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三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毕业临近,给同学们送上毕业赠言,勉励他们不断进取。

(1)同桌东东学习不努力,常常作业不完成。你可以《汉乐府 长歌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勉励他珍惜现在的时光。

(2)丽丽性格比较胆小,平时在学习中遇到了问题都不敢去问老师或同学,成绩一直提不上去。你可以用阿斯图利亚斯在《玉米人》中的话去鼓励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明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还喜欢半途而废。你可以用《左传》的话鼓励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和婷婷是好朋友,你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表达你们依依惜别的感情。

2、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仙人掌并不娇贵,________有泥土和水,________能生长。

②敌机扫射了,加巴页夫________不惊慌,________不把苏霍夫丢下。

________他喜欢打乒乓球,平时又刻苦练习,________球艺很高。

④在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________他遇到了许多困难,________都想办法克服了。

3、背一背,填一填。

(1)谚语。

①有理走遍天下,_______

②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

(2)经典诵读。

①《孟子》:________,有礼者敬人。

②《墨子》:爱人若________

4、生字扩词

援:______ ______ 俱:______ ______ 弗:______ ______

辩:____________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采薇(节选)》,并完成练习。

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载渴载饥。我心伤悲,  

1将诗句补充完整。本诗选自《   》。“薇”指___________

2《采薇(节选)》诗的前四句情景交融,在“_____”与“____”、“_____”与“_______”、“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的对比中,体现了诗人情感的变化。“____________”表现出战士出征时对故乡、对亲人的依依不舍之情。“__________”使我们联想到战士返乡时的哀伤、悲愤。

3“依依”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采薇(节选)》没有表达了诗人(  )

A.对从军路上又渴又饥的厌烦。 B.对征战兵卒的同情。

C.对战争的厌恶 D.对和平的渴望

7、阅读下面的诗词, 回答问题。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 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 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 泪湿春衫袖。

【1】解释词语。

灯如昼:____________     约:____________

【2】说说词句的意思。

(1)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写的是中国哪一个传统节日?写出这个节日的传统风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十五夜望月》,完成下面的练习。

十五夜望月

王建 〔唐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解释词语:

十五夜:__________________

尽: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朝诗人________,诗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3】根据古诗判断对错。

1)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律诗。___________

2)这首诗第一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词语“地白”看出月色的皎洁,写出了萧瑟苍凉之景。__________

3)“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句诗描写了冷气袭人、桂花怡人的情景。___________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中“落”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__________

【4】解释诗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并简单地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中秋节的古诗很多,再写两句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文段,完成练习。

李时珍处处留心向父亲学习,二十二岁开始给人看病,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发现、发明)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定重新编写一部(完整、完善)的药物书。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

(发现、发明)________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     

重新编写一部________(完整、完善)的药物书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安全——________        结束——________

【3】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时珍为什么决定重新编写一部药物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

儿子常年在外工作,春节很少回家,可母亲总盼着儿子能回家过年。终于有一天,母亲得到了儿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家里的喜讯。

那天,在爆竹声中,母亲包好了三鲜馅儿饺子,专等着儿子回来后下锅。馅儿是精心调的,应该正对儿子的胃口,但是母亲心里还是有一点不安,她想预先知道饺子的咸淡,便煮了两个品尝。一尝之下,母亲大惊失色,饺子馅儿里竟然忘了放盐!

母亲望着两屉包好的饺子,失望极了。她知道可以让儿子蘸着酱油吃,也知道即便礁着酱油吃,儿子也会欢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让千里迢迢赶回家来的儿子吃到有缺陷的饺子。

这个聪明的母亲,居然从邻居那里讨来了注射器,调好了盐水,开始逐个给饺子“打针”。

儿子回到家时,饺子也注射完毕。母亲煮好了饺子,让儿子尝尝味道如何。儿子连说“好吃”。这时,母亲得意的举起那支注射器给儿子看,向儿子夸耀说,她可以将一个缺陷修饰得让他察觉不出来。

可是,儿子流泪了。他在想,这些年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过很多饺子,那些饺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谁能像母亲这样在意儿子的口味?为了让儿子吃到咸淡适中的饺子,母亲竟想到了这样高妙的法子。吃着这些交织着母亲爱与智慧的饺子,哪个孩子能不感动?

我相信,铭记着这则故事的人一定会珍惜母亲做的每一餐饭,会在寡淡的饭菜中品出一种难得的滋味。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食。幸福的小鸟啊,你无须付费,只管用欢畅的啄食来尽情享用这人间佳肴吧。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前面横线上。

【2】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向儿子夸耀自己想出让饺子变咸的好方法时,儿子为什么听着听着就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摆出一场爱的盛宴,只等着她心爱的小鸟来啄食。”句中的“小鸟”指(  

A.文中的儿子

B.所有母亲的孩子

C.作者自己

【5】故事里儿子吃饺子,为什么说是“交织着母亲爱与智慧的饺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母爱如三月的和风,拂去我们心灵的尘埃;母爱如潺潺的流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还如什么呢,请接着往下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空城计(节选)

ɡě ɡé)亮便下令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来,不许城里的人suí biàn(  )出入,也不许大声说话,把四面城门全都打开,每个城门口让20个士兵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拿着扫帚打扫街道,如果魏兵到了也不许乱动。诸葛亮fēn fù(  )完了,自己把鹤毛大衣一披,戴上丝织的头巾,领着两个小童上了城楼,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不多久,魏军来到了城下,一看这种情况,都不敢前进了,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在马上远远望去,(果然 竟然 居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焚香弹琴,轻松自如,没事人一般。司马懿看了,心里非常疑惑,连忙下令叫军队撤退。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问:“为什么要撤退?会不会是诸葛亮没有兵故意做出样子来迷惑我们?”司马懿说:“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诸葛亮一向小心jǐn shèn(  ),从来不做冒险的事儿。他在城楼上一坐,四门大开,里面一定有埋伏。我们如果进去,就zhōnɡ zhònɡ)了他的计,快快后退!”司马懿的兵后退了。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填写词语。

【2】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或词语,打“√”。

【3】故事分析。

(1)诸葛亮如何“空城”?找出相关的内容简要填写。

城门:___________________

旗子:___________________

城里的人: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的“计”体现在哪里?

司马昭认为:________________

司马懿认为:________________

实际情况:__________________

(3)你觉得诸葛亮的“空城计”能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故事中的诸葛亮吗?觉得他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会阅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

  雪停了,太阳出来了,白雪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光芒。街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雪,路旁的松树上挂满了雪球,亮晶晶的。四周雪亮雪亮,好像千姿百态的水晶宫。

1我会填。

    )的雪球           )的雪

    )的光芒           )的水晶宫

2我会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例:四周雪亮雪亮,好像千姿百态的水晶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词语。 

①形容声音有力,响亮而有节奏。________

②大声叫好。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①“有志者当效周生啊!”的意思是________

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崛起”的意思是振兴,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3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面对“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我要为________

14、现代文阅读

最大的恐龙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发现的身材最大的恐龙是震龙,它的身长有39米至52米!身高可以达到18米!体重达到130吨!也就是说,两到三条震龙头尾相接地站在一起,就可以从足球场的这个大门排到另一个大门。而如此(繁重   沉重)的庞然大物如果在原野上行走的话,它那硕大的巨脚每一次踩到地面都会使大地发生(颤动   颤抖),就像地震一样。这就是震龙一名的含义。

震龙生活的时代是大约1亿62百万年到1亿36百万年前侏罗纪晚期。在动物分类学上,它属于蜥臀目、蜥脚亚目、梁龙科。除了震龙之外,当时生活在地球上的身体巨大的蜥脚亚目恐龙,还包括梁龙科的梁龙,身长达26米;雷龙,身长达21米。体重达25吨;超龙,身长达42米,肩部高达9.19米,臀部高达4.58米;马门溪龙,身长达22米;还有腕龙科的腕龙,身长达25米,体重有30~50吨。

这些巨大的恐龙都是吃植物的,高大的身躯和长长的脖子使得它们可以吃到高树上的叶子。如此巨大的身材肯定需要特别大的食量,但是这些恐龙却全都长了一个相对来说很小的脑袋和不大的嘴,怎么来满足那么大的食量呢?大概它们只能不停地吃了。科学家推测,马门溪龙一天要用23个小时的时间来进食!这恐怕也是世界之最了。

想一想,一头马门溪龙23个小时要吃下多少树叶呀,还有成千上万其他的马门溪龙呢,还有更多的其他巨型蜥脚类恐龙呢。看来,那个时候地球上肯定是植物茂密、森林遍野,自然环境非常(地   的)优越,才使得这么多的庞然大物能够(悠闲    悠然)地生活在地球上。

现在,我们在陆地上再也见不到如此庞大的动物,能够与它们相比的大概只有生活在海洋里的(蓝    篮)鲸了。雌性鲸可以长到30多米,体重可以达到200吨重。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字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

食量:________

庞然大物:________

3判断。

①恐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动物。________ 

②鲸是海洋里最大的动物。 ________ 

③马门溪龙属蜥脚亚目腕龙科中的恐龙。________ 

④恐龙都是吃植物的。________

4一般的震龙有多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知道有哪些恐龙?它们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知道科学家们是怎样猜测恐龙灭绝的吗?你认为哪种说法有道理?你有什么猜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这幅奔马图是徐悲鸿的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刚吃过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雨下得很大。(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边的青蛙在叫。(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游客们前赴后继地来到桂林,欣赏这里的山水。(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列句子改写成“被”字句。

1.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漂亮极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到之处,人们为姑娘们俊俏的容貌、婀娜的舞姿、优美清新的唱腔赞叹不已。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下列陈述句改成反问句

①那平静的湖面就是被它踩碎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快乐习作。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请以“那次,我真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写的时候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