上渔者》是北宋______家、诗人______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通过反映_________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 ___________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___________的同情。

2.《泊船瓜洲》是______文学家________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___________距离之短及__________,流露出一种 ____________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__________;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 ________。全诗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在________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3.《游园不值》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__________。全诗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体现了取景小而含意深的特点,情景交融,脍炙人口。尤其第三、四两句,既渲染了_____,又揭示了深刻的哲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运用你积累的俗语、谚语或歇后语填空。  

(1)俗话说得好:“________________。”我们六(2)班全体同学齐心协力,终于把堆积如山的垃圾清除干净了。  

(2)王磊同学自从考试得了第一名以后就骄傲起来了,老师找他谈话,用“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劝告他。  

(3)看到满天的晚霞,小明的妈妈高兴地说:“明天又是一个晴天,我们可以去野炊了。”小明好奇地问:“您怎么知道明天是晴天呢?”那还用说,________嘛!“妈妈回答说。  

(4)才艺展示会上,同学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画画,有的弹琴,还有的讲故事…这真是________

5、用“续”组成词语,填入下面句子中。

(1)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_____搬到岸上。

(2)阴雨连绵的坏天气_____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

(3)电视剧太精彩了,我_____看了几个晚上。

(4)我还要____努力,争取在期末考试成绩进入班级前三名。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____________”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写出了景物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本诗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前两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和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你从艺术技巧上做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朗读《清平乐》,完成练习。

春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因风飞过蔷薇。

【1】把诗词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词人、书法家__________。“清平乐”是________ 名。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_________时节,表现了强烈的 _____________ 之情。

【3】“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作品写春,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欧阳修曾有一首《蝶恋心》,表现一位深闺女子对意中人的思念,作品下阕运用了与这首《清平乐》相似的表现手法:“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 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试结合作品具体分析这两种感情又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_____   彻:____________

闻:_____   闲:____________

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__________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场子里一片喧哗。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附和着喊起来。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着少年的肩胛,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少年镇静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喧哗——________ 结实——________

责怪——________ 镇静——________

2这一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是对顶碗少年的___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我们体会到________

3从观众的反应可以看出,他们此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白发老者对少年说了一句什么话呢?顶碗少年听了白发老者的话,神态发生了改变。从这些变化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少年终于成功了!作者从顶碗少年身上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jīng kǒng )。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微微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zhōng hòu( )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jǐng jiè( )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象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削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qī cǎn ( ),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在文中的括号内写出词语

2查字典。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它在字典里有这些解释:(1)背;(2)依仗;(3)遭受;(4)担负;(5)失败。

负责一词中应选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惊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勇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颤颤巍巍: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如怨如诉: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

5本文以对母鸡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__母鸡,因为它________。后来__母鸡,因为它_____ __

6由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你想到了谁?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1)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2)这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3)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身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1)第一段中说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守望一词有什么样的含义?文中说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急速地又说明了什么?

 

 

(2第二段中,江姐在遇到危险时又怎样的表现?表现了革命者怎样的精神品质?

 

(3)第三段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体现了讲解怎样的内心世界?

 

 

12、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大帝与少校

亚历山大大帝骑马旅行到俄国西部。一天他来到一家乡镇小客栈,为进一步了解民情,他决定徒步旅行。当他穿着一身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平纹布衣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他记不清回客栈的路了。

亚历山大无意中看见有个军人站在一家旅馆门口,于是他走上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去客栈的路吗?

那军人叼着一只大烟斗,头一扭,高傲地把这个身穿平纹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了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大帝又问道,请问离客栈还有多远?

一英里。那军人生硬地说,并瞥了陌生人一眼。

大帝钢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说:“请愿谅,我可以在问一个问题吗?如果充许我问的话,请问你的军街是什么?

军人猛吸了一口烟说:“猜嘛。

帝风趣地说:“中尉?

那烟鬼的嘴唇动了一下,意思是说不止中尉。

上尉?

烟鬼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还要高些。

那么,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

于是,大帝敬佩地向他敬了个礼。

少校转过身来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假如你不介意,请问你是什么官儿?

大帝乐呵呵地回答:“你猜!

中尉?

大帝摇头说:“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细看了看说:“那么你也是少校?

大帝镇静地说:“继续猜!

  殿……殿下是陆军元帅吗?少校结结巴巴地说。

  )少校取下烟斗,那副高贵的神气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说:“那么,你是部长或将军?

快猜着了。大帝说。

饶你什么,朋友?大帝笑着说,你没有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感谢你呢!

皇帝陛下!少校的烟斗从手里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大帝面前,忙不选地喊道:“陛下,恕我!陛下,饶恕我!

)大帝说:“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1改正第6自然段中的错别字。

2短文第2328自然段的顺序乱了,请把它们理顺。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①生硬:_________________

②风趣: _________________

③忙不迭: _________________

4大帝为什么走出几步又停住间那军人的军衔?(

A.要记住他的军衔,以便报复他的蛮横无理。

B.大帝看不出他的军衔。

C.大帝从军衔人手教育那个军人。

5你认为哪些自然段描写那个军人神态或动作最传神,并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

6军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

13、   巴西咖啡的浓香举世闻名,可是它意想不到地跟非洲的杀人蜂有关,而杀人蜂的毒刺令所有人闻风丧胆。

在南美洲的巴西,1956年,科学家从非洲引进了几十只杀人蜂,这些蜂被人不慎从蜂箱里放了出来。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场灾难降临到整个巴西。

蜂群飞进巴西的丛林,与当地的蜜蜂交配,繁殖出比非洲杀人蜂更凶猛的新一代蜂种,并迅速繁衍到十亿只。几十年来,杀人蜂制造了无数灾难。蜂群常常自天而降深入到城市街道袭击行人,至今已有上千人因被这种蜂刺螫而死亡。

巴西政府和人民曾采取各种方法消灭杀人蜂,但收效甚微。

后来,人们发现杀人蜂在带来灾难的同时,也给巴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杀人蜂惊人的产蜜能力,使巴西的养蜂人因此摆脱了贫困,巴西也一跃成为世界四大产蜜国之一。

1闻风丧胆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用部首查字法查   字部。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是

2摘录描写杀人蜂给巴西带来灾难的句子

3文中标出了三处加点的词句,请任意选择一处写批注。

4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短文中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指的是(

A. 从非洲引进杀人蜂。 B. 杀人蜂被人不慎从蜂箱里放了出来。

C. 杀人蜂与当地的蜜蜂交配。 D. 杀人蜂给巴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5短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A. 我们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趋利避害。

B. 不管什么物种,只要危害到人,就要坚决消灭。

C. 我们可以任意引进外来物种。

D. 只要有利益,我们可以不管事物坏的一面。

6从短文看,杀人蜂具有__________毒性强__________的特点。

14、阅读理解

南极的除夕

①刚刚建成的长城站,以崭新的面貌来迎接它在乔治岛的第一个新春佳节。

②除夕之夜,考察队员们在这里和专程从祖国赶来参加长城站落成典礼的代表团欢聚。祖国的关怀,人民的祝贺,家人的慰问,给我们这些远离祖国的考察队员带来无限温暖。

③在频频的祝酒声中,我们的带头人——南极洲考察队队长慢慢地站起来,回忆那建站的日日夜夜。随着他的话语,我仿佛又置身于紧张的现场中……

④在刺骨的寒风、冰冷的海水中,考察队员们仅仅用5天时间就建成一座长29米、宽6.2米、高3.1米的码头。

⑤漫天飞舞的大雪,突然袭来的狂风暴雨,阻挡不了考察队员们的前进步伐,他们只用了10多天时间,就把500多吨建材物资从船上运到长城站。

⑥建站的地基刚挖开,渗出的地下水立即把坑填满,必须迅速将水排出,才能灌进水泥。队员们用罐头桶一桶一桶地掏水,腰酸了,胳膊软了,下一个队员立刻接上。他们连续不断的努力,终于战胜了地下水。

⑦风、雪、雨横行无忌地袭来,54名南极洲考察队员的手裂开了一道道血口。可谁也没有哼过声,共同理想使他们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正是这个坚强的战斗集体,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南极速度”。

⑧“今天,我们亲手建立的长城站终于屹立在南极的土地上了。回顾建站期间,同志们付出的艰苦劳动,我在这里向大家表示由衷的感谢。”队长的话把我从遐想中拉回来,只见他含着泪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⑨他的声音哽咽了,从祖国来的亲人也流泪了,队员们更是泣不成声。难以想像的艰苦、劳累和胜利的喜悦交织在一起,真是百感交集!我们这些在充满危险的航行中,在艰难困苦的劳动中没有掉过一滴眼泪的硬汉,此时,却热泪滚滚,沾湿了衣襟。

⑩我走出餐厅,在风雪中面向北方,遥望祖国,心潮澎湃。亲爱的党,亲爱的祖国,纵然远隔重洋,我们的心永远和您在一起。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1)泣不成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感交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潮澎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夕之夜,乔治岛上谁和谁欢聚在一起?为什么考察队员感到无限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概括的话写出在艰苦的建站劳动中,考察队员们做了哪三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的最后一段话表达了考察队员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改为转述句。

(1)法官说:“两周前我找人用锅炉把山洞的洞口封上了,然后又上了三道锁,钥匙在我这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官指着我问父亲:“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对我笑着说:“我给你看看表里是什么在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班长抬起头说:“不要紧,我身体还结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对小强说:明天我家有事,不能跟你一块儿上街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橘子真酸。(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仿写句子) 

鲜花无语,却________;青春无语,却________

4)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一个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一颗星星落下来。(2)小女孩说:有一个人快要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19、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见义勇为的行为,让我们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作文。

题目:学会生存——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要求:请你结合“学会生存”这一主题,谈一谈你读《鲁滨逊漂流记》的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