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图示装置及药品制备有关气体,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装置及药品 | ||||
实验目的 | 制H2S | 制氨气 | 制NO2 | 制氯气 |
A.A
B.B
C.C
D.D
2、Na、Al、Fe、Cu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有很多转化关系。下表所列物质不能按如图(“→”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选项 | A | B | C | D | |
a | Na | Al | Fe | Cu | |
b | NaOH | Al2O3 | FeCl3 | CuO | |
c | NaCl | Al(OH)3 | FeCl2 | CuCl2 |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选项 | A | B | C | D |
实验装置 | ||||
实验目的 |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 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 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 制备少量氧气 |
A.A
B.B
C.C
D.D
4、以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高锰酸钾晶体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时,可在玻璃坩埚中进行
B.“浸取”时,可用无水乙醇代替水
C.“转化”反应中,通入CO2的目的是提供还原剂
D.“浓缩结晶”的目的是分离提纯KMnO4
5、在中,质子数为 ,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
6、《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示了专家精湛的技艺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也令人体会到化学方法在文物保护中的巨大作用。某博物馆修复出土铁器的过程如下:
(1)检测锈蚀产物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
Fe3O4 | Fe2O3·H2O | FeO(OH) | FeOCl |
铁器在具有O2、________等环境中容易被腐蚀。
(2)分析腐蚀原理:一般认为,铁经过了如下腐蚀循环。
①Fe转化为Fe2+。
②Fe2+在自然环境中形成FeO(OH),该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③FeO(OH)和Fe2+反应形成致密的Fe3O4保护层,Fe2+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7、烟气中SO2和NOx(NO及NO2)的脱除对于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1)湿式氨法烟气脱硫脱氮是通过氨水吸收烟气,得到含、
、
、
和NO2的吸收液。
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吸收液中含有的原因:_____________;
②吸收液中的、
均对NO2具有吸收作用,但
对NO2的吸收能力比
弱,
与NO2反应生成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经测定,在烟气的吸收过程中,吸收液对NO2的吸收率随烟气通入量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结合化学用语解释产生上述结果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8、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A、B、C、D、E、X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已知A为淡黄色固体,D为白色难溶于水的物质,且A和D的摩尔质量相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
(1)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X的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 。
(3)写出上述转化中C→D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9、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1)铁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铁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_______摄取铁元素的原子光谱。
(2)Fe(CO)5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一种具有磁性的氮化铁(Fe3N),NH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1mol Fe(CO)5分子中含有σ键为_______mol。
(3)把氯气通人黄血盐{K4[Fe(CN)6]}溶液中,得到赤血盐{K3[Fe(CN)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N- 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C、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
(4)FeCl3可与KSCN溶液发生显色反应。SCN-与N2O互为等电子体,则SCN-的电子式为_______。
10、水溶液的pH
(1)pH的定义公式:_______.
(2)室温下水溶液的pH、及酸碱性的关系
pH | 7 | ||
pH | 7 | ||
溶液酸碱性 | pH越小,_______越强 | 中性 | pH越大,_______越强 |
11、将1.8g碳置于2.24L(标准状况)O2中充分燃烧,至全部反应物耗尽,测得放出热量30.65kJ,已知:C(s)+O2(g)=CO2(g)△H=﹣393.0kJmol-1综合上述信息,请写出CO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光气(COCl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农药、医药、聚酯类材料的生产,工业上通过Cl2(g)+CO(g)COCl2(g)△H<0制备。如图1为某次模拟实验研究过程中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中Cl2的起始浓度为1.2mol/L,CO的起始浓度为1.0mol/L)。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保持温度不变,在第8min加入体系中的三种物质个1mol,则平衡____________移动(填“向反应正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
②若将初始投料浓度变为c(Cl2)=0.8mol/L、c(CO)=0.6mol/L、c(COCl2)=____________mol/L,保持反应温度不变则最终达到化学平衡时,Cl2的体积分数与上述第6min时Cl2的体积分数相同;
③比较第8秒反应温度T(8)与第15min反应温度T(15)的高低:T(8) T(15)(填“<”、“>”、或“=”)
(3)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6H2(g)CH3OCH3(g)+3H2O(g)
①已知一定条件下,该反应中C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投料比 []的变化曲线如图2: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请在图3中画出平衡时CH3OCH3的体积分数随投料比[
]变化的曲线图:
(4)常温下,将 a mol·L -1的醋酸 与 b mol·L -1 Ba(OH)2 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 2c(Ba 2+)=c(CH3COO-),则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 Ka=______________(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12、用地壳中某些元素生产的多种产品在现代科技和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2)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工艺师常用___________(填名称)来雕刻玻璃。
13、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溶液中离子浓度与溶液导电能力关系的装置如图所示。首先在水槽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同时将一个表面光滑的小球(与稀硫酸不反应)放入溶液中,小球悬浮在溶液中央,闭合开关K,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1)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与稀硫酸密度相同的溶液(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两溶液的体积之和)至反应完全,观察到的现象是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2)将溶液换成浓度相同(假设密度也相同)的以下三种溶液(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两溶液的体积之和):
溶液、
溶液、
溶液。
①滴加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②滴加溶液的过程中,小球的位置____,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_____。
③滴加溶液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14、(1)在标准状况下①3.36LNH3②1.204×1023个CH4③18gH2O④0.4molHCl。
a.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填序号,下同)。
b.氢原子个数由大到小的顺序___。
(2)18.6gNa2X含有0.6molNa+,则X2-的摩尔质量为__。
(3)若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况下体积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____L。
15、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古德伊纳夫、斯坦利·惠廷汉和吉野彰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锂电池领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请回答下列问题:
(1)LiCoO2、LiFePO4常用作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①基态Co原子核外价电子排布图为___;
②基态氧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该能层能量最高的能级电子云在空间有___个伸展方向。
(2)[Co(NO3)4]2-的配体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写出一种与NO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化学式为___,1mol该配离子中含σ键数目为___NA。
(3)LiFePO4属于简单磷酸盐,而直链的多磷酸盐则是一种复杂磷酸盐,如:焦磷酸钠、三磷酸钠等。焦磷酸根离子、三磷酸根离子如图所示:
这类磷酸根离子的化学式可用通式表示为____(用n代表P原子数)。
(4)①Li2O被广泛用作玻璃的组分,其熔点高于Na2O,原因是___。
②Li2O具有反萤石结构,晶胞如图所示,已知其晶胞参数为an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Li2O的密度为___g·cm−3。
16、石嘴山市打造“山水园林城市”,因此研究NOx、SO2等大气污染物的妥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SO2的排放主要来自于煤的燃烧,工业上常用氨水吸收法处理尾气中的SO2。
已知吸收过程中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SO2(g)+NH3·H2O(aq)=NH4HSO3(aq) ΔH1=a kJ/mol;
②NH3·H2O(aq)+ NH4HSO3(aq)=(NH4)2SO3(ag)+H2O(l) ΔH2=b kJ/mol;
③2(NH4)2SO3(aq)+O2(g)=2(NH4)2SO4(aq) ΔH3=c kJ/mol。
则反应2SO2(g)+4NH3·H2O(aq)+O2(g)=2(NH4)2SO4(aq)+2H2O(l)的ΔH=______kJ/mol。
(2)燃煤发电厂常利用反应2CaCO3(s)+2SO2(g)+O2(g)2CaSO4(s)+2CO2(g) ΔH =−681.8 kJ/mol对煤进行脱硫处理来减少SO2的排放。对于该反应,在温度为TK时,借助传感器测得反应在不同时间点上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时间/min 浓度/mol·L−1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O2 | 1.00 | 0.79 | 0.60 | 0.60 | 0.64 | 0.64 |
CO2 | 0 | 0.42 | 0.80 | 0.80 | 0.88 | 0.88 |
①0~10 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SO2)=_____mol/(L·min)。
②30min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通入一定量的O2B.加入一定量的粉状碳酸钙
C.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D.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3)NOx的排放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有人利用反应C(s)+2NO(g)N2(g)+CO2(g) ΔH=−34.0 kJ/mol,用活性炭对NO进行吸附。已知在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C和一定量的NO气体,保持恒压测得N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1050K前反应中N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原因为_______;在1100K时,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4)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p)。在1050K、1.1×106Pa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p=____[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P)×体积分数]。
(5)汽车尾气还可利用反应2NO(g)+2CO(g)N2(g)+2CO2(g) ΔH=−746.8 kJ/mol,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O),v逆=k逆·c(N2)·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①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k正增大的倍数____(填“>”“<”或“=”)k逆增大的倍数。
②若在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CO和1 mol NO,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40%,则k正︰k逆=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