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成语填人下面的句子中。
(______)心沥血 持之以(______) 不劳而(______) (______)才不遇
(______)之不理 麻木不(______) 饥寒交(______) 一心一(______)
知恩(______)报 (______)头豹尾 引人入(______) (______) 气回肠
脑(______)肠肥 坚(______)不拔 虎头(______)尾
(1) 曹植虽才高八斗,但却(______)。
(2) 封建社会,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苦到头,仍(______)真是苦不堪言,而地主却(______),个个(______)。
(3) 写文章要有(______),好的开头能(______),好的结尾使人(______)。
(4) 父母(______)抚育我们成人成才,我们要(______),不可(______)。
(5) 干部要(______)为大众服务,对人民的疾苦岂能(______)?
(6) 学习不能(______),畏惧困难,而要(______),(______)。
2、请你完成关于关羽这位英雄人物的两个歇后语。
失荆州——________
喝酒——__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yī jīn jīng xǐng zhē teng bào lán mào shè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kě wàng yǎng mù chà lù liǎn páng míng jì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填上适当的词语。
一(______)帐篷 一(______)轮船 一(______)海风
一(______)围巾 一(______)山羊 一(______)荒岛
一(______)破帆 一(______)火柴 一(______)星星
5、看拼音写词语。
wèi jù(____) liáo tiān(_____) qī cǎn(_____) yàn huì(_____) jì mò(_____)
shū jí(_____) zhà lán(_____) kòng zhì(_____) dài kuǎn(_____) fù gài(_____)
6、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完成习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诗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手法,以“春雨”为描写对象,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这首诗中,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谈一谈“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在线。(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词语解释。
朝雨:___________ 浥:_______________
故人:____________
【2】诗歌的前两句用________、______点明离别的时间是_________,离别的地点是_______,作者短短两句就把平常景物点染的风景如画了。
【3】写出最后两句诗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劝君更尽一杯酒”,充分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贺知章的《咏柳》(柳枝词),回答问题。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理解词语。
①柳:( )
②碧玉:( )
③妆成:( )
④一树:( )
⑤绦:( )
【2】这首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 )的。全诗通过赞美( ),进而赞美( ),讴歌( )。
【3】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 ),说( )。用“碧玉”形容( ),突出它的( )美。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借芭蕉扇(节选)
①悟空知道上了当,借来的是一把假芭蕉扇。他眨眨眼,又想出一个好主意。他摇身一变,变做①________,来到了翠云山。铁扇公主辨不出真假,打开洞门,拉着他进了洞。
②铁扇公主把借扇的经过说了一遍。假牛魔王故意怒气冲冲地说:“可惜!可惜!夫人,你怎么把宝贝借给那猴子?真气死我了!”
③铁扇公主笑着说:“大王不必生气,他借去的是假的。”假牛魔王说:“夫人,真扇子可要藏好,别让那猴子偷走。’,铁扇公主笑嘻嘻地说:“我藏在嘴里,谁能偷得走?”说着从嘴里吐出小扇子,晃了晃,变成了一丈二尺长的大扇子,递给了假牛魔王。假牛魔王接过扇子,把脸一抹,现了原形,边走边说:“多谢嫂子!”铁扇公主气得跌倒在地上,哭喊着:“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④孙语空刚走,牛魔王就回到了芭蕉洞。铁扇公主哭哭啼啼 , 把孙悟空借扇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牛魔王气得双脚直跺,转身去追赶孙悟空。他远远看见孙悟空扛着芭蕉扇往前走。他想了想,摇身一变,变做②________,叫道:“大师兄,快把扇子让俺老猪来扛吧!”
⑤假猪八戒从孙悟空手里接过芭蕉扇,口里念了念,大扇子变成了小扇子。他把小扇子放到嘴里,把脸一抹,现了原形,拔剑朝孙悟空砍去。
⑥孙悟空抢起金箍棒应战。他们从白天一直打到晚上,牛魔王打不过孙悟空,连忙叫起来:“别打啦,别打啦,我把扇子借给你!”说着,从嘴里吐出芭蕉扇,乖乖地交给了孙悟空。
⑦孙悟空一个跟头回到火焰山。他举起芭蕉扇,使劲儿一扇,火焰变小了;又一扇,凉风( )( ) , 火全灭了;再一扇,乌云( )( ) , 下起雨来。
⑧第二天一早,孙悟空还了芭蕉扇,师徒四人越过火焰山,继续向西天走去。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乖乖:________。
哭哭啼啼:________。
【2】短文中的两处横线上,分别填哪个人物?将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A.孙悟空 B.猪八戒 C.牛魔王
①________;②________
【3】给第⑦自然段中两处括号各填一个合适的叠词。
①凉风(_______)(_______)
②乌云(_______)(_______)
【4】短文第④、⑤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
10、阅读理解
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有一件往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②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fèi quǎn)。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③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liǎng liǎ)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 。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故意 特意)多给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 不高兴)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⑤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我不禁一怔(zhēng zhèng),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求我快快送回来。”
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⑧母子俩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读音。
【2】给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 )
A. 背影 B. 一根项链 C. 母子俩
【3】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②段“不速之客”中的“速”意思是________。文中的“不速之客”指________。
【5】“我”第一次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________;“我”第二次又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________。
【6】仔细读读第⑥自然段划线的语句,将“央求”换成“请求”“恳求”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你能用简洁的话语来赞赞文中的妇女和小男孩吗?语言可以引用也可以自己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怎样加标点
小勇和小芳的爸爸只有一张电影票,应该让他俩谁去看呢?爸爸写了一段没加标点的话:
只有一张电影票是给小勇的不是给小芳的小芳一定要看明天再买一张票给小勇去看
爸爸让小勇小芳去加标点,再决定给谁去看,小勇小芳都想把票给对方,变根据自己的意图加了标点,想想看,他们是怎样加的?
把小勇小芳加完标点的句子写在下面。
小勇:
小芳:
12、开心阅读。
感悟春天
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渐渐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凍间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也往往只能往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②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着,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又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没有严寒,谁去仰视乔木耸立?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③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 “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等诗人们的关于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灏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唐朝的志雨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角度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④借助春天,品味春*,目送春鸟,沐浴春风,可以感召人性,感受浮生,感叹世事,感谢生活。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位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一个春日,在讲台上,偶有知更乌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读第①自然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句话概括第③自然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自然段中那位封建时代的女子和那位现代美国哲人桑塔耶那面对同样的春天,心态却明显不同。请借助文中“悔”和“冲”两个字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从春天里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用“____”从文中画出来。
13、读句子,完成练习。
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1】把画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2】从父亲的话中,可以看出李大钊( )
A.不听母亲的劝告,不把自己的生命当回事。
B.把革命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14、课外阅读。
麻雀
麻雀,也许你不会注意到它,但当它飞到你面前时,你会突然感到它是那样可爱。它有着一身嵌有斑点的羽毛,一对时常拍打的小翅膀,再加上那摆动自由的小尾巴,凑成了一个可爱的它。春天不知不觉地走来。当春雷还没有敲响的时候,花儿已经开始打扮自己。柔柳用它纤细的枝条向人们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小溪也亮开了歌喉,用甜美的歌声送走了严冬。啊,就在这里,它也来了,舒展自己的羽毛,展翅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 春光下,它随着微风调皮地飞来飞去。时而飞到这儿的屋顶上;时而飞到那儿的院子里;时而高兴地围着树顶转圈圈;时而欢快地在路边蹦蹦跳跳。有时它找到了食物,先绕着食物跳来跳去,直到它高兴够了,才美美地吃起来。还有的时候,一大早儿,我还没有起床它就来了,站在屋顶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像是在催我起床。 它是谁?它就是麻雀,活泼可爱的麻雀。它那叽叽喳喳的叫声,多么像一首动人的春光曲。
(1)用“——”画出一个排比句,用“~~~~”画出文中的设问句,并说说设问句在此起到什么作用?
(2)认真读上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表现麻雀的?
(3)把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写下来,并说说你喜欢这个句子的理由。
15、反问句和陈述句互换。
(1)既然吴王的决定是错误的,我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劝阻呢?
(2)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16、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________。
(3)他的生活过得很不好,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
(5)我很饿,饿得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她喜欢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孩子们都喜欢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同志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
(3)李老师说:“看到你们的进步,我非常高兴。”(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避免不再发生交通事故,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修改病句,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例:乌云遮住了太阳。乌云把太阳遮住了。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1】我们消灭了全部敌人。
(改成“把”字句) 。
(改成“被”字句) 。
【2】其实我有的是时间,工作麻烦一点又何必介意呢?(改成陈述句)
【3】小鸟在枝头跳来跳去唱歌。
【4】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5】学校要开春季运动会,纷纷报名参加。(修改病句)
【6】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21、岁月流逝,往事会淡忘,但有一样不会消失——那就是照片。翻开你自己的相册,会看到母亲怀中啼哭的你,长着两个门牙玩耍的你,戴着红领巾学习的你……哪一张照片让你久久难忘呢?请以“照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内容具体。字数450字以上, 文中一律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