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便( )     ( )     ( )     ( )

使( )     ( )     ( )     ( )

2、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3、归类记字。

衤  被 袄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_

4、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一个说句话。

____弓之____ ____)(____交加   山____)(____

____)(____西望   微风____)(____ ________

选择的词语是_______,说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1________________天叶儿________  ________四季披绿装。  

2________要肯________脑筋,________也能变________ 

3)欲穷________  ________上一________  

4)那里有许许多多的________  粗心的小________却得不到________

二、书写(共1题,共 5分)

6、看拼音,写词语。

tóu dǐng dù pí lián máng zhī liǎo

xià jì féi ròu zhù chù bái yáng

三、判断题(共4题,共 20分)

7、根据课外阅读,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1阿里巴巴的哥哥搬着装满金币和珠宝的箱子想出门,却忘了开门的咒语。______

2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没有帮助熊大叔灭火。   ______

3小乌鸦飞到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个秘密。秘密就是树洞里全是香肠。______

4小猪唏哩呼噜梦见自己打秋千,原来是被大狼叼着。   ______

5大个子老鼠把小猪的吸尘器一修,机器不光吸尘,还会吸各种坏毛病。______

8、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坐井观天”“狐假虎威”“大禹治水”都是寓言故事。______

2通过看书的封面,我们可以知道书名和作者。______

3所有的标点符号在书写时都只需要占一格。______

9、回忆课文内容,在说法正确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遇到问题时,要积极动脑筋。_________

【2】“我”很难过,水彩笔把画弄脏了。_________

【3】在《妈妈睡了》一文中,小作者感受到睡梦中的妈妈好美丽,好温柔,感受到妈妈好累。 _________

【4】“路人借问遥招手”的下一句是“侧坐莓苔草映身”。_________

10、“狐假虎威”一词中,“假”是凭借的意思。( )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1、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做什么事最快乐

小青蛙想知道,做什么事最快乐。它跑到大树下问啄木鸟:“叔叔,做什么事最快乐?”啄木鸟说:“捉虫子最快乐。”它跳到田野里问水牛:“爷爷,做什么事最快乐?”水牛说:“耕地最快乐。”它跳到花丛中问蜜蜂:“蜜蜂妹妹,做什么事最快乐?”蜜蜂说:“采蜜最快乐。”

小青蛙回到家里问妈妈:“妈妈,做什么事最快乐?为什么啄木鸟叔叔、水牛爷爷和蜜蜂妹妹说的都不一样呢?”妈妈笑着说:“做对别人有用的事,你就会觉得快乐!”

【1】根据短文内容写出相应的方位词。

例:小河(里) 大树______ 田野______ 花丛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连线。

啄木鸟认为 采蜜最快乐

水牛认为 捉虫子最快乐

蜜蜂认为 耕地最快乐

【3】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A.啄木鸟认为采蜜最快乐。

B.小青蛙认为捉虫子最快乐。

C.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最快乐。

【4】生活中你做过哪些对别人有用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下面的语段,并回答问题。

小猴子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子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妈妈适合戴 眼镜,奶奶适合戴 眼镜妈妈和奶奶戴眼镜的感觉是   ,而小猴子戴眼镜却感到不舒服。

(3)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 )

A.小猴不能戴眼镜。

B.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3、阅读

奇妙的雨

傍晚时分,天空的南面聚集了许多乌云,密密麻麻的,形状各异,真是奇妙!它们有的像小乌龟,有的像可爱的兔子,有的像一条巨龙,更多的像一座座大山……

突然间,狂风大作,一会儿,天空中划出一道道闪电,照亮了半个天空。雷公公也打起了喷(pēn)( tì),声音可大了。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透过窗子,我往外看,眼前的景物都模模糊糊的,雨像一条条线往地面上掉,美丽极了!我不由得撑起一把雨伞,走进了雨里,雨水钻进我的鞋里,凉凉的,觉得很舒服。

渐渐地,雨声小了,雷公公也睡觉了。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味道,深呼吸,一股股清新的气味进入鼻中。

这真是一场及时又奇妙的雨啊!

1通过读短文,我知道形状各异的意思是_____

2雷公公也打起了喷嚏”,联系生活我知道喷嚏指的是____

3下雨前,天上的乌云形状各异,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有的像____

14、读一读下面的短文再完成练习。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

1我会给短文加题目。

2这篇短文有________个自然段。

3________带着________到菜园去收菜。

4照样子,写句子。

例: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

①羊妈妈把一棵小白菜拔了。

②一棵小白菜被羊妈妈拔了。

秋风吹落了许多黄叶。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①萝卜的________好吃。②白菜的________好吃。③西红柿的________好吃。

15、课外阅读。

祖国的宝岛——台湾

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岛,它像一片叶子盖在祖国大陆的东南海面上。这就是我国第一大岛——台湾。

晴天,站在大陆海边,可以清楚地看到台湾岛上的云雾。台湾有“米的世界”“东方糖库”“水果之乡”等美名。它的山岭上,林木茂密,四季常青;地下有几十种矿产。台湾四周还有丰富的海产品和海底矿藏。它真是祖国的宝岛!

勤劳勇敢的台湾人民是我们同心相连的骨肉同胞。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的日子一定会来到!

1文中一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

2台湾岛是我国_________大岛。它是我国_____________的一部分。

3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4台湾四周都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台湾有哪些美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4题,共 20分)

16、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带来了 必须  洪水  无数的  治好它  给百姓  灾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沈阳  家乡  美丽的  城市  是  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河里  游来游去  有  鱼  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看图,照样子写句子。

例:(蓝蓝)的天空飘着(五颜六色)的气球。

1.________的牵牛花吹起________的小喇叭。

例: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2.贝壳还用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口语交际。

会会在读课文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想和同桌借字典,她该怎么说呢?想一想,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把句子补充完整。

1.枫叶真像__________

2.爸爸一边________,一边________

3.________的校园里,有一棵________的杨树。

4.军军没写完作业就想看动画片,他用商量的语气对妈妈说:“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0、看图写话。

 

提示:仔细看图,看看图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事,结合图画内容写一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