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补全词语。

千里______ 生儿______ ______无知 ______城府

双龙______ 心满______ ______差五 ______眇指

名扬______ 夺眶______ ______雪地 ______恳恳

细细______ 直截______ ______半解 ______如丝

翻来______ 长生______ ______一顾 ______华贵

2、解释句中加横线的词。

笑过之后,同学们心里泛起了酸涩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加点的字,并说说句子的意思。

1.使弈秋诲二人一人专心致志。

弈:____________   其: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东,见两小儿辩斗,问其

游:____________   故: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组词。

傲(赐( (   )

遨(踢( ( )

熬(惕( (   )

5、照样子,在横线上分别填上合适的同音字或形近词。

(霞):洁白无________       目不________     ________

(嘹)亮:眼花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人。

【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

(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

(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

(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

(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阅读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节日?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露无声湿桂花”中的“冷”表现诗人_________的心境,“桂花”既指_________,又让人联想到_________

4这首诗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月”诗句的有很多,请你写出自己课外积累的咏月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歌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到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现代文阅读

人生的开关

①我小时候家里很穷,那年我考上了大学,却没有钱去上学。

②唯一能来钱的路是上山砍柴。附近有一座矿山,矿上每天要烧很多柴,民工们从山上砍柴,挑到公路边,由矿上派人来收购,然后用车拉走。我也加入了砍柴民工的队伍。我力气小,砍得很慢,以这样的速度,只怕是夜里不睡觉也挣不够上学的钱。后来,矿上来收柴的张叔要找一个人替他过磅记数,由矿上开工资,这是一份好差事。他知道我上学缺钱,特地把这差事安排给我。

③过了几天,和我一起来砍柴的大毛悄悄跟我说:“给我多记一点儿,我拿了钱分你一半。”

④张叔是按我记的数字给民工发钱的。只要笔下轻轻一划,不出力不流汗就能来钱,天底下原来还有这样便宜的事!不过,张叔会不会发现呢?大毛说:“不会。柴是一车车拉走的,少个三五百斤谁也不会知道。”就算别人不知道,但我这么做,对得住张叔吗?大毛说:“咳(hāi)!你真是的,柴是公家的,又不是张家的,有什么对得住对不住的?”

⑤我被他说得心动了, 但总觉得有些不踏实不对劲。我把这事说给母亲听,母亲听了坚决反对。她说:“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我听了母亲的话,后来就没有理会大毛。

⑥那年我挣够了上学的钱,踏进了大学的门槛,毕业后分配到了一个我喜欢的地方,有了一份我喜欢的工作。我的人生道路很顺畅。

⑦前些日子,我回家探亲,见到张叔。提起那段旧事,我问他:“假如我那时虚报冒领,会怎么样?”张叔说:“你要是想昧心多拿一点儿,最后会连一点儿也拿不到。”他告诉我,柴拉回矿里,他中间抽验过几次,没有发现差错。我吃了一惊:幸好当初没有听信大毛的蛊(ɡǔ)惑,不然的话,我此后的人生道路还不知是什么样子。

一位哲人说过,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光明或黑暗两种境界。这话我信,因为当年在那座大山脚下的公路边,我就接触过一个这样的开关。

【1】第⑦自然段说“我回家探亲,见到张叔。提起那段旧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那段旧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自然段中写“我被他说得心动了”,“我”心动的原因是(  )

A.“我”上大学急需用钱

B.大毛说把钱分“我”一半,并且张叔不会发现“我”多记数字

C.不出力不流汗就能挣到钱

D.张叔特地把过磅计数的工作给“我”

【3】短文中母亲说的“吃了不该吃的会拉肚子”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4】读一读结尾划线部分哲人的话,想一想文中“我”的故事 “光明”和“黑暗”分别指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什么启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越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下面适合作为本短文的题目是( )。

A.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

B.数字时代

C.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2】短文第二自然段引用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中的一段话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

B.微博内容互不关联,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

C.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因此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强。

D.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是由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引发的。

11、课外阅读坊

孤岛32年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86年7月的一天,王继才受老政委的委托上岛了。上岛后,他发现岛上的情况比预想的差得多:杂草丛生,海风呼啸,空荡荡的旧营房,一条黑咕隆咚的坑道,没有淡水,没有电……王继才蜷在角落里,一夜没有合眼。

上岛48天后,妻子王仕花前去看望。船刚停,她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迎面而来的那个人是她的丈夫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人面对面站在那儿,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王仕花哭着说:“这岛咱不守了!”王继才没作声,望着大海:“仕花,你回去吧。我得留下,开山岛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

回到家的王仕花思来想去,她毅然辞去了工作,也上了岛。上岛后,王仕花才真正体验到守岛的艰难。升旗、巡岛、观天象……日复一日的生活轨迹。夏天湿热,只好睡到房顶上;冬天阴冷,不得不搬进海风吹不透的山洞里。时间长了,他们都患上了关节炎和湿疹,疼痒难忍。台风来时开山岛就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一次,连续刮了17天大风,柴火都用光了,他们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后,捞起来干嚼,一连嚼了5天的生米。

守岛不仅艰苦,还很危险。一次,海边巡逻,一个大浪打过来,,把王继才卷到海里,又一个浪头过来,王仕花看见浑身湿透的王继才,正从岩石往上爬。从那以后,他们出去巡逻,就用一根背包绳拴在两人腰间。

一天的坚守不难,一年的坚守弥足珍贵,他们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初心的伟大。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世隔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毅然______ 诠释______

【3】用“______”画出文章中的过渡句。

【4】“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什么样的王继才竟会让妻子认不出。结合短文,请写一写王继才当时的模样,至少写出三个方面。(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5】短文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两次写到环境的艰苦,这样写( )

A.重复啰嗦

B.突出守岛的艰难

C.是为了强调环境艰苦

【6】32年的坚守,你认为王继才和王世花坚守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感悟。

信誉的价值

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他们卖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

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五元钱。

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了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

谁知 丈夫一听  气得双脚直跺  抱头痛哭   人最可贵的是讲信誉 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 信誉 只五元钱就卖掉了  叫我怎能不哭

果然,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最后终于彻底破产。当妻子贫困交加,奄奄一息的时候,她悔恨地流着泪,说:我明白了……”

1在文中找出与兴旺意思相近的词:___________

2给第四小节加上标点符号。(这一题可要细心哟!

3物美价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本文的中心句,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结尾妻子想说什么呢?请你写一写。

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 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 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獉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 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

_______________

2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西游记(节选)

且不说孙悟空与牛魔王相斗难解难分。却表唐僧坐在途中,一则火气蒸人,二来心焦口渴,对火焰山土地道:“敢问(尊 遵)神,那牛魔王法力如何?”土地道:“那牛魔王神通不小,法力无边,正是孙大圣的敌手。”唐僧道:“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往常二千里路,一刹那便回,如今怎么去了一日?定是与那牛魔王赌斗。”叫:“悟能、悟净!你两个,(那 哪)一个迎你师兄一迎?倘若遇敌,就当用力相助,求得扇子来。解我烦躁,早早过山,赶路去也。”八戒道:“今日天晩,我想着要去接他,但只是不认得积雷山路。”土地道:“小神认得。且叫卷帘将军与你师父做伴,我与你去来。”唐僧大喜道:“有劳土地,功成(再   在)谢。”

那八戒抖擞精神,与土地纵起云雾,径直向东方而去。正行时,忽听得喊杀声高,狂风滚滚。八戒按住云头看时,原来孙行者与牛魔王撕杀哩。土地道:“天蓬还不上前?”呆子掣钉耙,(厉 历)声高叫道:“师兄,我来也!”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填空。

(1)这篇短文选自吴承恩的____________。这本书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徒四人去西天拜佛取经的故事。

(2)文中“卷帘将军”是指___________,他性格_________;“天蓬”是指______,他性格____________

3“掣”在字典里有下列几种解释:①一闪而过;②拽,拉。在文中应选第____种解释。

4结合下列解释,找出文中相应的词语。

(1)假如;如果。 ___________

(2)烦闷急躁。 ___________

(3)振作。 ___________

(4)直接行动。 ___________

5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画“√”。

(1)讲师徒三人等待孙悟空借得宝扇,翻过火焰山。(   )

(2)讲唐僧令八戒前去帮助悟空迎战牛魔王。(   )

(3)讲八戒帮助悟空迎战,结果不敌牛魔王。(   )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转述)。

1.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我不信你考了一百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不要改变句子原意。

1.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换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辅导我。我学作文。(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我的童年是在大自然里度过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使我着迷的还是绿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妖魔被森林爷爷战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江南风景如画,怎比得上我的家乡美丽?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照样子,转换句子。 

例:父亲说: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父亲说,他的糖葫芦蘸得均匀。 

他经常说:还不如我闺女呢,太慢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能以《生活中的一组小镜头》为题进行一下描绘吗?

注意内容要具体、真实,字数不少于40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