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词语之间的关系写成语。

1)鱼  湖面  皱纹  ABCC   ________

2)岁寒三友  画面  自信  文与可  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哪些人是国家的脊梁呢?鲁迅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道:“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读诗歌,离不开想象:读“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_”,我可以想象西湖雨过天晴,水天一色的美景; 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我可以想象初夏农家小院里闻花香、听蛙鸣、聊丰年的美好画面;想象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画面,我能感受到杜牧对依山傍水、莺啼阵阵的村庄无限神往的情感;想象着“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我能感受到朱熹对丰富多彩的儒学的赞美之情。像这样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既能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也能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2021年2月,中央军委表彰了中印边境冲突中涌现的戍边英雄。为了保卫祖国疆土,边防战士们十年如一日用心守护,因为他们知道:“祖宗疆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些小丘的线条____________,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_______________那样,到处_____________,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________________,又想坐下来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种情景交融的画面真是生动感人啊!

3、______,______,只要忆及那______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_______________

4、根据句意填空。

“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走向)会场。”这句话中“直奔”的意思是________,比“走向”更能反映人们_____的心情。

5、根据课文内容或“语文园地”填空。

1.__________的海面上,霎时间__________了银光。月亮__________,穿过一缕一缕__________似的微云。(——选自《月光曲》)

2.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是多么深厚啊,他们依依不舍的场面,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

3.优秀的诗词蕴含丰富的文化营养,我们要用心品味。《七律·长征》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时的惊心动魄;刘禹锡在《浪淘沙(其一)》中大胆想象,寄托了他对宁静田园生活向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乡偶书》中表现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亲切问答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书,是生命最美的姿态,从这一册书中,我认识了__________的桑娜,__________的少年闰土。我还积累了鲁迅的名言: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古诗文阅读。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你在诗中“____”处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__________

【3】这首诗表面在写“竹子”,其实不然。想想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方法)?

__________

7、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

江郎山和韵

辛弃疾

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寻不可干

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注释)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千寻,极言其高。干:这里指接触。

1这首诗写出了江郎山山势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借描绘江郎山表达了怎样的人生理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词是诗的别体。其中“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你知道的著名的词作品:《________________》。

【2】在这首词里,作者借“惊鹊”“鸣蝉”“蛙声”,使农村静谧的夜景洋溢着一派生机;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下两小节都写出了明月当空、繁星满天的晴朗夜空的美妙景色。

B.作者通过写茅店、社林、溪桥,突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C.第一节的最后两句,作者主要是从嗅觉和听觉两方面加以描写的。

D.“路转溪桥忽见”一句中的“见”同“现”。

【4】请你展开想象,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写一写“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所描绘的夏夜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清新——( )      晴朗——( )

【2】文段主要描写了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抒发了作者对________________的热爱之情。

【3】请在文段中用横线画出一个写景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一个抒情的句子,并写出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10、母亲的纯净水

每逢体育课,就有很多同学带着纯净水,以便激烈的运动之后,畅饮一番。

跟大家一样,李兰也会带上一瓶。每到周二和周五中午,母亲就把一瓶纯净水拿出来,递给李兰。接过这瓶水,看着母亲慈爱的面容,李兰心里总会莫名地难过起来。她知道一个她不能揭开的秘密!还好,她总能很快回过神来,坚定、信任又略带感激地对母亲说:谢谢妈妈!我走了。

一次体育课,同桌没带纯净水,李兰犹豫了一下,把自己的水递了过去。咦?你这水不像是纯净水呀!同学喝了一口,疑惑地说。怎么会?她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是我妈今天刚买的。

几个同学围拢过来:不会是假冒的吧?假冒的便宜这瓶盖怎么没拧断就能打开呀?”“颜色也有一点儿别扭。”“像是凉白开!一个同学尝了一口说。大家静了一下,都笑了。

同学们都走开了,李兰自个儿愣了一会儿,突然把那瓶水扔得远远的。是的,是凉白开!她在心里叫道。她快哭出来了。同学们说的她自己早就发现了。那是母亲的秘密,也是自己的秘密,一直压在她心头。现在她实在受不住了,她要一下子把这委屈抛得远远的。

我带的水,是不是凉白开?一进门,她就气鼓鼓地问母亲。是。母亲平静地说,你现在才知道吗?”“你为什么不跟我说明白?李兰反问道。我是怕你爱面子,瞧,你这不是受不了了吗?李兰哑口无言。唉,家里不宽裕,妈妈是想省点儿钱。母亲给她打圆场。她知道,母亲说得对。父亲的厂子不景气,工资不高;母亲几年前下岗了,在街头卖零布贴补家用。自己是应该为家里节省一些。

我们是穷,但是穷也不是错呀。再穷,也得看得起自己,要是看不起自己,心就穷了。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母亲接着说:不管是穷还是富,攀比、死要面子都不对,都得实实在在地生活。要不,富的也会变穷,穷的还会更穷。

后来,她去上体育课,依然拿着母亲给她灌的凉白开。对她来说,凉白开才是最值得回味的。她慢慢明白:穷,没什么。它不是一种光荣,也绝不是一种屈辱。它只是一种相对而言的物质生活状态。总会有人富裕一些,有人清贫一些。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在于养成一个宽广的心灵;不限于眼前,更在于未来。

【1】母亲的“纯净水”使李兰产生了这些心理变化:

难过和感激—( )( )

【2】“同学们都走开了,李兰自个儿愣了,突然把那瓶水扔得远远的。”从“_____”和“_____”这两个字中,可以猜到李兰可能在想:______

【3】作者伴着“穷”,到后来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

_______

【4】文章以“母亲的纯净水”为题目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

【5】“心要是穷了,就真穷了。”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___________

11、我国的环境标志图形及寓意

满分5 manfen5.com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10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10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陌生人的红苹果

一个微寒的夜晚,我搭上了从广州开往长沙的第58次列车。

我躺在铺(pū pù)上看杂志,听到一声温柔的呼唤小姑娘!侧过脸,对面铺位陌生妇女扬着手里的一只红苹果,对我说喜欢吃这个吗?我笑笑,摇摇头,那妇女硬是把苹果塞(sāi sài)到枕边,只好有礼貌地道谢。

夜深人静,拿起那只红苹果仔细地看,那是一只很精致圆滑的华盛顿苹果发,出诱人的香甜,她不认识我,凭什么送呢?我开始警惕(tì tī)起来,脑中迅速闪过儿时看过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吃了陌生人送的半只苹果,结果中(zhōng zhòng)毒了……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

第二天一醒,发觉对面的铺位已经空了,苹果仍在枕边,下面还压着一张纸条:

小姑娘,早上好!我知道你怀疑我的好意,不敢吃,女孩子出门在外加小心点是好的,不怪你,苹果是我到广州开会时一位朋友送给我女儿的,可我女儿正在北京读大学,昨天一见你,便觉得你很像我的女儿,一样留着长发,一样长着大眼睛,一样穿着牛仔裤,一样喜欢躺着看书,于是我猜你也和我女儿一样喜欢吃苹果……”

  我很内疚,她能把我想像得同她女儿一样可爱,而我却没有把她想象得像母亲一样可信。

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只苹果……

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文中画   的句子表现作者当时的心理是(   )

A、犹豫不决 B、高兴、愉快   C、小心谨慎   D、觉察

3“我把苹果放下,打算天亮后物归原主是因为  

4“苹果送到唇边时,我感到自己得到的不仅仅是一只苹果……”我得到了什么?

5. 你喜欢文中的哪一句话,摘抄下来并说明为什么。

 

13、阅读短句,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描写方法。

烈火在我的战友邱少云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像千斤巨石,伏在那儿纹丝不动,直到牺牲前的最后一息,都没发出哪怕是极轻微的一声呻吟。

【1】“这个伟大的战士”指的是___________ ,文中把他比作___________

【2】强调他在火堆里___________ ,表现了他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句子中,我们可以知道邱少云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xx牌热水器简介

商品代号

具体参数

YT3

MT3

能效等级

一级

二级

容积(L)

60

80

加热功率(W)

3000

3000

最高温度(℃)

75

70

产品特色

极速加热,Wi﹣Fi智能控制

安全预警,音乐功能,液晶屏控

(1)如果从节能的角度考虑、购买代号为 ________的热水器较合适。小玉家共有五口人,用水量较大,她选择代号为 ________的热水器更合适。

(2)小玉说:“相比之下,MT3型热水器加热速度更快。”你同意她的看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

(3)根据表格内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款产品加热功率相同。

B.MT3型热水器使用更费电。

C.YT3型热水器出水温度更高。

D.YT3型热水器更受欢迎。

(4)比较这两款热水器的参数,结合生活实际,你更喜欢哪一款?为什么?

______________

(5)请从上面两款热水器中选择一款,为其写一句广告语。

商品代号:________

广告语: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下雨时,雨点儿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照样子,仿写句子)

烈日炎炎时,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16、将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1)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哪里还是戏剧?这,不是太像杂技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句式转换。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字句和字句的改写。

1.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

改写成字句:

2.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被红四团抛在后面了。

改写成字句:

3.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改写成字句:

4.他们看到暴风雨冲垮了堤坝,心里十分着急。

改写成字句:

改写成字句:

5.密密层层的枝叶封得森林严严实实的。

改写成子句:

改写成子句:

 

19、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把下面句子改写成不用“说”表达的句子。

林林又遇到大麻烦了,这回母亲也不知道如何处理了,她无可奈何地说:“该怎么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渔夫对安娜说:“你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风景线。(请另附纸)(30分)

在我们的成长中,心中常会为有伟大的祖国而骄傲,也会因有越来越美丽的家乡而欣喜,还会为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人(一群人)而感动……请你以   ,我为你自豪为题,写一习作。要求: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