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要求写词语。 

1.急急忙忙(AABB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显显威风(AA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心翼翼(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入关联词,然后用关联词写句子。

(1)数学课上我低头看《水浒传》,(   )看,(   )背一百单八将的座次,结果被老师发现了。

句子:

(2)爸爸知道我上课看《水浒传》后打了我,(  )一点都不疼,(  )打那次以后,我再也不看《水浒传》了。

句子:

 

3、把特殊词语补充完整。

ABCC式词语   如:白雪皑皑

得意____ 风尘_____人才_____果实_____千里______

气喘____ 小心_____生机_____文质________含情________

4、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__   慕________   悔________   噪________

________   墓________   梅________   燥________

5、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填空。

( )( ) 万不( ) ( )( )     ( )( )

( )欲试   ( )( )   ( )( )   ( )( )

(1)他溜冰的样子真好看,看着看着我也不禁_________

(2)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青铜器能够__________

(3)每个人都会死,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我情愿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这样才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注释]①新社:春社,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在立春后、清明前。②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③元:同“原”。④斗草:古代妇女玩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1这首词的上阕依次描写了燕子、梨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春天的景物。

2请把这首词中描写东邻女情态的句子找出来,画上“”。

3下面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上阕写景。“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又写出与时令相符的景物的变化,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B.词的下阕写人,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及情态等的描写,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

C.“疑怪昨宵春梦好”一句表现了东邻女对远方行人的思念。

D.这首词美在情景,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流丽。

7、读古诗完,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还(huán hái)来就菊花。

【1】在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他还写过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将古诗补充完整,并用“√”标出“还”字的正确读音。

【3】诗中“鸡黍”“桑麻”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

A.美味的鸡腿 B.丰盛的酒菜

C.桑树和芝麻 D.泛指农事。

【4】读古诗,我们仿佛能看到美丽的乡村风光,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理解。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诗句补写完整。

2这两首诗的内容都写了:_____________却不一样。选文《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____,选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的景色。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尘土纷嚣之间,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城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得潇洒,紫得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1】第③节中加点字“参差”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

【2】第②节中的划线句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两方面描绘了丁香的特点。

【3】第③节中的划线句运用了_____修辞手法,作用是__________

【4】下列对这篇散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斗室外的三棵白丁香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作者花大量笔墨写这三棵白丁香。

B.作者在文中以细腻的笔调,描写出了一个色彩绚丽的丁香花的形象。

C.作者实写丁香花的形象,虚写寄托于丁香花的理念、志趣,创造出了一个深远的意境。

D.作者在文中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拓了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10、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照样子写词语

例: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他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穷无尽”的意思是:______

A没有;彻底   B.没有尽头   C.缺少钱

4画“____”的句子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理解。

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

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及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很多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症。从广义上讲,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大。

材料一:病例回放

近年来,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网络工作人员小王今年35岁,最近眼睛干湿发胀,视物不清,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医生分析这与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夜间还经常躺着看手机。医生告诉小王,他的视力已严重受损。长期关着灯上网,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损伤眼的成像功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失明。

材料二:调查统计

材料三:专家观点

观点一: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使用电脑时电脑屏幕要干净,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另外,看电脑一小时后要远眺一会儿,有高度近视的最好检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

观点二:使用手机时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如果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枕头对眼睛的压迫容易造成供血不足,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等;距离和角度不当,也会导致视疲劳,还可能造成双眼屈光度数发展不平衡。

【1】“电脑视疲劳综合症”的症状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为什么青光眼近年来出现年轻化趋势?

___________

【3】如何才能预防“电脑视疲劳”呢?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三点建议。

( )

【4】有人说长时间玩电脑会使视力受损,但如果电脑、手机、电视每隔一段时间交替着玩就没事。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请结合材料说说自己的观点。

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5G生活“触手可及”

材料一  1G到5G的发展

(注:1G、2G、3G、4G、5G,分别指第一、二、三、四、五代移动通信系统)

材料二  5G的特点

4G:理论最高下载速度,达到每秒100MB

5G:数据传输速度可达到每秒10GB(1GB=1024MB),也就是说,1秒钟可以下载10部1G高清电影。

5G时代家中的卫生间、地下车库等网络信号都很强。1平方千米内可以同时有100万个网络连接,生活在人员密集、流量需求大的区域的用户,也能享受到高速网络。

5G让万物智联成为可能。我们的眼镜、手机、衣服、鞋子都有可能接入网络,成为智能产品。家中的门窗、加湿器、冰箱等都可能进入智能时代,汽车、井盖、垃圾桶、电线杆这些公共设施,也会进行联网工作。

【1】选择。

①5G指的是____

A.网络 B.第5代移动通信系统

C.手机 D.智能设备

②从材料二来看,5G具有下面哪些特点?____(多选)

A.下载速度快 B.资费低

C.容量大,覆盖面广 D.让万物智联

【2】仔细阅读材料一,综观1G到5G的发展,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绿地是城市之肺

绿地是城市之肺。科学测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由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的产氧量才得以健康生存。在绿树成荫的城区,空气中的细菌可减少3至6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被绿色植物阻挡、过滤、吸收,灰尘减少10%至27%,城市噪音减弱。清洁、安静的绿色世界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调养和康复,人均寿命可延长2至3岁。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人,在园林化的环境中,中枢神经、呼吸、血流得到调节,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到增强。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本是交融一体的,绿树是人类生命之源。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举动无异于操利刃戮杀自己的心肺、残害自己的身躯啊!据专家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如增加城市绿化,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精读文段,请列举出城市绿地的作用。(至少答出六点)

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的画线句使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并用数据具体地体现出______,从而体现出绿地的重要作用。

【4】画线句中的“据专家估算”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建设绿色城市,你有哪些想法?请写出两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该片段出自_____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的悼词,该悼词的题目是_____

【2】依据课文在横线空缺处补全内容。

【3】短文围绕“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4】人死的意义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冀中人民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不计其数的地道。(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是幅画。(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被乡亲们乐于助人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鲁迅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关联词语把下列句子连起来。

1.秦王那么厉害。蔺相如不怕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和他是邻居。我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看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它的实际体积却大得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草树木能美化环境。花草树木能防止水土流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既然已经绝迹了,我怎么可能那么详尽地描述它的夜间视力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笔记里记的都是错的。错的当然就不能得分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新怀疑主义(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认识到这里面的价值。(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大厅里安静极了。

改写成夸张句:  

(2)赖宁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调整词序,不改变原意:  

(3)看到美国轰炸我驻南大使馆的暴行,我不能无动于衷。

改成反问句:  

(4)诸葛亮对鲁肃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我自有妙用。

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5)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缩句:  

 

 

 

20、句子乐园。

1.那只幼龟被向导引向大海。(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说:我明天带同学们复习,你们明天把英语活动手册带过来。(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女孩将碰到爱因斯坦的事情告诉了父亲。(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难道魔鬼的智慧能战胜人类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只小鸟在榕树上叫着。(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写作

用下面的一段话开头,写一篇习作。

那天,我哼着歌,蹦蹦跳跳地进了教室……

要求:1.事件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重点部分写具体,感情真实。

2.根据习作内容,自己拟一个题目。

3.习作字数在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