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部首查字法查查下面的字。
要查的生字 | 部首 | 除去部首有几画 | 字的页码 | 读音 |
篮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紧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酒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辣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2、我会填一填:
迫( )( )待 助人( )( )
( )中( )炭 ( )手( )脚
3、把下列汉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j______ w______ ____ū zh_____
尖 歪 粗 张
4、填一填。
(1)在阅读时,如果不认识“悬崖”的“悬”字,可以用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再查____画。
(2)在写词时,如果忘了“róng易”的“róng”字怎么写,可以用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再查_____。
5、拼一拼,写一写。
yāng miáo sàn bù nán wàng chéng shì
( ) ( ) ( ) ( )
shèng lì fáng wū chuāng wài yǎn jing
( ) ( ) ( ) ( )
míng shèng gǔ jì wǔ guāng shí sè
( ) ( )
6、我会拼会写。(12分)
7、判断
(1)《雪孩子》中的雪孩子最终变成了一朵很美的云。(______)
(2)狐狸分奶酪的结局是狐狸把奶酪全吃完了。(______)
(3)小熊住在山顶,松鼠住在山脚,他们通过纸船和风筝交朋友。(______)
(4)《雾在哪里》中的雾最后把城市藏起来了。(______)
(5)“狐假虎威”是一个含动物名称的成语。(______)
8、我能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子牛、午羊、申猴是十二生肖。( )
(2)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 )
(3)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 )
(4)“炒、烤、蒸、煮”中带偏旁“火”与“灬”,多与“火”有关。( )
(5)“明亮”和“灾难”的构词方式是一样的。( )
9、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就”字共有12笔,右边没有一撇。(_____)
【2】“志”按音序查字法先查Z,按部首查字法先查“心”。 (_____)
【3】“给”字是左右结构,第三笔是提。(_____)
【4】“跳”字左边足字旁的第六笔是竖,第七笔是提。(_____)
【5】“片”字共有4笔,第1笔是竖。(_____)
10、判断对错。
(1)“吸”和“扔”的第四笔都是“丿”。 (____)
(2)“啊”的第四画是“横折折折钩”。 (____)
(3)“句”和“巨”的读音相同读作“jù”,都是半包围结构。 (____)
11、阅读短文。
奇妙的舌头
动物的舌头,无奇不有。猫的舌头上有肉刺,所以猫经常用舌头梳理身上的毛。狗的舌头在天热时总是伸出来,帮助散发体内的热量。长颈鹿的舌头,能把树上的嫩枝嫩叶卷住,这样长颈鹿吃起东西来就方便多了。企鹅的舌头上长着尖尖的倒刺,能困住滑溜溜的鱼虾。变色龙的舌头比身体还长,平时藏在嘴里,一旦变色龙见到飞虫,它就快速弹出舌头粘住虫子。啄木鸟的舌头是细长的,啄木鸟能凭借它舌尖长着的刺把害虫从树洞里钩出来吃掉。蛇的舌头细长分叉,蛇会不停地吐舌头来感觉周围的动静。动物的舌头是多么奇妙啊!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句话。
【2】圈出描写动物舌头动作的词。
【3】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猫的舌头 梳理身上的毛
狗的舌头 卷住嫩枝嫩叶
长颈鹿的舌头 困住鱼虾
企鹅的舌头 粘住虫子
变色龙的舌头 钩住害虫
啄木鸟的舌头 散发热量
蛇的舌头 感觉周围的动静
【4】动物的舌头很奇妙,你知道我们人类的舌头有什么作用吗?想一想,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短文,完成练习。
天鹅湖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é)湖。据(jù)说许多年以前,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chéng)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绿得发亮。湖水的四周有茂(mào)密(mì)的树木。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垂(chuí)柳,在微(wēi)风的吹拂(fú)下,柳条迎风起舞,看得出柳姑娘的身影(yǐng)十分秀美。树下是一片嫩(nèn)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黄的、蓝(1án)的小花。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bàn)得更加美丽。
哦,天鹅湖,故乡的湖,我爱你!
【1】短文有_____个自然段,第二段有____句话。
【2】第二自然段先写了天鹅湖的湖水 , ,再写湖的四周有 ,树下有 ,开着 色和 色的小花,最后写湖上有 。
【3】短文的主要意思是( )。
A.讲了天鹅湖的美丽景色。
B.讲了家乡的天鹅湖里什么都没有。
C.讲了天鹅湖的湖水。
13、
【1】了解《伊索寓言》,判断对错。
(1)《伊索寓言》相传是伊索所著。(____)
(2)《狐狸和乌鸦的故事》选自《伊索寓言》。(____)
(3)《伊索寓言》中故事的内容大多与植物有关。(____)
1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骆驼和羊
骆驼长得高,羊长得矮。骆驼说:“长得高好。”羊说:“不对,长得矮才好呢。”骆驼说:“我可以做一件事,证明高比矮好。”羊说:“我也可以做一件事,证明矮比高好。”
他们走到一个园子旁边。园子四面有围墙,里面种了很多树,茂盛的枝叶伸出墙外来。骆驼一抬头就吃到了树叶。羊抬起前腿,扒在墙上,脖子伸得老长,还是吃不着。骆驼说:“你看,这可以证明了吧,高比矮好。”羊摇了摇头,不肯认输。
他们又走了几步,看见围墙上有个又窄又矮的门。羊大模大样地走进门去吃园子里的草。骆驼跪下前腿,低下头,往门里钻,怎么也钻不进去。羊说:“你看,这下可以证明了吧,矮比高好。”骆驼摇了摇头,也不肯认输。
他们俩找老牛评理。老牛说:“你俩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这是不对的。”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________ 好——________ 进去——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骆驼认为________,羊认为________。
②骆驼吃到了________,羊吃到了________。
【3】把老牛说的话写出来。
【4】你认为谁的话有道理?为什么?
15、阅读天地。
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那儿( )环境宁静,( )景色宜人。( )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 )非常迷人。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在艳丽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它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
【1】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近义词。
清楚——(__________) 立刻——(__________) 安静——(__________)
【2】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入括号里。
因为……所以…… 无论……都…… 不但……而且……
【3】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时间,写出了日月潭不同的美丽面景。
【4】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16、请照样子写句子。
(1)例:李丽是我的好朋友。 我的好朋友是李丽。
青蛙是小蝌蚪的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狐狸把整块奶酪都吃光了。 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
洪水把田地淹没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我说过的话怎么会忘记? 我说过的话不会忘记。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文整体梳理。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就在“战斗”快要结束时,“砰”的一声,一个雪球儿在我的脸上开了“花”,我满脸挂着雪,活像一个白胡子的小老头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歌台。(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迪生 孩子 的 是 动脑筋 爱 一个(连词成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脾气可怪了,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写句子。
(1)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
_________异常___________________。
(2)枫树像一把又高又大的绿色大伞。
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
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来_____去。
(4)从那天起,我一有空,便来到广场渡口边,站在枫树下看望我的枫树弟弟。
__________一_____________便____________。
(5)我的小伙伴,每一个都特别有意思。
____________特别________________。
20、理解课文,我最棒!
我会续写《雪孩子》:
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对空中的白云说些什么呢?变成白云的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回来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