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5题,共 25分)

1、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做官单纯是为了养家糊口。他做彭泽令,仅以“足以为酒”为理由。

B.陶渊明去做官,既有家贫、求生无术的缘由,也有亲故劝告、诸侯惠爱、家叔引荐、彭泽县离家不远的因素。

C.陶渊明辞官罢去最根本的理由是质性自然,感到官场拘束,出仕违背平生志向。

D.其妹新亡,前去奔丧也是陶渊明辞官因素之一。

2、下列关于《红与黑》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连聪颖过人,精通拉丁文,在19岁那年被聘为维立叶尔市长孩子们的家庭教师。

B.瑞那夫人见到腼腆的于连后,就消除了孩子们会因功课不佳而被他训斥的思想顾虑。

C.在玛娣儿特的主动示爱下,于连在深夜借助长绳爬进了她卧室,两个人开始了交往。

D.瑞那夫人受了枪伤后并没有死,在身体稍好后,就买通了狱吏,让于连在狱中免受虐待。

3、语句中有ABCD四个带有下画线的词语,去掉其中某一个词语会使句子表达产生错误。请找出这个词语。

有一段时间我A常常一个人B偷偷地哭,有时C哭着哭着就D着了

A.A B.B C.C D.D

4、(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红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qiè) 鞭(tà)   造(sù) (xiāo)铅笔

B. (qǐ)祷   难(kān) 恿(cǒng)

C. (qiào)  怔(zhèng) 合(cuō)  孤(pì)

D. (jī)   制(xián)  见(xiān) 周(jì)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体育旅游是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大力发展体育旅游对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 股民难以通过股息红利的方式合理分享公司成长成果,这不仅会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更会导致A股市场短期炒作现象增多而使投资者缺乏长期投资理念。

C.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的官方网站显示,4月8日下午从法国北部加来前往巴黎的一张火车票价格高达500.50欧元,约为平时票价的10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法国发生罢工,购票者需在伦敦换乘。

D. 尽管五角大楼和谷歌都表示,谷歌的产品不会创造出无需人类操作者就能开火的自主武器系统,但谷歌员工在公开信中说,参与美国军方的“梅文”计划将对谷歌的品牌和人才吸引力造成巨大的影响。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6、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宋代年间,广州的外商聚集区——蕃坊之繁荣。主要为外商服务的翻译也逐渐增多,但据史料记载,在京城礼宾院(宋代专为接待各国使节设立的机构)服务的译员,身份地位很低,逢年过节接受朝廷赏赐的时候,不过与奶酪匠同列。

但由于翻译与外商甚至外国使节打交道,时有突然发达的机会。据史料记载,当年有个名叫王元懋的人,因家境贫困,到庙里打杂谋生,遇见了一个通晓“南蕃诸国”文字的老僧。老僧看王元懋勤快乖巧,将自己通晓的外语渐渐传授于他。后来王元懋逮了个机会随船出海,来到占城国(位于今越南南部)、,当时占城古国正急着跟大宋朝廷“攀亲戚”,以获得保护,通晓两国语言的王元懋很快成了国王的座上宾,充任翻译之职,后来又娶了公主,一穷二白的年轻人变身“驸马爷”。

像王元懋那样靠外语技能改变人生的平民并不罕见。据不少历史学家的研究,早在宋代,广府地区已有很多有胆识的商人走出国门,到东南亚诸多古国“闯世界”去了。他们脑子好使,在国外待久了,逐渐熟悉当地语言,就可以凭借“双语”优势,充当贸易中介,甚至为向朝廷进贡的使团做做翻译,地位比在国内高很多。

广州是外贸大港,市舶司雇有专业译员,位于西城的蕃坊及中外居民杂处的扶胥港还有不少民间翻译。这些翻译不可能个个正派,欺负外商语言不通,虚报价格,买卖双方两头吃的劣迹并不少见。一旦外商之间出现诉讼,地方官不得不依赖翻译提供的证词断案,翻译甚至接受利害关系人的请托,提供伪证,为此,《宋刑统》还有惩罚翻译伪证行为的特别条款,宋代学者陈郁所著的《藏一话腴》一书记载了一个案例,广府有两个外商因债务纠纷闹上公堂,翻译收了欠债人的好处,胆大包天,居然跟地方官说,听原告的意思,不是因债务纠纷才上公堂,而是因天气久旱,愿自焚献祭,向老天祈雨。地方官难辨真相,居然命令皂吏把告状的外商推出去烧了,以完其心愿.,陈郁感叹说:“生死之机,发于译者之口。”

不过,愿意啃硬骨头的官员也还是有的。南宋名臣向子锺在广州任职期间,就曾自学外语,以便公正断案。他命人找来朝廷培养皇家翻译使用的蕃书《千文》以及其他几种外语教材,自己一一看完。此后,他向蕃商发布的命令告示以外文书写,外商因纠纷闹上公堂,翻译一看判官老爷懂外语,不敢再随便糊弄,诸外商欢欣鼓舞.向子诬“清明之声,播于海外”。

据史料记载,当时还有一些地方官,虽然自己没有学外语,但清正廉明,对译者的证词往往一再核查,绝不轻信。这样的做法也使无良翻译收敛不少。但细看史料,我们就得承认,将翻译视为低微工匠、读书人以学外语为耻的观念,才是其真正的病根,这不得不让人在钦佩这些“不走寻常路”的地方官的同时,难免又发出遗憾的叹息了。

(摘编自《宋代广州就有翻译了,然而这个行业说起来很心酸》2019年2月22日《广州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代的翻译身份地位虽然都很低微,但他们时常有突然发达的机会。

B.有胆识的翻译走出国门到东南亚诸国,他们的地位就会比在国内高很多。

C.广州有一些不正派的民间翻译常常有虚报价格、买卖双方两头吃的劣迹。

D.清正廉明的地方官为了能够公正断案常常会自学外语,深受外商的好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足(  )

A.本文先交代宋代翻译增多的背景,再摆出事实,从而说明当时翻译地位不高。

B.本文的例证比较丰富,如王元懋、陈郁、向子諲、清正廉明的地方官等。

C.本文采用了引用例证,这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使得论证更有说服力。

D.本文论证使用的语言既准确明了义充满现代感,既严谨科学义生动活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足( )

A.在宋代,既有官府的译员也有民间的翻译,两者并不都足为外商和外国使团服务的。

B.《朱刑统》中惩罚翻译伪证行为的特别条款,说明宋朝足比较注重保护外商权益的。

C.当时宋朝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比较大,而且朝廷和民间的对外贸易往来也很频繁。

D.在宋代,翻译的地位比较低主要足因为当时的人们更看重读书取上和农工商发展。

三、名句名篇默写(共5题,共 25分)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铠甲兵器,共同赶赴战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衣》中描写将士们修理矛载,准备一起行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衣》中描写君王要发兵了,要修理好戈矛准备战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__________________

(2)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尊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在择师学习的问题上,看重官爵高下的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2)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妇女和青壮年男子各司其职,劳碌不休。白居易《观刈麦》中写到他们辛勤劳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自曹操的《观沧海》之后,“沧海”被赋予了丰富的情思,并广泛运用于唐宋诗词作品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对比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来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却又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 5分)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鹊桥仙

秦  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飞星传恨”中为什么是“恨”而不是“爱”?

2“金风玉露”是什么意思?运用这个意象有什么好处?

3分析这首词的修辞特点。

五、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 5分)

13、   段思恭,泽晋城人。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中,父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博士,赐绯。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书记。继勋入朝,会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止。隐帝时,蝗,诏遍祈山川。思恭上言:“赦过宥罪,议狱缓刑,苟狱讼平允,则灾害不生。望令诸州速决重刑,无致淹滥,必召和气。”从之。周显德中,定滨州田赋,世宗嘉之,赐金紫。丁外艰,服阕,拜左司员外郎。

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刺史赵廷进惧不能敌,将奔嘉州,思恭止之,因率屯兵与贼战彭山。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后度支请按其罪,太祖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会冯继业自灵州举宗来朝帝以思恭代知州事仍语之曰冯继业言灵州非卫霍名将镇抚之不可汝其往哉思恭曰:“臣奉诏而往,必能治之。”帝壮之。思恭下车,矫继业之失,绥抚夷落,访求民病,悉条奏免之。俄而回鹘入贡,路出灵州,交易于市,思恭遣吏市硇砂,吏争直,与之竞。思恭释吏,械其使,数日贳之。使还诉其主,复遣使赍牒诣灵州问故,思恭理屈不报。自是数年,回鹘不复朝贡。

久之,迁右谏议大夫、知扬州。朝廷方经略江表,命思恭兼沿江巡检。每出巡,委州事于通判,以牌印、鼓角、金钲自随。驿书自京师来者,令赍至其所,事多稽滞。雍熙元年,南郊毕,再为右谏议大夫。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

(节选自《宋史·段思恭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会冯继业自灵州举宗来朝/帝以思恭代知州事/仍语之曰/冯继业言灵州非卫/霍名将镇抚之不可/汝其往哉/

B.太祖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会冯继业自灵州举宗来朝/帝以思恭代知州事/仍语之曰/冯继业言灵州非卫/霍名将镇抚之不可/汝其往哉/

C.太祖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会冯继业自灵州举宗来朝帝/以思恭代知州事/仍语之曰/冯继业言灵州非卫/霍名将镇抚之不可/汝其往哉/

D.太祖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会冯继业自灵州举宗来朝帝/以思恭代知州事/仍语之曰/冯继业言灵州非卫/霍名将镇抚之不可/汝其往哉/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门荫又称恩荫、荫补,是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待遇的一种选官制度。

B.州,地方行政区划名,所辖地区大小历代不同。宋代诸州直辖于中央,长官为知州。

C.丁艰即遭逢父母丧事。外艰指父丧或长房长孙守祖父之丧,而内艰指的是遭妻丧。

D.南郊多指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有圆丘来祭天的地方,也可指帝王祭天的大礼。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思恭孝顺明理。为了能够奉养亲人,他曾辞去镇国军节度使官一职;当军士们喧噪着想让他担任州帅时,他能够讲明祸福,并予以拒绝。

B.段思恭长于政事。他巧妙地将蝗灾与刑罚联系起来,提出了化解灾害的建议;他对滨州田赋的有关量定获得了周世宗的认可,并得到了相应奖赏。

C.段思恭果敢多智。他临危不乱,阻止了临阵脱逃的刺史;彭山一役,当军士观望时,他想尽办法,激发斗志,大败贼军。

D.段思恭妄为专权。他随意地扣押回鹘使臣,影响了宋与回鹘的正常交往;兼任沿江巡检出巡时,他将州事交给通判,自己却把牌印鼓角等随身带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

②思恭下车,矫继业之失,绥抚夷落,访求民病,悉条奏免之。

六、作文(共1题,共 5分)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针对贫困女学生设置的免费高中)的校长张桂梅上了热搜。起因是在一个记者采访她时,她说起了一个女生从华高走出去,嫁了人做全职主妇回学校来捐款的事情。对这个女学生,张桂梅怒其不争,拒绝了她的捐款,并对她做全职主妇这件事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这番话引起了广泛争论,有人赞同张校长的做法,认为接受大学教育、学习知识就应当为这个社会做出贡献;有人反对这样的做法,认为为家庭做贡献也就是为社会做贡献;还有人认为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是这个学生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

针对这一问题,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