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课文内容填空。
(1)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_。(《马诗》李贺)
(2)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寒食》韩翃)
(3)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4)____________,烈火焚烧若等闲。(《竹石》郑燮)
(5)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
(6)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两小儿辩日》)
(7)过去的日子如轻烟,____________,如薄雾,____________。(《匆匆》朱自清)
2、古诗默写。
(1)重门深锁无寻处,_____。 ( 《听邻家吹笙》——郎士元)
(2)____________,无边光景一时新。 (《春日》——朱嘉)
(3)______________,见客棹歌回。(《越女词》——李白)
(4)天平山上白云泉,__________。(《白云泉》——白居易)
(5)秦时明月汉时关,_____________。 (《出塞(其一)》——王昌龄)
3、看拼音,写字词。
jù(____)说 ào(____)秘 xuǎn zé(____) wéi kàng(____) guàn gài(____)
4、读拼音,写词语。
开国大典时,毛主席xuān dú(_________)了中央人民zhènɡ fǔ(_________)的公告后,jiǎn yuè (_________)了部队。
5、填上合适的词。
一(_____)土地 一(_____)山峰 一(_____)松针
(_____)的土地 (_____)的怀抱 (_____)的叹息
6、课内阅读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选连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恨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是毛泽东写的《_______》。
【2】“暖”字暗示了红军巧渡金沙江的_______心情:“寒”字暗示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_______。
【3】写出总括全诗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_______,赞扬了___________。
7、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回乡偶书
_____________,乡音无改鬓毛衰。
_____________,笑问客从何处来。
【1】补全诗句。
【2】从题目可以看出本诗是贺知章________时偶然写的。
【3】古诗从自身和________两个视角,抒发了诗人心中无尽的________与淡淡的伤感。
【4】诗句“________”写出了诗人离家之久,诗句“________”表达了诗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难忘故乡的思想感情。
8、阅读诗词,完成练习。
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1】这首词的作者是毛泽东,主要描写红军长征途中攻打娄山关战斗的情景。词可分为________两阕。上阕主要写战斗的残酷激烈,从词中的“________”可以看出。下阕主要写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大无畏精神和胜利后娄山关的壮美景色,词中“________”写了娄山关的壮美景色。
【2】写出词中的拟人句:________。
【3】用横线画出词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________比喻成________,把_______比喻成________。
【4】你读过的毛泽东的诗词还有:________。
9、课外阅读。
童年一幕
①我的童年,是在城市里度过的,对于蛙,可说是陌生得很。然而有一年夏天,邻居家忽然来了个叫阿鑫的乡下孩子,他不但能分辨蛙的雌雄,历数蛙的种类,而且是个照蛙的好手!他告诉我,黑的是“石鸡”,青黄相间的是“花鸡”,还有一种通体青碧,只有拇指大的,则是十分罕见的“绿玉”了。他又说:照蛙只需要背一个竹篓,举一只竹篾火把就行。火把一晃,蛙便花了眼,然后轻臂一闪,便可捉进篓里。……呵,月色朦胧,蛙声一片,在其间举一只竹篾火把,该是何等奇妙的世界呀!
②终于,在一个沁凉如水的夏夜,有两只闪烁的竹篾火把,在皎月明星之下游动起来。——这便是我和阿鑫瞒了大人,径直摸到郊外的田野去“照蛙”了。我记得,那闪烁的星星,晶莹的露珠,那摇曳的火把,荡漾的蛙声,是怎样使我俩微醉似的坠入了梦般的境界。自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了,纯洁的童心,本意不在捉蛙。所以,归途中,我们又如何打开竹篓,又怎样快活地看着蛙们从篓里蹦出,跳进碧水里,溅起一朵朵水银般的月色,然后在蛙声里融化、消失……
③不久,阿鑫便回乡去了。此后人事变迁不迭,岁月飘去又来。我们再也没有见面,唯有这童年一幕,却总是无法磨灭,历久常新。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径直( ) 奇妙( )
反义词:陌生( ) 罕见( )
【2】“童年一幕”中的“一幕”指的是( )
A.一件事
B.一个夏夜
C.一段回忆
D.一块幕布
【3】文中画波浪线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指的是_________。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作者了“醉翁之意不在酒”?
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写出第二、第三自然段的意思。第一自然段:阿鑫给“我”讲关于蛙知识。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
【5】这“童年的一幕”为什么在“我”心中无法磨灭?表达了小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10、认真阅读青山不老这篇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老人实现的价值知道是指什么?
(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是指________,事实上包含了他________的精神。
(3)选段的最后一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课文的中心句。联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老的”。
11、阅读短文。
丰碑
李本深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群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军长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道。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三天两头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多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军长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行军的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军长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军长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风雪太大了。他步履有些踉跄,眼睛有点迷离。
一位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军长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他忽然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军长两腮的肌肉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
终于,有人小声告诉军长:“他就是军需处长……”
军长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巍巍群山化为一体的牺牲者敬了一个军礼。
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军长什么话也没有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对军需处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衣着进行了细致地描写。这些描写突出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3】“一阵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军长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这是因为( )
A.见到军长发怒,战士们害怕,不敢回答,也不敢走开。
B.战士们不知道冻死的是谁,又没听清军长的话,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C.战士们的心情很沉重,因为他们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此时除了沉默外,还能说什么呢?
【4】对题目《丰碑》含义的理解,下列说法最准确的一项是( )
A.高大的碑
B.赞颂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他是军长和战士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C.指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后,看上去像一座晶莹的丰碑。
【5】文中说“军长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联系短文内容,想一想,军长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有许多像军需处长一样的人,请你举个例子,并把想对他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东莞粤晖园
材料一:东莞粤晖园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①粤晖园,又名岭南文化大观园,是中国大型私家园林之一,是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它汇集岭南园林艺术精粹、古典珠江水乡风情胜景,岭南诗书画宝库、粤剧曲艺大舞台于一体。岭南园林(粤晖园)与北京的皇家园林(颐和园)、苏州的江南园林(抽政园、网师园等)并称中国古典园林三大体系。
材料二:景点游玩项目。
①粤晖园布局精妙,将岭南园林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情趣融合于一园。园内有耧馆、亭台、水榭、曲廊、石桥、假山等108个园林景点。
②☆百蝠晖春:中国目前最大的砖雕艺术巨作,是粤晖园“福”文化的灵魂。
③☆泛身画中游:2000米的榕荫水道源自东江,轻身过处,碧波荡漾。
④☆篝火狂欢夜:亲朋好友点燃一处篝火,沉浸在无尽的狂欢之夜。
⑤☆东莞美食:粤湖居海鲜酒楼,主营东莞本地菜系,有远近闻名的“道滘(jiào)肉丸”“道滘粽子”等。
材料三:粤晖园游记。
①走进粤晖园正门,你会看到一面巨大的照壁,叫作“百蝠晖春”,上面是巨龙浮雕,很壮观。
②照壁后面,是个较大的荷塘,塘内满是残荷。那天天阴,风有些凉,吹过荷塘,竟有了些瑟瑟秋意。
③沿照壁左边的路走,登上归水桥,桥下是一个大湖,湖外是东江,天光映水,远树疏朗风景还不错。
④从归水桥走过就到了粤晖园的主体建筑群,那里有颇具规模的牌坊群,名为“五元坊”。
【1】下面提供了两个任务,你分别会怎样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上面的材料?
(1)向家人推荐景区,重点阅读_______________。
(2)了解粤晖园的部分游览路线,我要阅读_______________。
【2】文中提到的粤晖园的游览路线是: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小贝说粤晖园又叫岭南文化大观园。( )
(2)粤晖园内都是传统艺术的经典之作,没有现代化的东西。( )
(3)我们在粤晖园可以吃到美味的道滘粽子。( )
13、课外阅读。
蜜蜂和蚂蚁
人们都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许多采蜜图,诗人写了许多赞蜂诗,甚至连刚会说话的小儿嘴里也会哼唱:“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他心里一直搁着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晚上回窝,我们也晚上回窝。我们干的活儿不比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呼呼地说:“________________”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
“________________”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们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短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相近。
【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全蚂蚁和蜜蜂对话。
【3】蚂蚁忌妒蜜蜂是因为________。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是因为________。蜜蜂勤劳为的是________,蚂蚁勤劳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忐忑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作自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1)句中的省略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选文第二自然段是对桑娜的__和____的描写,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桑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质。
(4)选段中“____________”这个词最能概括出桑娜把孩子抱回家后的心情。
【3】“嗯,揍我一顿也好!”朗读这句话时,语气是( )
A. 缓慢
B. 激昂
C. 短而有力
15、句式训练。
【1】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情景,写下来。
新鲜的水果 疲惫的脸 心灵的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参加演讲比赛得了一等奖,同学明明会对他说什么?请你把明明说的话写出来。(不要出现“说”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心爱的花瓶,我忐忑不安地想:“妈妈马上就要回来了,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和妈妈解释……妈妈会不会生气呢……”(照样子,写写人物“期待”的心理活动)
我期待的寒假要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太阳出来,月亮消失了。
。
(2)月亮一出来,满天的星星就不见了。
。
(3)夜空中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
。
(4)今天,太阳被厚厚的云层遮住了。
。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
(1)改“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2)改“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
2.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1)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正确的是(____)。
A.夜晚光线太暗,鲁迅走路不小心,头碰在了墙上
B.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与反动势力做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
3.缩写句子。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________________
4.改成直述句。
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________________
18、改变句型
1.改反问句。
(1)像张思德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2.改陈述句。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3.照例子,仿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的时候, ;
的时候, 。
4.续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改双重否定句。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6.缩句。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7.扩句。
(1)它被发掘出来了。
(2)他睡熟了。
8.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19、老师对我说:“你去关灯,我来关窗。”(把直述句改成转述句)
20、按要求写句子。
1.在事实面前,他承认了错误。(改为双重否定句)
2.在“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大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改病句)
3.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别的葬礼。(缩句)
4.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21、习作。(任选一题)
题目一:2021年12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春节期间疫情管控通知》,其中,“强化人员安全有序流动”要求一是严格人员出行要求;二是强化春运疫情防护;三是加强重点返乡人员排查。请你结合生活经验,针对此项要求,写一份倡议书,倡议你所在的社区居民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严格遵循春节出行要求,做好疫情防控,确保度过健康平安的节日。
题目二:一个小物件、一项运动、一个爱好……都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乐趣。
请以“ ,我的最爱”为题写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