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面的字组成词
绿( ) 摸( ) 翼( ) 栏( )
缘( ) 模( ) 冀( )拦( )
跨( ) 决( ) 栅( ) 杀( )
垮( ) 诀( ) 珊( ) 希( )
2、写景成语专练
___蒸霞___ 良___美___ 钟______秀
______台楼___ 月___风___ 斜___细___
3、看拼音写词语
jīnɡ kǒnɡ wàn zhuànɡ xiāo shēnɡ nì jì nónɡ zhuānɡ dàn mǒ fù yú wán kànɡ
( ) ( ) ( ) ( )
ɡē sònɡ yín sònɡ jiǔ xiāo yún wài miè shì ɡuānɡ jié xuàn lì qiǎo wú shénɡ xī
( ) ( ) ( ) ( ) ( ) ( )
4、拼音小关卡。读句子,揭开拼音宝宝的神秘面纱。
我们开着车,在广阔无边的内蒙古草原上sǎ tuō____地jí chí_____,没多久,就见一群穿着各色yī shang____的鄂温克姑娘骑着马来迎接我们了。我们来到蒙古包内,姑娘们既大方,又稍有点xiū sè_____地给我们表演民族舞蹈。
5、比一比,再组词。
竭( ) 遨( ) 渴( )
赐( ) 慨( ) 惕( )
傲( ) 协( ) 赌( )
概( ) 胁( ) 睹( )
薄( ) 萤( )
簿( ) 莹( )
6、课外阅读。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秋》中“天净沙”是_______,“秋”是_______。
【2】这首散曲中描写的景物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
7、读下面的古诗《过故人庄》,并完成填空。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解释下列字词。
过:_____________ 鸡黍:_____________
轩:_____________ 话桑麻:_____________
【2】诗中一、二句从应邀写起,“故人”说明_________。三、四句是描写_________的名句,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五、六句写山村_________。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像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显得轻松自如,简单而随和。而以“鸡黍”相邀,既显出田家特有风味,又见待客之简朴。
B. 颔联描写自然环境美。上句是远景,绿树环合,显得自成一统,别有天大,优雅恬静;下句是近景,轻宕笔锋,郭外的青山依依相伴,则又让村庄不显得孤独,并展示了一片开阔的景象。
C. 颈联叙述人在屋里饮酒交谈,轩窗一开,就让外景映入了户内,更给人心旷神怡之感。
D. 尾联以重阳节还来相聚写出友情之深,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悦,主客之间的亲切融洽,都跃然纸上,言有尽而意无穷。
【4】诗中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说说颔联中“合”“斜”两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外阅读我能行。
雨之歌(节选)
纪伯伦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从天穹撒向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装扮)。
我是颗颗(明亮 璀璨)的珍珠,从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消除 解除);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1】选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这首散文诗中,作者分别用了哪几种形象描绘雨?(至少找出三种)
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米丽安,一个爱书如命的女孩
有个八岁的女孩,名叫米丽安·赫尔顿。
她腼腆地表示:“我不喜欢这个名字,因为同学们给我起外号,管我叫‘米丽安·抱抱我’,真让我脸红。”说着,她那张圆圆的小脸果真就红了。
我是在公共图书馆的儿童厅里碰上她的。管图书的年轻人告诉我:“这孩子是最用功的小读者,每天下午一放学就上图书馆来。”
“你为什么来得这么勤呢?”我问她。
“一来这我就特别高兴。”小姑娘歪歪头说,那表情的意思是“没别的意思,就是高兴”。
当然,她高兴是因为她是个爱书的小书虫。而她母亲是个清洁工,从来也没钱给她买一本故事书。
“你喜欢什么样的书?”
“什么样的都喜欢!”她耸耸肩膀说,“长大了,我还要当作家,当艺术家。”
这小姑娘太爱书了,她想出一个方法把这些书永远留在自己身边,这就是背书。是的,她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背下来,把这些故事全装进了自己脑袋里,她那浓密的黑发就是给这些故事镀的美丽的花边儿。
学校的同学们都知道她最会讲故事,在课间的几分钟里和西班牙语课上,总会有一群人围住她听她讲故事。
认识米丽安后我给了她一本书,说:“把它给你的老师,让她把书轮流借给孩子们,每天给一个人。孩子们每天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一会儿书,然后就可以做梦了……”
小姑娘把书紧紧地抱在胸前,垂下头像玩具一样亲着书。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爱书的孩子。她又问:“等大家都看完了这本书,谁来保存它呢?”
我看到这时的她眼睛里闪烁着一点希望的光芒,望着她那张微笑的小脸,我猜得出,米丽安家中没有书,没有玩具娃娃,更没有玩具熊。
两天以后,我给米丽安寄去两本书做礼物。她随后给我寄来了一封信,说:“我真没想到你会记着我。”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个叫米丽安·赫尔顿的八岁女孩儿,她爱书就像爱玩具熊一样。
(1)比一比,再组词。
腆________ 微________ 密________ 猜________
碘________ 徽________ 蜜________ 情________
(2)搭配。
最用功的________ 光芒
爱书的________ 花边儿
美丽的________ 小读者
希望的________ 小书虫
(3)按要求交换句型。
①小姑娘把书紧紧地抱在胸前。
“被”字句:________
②那张圆圆的小脸果真就红了。
缩句: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奇招击退红潮
①在湖泊和海洋里,当藻类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这样漫无节制地繁殖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红潮。红潮来时,因藻类生长吸收了太多的氧气,致使当地的水域严重缺氧,大量水生植物窒息而死。此外,红潮还会在水中释放出神经毒素,使与之接触的人感染上呼吸道和神经系统疾病,甚至患上癌症。
②一直以来,人们都对红潮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只是听天由命,按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的规律,耐心等待着红潮自己消失。但现在,科学家终于找到了一种消除红潮的办法——用超声波消除藻类。
③藻类之所以能漂浮在水面,而不会沉到水底,是因为它们身体里含有一种浮力细胞,里面含有氮气气泡,它们就像藻类与生俱来的“救生圈”,靠着这些气泡的浮力,整棵植株就能漂浮在水面上。
④而人们就抓住了藻类的这一特点,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引起浮力细胞里的气泡共振,当共振达到一定强度,气泡就会把细胞胀破,使得藻类失去浮力的支撑而下沉。一旦失去了水面的阳光,藻类在水下很快就会死亡。
⑤最近,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利用三种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对项圈藻进行了测试。他们发现,尽管三种频率的超声波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作用,但效果最好的是频率接近1兆赫的超声波,这个频率刚好是项圈藻中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
⑥不同种类的水藻,因为大小不等,它们的共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项技术可以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种类的水藻。此外,这种除藻办法不会伤及其他的水生植物,因为其他的水生植物的细胞对于超声波来说太致密了,不容易引起共振。
⑦由于高频率超声波在水中传播时,会很快被吸收,譬如1兆赫的超声波作用范围半径只有20米,所以这项技术在小范围的湖泊和池塘里,比在动辄方圆千米的大海里更为实用。
【1】请用横线画出描写红潮危害的语句。
【2】第③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按照逻辑顺序,依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理清晰。
【4】下列说法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凡是红潮繁殖的水域,水生植物都无法生存。
B. 击退红潮的“奇招”就是用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来消除藻类。
C. 藻类浮力细胞的共振频率是1兆赫。
D. 频率为1兆赫的超声波对漂浮在方圆数千米的大海里的红潮不会起作用。
11、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联合国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现有12亿人面临中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80个国家水资源不足,20亿人的饮水得不到保证。预计到2025年,形势将会进一步恶化,缺水人口将达到28亿~33亿。世界银行的官员预测,在未来的5年内,水将像石油一样在全世界运转。
材料二:我国属于缺水国之列,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淡水量的1/4, 居世界第109位。在人均水资源方面,中国已被列入全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而且分布不均,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淡水资源只有南方淡水资源的1/4。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沿海城市也不例外,甚至更为严重。目前我国城市供水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主,或者两种水源混合使用,有些城市因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有的城市形成了几百平方公里的大漏斗,使海水倒灌数十公里。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材料三: 三 代 井
材料四:图
为绿色
图为白色
【1】请概括你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获得的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
【2】请概括材料三的画面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
【3】对材料四“国家节水标志”的寓意进行解读,正确的是( )(多选)
A.圆形代表地球,象征着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B.标志中白色的部分像只手托起一滴水,表示节水需要从我做起,大家都积极参与。
C.标志中白色的“手”的部分又似一条蜿蜒河流 ,象征滴水汇成江河,不能浪费一滴水。
D.标志中白色的水滴部分又像团火,表示水火不相容,在火灾发生时,需要水去消灭灾情。
【4】这四则材料都表现了同一个主题,我们可以给这组材料加一个标题:___
12、课外阅读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着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选文的第一自然段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2】在开凿居庸关隧道时采用(_________)的办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在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又采用(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1自然段詹天佑工作身先士卒的性格特点是通过什么描写写出来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 ”在文中画出最能体现詹天佑民族尊严感的句子。
【5】请写出选文第1自然段中语言描写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语段阅读。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 )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 ),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 )那些外国人讥( )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1)在文中的括号里给加点字注音。
(2)在文中找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认真——( ) 安全——( )
偶尔——( ) 优越——( )
(3)詹天佑是怎样勘测线路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常”是什么意思?设想一下詹天佑会在什么情况下说“我们的工作……”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他恨不得一下子跳过去,把那灾害的根苗扑灭了;又恨不得托风带个信,叫主人快快来铲除灾害。他的身体本来是瘦弱的,现在怀着愁闷,更显得憔悴了,连站直的劲儿也不再有,只有斜着扇,弯着腰,成了个病人的样子。
不到几天,在稻田里,蛾下的子变成的肉虫,到处都是了。夜深人静的时候,稻草人听见他们咬嚼稻叶的声音,也看见他们越吃越馋的嘴脸。渐渐地,一大片浓绿的稻子全不见了,只剩下光秆儿。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今年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1】给标下划线的字注音。
发愁( ) 铲除( ) 禁不住( )
憔悴( ) 越吃越馋( )
【2】选文最后一句中,为什么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象一下,稻草人“禁不住低头哭了”以后还会有什么事发生?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模仿秀。(用加横线的词语造句)
(1)它们色彩热烈明快,因而也更使人感到亲近。
(2)北京城这秋色的秋林啊,终于使我明白:大自然并非只有一种绿色,也并非只有一种黄、一种红……
16、典典说:“爸爸,今晚有‘超级月亮’,晚上我想和您一起赏月。”(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人生的问题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我班被评为先进班集体,全班同学个个感到自豪。(肯定句变为否定句)
2.他是一个好学生。(陈述句改为感叹句)
3.难道那条街不热闹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4.王兰告诉老师:“我叫王兰,是从上海转来的。”(改为间接叙述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这些设想是遥远的事情。(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本次习作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