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累与运用
看拼音,写词语,再按要求完成。
1.登高yuǎn tiào(____________),沙漠中的一只只luò tuo(____________)在míng mèi(____________)的阳光下,渐行渐近,脖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旅途也就不再jì mò(____________)了。
2.抄写以上句子,注意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抄写时去掉拼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列字组词。
(1)储
(2)贮
(3)温
(4)暖
3、词语积累与运用。(12分)
(1)“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中“不可计数”表示 ,有这样含义的四字词语还有 、 等。
(2)“我站在船头,悠闲地欣赏周围的风景。”这个句子中“悠闲”可以用 等词语来替换;“欣赏”还可以与 等词语搭配。
(3)补充词语,并用你喜欢的两个词语写话。(7分)
( )( )而来 ( )言不讳 疲惫不( ) 如愿以( )
( )( )不安 ( )腑之言 ( )心耿耿 温文尔( )
4、把诗句补充完整。
1、好雨_______________,当春____________,_______潜入夜,_______细无声。
2、________沙如雪,________月似钩。何当___________,快走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4、不是花中偏爱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____________;志在流水,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
5、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身在异乡的季羡林食不下咽、___________________(qǐn bù ān xí ),这是思念的愁苦;
__________________(bǎo jīng fēng shuāng)的老人对海鸥悉心的照料,这是无私的付出;垂暮之年的嘎羧,回到曾经_________________(yù xuè bó shā)的战场,这是英雄的抉择;伯牙遇子期,知音传佳话,这是让后人 __________________(jīn jīn lè dào)的故事。
6、古诗词阅读。
咏竹
[清]纪琼
风来笑有声,雨过净如洗。
有时明月来,弄影高窗里。
【1】《咏竹》中的“风”和“雨”表面上指自然界的风雨,实际喻指 ______________,同样,“笑有声”表面上指竹子被风吹雨打时发出的声音,实际喻指 ______________。
【2】竹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挚友。在不同的人面前,竹有不同的风骨。请根据竹的本性,选填竹代表的精神或品格。
A.乐于奉献 | B.刚正不阿 | C.虚心 | D.坚韧 |
①因竹笔直向上,可形容人 _____。
②因竹四季青翠,做雪凌霜,可形容人 _____。
③因竹中空,可形容人 _____。
④因竹全身是宝,可形容人 _____。
【3】这首诗赞美了竹怎样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借物来赞颂人的美好品格的古诗?选择一首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直通车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这片诗把西湖比作__________,描绘了它________时候和______时候各具特色的美丽景色,由衷地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后来,人们把西湖称为_________,就是从这首诗中来的。
【2】诗句中与“淡妆”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___,与“浓抹”相对应的是__________
【3】苏轼的作品我们读过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_》等。
【4】你还知道的宋朝的诗人和作品: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
【5】我积累的描写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问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2】下列各句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可爱的家乡
我的家乡大理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这里物产丰富,山水秀丽,不仅在全州有名,而且在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一定名气。
大理的物产十分丰富。苍山上有数不清的树木,是优质的建筑材料;洱海里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是广大群众喜爱的食品;坝子里良田千顷,盛产粮食、蔬菜和各类瓜果。家乡的特产大理石更是驰名中外。大理石用途很广,在建筑方面,可以做基石、铺地面、贴墙壁;在工艺方面,可以制成花瓶、屏风和各种精美的观赏品;在文化和生活方面,可以做笔架、砚台、杯盘、桌凳等等。大理石制品十分漂亮,白如玉,洁净无瑕;彩如霞,色泽斑斓,墨绿的、赭黄的、水纹的,无不晶莹光洁,令人赏心悦目。
大理的风景十分优美。苍山十九峰,白雪罩顶,彩云缠腰,山泉清冽,山花争艳。森林郁郁葱葱,峦崖千姿百态,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去攀登。三百里洱海碧光浩荡,蔚蓝的水衬着洁白的帆,如诗如画。夜晚,明月东升,月光洒在洱海上,海面上的白波闪闪烁烁,仿佛游龙的银鳞;近岸处渔火点点,笑语声声,真让人辨不清是人间还是仙境!
家乡的山山水水是如此富饶美丽,我怎能不热爱自己的家乡?
【1】文章题目里的重点词是__________。
【2】文章主要写了家乡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的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文章,说一说你的家乡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袋鼠妈妈的大口袋
袋鼠妈妈有只大口袋,里面装着她的两个孩子。
看到小熊的口袋钉着漂亮的纽扣,袋鼠妈妈很羡慕,她也在大口袋上缝了一颗大纽扣。
袋鼠妈妈想:人家一定会认为我很漂亮的。
第二天,两只小袋鼠想从纽扣的两边钻出头,他们的脖子竟然被卡住了。
“哎哟,哎哟”两只小袋鼠叫起来,他们觉得气都透不过来了。袋鼠妈妈没办法,只好拆了纽扣。
这天,袋鼠妈妈看见小兔子的口袋上装着拉链。她羡慕极了:“拉链比纽扣更好看,我也应该装条拉链。”晚上,袋鼠妈妈真的把拉链缝在了自己的口袋上。
第二天,她把两个孩子装进口袋里,然后拉上了拉链。
两个孩子在里面叫起来:“闷死啦,闷死啦!”
……
【1】袋鼠妈妈的口袋里装着____________。袋鼠妈妈第一次给自己的口袋装上了_____________,第二次给自己的口袋装上了___________。
【2】两只小袋鼠在妈妈的大口袋里叫着:“闷死啦,闷死啦!”依据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预测,袋鼠妈妈之后会怎么做呢?写一写后面的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一直珍藏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妹妹追问我得到了哪位名师的指导。我告诉她“是一位老太太,就住在12号楼,非常瘦,满头白发,不过-----她是个聋子。”
聋子 妹妹惊叫起来 聋子 聋子 多么荒唐 她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 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 你竟说她是聋子
【1】给第二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
【2】文中老太太的外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两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点明了老妇人的身份,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妹妹的话中可以看出。
【4】我知道了老妇人的身份后,会产生怎样的情感? “我”会怎么说,怎么做试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安居乐业
春秋时,哲学家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非常不满,提出了他理想中的“小国寡民”社会: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人们不用坐车乘船到远方去;没有战争,人们不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人人有自己喜欢的职业,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与相邻的国家望得见,但不相往来。
【1】阅读文章可知,( )提出了“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2】“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被提出,是因为( )
A.老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不满。
B.老子所在的国家国土面积小,人口稀少。
C.当时人人吃得好,穿得舒服,住得安稳。
【3】根据对春秋时期社会现实的了解,你认为“小国寡民”的社会能实现吗?( )
A.能
B.不能
C.不知道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拒绝洗衣服
①“你已经7岁了,要学着自己洗衣服,”母亲没有接儿子递过的脏衣服,“你是小男子汉了,要自立!”
②“我们班上的小朋友都是他们妈妈给洗衣服的,”儿子噘着嘴说,“为什么你不给我洗衣服?”
③“因为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母亲A(依然、竟然、果然)没有接。
④“哼!”儿子气愤地把衣服扔在地板上。
⑤“我洗吧!”父亲拾起儿子的衣服。
⑥“不,”母亲将衣服从父亲手里拿过来,并放在沙发上,“让他自己洗!”
⑦儿子的衣服每脏一次,就让母亲给他洗一次。每次,母亲总拒绝给他洗衣服,也不让父亲给他洗衣服,一次又一次要他自己动手去洗,而他依然气愤地把衣服甩在地板上,这时,母亲总是心平气和地从地板上拾起放在沙发上。
⑧沙发上的脏衣服越来越多,儿子的干净衣服越来越少。直到一天,儿子将所有的衣服都穿脏了。
⑨“妈妈,给我洗洗衣服吧!”儿子眼巴巴地望着母亲,“好妈妈,给我洗洗吧!”
⑩“孩子,”母亲双手轻轻地摩挲着他圆圆的脑袋,“你已经是一个小男子汉了,要学会自立!懂吗?”
⑪“我洗吧!”父亲将双手伸向沙发上的脏衣服。
⑫“不,”母亲阻止了父亲的双手,“让他自己洗!”母亲将一盆清水端到儿子面前,并将一袋洗衣粉放在他面前,满眼柔情地望着他。
⑬儿子撇着嘴将洗衣粉胡乱地倒入脸盆中,又胡乱地搅了几下,然后把衣服放在水中,泪水顺着胖乎乎的小脸滑落下来,一阵手忙脚乱过后,他将衣服从水中捞出,洗过几次后,脸盆中的水依然很黑。这时,母亲从儿子手里接过衣服,挂在衣架上。
⑭等儿子洗完衣服,母亲微笑着在他布满泪痕的脸蛋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儿子长大了!”
⑮第二天早上,儿子发现自己洗的衣服B(依然、竟然、果然)非常干净。
⑯母亲笑吟吟地对父亲说:“看咱儿子多乖!看咱儿子洗的衣服多干净!”
⑰从此,儿子所有的衣服都是自己洗,而且一次比一次干净。儿子在学校经常对小伙伴们说:“看,我自己洗的衣服!多么干净!我自立了!”
⑱一天深夜,儿子起来去卫生间。他发现卫生间里的灯亮着,而且有洗衣服的声音传来。他轻轻地走进卫生间:原来母亲在洗衣服!正是今天自己刚刚洗过的衣服!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1)心平气和:__________________
(2)摩挲: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语境,文中画线的两处应该选择哪个词语?
A处( ) B处( )
【3】文中儿子拒绝洗衣服是因为_____________,母亲拒绝洗衣服是因为___________。
【4】等儿子洗完衣服,母亲微笑着在他布满泪痕的脸蛋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儿子长大了!”这句话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描写,体现出了__________________。
【5】当儿子发现妈妈深夜正在洗自己刚洗过的衣服时,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
【6】读过文章,你觉得这是一位_______的母亲。如果让你用古人的诗句赞美母亲,你会写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竹节人(节选)
①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②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③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④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⑤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⑥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⑦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⑧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兵器名称对应的实际物品。
金篮棒—(_______)
虎头双钩—(________)
【2】第①段画“ ”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写出两种)
【3】从第③段画“ ”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中,你能体会到作者要重点表达的是( )。
A.竹节人非常可爱,很好玩。
B.竹节人不受控制,不能做出灵巧的动作。
C.游戏很无聊,不能吸引“我们”。
D.制作竹节人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4】第⑤⑥段末尾都有“神气”,这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 )。
A.作者当时没有别的心情。
B.作者用竹节人征服了老师,很骄傲。
C.作者对创造的竹节人很是欣赏,心里很自豪,很得意。
【5】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是怎么做的?这种做法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你最喜欢什么玩具?它给你带来怎样的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按要求写句子。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乐园。
(1)“我几次到船上去,取出了许多东西。有几件虽然不值钱,对我来说却很有用,……还有日晷(guǐ)、望远镜、地图和航海类的书籍。”读名著时,我们都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请你评价一下鲁滨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照样子,补写句子)小学的时光如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选择一个,写一两句话。
坐在教室里 上学路上 跑步 唱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中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以文学鉴赏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深化和提高文学鉴赏的研究形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移居月球的设想就算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去居住呢?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1)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仞绵亘蜿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
(2)我们把整个任务顺利完成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21、习作展示台
两题,任选其一。要求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
1.题目:特别的
你一定经历过很多特别的事:一场特别的活动,一次特别的作业,一堂特别的课……你也一定遇见过很多特别的人:富有个性特点的家人、老师、同学……生活如此精彩,请选择生活中你最有感触的一份“特别”写下来。注意:围绕中心意思选取典型事例。
2.我们常说: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写一写你眼中的奇妙世界。它可以是一道风景,也可以是一种景观等。题目自拟。注意语句通顺,内容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