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______)
4.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上渔者(____________________)
6.晓看红湿处(____________________)
7.野径云俱黑(____________________)
8.萧萧暮雨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____)
9.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
10.休将白发唱黄鸡(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生字走进新的语境。
①好书是沉淀于岁月长河中的砂金,虽不yào yǎn( ) ,却有保存的jià zhí( )。读经典的shū jí( ),有如和过去最杰出的人物cù xī( )交谈。
②当小企鹅从ké( )中探出湿漉漉的小脑袋,惊奇地打liáng( )外面的世界时,第一眼见到的不是妈妈,而是pí bèi( )至极又欣喜至极的爸爸。
③当宇航员从太空中fǔ kàn( )我们这颗云蒸霞蔚、生机勃勃的行星时,当月球上的摄影机拍下一轮巨大的地球从月平线上升起时,我们都会为眼前的景象pēng rán xīn dòng( )。
3、仿写成语。
(1)小心翼翼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半信半疑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闪闪烁烁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熠熠生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先把课文中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
(______)空(______)惯 追(______)求(______) (______)独有(______)
见(______)知(______) 不可(______)(______) (______)而不舍
(1)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没少开班会,我们对此早已经____________了。
(2)比喻做事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的词语是__________。
5、写出下面四字词的反义词
心惊肉跳——(____________) 理直气壮——(____________)
一朝一夕——(____________) 悔过自新——(____________)
迷迷糊糊——(____________)全神贯注——(____________)
断断续续——(____________)赏心悦目——(____________)
6、阅读理解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人括号里。
(1)“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坤”读作(_____)
A.kūn B.kòng
(2)《墨梅》的作者王冕是(_____)朝人。
A.唐 B.元 C.明 D.清
(3)“墨梅”的意思是(_____)
A.黑色的梅花 B.水墨画的梅花
(4)“只留清气満乾坤”中“留”的意思是(_____)
A.流劫 B.留下
(5)“清气”的意思是(_____)
A.清香的气味 B.清爽之气
【2】诗中直接描写墨梅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梅花品徳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墨梅》是诗人的一首题画诗,写出了墨梅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4】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你想到了历史上哪些具有梅花品格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理解。
独在异乡为异客, 。 ,遍插茱萸少一人。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代诗人 。
【2】“独”的意思是_________,“倍”的意思是_________。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_____,是农历_______这天。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8、课内阅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细品诗歌,判断对错。
(1)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
(2)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
(3)“绝胜烟柳满皇都”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
(4)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
【2】“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幕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代文阅读
不落别处
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他土头土脸,相貌丑陋,怪怪地穿一件很厚的褪了色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破旧的毛衣。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他很少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我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如果是中午,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面前,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而睡。
我观察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的街头,连最炽热的夏天都穿着家乡的厚衣。
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奖券使我感到心安(A)。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和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红塑料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和他并不相配。
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料套,由于手的笨拙,做这个简单的动作也十分艰难。
“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有空缺的几颗牙,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着耐心(B)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了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纯净的善意,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发酸。
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从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品质,它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好雪片片,不落别处!”它美丽地落下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第(1)段中有关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对刻画老人形象起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语言意蕴丰富,让人回味无穷。请结合语境,任选文中(A)或(B)处的加点词语加以品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次出现“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分别说说它们不同的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题目“不落别处”改为“卖奖券的老人”好不好?请阐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文中“老人”、《老王》中的“老王”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着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文本与自己的感悟,谈谈你该如何对待他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春蚕
春天是养蚕的季节。每到这时候,我常常想起母亲来。解放前,我们家很穷,母亲就靠养蚕换点儿钱,给我们姐弟俩交学费。
我们家门口有几株桑树。春天一到,桑树刚发出新芽,母亲就照例拿出几张蚕种来。每张蚕种不过一尺见方,上面布满了比芝麻还小的褐色的蚕卵。等桑叶长到榆钱大小的时候,蚕种上便有许多极小极小的蚕在蠕动。蚕的生命就是这样开始的。
母亲微笑着,把这些小生命抖落在小匾里。匾里已经撒了一层剪成细丝的嫩(nèn)桑叶。这是母亲带着我从桑树上摘来的,擦得干干净净,剪得又细又匀。
蚕一天天地大起来,桑叶也一天天地剪得粗起来。等蚕长到半寸来长的时候,小匾换成大匾,就开始喂整片的桑叶了。每天清晨,姐姐把桑叶采回来,母亲吩咐我洗了手,用毛巾把一片片桑叶擦干,再轻轻地均匀地撒在匾里。
蚕越来越大了,呆在一个匾里太挤了,就分成两个匾,再分成三个匾……匾一个又一个地增加着。母亲带着我和姐姐把隔壁的一间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当作养蚕室,把七八个匾都搬了进去。每天深夜,母亲总要起来添桑叶。我一觉醒来,常常看见母亲拿着烛台去喂蚕。闪闪的烛光照着她那带着皱纹的慈祥的脸。
推开养蚕室的门,立刻传来一片沙沙的声音,像下雨似的。那是蚕在大口大口地吃桑叶。那些日子,采桑叶的担子就落在父亲的肩上。父亲用很大的桑剪把桑叶连枝剪下来,成捆地背回来。
蚕快“上山”了,母亲一夜要起来两次,累得她腰酸背痛。我和姐姐也常常起来帮忙。母亲把蚕沙大捧大捧地从匾里清出来,姐姐把桑叶大捧大捧地放进匾里。我用簸箕接蚕沙的时候,总看见母亲的额角上渗着汗。
蚕“上山”了。它们被捉到用一束束麦秆扎成的“山”上。几天以后,“山”上结满了白的黄的茧子。母亲一面摘茧子,一面轻轻地对我和姐姐说:“孩子,上学得用功啊!这学费可来得不易呀……”
我抬起头,看见母亲的两鬓又添了一些银丝。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假如我是一片叶
假如我是一片叶,虽然我平凡、渺(miáo)小,但我也要做出贡献。
假如我是一片叶,我要做那片最红的枫叶。和兄弟姐妹们一起随风飘动,跳一曲热情的舞,给人们美的回忆。
假如我是一片叶,我要做一片荷叶。在风暴来临时,为鱼儿撑起一把伞。
假如我是一片叶,我要做一片枯叶。我缓缓飘落,让大树多吸收营养,装扮来年的春天。
假如我是一片叶,我要做一片杨树叶。和伙伴们在边疆阻挡风沙,做一条绿色的防护线。
假如我是一片叶,我要做和平鸽口中的橄榄(gǎn lǎn)叶。我要让我走过的地方,都充满和平,充满爱。
假如我是一片叶,我要竭尽全力,做出更多贡献!
【1】在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伟大——________ 战争——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暴风雨来临,________为鱼儿撑起小伞;当生命耗尽,________化作大树的养分,让大树装扮来年的春天;杨树叶________,橄榄叶象征________……一片小小的叶,在作者温暖的笔触下,化作片片爱心,洒落人间。
【3】假如你是一片叶,你会做些什么?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篇章阅读
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茅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雾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línlín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您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分qí________水波lín lín________
【2】说说第③段划线句中加下划线字的表达作用。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划线句属于________描写,在本文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4】选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 “我”母亲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慈祥老人,儿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B. “母亲”开始要走大路,后来改变主意要走小路的原因是拗不过孙儿的强烈要求。
C. “整个世界”是由上一代、中年一代、下一代组成,而中年一代不仅要承担抚养下一代的责任,更要承担赡养上一辈的责任。
D. 本文揭示了温馨和谐、尊老爱幼的主旨。
【5】我们都有一个幸福家庭,只要你用心观察,亲情无处不在,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家庭中的亲情故事。(要求:叙事表达亲情,语言表达流畅,30字以上,不得说散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母亲的蒲公英》(节选),完成问题
(1)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上小学三年级的一段午饭时光。学校要演戏,我被选来扮演公主。几个星期了,母亲和我一直在不辞辛苦地排练我的台词。可是不管我在家里把台词背得多么滚瓜烂熟,一上舞台,每个词儿都从我脑子里消失得无影无踪。
(2)最后,老师把我拉到一旁。她解释说,她给剧本加了一个解说员的角色。她的话说得虽然很轻,但还是刺痛了我,尤其是看到我的角色给了另一个女孩子时,我更加悲伤。
(3)那天回家时,我没有把我的这种悲伤告诉母亲。但是她感觉出了我的不自在,所以她没有建议我们练习台词,而是问我想不想到院子里走一走。
(4)那是一个可爱的春日,棚架上的玫瑰藤条在变绿。在那巨大的榆树下,我们看见一朵朵黄色的蒲公英从草丛中冒了出来,仿佛是画家为我们的风景点缀上了一抹抹金黄。
(5)我看见母亲在一片花丛中漫不经心地弯下腰。“我要把这些杂草都挖掉,”她猛地一拉,把一朵花连根拔起,“从现在起,我们的花园里只要玫瑰花。”
(6)“但是我喜欢蒲公英呀!”我不同意了,“所有的花都很漂亮啊——连蒲公英也是。”
(7)母亲严肃地看着我。“是的,每一种花都有它自己的美丽,不是吗?”她若有所思的对我说。我点点头,很高兴把她说服了。“人也是这样,”她接着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当公主,但这没什么丢人的,只要活得有意义。”
(8)她猜出了我的痛苦,于是我哭了起来,并向她诉说发生的事情。她一边听一边对我安慰地笑着。
(9)“但是你会做一个出色的解说员呀,”她说,并提醒我,她是多么喜欢听我朗诵故事,“解说员的角色和公主的角色一样重要。”
(10)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在她的不断鼓励下,我渐渐对这一角色感到自豪起来。每到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就朗诵我的台词,谈论我穿什么衣服。
(11)演出的那天晚上,我在后台感到十分紧张。就在开演前几分钟,老师向我走过来。“你母亲让我把这个给你。”她递给我一朵蒲公英。花片的边儿已经开始卷曲,从根茎那儿懒洋洋地耷拉着脑袋。然而看它一眼,我就知道母亲正在外面的台下。想到我们吃午饭时的谈话,我充满了自信。
(12)演出结束后,我把那朵花塞进演出服的围裙里,带回了家。母亲用两片纸巾把它包了起来,夹在一本字典中,她一边夹一边哈哈大笑着说:“或许只有我们才愿意把这么不起眼的一根草夹起来吧!”
……
(13)几个月前,我母亲来看我。我请了一天的假,请她吃午饭。餐馆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生意人在谈生意,并不时瞥一眼手表。在这些食客中间,坐着我和如今已经退休的母亲。从她的脸上我看得出来,她非常喜欢上班族的工作节奏。
(14)“妈妈,我小时候您在家里待着肯定乏味透顶了吧?”我说。她淡然一笑说:“乏味?做家务活是很乏味。可是你从来不乏味呀!”我不相信她的话:“孩子当然没有工作那么令人兴奋了!”
(15)“工作是很令人兴奋,”她说,“我很高兴我曾经有一份工作。但是工作就像一只开着口的气球,你只有不断给它充气,它才能一直鼓胀。而孩子是一粒种子,你要给它浇水,精心呵护,然后它就会自己长成一朵美丽的花儿。”
(16)此刻,我看着她,蓦然感到我们仿佛又坐在了她的餐桌旁;我明白了她为什么要把那朵变成褐色的酥脆的蒲公英夹在两小片皱巴巴的纸巾中间,保存在我们家的那本旧字典里了。
(1)文章主要记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仔细阅读文章(1)—(12)自然段,用文中的词语准确概括出“我”内心的情感变化过程:
(3)请结合全文主题,简要分析(15)自然段画线句:“而孩子是一粒种子,你要给它浇水,精心呵护,然后它就会自己长成一朵美丽的花儿。”在文中的深刻含义。
(4)母亲“为什么要把那朵变成褐色的酥脆的蒲公英夹在两小片皱巴巴的纸巾中间,保存在我们家的那本旧字典里”呢?
(5)母亲在生活中与我们朝夕相处,是家庭中举足轻重、影响力甚大的人物,而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与孩子的健康成长休戚相关,你如何看待文章中母亲的行为方式呢?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4、课文回放。
这段时光不好挨(āi ái)。我踏(tà tā)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看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xīng xìng)奋。我蹲(dūn zūn)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bō pō)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用“/”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文中的“这段时光”指的是哪段时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焦急又兴奋”写“我”的心情,“焦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兴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中的“看了多少回”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之所以又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用“_______”画出与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句子。
【5】“空空落落”一词表面上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上是在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
【6】“等母亲回来”一句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是不是重复啰唆?请简要分析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保卫黄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
(2)清晨的阳光柔和地抚摸着一望无际的土地。(缩句)
______________
(3)清晨,我走在田野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和温暖的阳光。(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
16、不过,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改为双重否定句)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
(1)读一读,用黑体词语写话。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用例句表达手法写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3)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4)尽管天气不好,我们总是按时到校。(修改病句)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句子改成陈述句。
(1)我难道不知道这个答案是正确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机难道不是今天早上坠毁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李晓玲对王红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改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高兴得坐立不安。(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学校是全区人数最多的学校。(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地方太小,怎么容易下几个班的同学活动呢?(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宽容如喜雨,滋润人的心田。(仿写句子)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宽容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同学们,学习了《北京的春节》一文,你一定也会想到你的家乡也有许多节日的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者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题目自拟。注意语句通顺,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