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4题,共 120分)

1、下表是清朝地方志中关于玉米种植情况的记载(部分)。由此可知,新物种传播(       

内容

“徽州山多地少,棚民(闽浙等地的流民)租垦山场由来已久……棚民亦因垦地成熟后,布种苞芦(玉米)”

(乾隆年间)“山民、棚民自赣、粤等省到闽北者骤增。焚山而植,拙根株而种苞谷(玉米)”

A.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B.促进了土地资源开发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

D.加剧了人地矛盾问题

2、如图为我国古代某个朝代的中央机构示意图,此朝代为(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岭南地区归属中央王朝版图始于(       

A.西周

B.秦汉

C.西晋

D.隋唐

4、希腊各城邦都发展出了各自的立国神话叙事。科孚岛位于希腊西北部,最早由科林斯(希腊城邦之一)人在此建立外岛殖民地。公元前8—前7世纪,该岛是他们与意大利南部各地联系的基地。而在希腊神话中,科孚岛的诞生得益于海神波塞冬游历至此并留下子嗣。这反映出(     

A.人地矛盾是古希腊殖民的主因

B.意大利是古希腊主要贸易伙伴

C.城邦神话叙事服务于现实需要

D.海外探险风险催生了海神信仰

5、在新中国的某一时期。经济建设领域浮夸风盛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响遍神州大地。这一时期是

A.三大改造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初期

6、193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提出:对“遵守苏维埃政府法律与工人团体监督生产的工商业票,可以容许其营业自由与贸易自由。但某些工商北家进行反革命的怠工关厂以至敢于进行反对苏维埃政府的行动时,苏维埃政府便应对他们采取惩办以至没收的政策”。这一政策有利于(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增强革命根据地经济活力

C.实现红军的战略大转移

D.打击官僚资本的垄断经营

7、近代小说家包天笑回忆说,年轻时有人给他看相,说他以后收入会以百万计。未曾想民国三十七、三十八年(1948、1949年)间,“我偶然写写小说、杂文,一摇笔稿费就是百万元,或不止百万元呢”。该话语所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当时作家经济地位提高

B.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C.国统区的恶性通货膨胀

D.民族工业遭受沉重打击

8、“半殖民地的中国,应该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这次运动(     

A.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C.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

D.取得了抗击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9、《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俾斯麦一手包办下而成的,俾斯麦曾坦承:“帝国宪法的最初动机是,使皇帝在作出帝国军队兵力的决定时……不受帝国议会决议的干扰。” 这说明当时德国(  )

A.政体形式并未变化

B.代议制政体未建立

C.君主立宪仅是形式

D.宰相是权力的中心

10、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内涵分别是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B.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D.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11、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是小麦和水稻的原产地

B.②地区最早驯化了骆马和山羊

C.③地区最早栽培了辣椒和大麦

D.④地区是玉米和番茄的原产地

12、唐朝对外交通发达,与域外的经济文化联系频繁。观察《唐朝对外主要交通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前往①地取经

B.②地高僧空海带走大量佛经和诗文

C.高僧法显六次东渡到③地传授佛法

D.向西经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④地

13、辽朝实行契丹贵族和汉族士绅的联合专政,面对包括契丹在内的游牧民族,辽朝皇帝就是昔日草原上的单于和可汗;而面对汉族,他又是符合儒家概念的皇帝,以正统自居。这主要是因为辽朝(     

A.实行全面汉化

B.保留猛安谋克

C.设置南北面官

D.推行四等人制

14、对下面曲线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注:美、英、法、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

A.③代表美国,两次工业革命中其经济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B.④代表法国,19世纪6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展更迅速

C.①代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因为保守经济政策而衰落

D.②代表中国,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在19世纪后期经济衰落

15、清道光时,魏源说:“康熙中,收西藏,东西南北各五六千里,是已周二万余里。又收青海,收喀尔喀,青海东西南北各二千余里,咯部东西五千余里,南北三千余里,其周又逾二万里。”由此可知(     

A.盛世局面出现

B.清代疆域扩大

C.边疆危机突出

D.中央集权强化

16、中共十九大强调,围绕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了艰辛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7、曹丕命陈群选拔“德充才盛”“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三条标准,选拔“俊秀之土”,一时间“儒雅并进”。材料涉及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8、有学者分析,宋高宗时期,外贸船舶出海时必须出示由当地市舶司开具的公凭(出海许可证),并进行“抽解”(收缴部分货物充税款)。南宋初年,岁入不过一千万缗,市舶收入即达一百五十万缗。据此可知(     

A.商业税成为南宋主要财政收入

B.南宋海外贸易繁荣

C.海上丝绸之路在宋代开始形成

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在南宋瓦解

19、南宋时,经办海外贸易和航运的一个官员赵汝适在《诸蓄志》中描写桑给巴尔:“缠青番布,蹑红皮鞋,日食饭面、烧饼、羊肉。……产象牙、生金、龙涎、黄檀香。”明朝以后,海运日益发展,中国和桑给巴尔两国人民接触更加密切。据此可知,桑给巴尔

A.农业经济繁荣

B.手工业发达

C.对外贸易发达

D.鼓励文化交流

20、如图为西汉时期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分布图。这些工程在当时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A.构建京畿区的军事防卫圈

B.保障政治中心物资供应

C.加强关中各地的经济交流

D.利用黄河资源灌溉农田

21、1948年,公粮占东北解放区全年财政收入的37.04%,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到1949年,来自公粮的收入占比下降至23.32%,而来自工业的收入占比增长至30.41%。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推进

B.革命形势的发展

C.工业建设的进行

D.苏联模式的影响

22、人民币在东南亚许多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硬通货。2023年4月,孟加拉国和俄罗斯已商定同意使用人民币来支付俄罗斯在该国建设的核电站项目款项。这表明(     

A.资本流动全球化速度加快

B.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正在加深

C.中国国际金融影响力提升

D.金融机构全球联系进一步加强

23、1890年,张之洞在创办汉阳铁厂时,为了解决铁厂的原料、燃料问题,他推动建立了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等一批近代工矿企业。此外,他还大量选派留学生、创办新式学堂,以培养铁厂所需人才。由此可知,汉阳铁厂的创办(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利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有效抵御了西方经济的入侵

D.巩固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

24、下表是联合国1961-1974年间通过的部分文件。由此可见,当时

1961年

《联合国发展十年:国际合作方案一》

突出体现了民族独立与经济主权独立基础上

的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1966年

《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反映了战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人权观点

1974年

《关于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宣言》《行动纲领》

《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宪章》

体现出国际法的原则和规范,指导着不同发

展水平和不同经济制度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A.“一超多强”世界格局开始呈现

B.发展中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

D.联合国已能真正地维护国际和平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5、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全球劳动力市场

(1)形成背景:在________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际分工日益深化,生产的国际化大大加强。

(2)流动表现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________、拉丁美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________。同时,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也吸引了许多________

③20世纪90年代:________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的来源地。

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

(1)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数移民在制造业和________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

(2)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传统行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就业机会增加,企业对劳动力的________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

英”,在________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6、中古西欧文化影响

(1)中古西欧文化继承了____、罗马的哲学、法律和科学知识传统。

(2)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____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27、东南西北人颜之推,祖籍琅琊,先祖随晋南渡,一生间关南北,历仕南梁、西魏、北齐、北周、隋五朝,自叹“三为亡国人”,饱尝离乱、深怀忐忑。

(1)颜之推辗转南北间可能见到的下列场景有____________(多选题,涂写字母)

A.五胡入华,民族杂居B.战场厮杀,火器争雄

C.吴音胡语,流转耳畔D.胡床风靡,垂足怡然E.北朝士人,研习汉籍

(2)颜之推个人命运,深系于家国时代。①其所悲于______;②其所幸于______。(多选题,涂写字母)

A.动荡离乱B.融合更新C.社会失范D.重归一统

(3)隋唐承转,兼采南北,创制革新,再铸中华。按要求,将下列字母所示内容,涂写在表格空白处。

 

面临问题

应对方案

人才推荐制度下,地方门阀,盘根错节,威胁统一。

传统中央官制下,宰相指挥百官,助理天子,皇权相权,关系微妙。

南北朝三百年间,中原与周边民族盛衰更迭,交错相存。

 

 

A.三省六部制B.科举制度C.民族和解政策

28、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指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________第二步是________

29、蒸汽机的发明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瓦特完成了对__________蒸汽机的革新。

 

30、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________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________________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两大集团利用这一突发事件,推波助澜,导致国际局势迅速恶化。

31、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_______》。后来经孔子整理编订,奠定了中国古典_______文学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32、同学们在复习非洲历史时发现,埃及地区历史悠久,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政权更替频繁。请按时间顺序排列曾经统治埃及地区的政权。(填写字母)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埃及新王国

D:亚历山大帝国

E:波斯帝国

F:罗马帝国

G:拜占庭帝国

 

 

 

 

 

33、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________政府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34、秦汉至魏晋时期:考核制度: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什么?考核结果有何用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核情况如何?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________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________,上报中央,称为“上计”。________参与审核,防止造假。考核结果是官员________的依据;魏晋南北朝,考核大多流于形式,但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35、社会主义法制破坏时期是什么时候?

36、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37、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古代改革,是人类智慧所做出的最惊心动魄的魔术,它能使一个侏儒变成一个巨人,把一个没落的民族变成一个蓬勃奋发的民族,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

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三个方面,说明商鞅变法是如何把“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一个强大的国家”的。

38、宋元明清时期地方实行怎样的管理制度?

39、一战的欧洲战场有哪三条战线?其中哪条战线起决定性作用?其交战双方是谁?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