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1)排山___     (2)___乎所以     (3)死得其____     (4) 精兵___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排山____海 斩钉____铁 行云____

____肉跳 惊天________露无遗

(1)描写人物心理的词语是:___,我还能写一个这样的词语___

(2)选词填空:

①侵略者的野心和残暴的本质在这场战争中___

②在饥饿和寒冷面前,老战士___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迎难而上,绝不退缩!

3、课文回顾与积累运用。

(1)在《七律·长征》中,_____把乌蒙山比作_____,在最后翻越岷山时发出了“___________”的感叹。

(2)《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音乐家_________河边小镇上听到有位失明的女孩在弹奏他的乐曲,听到他们因_____而无法参加演奏会,于是为_______弹奏了一首曲子,之后又在环境的感染下谱写了________

(3)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

(4)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

(5)钟子期曰: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钟子期又曰: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写词语。

1.亮晶晶(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蹦蹦跳跳(AABB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七上八下(含反义词)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fú  shè cháng  é pāi  shè   jiē  kāi   shā  m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练习。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黄花:菊花。寥廓:高原空旷。

【1】下面关于《采桑子·重阳》这首词,说法正确的是(  )

A.“采桑子”是词的题目,“重阳”点明创作的时间。

B.“采桑子”是词牌名,“重阳”是题目。

C.“采桑子”是主标题,“重阳”是副标题。

【2】“人生易老天难老”这一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多选题)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对比

【3】对这首词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通过对战地黄花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

B.作者通过对茫茫江天、无边秋霜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凄凉。

C.作者通过对战地黄花、寥廓江天、万里霜这些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战斗不息的情感。

7、阅读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透过少壮,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遗力表现出古人怎样的一种学习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一读,选一选。

天净沙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

轻烟老树寒鸦,

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

白草红叶黄花。

1下列与本曲描述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

A.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B.乱花渐彼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C.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D.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2在这首小令中,以动感打破画面沉寂的句子是( )

A.孤村落日残霞 B.轻烟老树寒鸦

C.一点飞鸿影下 D.白草红叶黄花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那年,我在一家图书馆当管理员,可经常发生图书不翼而飞的事情。为防止这种偷书现象的继续发生,我在图书馆的墙上挂起了一块告示牌:凡偷窃书籍者,罚款200元。可偷书现象仍屡禁不止。

一次,朋友来看我,我向他诉苦。朋友看了一眼墙上的告示,笑着说:“凭你一双眼睛,怎么看守得过来呢?”

“但图书馆不可能再增加管理员。”我说。

“你可以借助读者啊,让读者帮助你参与管理。”

“读者?偷书的就是这些读者,让他们参与管理这怎么可能呢?”

“偷书的只是个别人,你不要把所有的人都放到你的对立面,而应该换一种眼光,把他们看成你的朋友,充分相信他们,让他们和你一起参与管理。”

朋友要我拿来纸和笔,写了一条新的告示:凡检举偷窃书籍者,奖励200元。新告示贴出后,图书馆再也没有出现丢失书籍的现象。

“不要把所有的人都放到你的对立面,而应该换一种眼光,把他们看成你的朋友。”这句话让我终生受益。换一种眼光,不是与人为敌,而是与人为善,这样,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事事顺心起来。

【1】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内容,解释词语。

不翼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人为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大量采用了   描写方法?用“   ”画出来

【4】文中第一种眼光和另一种眼光是什么,它们有何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穷心

范泽木

①我前排的屋子里搬来了一位拾荒者。他看上去四十岁出头,留着长发,戴一副破旧的黑框眼镜,穿着破烂不堪的牛仔裤,颇有摇滚艺术家的感觉。

②他蹬一辆三轮车,走街串巷,一边甩着头发,一边吆喝:“收废品喽,说废品喽。”他的吆喝声不似其他人的那般呆板,显得颇为抑扬顿挫。

③有天晚上,我突然听到前排屋子里传来吉他声,顿时心生纳闷。我在这里住了五六年,从未听人弹过吉他。我循声而去,声音的源头果然是他的房间。

④我有点吃惊,此后每次遇到他也都会打个招呼。他是个健谈的人,我们很快熟起来。有一天,他请我去家里做客,绕过瓶瓶罐罐,我来到他的住处。

⑤让我意外的是,他的房间全然不是我想象中的肮脏模样,电脑、音箱、录音架一应俱全,与其说是房间,不如说是音乐工作室。这些设备看上去陈旧不堪,他告诉我,有些是低价买来的二手货,还有一些是由废品改装而成的。

⑥他从小就喜欢唱歌,还想过高中毕业后去音乐学校学习,但没想到初中还没毕业,双亲就撒手人寰了。

⑦他的收入时好时坏,好的时候一天能挣两三百元,差的时候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即便收入不好时,他也会在夜晚的房间里自弹自唱,有时还会把自己唱的录下来,一遍遍放给自己听。

⑧我饶有兴致地摆弄着他的设备,他已自顾自地弹着吉他唱起歌来。唱了几句后?他说:“不清楚为什么,每当唱歌我就觉得身体很轻,感觉像要飞起来。很多人都说,我的生活过成这样了,还唱什么歌。可我觉得生活可以穷困,但心不能穷。”

⑨他说的最后几个字如同珍珠落进我的心盘。

⑩我阿姨是一位计件缝纫工,整天与缝纫机打交道,生活琐碎而忙碌。我见过她的许多同事,无一不是步履匆匆地奔波在家与厂房之间,下班了急着回家做饭,饭后又急着赶去上班。还有许多人为了多干点活,带着饭盒去厂里蒸饭。

我阿姨从不这样,她总是从容地回家烧饭、做菜,慢慢地享用午餐。即使生活再琐碎、忙碌,她也不忘侍弄家里的吊兰。她给吊兰浇水、施肥、松土,像个辛勤又细心的园丁。阳光强烈的时候,她把吊兰挪到阴凉处;冬天,她又千方百计让吊兰晒太阳。

在她的打理下,吊兰长得骄人可爱,成为家里的一道亮丽风景,许多人对此赞不绝口。这是她的得意之作。我问她,工作这么忙,怎么有闲情伺候吊兰?她说:“整天像陀螺一样转有什么意思,人总得干点自己喜欢的事。”

她文化程度不高,说不出高深而富有哲理的话。但我知道,侍弄吊兰时,是她内心最富有的时刻。

我们的心容易被生活绑架,从而慢慢变得疲惫。但生活再困顿、再琐碎,我们也不能穷了心。无论身处何境,都请记得给心灵一段富足的时光。

1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穷心”一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在介绍拾荒者时,特别强调“他的吆喝声不似其他人的那般呆板,显得颇为抑扬顿挫”。作者这样写的作角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修辞的角度,谈谈你对第⑨自然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⑩自然段中画线句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心灵的富足,其实很简单,就是“人穷心不穷"。文中两位人物,是这样的人吗?请简要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我被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

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我拉了起来。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 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觉  感受)到了。请谢你,小伙子。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感受)。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 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

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

给她带来快乐和率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

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文段节选自课文《 _________》,文段中的心理变化为(   )——(   )——

2“/”划掉文段括号中使用不恰当的词语。

3在文段“□”中填入合适的标点。

4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的眼里,老人不再是一个聋子,她在用心感受琴声,和她是在用音乐相互交流。

B. 从她的眼神里读出了老人对的关切、鼓励,为琴技的点滴进步的高兴和对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觉得她的眼 神像深深的潭

C. 这几句话反映了老人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

5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 “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还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倾听着风暴的声音,___他现在在哪儿___上帝啊___保佑他___救救他___开开恩吧___她一面自言自语,一面划着十字。

1在横线上给短文补上标点符号。

2桑娜在沉思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桑娜家穷,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桑娜家这么穷还收养两个孤儿,说明桑娜夫妇是________的人。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步有多远

①人的一步很有限,上前一步,不上前或退后一步,粗看并无多大差别。可生活就是这么有趣,许多时候,上前一步便与不上前一步大相径庭。

②君不见,垃圾箱附近遍地是垃圾,痰盂周围尽是痰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正表明,有为数不少的人,缺少了上前一步的素质?把垃圾倒在垃圾箱外,把痰吐到痰盂周围,虽然也有了讲卫生的意识,可惜只因少上前一步,便前功尽弃了。

③公共汽车前还有另外一种上前一步的现象:本来,排队候车,长龙静卧,但车一到,总有人抢前一步。只因为这一步上前,便惊扰了“卧龙”,破坏了秩序,争先恐后的拥挤,导致了汽车门口的“喉梗阻”。这种做法不文明姑且不论,单说速度也远不及鱼贯而入了,而挤到车上的人,却又往往懒得更上前一步,以至于公共汽车每每出现门边挤,密不容针;里面空,疏可走马。在这里,抢着上前与不上前一步,正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某些人心理的畸形,映照出市容的病态,多么值得咀嚼的一步呀!

④在荣誉□危险□责任□义务等方面□上前或退后一步□往往是检验人的思想品格的试金石□战场上,有跃上一步,舍生取义的英雄;也有后退一步,心惊胆裂的孬种。今有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的高风亮节者;亦有争名夺利,步步进逼的卑私之徒。面对偷盗、抢劫、行凶的歹徒,有人上前一步,堵住了罪犯;有人后退一步,放走了罪犯。

⑤一步虽小,却往往见出风格、精神、品貌。关键时刻小小一步,更是意义重大。竞技场上,一步之差,常有天壤之别;人生路上,一步之错,往往终身遗恨。珍重脚下,走好“这一步”马虎不得哩。

【1】在第④段的 “□”中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大相径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许多时候,上前一步便与不上前一步大相径庭 。”作者为了说明“大相径庭 ”,举了两个事例,请你对这两个事例加以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是什么?你读后有什么感受或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甲: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乙: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丙: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1文中六次外貌描写都提到“瘦”,这样写的目的是(  )

A. 强调鲁迅先生有病,身体很不好。

B. 表示作者对鲁迅先生身体的担心。

C. 衬托了鲁迅先生艰辛劳累地工作。

D. 暗示了鲁迅先生的生命已经不多了。

2从观察的角度比较分析,以上三处外貌描写有何不同?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三段文字,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位____________的人。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在旧社会,没有谁能改变小女孩凄惨的命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扩写句子。

1.战士保卫边疆。

2.洪水淹没了村庄。

3.海鸥飞过海面。

4.兄妹俩陶醉了。

5.小马驹瞪着眼睛。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

改为字句:

2.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改为双重否定句:

3.人民解放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改为反问句:  

4.国家的财产被消防队员抢救出来了。

改为字句:

 

18、老人对我说她的心已经感受到我的琴声了。(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在事实面前,他承认了错误。(改为双重否定句)

2.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大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踊跃发言。(改病句)

3.当时的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别的葬礼。(缩句)

4.海底的鱼发出各种声音。(改成拟人句)

 

20、将下列句子改为感叹句。

(1)这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教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表达。

新年贺词中,习近平爷爷认为2020年每个人都很了不起。在生活中,你觉得谁很了不起呢?是与病毒作战的抗疫英雄,还是热心公益的慈善人士?是聪明能干的新人同学,还是刻苦努力的你自己?他真了不起!你真了不起!我真了不起……请将题目“_______真了不起”补充完整后习作。

温馨提示:围绕中心意思,用具体事例说明“了不起”。注意把重要部分写具体,让真情在笔尖流露。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