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一写。
例:冻得(直哆嗦)
疼得( ) 热得( ) 辣得( )
2、日积月累。
【1】秋季里,稻上场,谷像_________ 粒粒香。身体虽_________,________ 喜洋洋。冬季里,______初______,新制________ 暖又轻。一年_________,大家笑盈盈。
【2】《树之歌》中被人们称为活化石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有山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文章。
【4】《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其中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好像天上的银河飞落人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疑 _________________。”
3、查字典。
要查的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有几画 | 在字典的哪一页 | 读音 |
被 |
|
|
|
|
倒 |
|
|
|
|
植 |
|
|
|
|
4、加偏旁,变新字。
页——(_____) 及——(_____) 羊——(_____)
女——(_____) 又——(_____) 只——(_____)
京——(_____) 合——(_____) 兆——(_____)
5、我会填。(照样子,写词语)
1.例:无边无际 无___无___ 无___无___ 无___无___
2.例:自言自语 ___言___语 ___言___语 ___言___语
3.例:千千万万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例:四面八方 ___上___下 ___花___门 ___全___美
6、看拼音写词语。
pí máο hǎi yánɡ zhī shi rú ɡuǒ
bàn fǎ biàn huà tóu dǐnɡ yǎn jing
7、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眼睛。(______)
【2】妹妹骑的“马”是爸爸在柳树下拾起的枝条。(______)
【3】我国共有50个民族,各民族,情谊浓。(______)
【4】“春雨惊春清谷天”这句话中包含的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______)
【5】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积雪化得慢的是南方。(______)
【6】“轻诺必寡信。”这句话出自《孟子》。(______)
8、给下列关于“商量”的恰当的说法打“√”。
【1】要有礼貌地说,要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____
【2】要说清楚理由,不能吞吞吐吐。____
【3】被拒绝要表示理解,不要勉强别人。____
9、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雨、汽、冰雹”都是水变成 的。(_______)
【2】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少,所以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得到传播种子的知识。 (______)
【3】“作、法、都、别”都是左右结构,都要写得左窄右宽。(______)
【4】每次拿到书,都要先看看书的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______)
【5】“四海为家”意思是四个海洋都是家。(______)
10、小小法官会断案。(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灬”旁的字大都与“火”有关。( )
【2】“子鼠、辰龙、午马、未羊、戌狗、酉鸡”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
【3】“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雨”指的是“小雨”。( )
【4】《青蛙卖泥塘》一文中泥塘经过青蛙的改造,终于卖了出去。( )
【5】《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一文启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
11、阅读课文 ,回答问题。
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我明白了,梧桐树!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用“ ”画出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再填空。
(1)短文中的“你”指的是(______)。
(2)“快乐地绽开在枝头上”的“绽开”换一个词,可以换成(____)。
【3】这篇短文是按(_______)顺序写的。
12、课内阅读。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片段)
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 pán pánɡ )边,看见荷叶上蹲( zūn dūn )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1】用“√”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用 “ ”画出第2自然段中的动词。
【3】青蛙长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1】文中“我”指的是________,“我”把________藏了起来。
【2】找到“雾”说的话,用“________”画出来。
【3】想象一下,雾还有可能飞到哪里,把什么藏起来。仿照文段写一写。
有一天,雾飞到________。
“我要把________藏起来。”于是,他把________藏了起来。无论是____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都看不见了。
14、课外类文阅读
乐于助人的小老鼠
从前,有一只小老鼠,他特别爱帮助别人。有一天,他发现一只小鸟静静地躺在一棵大树下。他小心翼翼地将小鸟放在树叶上拖回了家,治好了他的伤。
随后,他遇到一只头被藤蔓(téng wàn)缠住的乌龟,忙帮他获得了自由。
小老鼠的妈妈生了重病,必须用七叶草才能治好。
采药的时候,乌龟和小鸟一起来帮他。
草药终于采到了,妈妈的病也治好了。小老鼠又唱着歌出发去帮助别人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快乐,你快乐……”
【1】短文共有(_____)个自然段。
【2】小老鼠是个___的孩子。他治好了___的伤,帮___获得了自由。
【3】读完故事,我明白了这样的道理:( )
A.要乐于帮助别人
B.帮助别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别人帮自己。
15、阅读天地。
小猴做衣服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套新衣服,但不知道该用多少布料。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jiào jiāo):“我做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dé děi)五丈。”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叔叔请教。松鼠叔叔说:“我看五寸就够了。”
究竟谁说的对呢?小猴为难了,决定向山羊阿姨请教。山羊阿姨用尺在小猴身上量(liáng liàng)了量说:“不是五丈,也不是五寸,而是五尺。”
小猴买了五尺布,请山羊阿姨帮他做。新衣服做好后,小猴穿上新衣服来到湖边一照,啊!真合适!
【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打“√”)
【2】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______句话。
【3】按短文内容填空。(选序号填空)
小猴做新衣服,先请教____,再请教_____,最后请教____。小猴听了_______的话,穿上了合适的新衣。
①松鼠叔叔 ②大象伯伯 ③山羊阿姨
【4】小猴为什么能穿上合适的新衣服?(在括号里打“√”)
A.请别人帮他做。( )
B.小猴买了五尺布。( )
C.山羊阿姨量体裁(cái)衣。( )
16、照样子,写句子。
(1)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能看见天。
____________,一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说话 小燕子 悄悄地 正在 小白兔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读一读,写句子。
大彩电里有三兄弟。
有 。
我一休息,电视信号就断了,你们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一 就
19、找一找朱德同志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
20、写话。(图上有谁,他们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展开想象,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