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模]重庆市2024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句中划线词,不是第二人称的一项是(     )

A.母立于兹 B.久不见

C.姊在吾怀 D.先妣抚甚厚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①《中国诗词大会》热播之后,不光文化界人士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普通人也在茶余饭后 诗兴大发,吟风弄月

②她平时沉默寡言,甚至给人感觉有些木讷,但一遇到她喜欢做的事,你就会看出她是个玲珑剔透的女孩儿。

③乌鲁木齐的天气越来越像江南,刚刚还晴空万里,一转眼便狂风怒吼,瓦釜雷鸣,紧接着瓢泼大雨倾泻而下。

④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如火如荼,球员部林虽代表中国国家队参加了比賽,但是他在国家队中只能说是附骥尾而已。

⑤很多人未能看到生活的本质,不懂得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只倾心于物质财富和荣誉名声,并为此心劳日拙

⑥李克强总理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多少年来,为国事日夜奔走,席不暇暖,殚精竭虑

A. ②④⑥   B. ②⑤⑥   C. ①③⑤   D. ④⑤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台湾媒体新近提出一个名曰“语言癌”的概念,一时间应者甚众。“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

A.“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与关注,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

B.“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所致。

C.“语言癌”这一新概念,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热议与关注,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

D.“语言癌”这一新概念,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升温,引起两岸媒体与学界的关注与热议,乃因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命门。

4、(题文)下列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受市场利益驱使,部分当代水墨艺术家的创作开始简单复制,水墨材料的特殊性也为其“偷工减料”提供了便利条件,尤其是写意画,画家仓促作画,大量留白、一蹴而就的作品相当多。除了偷工减料和简单复制外,盲目跟风创作的情况也可以信手拈来。一些易于为市场接受的符号,如马、假山石以灰暗背景下的没骨人物(国画技法名)等被频频复制。

A. 驱使   B. 尤其   C. 一蹴而就   D. 信手拈来

5、中国的古典小说中,有些在成书之前就有说书人说演。下列哪部作品在成书之前没有说书人说演?( )

A.《西游记》

B.《红楼梦》

C.《三国演义》

D.《水浒传》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紫鹊界

老摄影家关山越开着一台小车,沿宽敞平坦的山路,登上紫鹊界的山顶时,已是暮色四合了。

他挎着照相机,从车里走出来。秋风飒飒,稻香弥漫。放眼望去,远远近近,一层一层的不同形状的梯田,从山谷一直叠向山顶,最多的地方有 500 多层。紫鹊界周围的梯田有 8 万多亩,一年只种一季稻。无法使用任何现代化的耕种设备,当然也不用农药、化肥,稻米的质地极佳,价格比其他稻米贵 3 倍以上。而且这里成了著名的旅游地,一年四季游人如织。

暮色由淡青变成深灰,等待收获的稻田呈现出厚重的暗金色,极有质感。弯弯曲曲的田埂抛掷出遒劲的线条,如蛟龙腾跃。天上出现了灿烂的星光,还有一弯月芽。散落在梯田各处的农舍,亮起了红红的灶火,亮起了橘黄色的电灯光。关山越忙打开照相机,不由得大声说:“这梅坳垅果然没说大话,他说你来拍紫鹊界夜景,一定会有收获,果然!”

话音刚落,不远处一座供游客歇脚的木头房子里,走出一个头扎长巾的汉子来,喊道:“关兄,我在此等候多时了。”

关山越一回头,惊喜地说:“梅兄,你怎么来了?”“你公子打的电话,怕你有闪失哩。”“你从谷中的八卦冲走来,几多费力,你比我还大3岁哩。”

“别啰唆,你先拍照,我到木屋里去煮茶,等会儿我们再扯谈。”“好。”

关山越第一次到紫鹊界来,是 1975年秋,那年他正好30岁。他是从工厂宣传科调到《新湘报》当摄影记者的,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搞新闻报道的业余通讯员,但拍过不少好照片登在报纸上。上任没两月,省里“农业学大寨”办公室的负责人找到他,说新化紫鹊界开垦的梯田比山西大寨的规模还要壮观,是个值得宣传的典型。于是他随陪同的人,在稻熟时节来到了紫鹊界。那时提倡采访作风的简朴,没有惊动当地任何人,花了几天时间拍了一大组照片回到省城。这组照片以专版发出,大标题极醒目:“紫鹊界——农业学大寨的标杆。”接着组照又参加了全国摄影大展。

关山越成了摄影界升起的耀眼新星,成了报社的骨干摄影记者。有一天,关山越正在编辑部开会。忽然有人告诉他,有个来自紫鹊界的农民,在门外有事找他。他赶忙出来,站在面前的是个陌生人,三十出头,但显得老气,青裤、白短褂,赤脚套一双草鞋,头扎一条长巾,粗眉、大眼、阔嘴。“我叫梅坳垅,是专门到省城来找关老师的,能不能找个安静的地方说话?”

“在这里说吧。”

“不。”梅坳垅摇头。关山越只好把他领到摄影工作室。

梅坳垅顺手把门关了。“关老师,别沏茶,我说完就走。”

“哦?”关山越觉得很蹊跷。

“紫鹊界的梯田,不是现在开垦的,是秦汉以前就开始了开垦,然后历朝历代越垦越多。之所以旱涝保收,是紫鹊界特殊的地理结构造成的,是天地的造化,与农业学大寨沾不上边。我读过一些古书和地质资料,抄录成一份材料,给你作参考。”

梅坳垅从一个印花布做的袋子里,掏出一沓材料纸,慎重地递给了关山越。

“你怎么不直接找报社领导说,或者向省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梅坳垅说:“谁愿意听这种不合时宜的话?我只悄悄对你说就行了,因为你是个有才华的人,才华必须用在正处。好,我走了,也许……后会有期。”

望着梅坳垅远去的背影,他恍然若失。

这一夜,当关山越读完梅坳垅送他的这一沓资料后,他真的失眠了。关于梯田肇兴于秦汉之前,关于梯田历朝历代的开拓渐增;以及紫鹊界属于基岩裂隙孔隙水类型,地下水极丰富,成土母质为花岗岩风化物,岩体多节理、裂隙,疏松透水,从谷底到山顶都如此,故旱涝无碍,丰产年年……各种史料、地质信息尽列。他惊叹梅坳垅虽是个农民,却学富五车;同时又有仁心,若真的将此事揭穿,虽责任不在他,但他在报社就丢大面子了。如此神奇的紫鹊界,不能不让他梦绕神牵;素昧平生的梅坳垅,不能不令他视为知己。

在此后的岁月里,他多少次到紫鹊界叩访、拍照,多少次与梅坳垅把酒临风、倾心交谈?真的说不清了。他一心一意要拍真实的、瑰丽的紫鹊界,春、夏、秋、冬,雨、晴、风、雪。他拍紫鹊界永恒不变的梯田格局,拍紫鹊界与时俱进的姿仪:新的水稻品种的试验、旅游观光的奇妙景点、农家生活的日渐富足……

他对梅坳垅经常说的话是:“当年的失误使我与紫鹊界与梅兄结缘,我要用毕生精力来为紫鹊界正名,更是为开拓紫鹊界古往今来的农民树碑立传,直到我端不动照相机,奄奄一息为止。”

今晚又拍了多少好照片,进京的影展就差这几幅了,这个组照就叫:“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子出自曹操《观沧海》一诗中。

关山越听见梅坳垅打开木屋的门,走出来大声喊道:“关兄,水开了,茶沏好了,快来喝茶吧,是紫鹊界的‘鹊舌毛尖’!”

“来了!来了!”关山越想:喝完茶,要让梅坳垅站在梯田边,给他拍一张弱光肖像照,而且在影展上放置在第一张。

1关山越为什么喜欢到紫鹃界拍摄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梅坳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3小说中出现了关山越与梅坳垅两个人物,你认为哪一个人物是小说的主人公?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由。

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两项是( )

A. 小说第一段叙述了关山越开车到紫鹊界拍摄,到达紫鹊界时已经是傍晚,这样写既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又照应了题目,为下文写紫鹊界做了铺垫。

B. 小说第二段介绍紫鹊界梯田面积广,层级多,形状异,突出了紫鹊界梯田的壮观,为后文人们误以为紫鹊界梯田胜过山西大寨做好了铺垫而这一误会正是故事的开始

C. 小说写关山越到紫鹊界拍摄梯田照片,没有惊动当地任何人,拍摄了几组照片就回来了,这样写的目的是讽刺和鞭挞现在的官员下去时惊动地方,前呼后拥的社会怪像。

D. 小说中关山越在领导安排下宣传紫鹊界梯田为“农业学大寨”标志,但是,梅坳垅却到他的工作单位偷偷告诉他实情,这说明梅坳垅是一个不讲原则的人。

E. 小说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浓墨重彩地渲染紫鹊界的美景,又通过远近结合,或俯或仰为我们描画了一幅绚丽的图画,突出紫鹊界梯田的壮观瑰丽。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情景交融,意境空旷,描写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用登高望远、顺风疾呼、骑马行千里、划桨渡江河等四个类比,推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登飞来峰》诗中揭示“站得高、看得远”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

(3)《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9、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舍人甘心追随蔺相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自述其以国事为重,避让廉颇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负荆请罪时,对自己的行为自责,对蔺相如赞美备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用极富个性的语言,生动表现廉颇居功自傲、不满蔺相如官位比自己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默写

(1)《阿房宫赋》中写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初次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5)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后产生共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对琵琶女与自己遭遇的慨叹。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中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通过不同感官来描写村社热闹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的《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与东吴生相遇①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

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

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②平。

(注)①本诗为诗人及第后出关而作,时年59岁。诗人公元883年流落江南,公元894年擢第,其间战乱频仍,颠沛流离。②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用随风漂泊的水上浮萍,比喻流离失所的“十年身事”“各”字表明东吴生与自己同是天涯沦落人,不免同病相怜。

B.韦庄此时虽已科举及第,但在外漂泊多年,已是垂暮之年,白发苍苍,回想自己多年来坎坷的科举之路,忍不住泪满冠缨。

C.颔联表现了内心的酸楚,虽然暂时欢聚,观花饮酒,但流离失所,衰老麻木,再无赏花的逸兴,乱世颠沛,只好借酒浇愁。

D.颈联运用对比手法,“贫”与“贵”、“陋巷”与“豪家”相对,写出了世态炎凉,同时也回答了自己多年执着科举的主要原因。

(2)这首诗蕴含了抒情主人公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元澹,字行冲,以字显,后魏常山王素莲之后。少孤,养于外祖司农卿韦机。及长,博学,尤通故训。及进士第,累迁通事舍人。狄仁杰器之。尝谓仁杰曰:“下之事上,譬富家储积以自资也,脯腊膎胰以供滋膳,参术芝桂以防疾疢。门下充旨味者多矣,愿以小人备一药石,可乎?”仁杰笑曰:“君正吾药笼中物,不可一日无也。”

景云中,授太常少卿。行冲以系出拓拔,恨史无编年,乃撰《魏典》三十篇,事详文约,学者尚之。初,魏明帝时,河西柳谷出石,有牛继马之象。魏收以晋元帝乃牛氏子冒司马姓,以著石符。行冲谓昭成皇帝名犍,继晋受命,独此可以当之。有人破古冢得铜器,似琵琶,身正圆,人莫能辨。行冲曰:“此阮咸所作器也。”命易以木,之,其声亮雅,乐家遂谓之“阮咸”。

开元初,罢太子詹事,为岐州刺史,兼关内按察使。自以书生,非弹治才,固辞。入为右散骑常侍、东都副留守。嗣彭王子志谦坐仇人告变,考讯自诬,株蔓数十人,行冲察其枉,列奏见原。四迁大理卿,不乐法家,固谢所居官,改左散骑常侍,封常山县公。充使检校集贤,再迁太子宾客、弘文馆学士。先是,马怀素撰书志,褚无量校丽正四部书,业未,相次物故。诏行冲并代之。玄宗自注《孝经》,诏行冲为,立于学官。以老罢丽正校书事。

初,魏光乘请用魏征《类礼》列于经,帝命行冲与诸儒集义作疏,将立之学,乃引国子博士范行恭、四门助教施敬本采获刊缀为五十篇,上于官。于是右丞相张说建言:“戴圣所录,向已千载,与经并立,不可罢。魏孙炎始因旧书擿类相比,有如钞缀,诸儒共非之。至征更加整次,乃为训注,恐不可用。”不帝然之,书留中出。行冲意诸儒间己,因著论自辩。致仕,十七年卒,年七十七,礼部尚书,谥曰献。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二十五卷)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命易以木,          弦:弹奏

B. 业未,相次物故         卒:完成

C. 有如钞缀,诸儒共非之     钞缀:抄袭,连缀

D. 致仕,十七年卒       丐:请求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如“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

B. “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向帝王分条陈述说明的意见书,如“奏疏”;也是对古书经典类的注解和对书籍注解的进一步注释,如“注疏”。

C. “右丞相”古代官职,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右丞相就是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基本上右丞相的官职大于左丞相。

D. “赠”又叫“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已经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给予的加封。“赠典”是指古代朝廷推恩重臣,把官爵授给已死官员而举行的典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行冲有见识。有人挖古墓得到一个形状像琵琶的铜器,人们都不能辨认,元行冲辨识是阮咸所作的乐器,让人用木头仿作了一个,果然能够演奏。

B. 元行冲很有才学。他早年凭借书法闻名于世,长大后,学识渊博,通晓训诂之学,考中进士后,多次升迁为通事舍人。

C. 元行冲为人谦逊正直。朝廷曾让他出任岐州刺史,兼任关内按察合,可是他自认为是一介书生,不是监察弹劾之才,就没有接受任命。

D. 元行冲为人申诉冤屈。嗣彭王之子李志谦因仇人告发而获罪,经受不住拷打审讯就被迫认罪,株连了数十人,元行冲审查得知他们冤枉,上奏恕免了他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恨史无编年,乃撰《魏典》三十篇,事详文约,学者尚之。

译文:

(2)帝然之,书留中不出。行冲意诸儒间己,因著论自辩。

译文: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按要求作文

我们都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那么“己所欲”是否应该广施于人呢?请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看法。

要求:自拟题目;不要写成诗歌;全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