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分别写出与诗句相对应的节日和习俗在后面括号里。

1.春城无处不飞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 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挺拔——(   亲切——( 粗犷——(

深邃——(    

 

3、古诗词填空。

(1)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高适《别董大》中有句诗与上述句的“无故人”意思相反,这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2)中国诗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四季图:“两只黄鹂鸣翠柳,_______________”,那是明媚的春天;“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那是热情的夏天;“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那是深邃的秋天,“千山鸟飞绝,_______________”,那是静谧的冬天。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我们还读过一些写儿童生活的古诗,如《宿新市徐公店》,它的后两句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春潮带雨晚来急"。请再写出两句含有""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课时,我没注意听讲,老师让我回答问题,我蒙了,真是:“_______________。”(填谚语或歇后语)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解释下列词语。

往:____________       迟迟:____________

载:____________       哀:____________

【2】《采薇》选自《______》,薇是______。《诗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7、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石灰吟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好像。 B.等闲:平常。 C.浑:浑浊。

3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石灰的特点。

4这首诗吟的是石灰,表达的是作者怎样的志向?请用一个四字词语说明这种写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括号内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衔接起来。

_____千锤万凿,______烈火焚身,_____粉骨碎身,我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A.即使   B.不管   C.无论   D.也

8、小古文阅读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雨[宋]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注释]①耒(lěi):古代一种像犁的翻土农具。

1这两首诗都是写________,都表达了______之情,《春夜喜雨》中表达出诗人情感的一个字是________

2《春夜喜雨》中描绘了春雨________ (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春雨》中描绘的是春雨____(A.来前  B.来时  C.来后)的情形,其中后两句中的一个“_____”字让人能够想象雨量的充沛。

3这两首诗中,杜甫认为春雨好在_____,周邦彦认为春雨好在____

A.春雨默默地滋润万物  B.春雨水量可观 

C.春雨有利于农人耕作  D.春雨来得及时

4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春夜喜雨》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风格,如诗句“好雨知时节”;而《春雨》中采用了含蓄委婉的抒情风格,如全诗不见一个“喜”字。 ________

(2)《春夜喜雨》采用了拟人和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的润物无声和春雨滋润万物的特点。_______

(3)《春雨》在写作手法.上也采用了想象的写法,写出了春雨把池塘涨满了。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新华社意大利博洛尼亚44日电(记者宋建)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4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上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得这一殊荣。

曹文轩在获奖后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之所以获奖,可能是因为我的作品是独特的,它只能发生在中国,但它牵涉的主题是寓意全人类的,我讲了一个个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它们同时也是属于全人类的故事。

——摘自新华网

1下列说法与材料不符的一项是( )。

A. 曹文轩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安徒生奖的中国作家

B. 曹文轩作品的主题寓意全人类

C. 曹文轩的作品是独特的,只属于中国

D. 曹文轩写的虽然是地地道道的中国故事,但是也可以属于全人类的故事

2你读过曹文轩的哪些作品?请推荐三本:

  》《   》《  

10、课外阅读。

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植物的繁殖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克隆技术的设想是由德国胚胎学家于1938年首次提出的,1952年,科学家首先用青蛙开展了克隆实验。

作为新世纪的尖端科学,克隆技术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吸引了众多世人的目光。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直在致力于前沿科学的研究,据目前的状况来看,克隆作为新兴的技术在中国不但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且硕果累累。

不久前,在河北农业大学与山东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攻关下,中国的科技人员通过名为家畜原始生殖细胞胚胎干细胞分离与克隆的研究实验课题,成功克隆出两只小白兔——“鲁星鲁月20021016日中午,中国第一头利用玻璃化冷冻技术培育出的体细胞克隆牛在山东省梁山县诞生。这些成果说明克隆技术有可能成为保护和拯救濒危动物的一条新途径。

克隆技术可以用来生产克隆人,可以用来复制人,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对人类来说,克隆技术是悲是喜,是祸是福?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一分为二的。克隆技术也是这样。如果克隆技术被用于复制像希特勒之类的战争狂人,那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呢?即使是用于复制普通的人,也会带来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如果把克隆技术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将会使优良牲畜品种的培育与繁殖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若将克隆技术用于基因治疗的研究,就极有可能攻克那些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癌症、艾滋病等顽疾。克隆技术犹如原子能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剑柄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应该采取联合行动,避免克隆人的出现,使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社会。

1给带点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诞生——   关注——  

途径——   危及——  

3填空。

1)科学家把 叫克隆。

2)中国曾经克隆出  

3)克隆技术是一把 掌握在人类手中。

4克隆技术对于人类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怎样看待克隆技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放学

①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②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③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④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⑤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⑥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⑦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⑧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⑨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

⑩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 。

1放学回家后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个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③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品读第⑦--⑩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方面,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词句,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并答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用“_________”画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1)这句话中的“固”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泰山”在词典中的解释有三种:①山名,在山东省中部;②比喻敬仰的人,有价值的事物;③岳父的别称。在文中应选_____________种意思。

(3)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三亚落日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1这段话写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许多景物,它们汇成了一幅迷人的热带风情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景物的色彩美和形态美。

2“-------”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___比作了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等心理描写,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之情。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喜爱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此时,当你伫立于窗前,观赏着窗外纷扬的雨,呼吸着廷院中湿润的空气,你会暂且遗忘那夏日的灼热,取而代之的是一番舒畅心的清凉!

【1】下面词语中,划线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zhàn)且   (jí)风骤雨

B.(zhàn)且   (jī)风骤雨

C.(zàn)且    (jí)风骤雨

D.(zàn)且    (jī)风骤雨

【2】下面词语中,划线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浩

B.

C.纷

D.

【3】“清凉”中“清”的意思是(   

A.明白,不混乱。 

B.清除不纯成分以纯洁组织。

C.一点儿不留,净尽。  

D.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

【4】下面词语中的“征”,与“踏上征途”中的“征”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征程

B.征求

C.征集

D.特征

【5】文中画线字“肺”的第五笔是(   

A.?   

B.丨  

C.丶     

D.一

【6】下面诗句中,能用于描写夏天里那浩浩荡荡的疾风骤雨的一项是(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D.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 写一条与长江有关的古诗句。

 

2.例: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仿写)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字句)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奶奶对小明说:我小时候可没有你这么舒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爱说脏话的人,是一种极不文明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改为陈述句)你看,怎么会没有什么好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改为夸张句)桂花开了,离得很远就闻到了香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改为比喻句)小刚跑得非常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改为比喻句:)学校门口有两棵松树,又高大又威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 爸爸拿出餐具放在桌上。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中心广场上热闹非凡。(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敌人将长长的导火线一直延伸到外面一个院子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维吾尔姑娘很漂亮。(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学期,我们班同学普遍地阅读能力提高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都是你自己找的,我帮不得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那浪花所奏的正是一首欢乐的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报告这个喜讯的人把消息告诉了她的丈夫。(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低声说:“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我愿意告诉你。”(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分析加点词的特点,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天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突然当啷当啷地大响起来。(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两题任选一题。

题目1:我有一个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围绕题目写一篇习作,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题目自定。

题目2    

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交往的实际,以“感恩”为主题,选择一两件事写下来,题目自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