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幽(_____) 恬静(_____) 照耀(_____) 陶醉(_____) 苏醒(_____)
2、我会说。熟读课文《草原》,按照下列句式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叙了________的经过,叙述了________,勾画了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照样子,写词语。
矮墩墩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仔仔细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有说有笑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成语是祖国语言文字的瑰宝。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
这学期的语文课上,我们从梅花愈是____,花开得越精神,想到了我们中华民族许多的有气节的人物;从双眼布满血丝,衣服____,却坚持挖掘的父亲身上看到了深深的父爱;耳边还回响着狼牙山上英雄的中国人民____的声音;认识了____的祁黄羊;县令张乖崖告诉我们____的道理;我还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成语,如:博览群书____、____、____。
5、把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写在括号里。
(1)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_
(2)我婆娑起舞,芳草为我鼓掌。_____
(3)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_____
(4)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_____
6、古诗文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
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
【1】把这首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第一句描写了月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__的气氛。
【3】诗的第一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__________”一词看出月色的___________。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请写一句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十五夜望月》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中庭地白树栖鸦”一句中“ 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B.“冷落无声湿桂花”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树,这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
C.“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
北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湖阴先生:王安石寓居金陵紫金山下时的邻居。
①排闼(tà ):闯进门来。闼,小门。
【1】湖阴先生住的家和环境怎样?湖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山排闼送青来"与"开轩面场圃"(《过故人庄》)比较,写法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反映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内阅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全诗三小节,主要写诗人想象________站在________的山顶望故乡、望大陆的所见所想。
2.诗中两次出现“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表达了作者面对死亡没有丝毫恐惧,____________成了诗人唯一的牵挂。
3.第三节,“天苍苍,野茫茫”是作者想象中的所见,景象苍茫、空旷。这两句从手法看是用典,出自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________》,“山之上,国有殇”语意双关且寓意丰富。“国有殇”即“有国殇”,“殇”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
9、巴金:悼念鲁迅先生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辞、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掉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枝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成了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样的一句话。然而我们并不想称他做巨星,比他作太阳,因为这样的比喻太抽象了。他并不是我们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然界的壮观。他从不曾高高地坐在中国青年的头上。一个不识者的简单的信函就可以引起他胸怀的吐露;一个在困苦中的青年的呼吁也会得到他同情的帮忙。在中国没有一个作家像他那样爱护青年的。
然而把这样的一个人单单看做中国文艺界的珍宝是不够的。我们固然珍惜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我们也和别的许多人一样以为他的作品可以列入世界不朽的名作之林,但是我们更重视:在民族解放运动中,他是一个伟大的战士;在人类解放运动中,他是十个勇敢的先驱。
鲁迅先生的人格比他的作品更伟大。近二三十年来他的正义的呼声响彻了中国的暗夜,在荆棘遍地的荒野中,他高举着思想的火炬,领导无数的青年向着远远的一线亮光前进。
现在,这样的一个人从中国的地平线上消失了。他的死是全中国人民的一个不可补偿的损失。尤其是在国难加深、民族解放运动炽烈的时候,失去了这样的一个伟大的导师,我们的哀痛不是没有原因的。
别了,鲁迅先生!你说,“忘记我。”没有一个人能够忘记你的。我们不会让你静静地死去。你会活起来,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全中国人民的心里。你活着来看大家怎样继承你的遗志向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迈进!
1936年10月在上海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失去(_________)英勇(_________)爱护(_______)前进(_________)
【2】文章中划线句子表现了(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主要描写的是鲁迅先生(___________)的品质。
【4】“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5】作者主要从鲁迅先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来表达对他的沉痛哀悼的。
【6】请你为鲁迅先生的逝世写几句话。
10、拓展阅读。
老师的眼睛
我们的班主任赵老师,有一双令人生畏的眼睛。这双眼睛就像“探照灯”一样,经常在同学们身上来回扫射。只要是她上课,同学们总是绷紧每一根神经,凝神屏气,小心谨慎。
上学期,在赵老师的辅导下,我参加了全省青少年儿童作文大奖赛,获得了第二名。当我上台领奖时,赵老师不住地为我使劲鼓掌,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无限的快乐和欣慰,似乎在鼓励我说:“在前进的道路上,你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还要努力啊!”
当然,赵老师的眼睛确实有令人生畏的时候。有一次,在课堂上我和同桌因一件小事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声音虽然不大,却被赵老师听到了,她眉毛往上一挑,一道严厉的目光直射向我。她虽然没有开口批评我,但我却读懂了那目光,那是责备和失望。我羞愧地低下了头,和同桌立刻认真地听起课来。
赵老师的眼睛,是令人生畏的眼睛,也是蕴含着期望的眼睛,她那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就像那夜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将我的视线引向了一个广阔奇妙的世界……
【1】本文共_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_自然段讲的是老师的眼睛里充满鼓励,第________自然段讲的是老师的眼睛令人生畏。
【2】用“____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在正确的一项后面打“√”)
①主要写了“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
②主要写了老师的眼睛会说话。( )
③主要写了老师认真工作的情景。( )
11、课外美文欣赏。
舍身试毒救百人
2006年清明前夕,九江市贺家山陵园一座墓前立起了一尊狗的雕像。虽然离扫墓还有些时日,但每天都有不少人到墓前,或献花篮,或奉祭品,默默哀悼……实际上,这里安葬的是一条义犬。
“如果不是赛虎阻止我们,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忆起三年前发生的那一幕,刘师傅仍心有余悸。
2003年11月28日下午,刘师傅在市场买只死狗带回驾校厨房,准备给职工改善生活。肉香四溢,把一群刚出生的小狗崽引到了食堂。一位职工见了,夹了块肉给它们。忽然狗妈妈赛虎冲过来,双爪紧护住肉,一改往日对“儿女”的慈祥,发出凶狠急促的吼叫。一条小狗试图走近撒娇,被赛虎一掌掀出门外,其他狗崽见状四散逃开。
狗崽们离开了,赛虎对着地上的狗肉又连叫几声,但几十个职工没有理会,继续准备吃狗肉。见众人没有反映,赛虎显得有些急躁,来回绕圈子,对着锅不住吼叫。职工以为赛虎想多要肉,又夹了几块给它,但赛虎将肉拢在爪子下仍一个劲地吠。于是大家懒得理它了。
①食堂人越来越多,聚在锅边等吃肉,赛虎开始拼命狂吠,声音一阵比一阵大,一次比一次凄厉。众人还是没反应。赛虎猛地从地上跳起来,发出绵长而凄凉的呜咽声。听到赛虎哀嚎,四只小狗崽冲进来。赛虎用湿润的鼻子挨个儿亲吻狗崽儿,伸出粉红的长舌舔净最小一只幼犬身上的污垢,然后泪水长流。
紧接着,赛虎冲到最前面的人群里,用头撞击人们的大腿,可还是没人领会它的意思。②突然,赛虎坐在地上,一边流泪,一边凄惨哀叫。长嚎一声后,赛虎将地上的三块狗肉吃掉了……不到五分钟,赛虎就在地上痛苦地翻滚、抽搐,然后七窍流血,含泪毙命。
狗肉有毒!三十多名等吃狗肉的职工惊呆了!!
经化验,食堂所炖狗肉竟含“毒鼠强”,足以杀死一头壮牛!
赛虎死后,主人付文启很悲痛,含泪把她葬于自家菜园。九江市贺家山陵园总经理张宁抗听说赛虎的壮举后非常感动,表示想把赛虎移葬到贺家山陵园。付文启很惊讶:“陵园是葬人的地方,怎么能葬狗呢?”张宁抗却说:“天地万物,终归一死,能留下的只有精神!难道赛虎舍己救人的精神不足以令我们所有人钦佩吗?”
“那天,一百多人冒雨自发为赛虎送行,一些被救的人甚至泪流满面,几十挂鞭炮齐鸣,那场面真感人啊!”忆起赛虎的葬礼,刘师傅的声音又哽咽了!!
【1】请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心有余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含泪毙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梳理短文脉络,作者是按照______顺序展开记叙的。细读开头结尾两段,我发现这是_________的写法。整篇文章主旨清晰,记叙流畅,触动人心!
【3】题目誉为文章的“眼睛”,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因此我们可以巧借文题概括主要内容。首先要读懂文题字面意思,再依托内容把文题精炼成一句话,最后逐步丰富语言,使表达更完整全面。
请运用“题目扩充法”概括短文主要内容,做到精炼完整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中作者对赛虎的______、叫声描写格外传神,令人为之动容,潸然泪下。细读文中划线句子,联系上下文试着体会赛虎的真实心情。
①拼命狂吠,声大凄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凄惨哀叫,流泪长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动物死后进陵园,此举堪称奇闻。对于陵园总经理的行为初衷,你觉得文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他真正的用意?请用“ ”画出来。
【6】动物有情有爱,动物护主救人!你养育或听闻过像赛虎这样的动物吗?试着把它的感人事迹介绍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选自《卖火柴的小女孩》
【1】请概括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几段话谢了小女孩哪几方面的痛苦,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花了这么多笔墨写那双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考 核
南方一家幼儿园公开招聘园长,待遇优厚,一时间报名者云集,甚至包括专攻幼儿心理的女研究生。但经过考试,最终被录取的却是一个相貌平平、扎着小辫子的文静姑娘——她叫雯雯。
最后一次考试安排在二楼。楼外阳光明媚,春风和煦,鸟儿欢唱。楼梯拐弯处,却有一个脏兮兮的小男孩,拖着鼻涕,泪汪汪地站在那儿等着什么。众多应考者大多面容姣好,打扮入时,举止得体,她们经过小男孩的面前,满怀信心地去面试;只有雯雯一个人停下来,她不仅掏出手帕给男孩子擦鼻涕,还亲切地说了一句:“小弟弟,是不是找不到妈妈了?别急,等我一会儿,姐姐去去就来,带你去找妈妈。”
面试之后,众多的应考者匆匆下楼,对楼梯拐角处的小男孩熟视无睹,只有雯雯把脏兮兮的小男孩抱了起来,那么亲切地哄着他,那么认真地给他唱歌,那么投入地给他讲故事——而这一切,被早已架设好的录像机全都录下来了!
考生们谁也没有发现,这个小男孩儿,原来是幼儿园方面专门安排好的!
一楼大厅里,聚满了等待宣布结果的应考者。当考核小组宣布被录用者是雯雯时,大家都愕(è)然了,惊讶的目光投向着装朴素,相貌平平的雯雯。雯雯暗想,我的文化成绩并不出色呀!随后,考核小组播放了刚才的录像,众多的报考者羞愧地低下了头——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
【1】本文人物描写非常传神,我们一起来体会体会。
(1)幼儿园方面安排这个小男孩等在楼梯拐角处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对雯雯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请按要求各摘录一个相关句子。
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雯雯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2】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当考核小组宣布被录用者是雯雯时,大家都愕然了……”
“愕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家都愕然了”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众多应考者和雯雯对待小男孩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这样对比着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们显然已恍然大悟,自己被淘汰乃是一种必然。”她们悟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向命运挑战
一个人有了聪明才智,并不一定能发挥出来。要取得相应的成就,还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17岁时,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就像正要开放的花朵遇到严霜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果他在命运面前软弱一下,对自己说“算了,反正一共只有两年半了”,就可能痛苦地生活,平庸地消失。但是,霍金心里想:反正就是一死,命运的能耐再大,最坏也不过如此。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疾病不断地向他进攻。他的病情渐渐加重,肌肉一天天地萎缩下去,走路越
来越不稳,连站也变得困难起来。为了与咄咄逼人的病魔斗争,他努力锻炼。他
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腿的力量弱了,他就用手拉着扶手艰难地走上楼去。
病情不断地加重。霍金终于站立不住,坐上了轮椅;他的手指失去了活动的能力,十个手指中,只有两个还能活动。1984年,他说话已经相当困难,吐字不清,说几个词要花好长时间。1985年,他又得了肺炎,治疗时切开了气管,从此就再也不能发声,只能在心里讲话。后来,人们为他在轮椅上安装了一台电脑和语音合成器。他用仅有的两个完好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要说的词,组成相应的句子,经过语音合成器发出声音来。他就用这个办法,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
在他的挑战面前,命运好像作了退却,一个两年半过去了,又几个两年半过去了,他还坚强地活着。
霍金向命运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脚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也不行了,走路、吃饭、说话都由别人或机器帮忙,体重只有40公斤。但是,他的大脑还很行。他让助手把资料摊在小桌上,一页页地阅读。他的身体一点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
银河系,飞到了上百亿光年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他在大脑中想
象着、推论着、计算着。他思考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没有尽头。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还建立了一种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霍金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他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风行世界,发行量达1000万册。他被选为皇家学会会员,成为只有像牛顿这样的大科学家才能跻身的卢卡逊数学讲座的教授。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拼搏的精神征服了世界。他的事迹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神秘莫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咄咄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6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霍金遇到了哪些不幸?他又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霍金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霍金跟你在网上聊天,你会向他提出些什么问题呢?(至少提两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把”字句: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_______________。
16、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
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仿写例句,试着写一写“犹豫不决”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转述句。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的妻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①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②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20、老人对我说她的心已经感受到我的琴声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妙言佳句坊。
(1)只有服从大自然,才能战胜大自然。——达尔文
(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雨 果
(3)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甘哈曼
我积累的环保名言是: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