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拼一拼,写一写。
píng jiǎng(____) jí shí(____)bào zhǐ(____)ná lái(____)lìng wài(____)
2、照样子,加偏旁,组成新字。
3、加标点。
(1)快看( )多漂亮的花儿呀( )
(2)妈妈( )你怎么还不休息啊( )
4、把成语补充完整。
狼( )虎( ) 惊弓( ) 胆小( )如( )
龙( )凤( ) 鸡( )狗( ) 漏( )之( )
害( )之马 如( )添( )如( )得( )
5、词语接龙。(照样子,写词语)
母亲 亲人 人生 生活
海岸 (_____) (_____) (_____)
唱歌(_____) (_____) (_____)
危楼(_____) (_____) (_____)
6、我会写规范的汉字,每个字写2遍。
左窄右宽 作 法
左宽右窄 都 别
7、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粗糙、似的、雨伞”这组词语中的加点字都是平舌音。( )
【2】“春雨惊春清谷天”中有“清明”这一节气。( )
【3】姐姐今年10岁,属兔,弟弟今年9岁,属龙。( )
【4】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
8、选择正确的说法,在后面画上“√”。
1.寒号鸟被冻死了,主要是因为天气太冷了。( )
2.1961年的泼水节,周总理参加了,这让傣族人民感到很快乐、难忘和幸福。( )
3.《敕勒歌》描绘的是北方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 )
9、选择正确的答案。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往窗外忘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青了。”这句话没有错别字。 ( )
(2)“碰”字共有十三笔,第九笔是竖。 ( )
(3)一( )小鸟、一( )花猫、一( )伞,括号里都可以填“只”。( )
10、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坐井观天》中的小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_____)
2.《寒号鸟》告诉我们不能得过且过。(_____)
3.《江雪》这首古诗写的是诗人看见许多鸟在江边的雪山上飞。(_____)
11、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扎(zā zhā)一只风筝,但是不好意思把风筝放起来,就把风筝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松鼠也很难过。他还是每天折(zhé zhē)一只纸船,他也不好意思把纸船放进小溪,就把纸船放到屋顶上。
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他在一只折好的纸船上写了一句话:“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他把这只纸船放进了小溪。
傍晚,松鼠看见一只美丽的风筝朝他飞来,高兴得哭了。他连忙爬上屋顶,取下纸船,把一只只纸船放到了小溪里。
【1】用“√”选出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扎(zā zhā) 折(zhé zhē)
【2】小熊很难过,但是他还是每天________。松鼠也很难过,但是他还是每天________。
①折纸船 ②扎风筝
【3】把松鼠在纸船上写的话用“ ”画出来。
【4】松鼠为什么高兴得哭了?( )
A.因为他看到一只风筝飞来了。
B.因为小熊愿意跟他和好了。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鹰鼓了鼓劲儿,跟着老鹰奋力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看着下面的景色,小鹰眼里充满胜利的喜悦。它喘着气兴奋地喊道:“天空……真……美啊!”
【1】这一片段共有________句话。
【2】找出小鹰越飞越高的句子。________
【3】这段话中描写小鹰使出全身力气练习飞行的词语和短语:________。
【4】和“矮小”意思相反的词是:________;和“喜悦”意思相近的词:________。
【5】如果知道字音,不理解字义应该用________法查字典。“鼓”的音序是________,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打击乐器;②敲击;③发动,使振作起来;④凸出;⑤饱满。“鼓劲”的“鼓”应选第______个解释。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祖先的摇篮(节选)
我想—— 那时候,
我们的祖先, 孩子们也在这里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逗小松鼠,
______野果, 采野蔷薇吗?
______鹊蛋? 也在这里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______红蜻蜓,
和野兔赛跑, ______绿蝈蝈吗?
看蘑菇打伞?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捉 掏 看 逮 摘
________野果 ________鹊蛋 ________红蜻蜓 ________绿蝈蝈吗
(2)“我”想象“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可能会做的事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还会做哪些事情呢?(至少2种)
14、精卫填海
①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天,女娃驾着小船,到东海去游玩。不料,海上起了风浪,小船被打翻了,女娃淹死在海里。
②女娃的灵魂化作了一只小鸟,名叫“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大小有点像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jiū)山上。她恨无情的大海,因此常常飞到西山去衔(xián)一粒石子,或是一根树枝,再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③大海嘲笑她:“小鸟,算了吧,你这工作就算干上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④精卫在高空对大海说:“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⑤她飞翔着,啼叫着,离开大海,又飞回西山去,把西山上的石子和树枝衔来投进大海。她就这样往返飞翔,从不休止。
【1】这是一篇( )故事。(填序号)
A.寓言
B.童话
C.神话
【2】读短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给下列情节排序。(填序号)
①淹死 ②游玩 ③填海 ④化鸟
( )——( )——( )——( )
【3】女娃的灵魂化成一只叫作“______”的小鸟,她想用________、_________把大海填平。
【4】“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这句话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
A.坚定
B.悲伤
C.冷淡
D.兴奋
【5】故事中的精卫有什么优点值得你学习?( )(多选)
A.意志坚定
B.不畏艰难
C.不听劝告
D.斤斤计较
15、成语典故我知道,不懂的地方问问爸爸妈妈。
孟母三迁
从前,在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母亲看到了,就皱起 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母亲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母亲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堂附近。每月夏历初一,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母亲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1】按照孟母搬家的顺序,选择正确的选项。( )
①市 ②学堂 ③墓地
A. ②①③ B. ③①② C. ①③②
【2】为什么孟母要“三次搬家”?( )
A. 孟母不喜欢墓地、市集。
B. 孟母想让孟子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C. 孟母喜欢搬家。
16、仿写句子。
①例:(蓝蓝的)天空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
__________________森林里开满了_________小花。
②例:我一抬头就看见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
③例: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这么大了,上学还要妈妈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学会转述。
班主任请你通知劳动委员李红:先给教室里的一盆吊兰浇点水,然后搬到走廊上晒晒太阳,下午放学时搬到室内。你见到李红,该怎么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表达•交流。
生活中你一定有很好的伙伴吧。他(她)是谁?长什么样子?你和他(她)经常一起做什么?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19、博乐阅读。
本学期我们读了《神笔马良》这本书,书中送给马良神笔的是____________。①你觉得马良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为谁画什么?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
20、仔细看图,完成练习。
【1】图上画了什么?请在图中的田字格里写上相应的词语。
【2】这幅图多么有趣啊,把你看到的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