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一团(______) 高高(______) (______)男女 (______)如画
逆风(______) 束手(______) (______)兰质 (______)无路
汗如(______) 枉费(______) (______)白雪 (______)见肘
雨过(______) 白雪(______) (______)曲曲 (______)悯人
寥寥(______) 一拥(______) (______)繁茂 (______)结队
2、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马观花 ( )空见( ) ( )而不舍 ( )根求源
无独有( ) 全神( )( ) 声泪( )下 ( )夷不屑
(1)意思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2)要学好一门语言很不容易,但只要有____________的精神,就总会有收获的。
(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这两句诗的成语是____________。
3、查字典填空。
“腻”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部,再查____画。“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食物油脂过多;②腻烦.因过多而厌烦:③积污,污垢。 “玩腻了”中“腻”的意思应选第____种解释。
4、形近字组词。
熬( ) 撼( ) 穹( )
遨( ) 憾( ) 穷( )
载( ) 魄( )
栽( ) 魂( )
5、填一填。
(_________) 思(_________) 想 (_________) 因(_________) 果
(_________) 张(_________) 望 (_________) 邻(_________) 舍
(_________) 仰(_________) 合 (_________) 奔(_________) 跑
6、阅读毛泽东的《蝶恋花•答李淑一》,回答问题。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
【1】词的第一句连用两个“失”,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词中,作者用“骄杨”而非“娇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中“杨柳”一语双关,分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中引用了两个神话故事,分别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中的“人间曾伏虎”喻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城南
(北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
【1】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请你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精彩回放。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的心情。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泪、高兴的泪。(______)
(2)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______)
(3)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______)
【3】下列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一个“喜”字。
B.“满”字真实地展现了诗人喜极而泣、泪如泉涌的情态,逼真地表现了诗人喜不自禁的感情。
C.“白日放歌须纵酒”写出了诗人听到好消息后的“狂”态,体现了诗人不良的生活习惯。
【4】“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两句诗中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地方,诗人既展开想象,又描绘实境。
9、陈嘉庚
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他热心于祖国的教育事
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资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
他一生过着极其简朴的生活。
全国解放后,他回集美定居。1951年立即主持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和扩建工作。有一天,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同志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辆黑色的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下,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这幢小楼,它和集美的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屋里陈设极其简单,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几个补丁,那是陈嘉庚在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环视着屋里的陈设( ),心中很有感触( ),脸上浮现出复杂的表情。他随后拿起茶几上盘里的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想到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个还破旧。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着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得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呀!”“惭愧,惭愧,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省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建设学校,振兴祖国,是我一生的心愿。”
听了这话,陈毅紧紧握住嘉老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写出加点的词语的近义词。
【2】读画线句子,陈毅的表情为什么“复杂”?他会想些什么?
【3】短文通过陈毅和陈嘉庚的对话,赞扬了陈嘉庚怎样的精神?
【4】细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具体描写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10、美文欣赏屋。
________________
2012年伊始,网上流传一个漫画帖,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漫画的内容,来自一个真实的故事。
她是一名小小的插画师,为了理想而玩命。
那天早上,她毫无预兆地忽然晕倒。医生告诉她一个很拗口的名词——非霍奇金淋巴瘤,一种癌症。
短暂的震惊和恐惧之后,她又不屑一顾地说:“不就是个肿瘤嘛,我还这么年轻,而且才华横溢,斗倒你还不是小菜一碟!”
她没有将病情告诉远在浙江的父母,一个人住在医院里,开始了无休止的打针、吃药、量体温、化疗、观察白细胞增减,日子单调灰暗,危机重重。
病情稍稳定后,她拿起画笔,想要继续画画。画什么好呢?干脆就画自己和肿瘤抗争的经历吧。
于是,她从自己摔倒被送进医院开始画起,漫画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头上长角身后长尾巴的可爱小熊。每一幅都轻松搞笑,并且都配上了有趣的文字:
“算了,生病期间允许自己胖个五六斤吧,可肿成这样我怎么见人哪!不过住着院也见不着什么人。”
“我住院就是为了来休息的!”……
春节过后,她将这些画整理后上传到天涯论坛,取名为《滚蛋吧,肿瘤君》。本来是想给同病相怜的人一些鼓励,没想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帖子的点击率高达150万次。这个帖子火了,被无数次转载,她的微博一夜之间增加了很多粉丝。随着这个帖子的爆红,很多人知道了她的名字——熊顿。
新书未出版之前,很多人盯上了她以前出的绘画集,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书也开始畅销。这让熊顿始料未及,没想到战胜肿瘤的同时,她也收获了事业的硕果,她感慨地说:“没有走不出的困境,只要抱着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心态!”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拗口——_____ 始料未及——_____
【2】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给短文补充题目。
【4】熊顿能战胜肿瘤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说说你从短文中得到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类文阅读。
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 屹)立着一座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全国各族人民的代表在这里共商国策。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体积有1596900立方米。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巍峨的大会堂的轮廓从(蔚 尉)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 副)庄严绚丽的画图。
迈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钮 纽)部分——中央大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三部分组成的。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000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浊 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样空旷。
屋顶是穹隆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liú)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三环层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大礼堂呈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至 致)的整体。两层挑台连地面共3层座席,有9600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300多人。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字。
【2】用自己的话说说第1自然段交代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2自然段画线句子的说明方法是( )。
A. 举例子 B. 打比方 C. 列数字
【4】第3自然段哪些词语表明了空间方位的转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介绍万人大礼堂采用了( )。
A. 时间顺序 B. 空间顺序
12、片段阅读
此后过了很久,有一天,天气晴朗,我和“星期五”A( )走上岛东边的那座小山顶。在那儿,也是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曾看到了美洲大陆。当时,“星期五”全神贯注地朝大陆方向B( )了一会儿,忽然出乎意外地手舞足蹈起来,还把我叫了过去,因为我恰好不在他身边,离他还有几步路。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噢,真高兴!真快活!我看到了我的家乡,我看到了自己的部落了!”
这时,我只见他脸上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欣喜。他双眼闪闪发光,流露出一种热切兴奋和神往的神色,仿佛想立刻返回他故乡去似的。看到他这种心情,我胡思乱想起来。我对“星期五”不由起了戒心,因而与他也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我毫不怀疑,只要“星期五”能回到自己的部落中去,他不但会忘掉他的宗教信仰,而且也会忘掉他对我的全部义务。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把我的情况告诉他部落里的人,说不定还会带上一两百他的同胞到岛上来,拿我来开一次人肉宴。那时,他一定像吃战争中抓来的俘虏那样兴高采烈。
我的这些想法实在大大冤枉了这个可怜的老实人。为此,我后来对他感到十分歉意。可是,当时我的疑虑有增无减,一连好几个星期都不能排除。我对他采取了不少防范的措施,对待他也没有像以前那样友好,那样亲热了。这样做,我又大大地错了。其实,他和从前一样,既忠实,又感恩,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些事情上去。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他既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又是一位知恩图报的朋友。他的这种品质实在使我非常满意。
【1】给文中A、B两处各选择一个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毅然 偶然 果然 居然
B:仰望 眺望 俯瞰 环顾
【2】在片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聚精会神——( ) 错怪——( ) 欣喜若狂——( )
【3】选文中说“我胡思乱想起来”,请你从文中找出“我”都想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选文和名著的相关内容,分析一下“星期五”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一大把火柴发出强烈的光,照得跟白天一样明亮。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1】这个文段选自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写的________。
【2】“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慈爱________ 赶紧________ 强烈________
【4】选文第一自然段写小女孩第________次擦然火柴,眼前出现的幻象是________,表达的愿望是________。
【5】划线的句子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 爱因斯坦先生 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是吗 太好了 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做客 小姑娘跟着爱因斯坦走进了他的工作室 工作是很大,到处摆着书架和书,屋子中间摆着一张办公桌,桌上的东西乱的一塌糊涂。“你得学会照顾自己。”女孩这样说。“呵,小教授,请你再教教我。”
于是,小姑娘手把手地教起了爱因斯坦。
【1】将文段中缺少的标点填上。
____爱因斯坦先生_____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_____是吗____太好了____我打算请你到我那里做客_____小姑娘跟着爱因斯坦走进了他的工作室____
【2】“小姑娘看见他的时候简直吓了一跳”是因为________。从这里我体会出爱因斯坦很_______。
【3】通过课文的学习我知道了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个________的人。
15、句子练习。
1.在句子中用上恰当的关联词。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凝聚”和“倾注”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
(1)十五的夜晚,月光皎洁,繁星闪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雷锋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办法好,我们一定会采纳。(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像天使一样,默默拯救受病痛困扰的人。(仿写)
我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将下列句子改变句式。
(1)老黄鹂把小虫塞到一只小黄鹂的嘴里。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爱迪生做实验的东西被车长全扔了出去。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按照合理的顺序组成一个通顺的句子。
(1)挫折和失败可以磨炼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2)挫折和失败会给人带来痛苦。
(3)挫折和失败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把”字句.
火柴照亮了小女孩的四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型转换
1.改成陈述句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成双重否定句
这次活动会很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21、岁月流逝,往事会淡忘,但有一样不会消失——那就是照片。翻开你自己的相册,会看到母亲怀中啼哭的你,长着两个门牙玩耍的你,戴着红领巾学习的你……哪一张照片让你久久难忘呢?请以“照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内容具体。字数450字以上, 文中一律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