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课文内容填空。
(1)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
(3)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___________________。
(4)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仙人掌凭着顽强旺盛的生命力(______)在最酷热干旱的艰苦环境中生长着,(______)给人们贡献出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它(______)浑身是刺,貌不惊人,(______)它适应艰苦环境而生存的坚忍顽强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却是一种独特的美丽。(______)评选植物界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的典范,我(______)首推仙人掌。
3、本学期的“快乐读书吧”中,我们共同阅读的是高尔基的小说《______》,故事中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在外祖父家中,他最亲密的人___________。
4、仿写,注意词语的组成特点,要求字数相同。
(1)说不出:______不______ ______不______ ______不______
(2)开了花:______了______ ______了______ ______了______
(3)千灾百难:千______百______千______百______千_____百___
(4)ABB式词语:湿淋淋、 、
(5) “自×自×”式词语:自言自语、 、
(6)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心惊肉跳、 、
(7)描写人物神态的词语:怒目圆睁、 、
(8)三番五次:三____五____ 三____五____ 三____五____
(9)竭泽而渔:____而____ ____而____ ____而____
(10)如臂如股:如____如____ 如____如____ 如____如____
(11)有声有色:有___ 有____ 有____有____ 有____有____
(12)无影无踪:无___无____ 无____无____ 无____无____
(13)大摇大摆:大____大____ 大____大____ 大____大____
5、填上适当的词语:2%
( ) 的目光 ( ) 的闰土
( ) ( )
6、阅读与理解。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____。
【2】诗人写院中的月色,只用了“地白”二字,给人澄澈、空明之感,由此你想到了李白的哪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古诗内容,把诗人笔下的月上中天时庭院的景色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知秋思落谁家”这句诗委婉地表达了游子( )之情。
A.喜爱秋天 B.热爱祖国 C.热爱大自然 D.思念家乡和亲人
【5】望月怀远的诗还有很多,请你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由______代词人_____所写的一首词。“________” 是词牌名,______是词题。
【2】首词中“见”字的读音为_________, 它的意思与“_______”相同。
【3】这首词描写的是______季的景色,从“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词语可以看得出来。
【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嗅觉和听觉描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5】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词人对乡村夏夜的宁静和优美的喜爱,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B.表达了词人旅途的忧愁孤寂、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8、材料一
浪淘沙(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把这首诗补写完整。
【2】读这首诗,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⑴“浪淘沙”是唐代曲名。( )
⑵“九曲黄河万里沙”中“曲”应读“qǔ”,在这里表示“歌曲”。( )
⑶这首诗前两句中的“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词语,描绘出了黄河奔腾汹涌的姿态。( )
⑷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站在黄河边,眺望滚滚波涛时有感而作。( )
【3】用自己的话写一写第1题中补写的诗句的意思和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为她写出不朽的诗篇。请在下面再写出两篇不同作品中描写黄河的诗句。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现代文阅读。
出乎意料的人生三问
上课铃响后,班主任来了,他没有带书,站在平台上半天没出声,同学们都诧异地望着他。
老师扫视着同学们,说:“这节课,我们来讨论三个问题。”接着,他问道:“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个?
大家哄堂大笑,齐声回答:“珠穆朗玛峰!”
老师接着:“第二高峰呢?”这下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了。老师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老师顿了顿,提出第二个问题:“有人想烧壶开水,可等他生好火时才发现柴火不够,他该怎么办?”
同学们议论纷纷,意思是赶紧找柴火。
老师不置可否,问道:“为什么不把茶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呢?
接下来,老师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古代有一个人,想学好门立身的本领,他曾反复比较,决心去学屠龙之技。他去拜了名师日夜苦练。大家说,他后来怎样呢?
同学们兴致勃勃,说他肯定能成为英雄、明星,受世人尊崇。
老师越听,头摇得越快,说:“这个人一定会穷困潦倒一生,因为世上没有龙。”
经过老师的循循善诱,大家终于明白,原来这节课老师要告诉自己的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那就是做人要力求出色,勇争第一,这样别人オ会发现你、记住你;做事要敢于创新,方法灵活,干万不可墨守成规;做学问要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效益,闭门造车是没有出路的。
【1】“面面相觑”的“觑”字我们不认识,应该选择( )查字法,先查( ),再查( )画。用“换字法”猜猜这个“觑”,可以换成( )字。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诧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句子的含义。
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班主任老师告诉了我们哪三个方面的道理?用“_____”画出来。
【5】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要素,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义犬复仇
①当年,我在边防哨所服役。我们哨所有个年轻小伙子,是一位很优秀的军犬引导员。他引导的是一条牧羊种的大狼狗。这条狗年轻健壮,训练有素,对他依恋极了。他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这条狗身上。
②一天,在我们哨所所管的边境上,有一股匪徒越境了。当我们赶到战斗现场,呈现在眼前的是这么一幅图景:越境者被打死三个;一个战士被打死,牺牲的正是那位青年人——军犬引导员斯达罗斯青。这个年轻人死得壮烈。他打光了所有的子弹,同敌人展开了肉搏,不幸在肉搏中被敌人用手枪打死了。他身旁躺着一条受了重伤的狗。它保卫过自己的引导员,受了两处枪伤。
③大家对斯达罗斯青的牺牲都深感悲痛。我们也很记挂那条名叫“文尔内”(忠诚的意思)的狗。文尔内很快就养好了伤,于是,我们把它分配给另外一名战士去引导,但是,这个决定就是贯彻不下去。文尔内不服从新引导员的引导,它老是走到它先前的引导员被打死的地方,哀鸣不止。对了!我差一点忘了一个重要的细节:在斯达罗斯青的遗体旁边,我们发现了两根人的手指头。说不定,这是枪杀斯达罗斯青的匪徒的手指头,是狗咬下来的。
④文尔内有一处枪伤是在头部,子弹损伤了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它很快就变聋了。我个人收养了它。它住在我家里,对我家里人都很亲近。没多久,文尔内完全变聋了。正是由于听觉的丧失,它其他的感觉变敏锐了。它能由人们嘴唇的牵动明白人们的意思;你也可以耳语般地对它下命令,它马上就会去执行。
⑤我军攻克柏林后,我随同一位将军飞往柏林。有一个狗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有三个人在半个小时内枪杀了四百只狗。“有一个人射杀得特别起劲,是个无指头的人。”几个月过去了,我的家属也由国内迁来,聋狗文尔内也随家迁来了。
⑥有一天,我带文尔内由卫戍司令部回到住所去。这一天它的表现却异乎寻常:走起路来很不安分,一会儿离开我朝前直跑,一会儿又落在我后面,时而耍脾气。弄得我也生气了,就吆喝了它一声,而我马上就发现了,文尔内像发寒噤一般全身颤抖,一会儿紧张地嗅嗅空气,一会儿又嗅着人行道的路面。莫非它生病了?
⑦“文尔内,你上哪儿去?回来!回来!”我喊叫道。但是,它头也不回地朝前跑……文尔内消失不见了,我忧心忡忡地回家去了。
⑧两个小时后,我接到了一个电话。文尔内在大街上咬死了一个中年男人。文尔内几乎咬穿了他的喉管,死者的右手缺了两只指头。文尔内竟能由柏油路面上的足迹嗅出了敌人的气味。这个人的气息在它的头脑里保存了八年之久!八年来它一直对他怀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并且等到了复仇的一天!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异乎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骨铭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段用“ ”画出具体表现斯达罗斯青死得壮烈的句子。
【3】短文记叙了斯达罗斯青_______________和文尔内_______________两件事。
【4】文尔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很感人,尤其是义犬文尔内,为了替主人报仇,八年来从未忘记过敌人的气味。请对文中画“ ”的句子进行批注,写出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①皮鞋匠静静地听着。②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③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④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⑤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⑥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⑦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⑧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用“ ”画出皮鞋匠听了音乐时想到的画面。
【2】这段文字向我们展现了哪三幅画面?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画面的变化中,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变化,先是_______,再_______,然后_______。
A.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4】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请你写一写读了这段描写后想象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①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差不多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②我的目光顺着僻静的小路探索,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它们一队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来,一定是很远很远的地方吧?现在它们归来了,每一个都用前肢推着大过身体两三倍的食物,行色匆匆地赶着路。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勤勉地奔忙呢?
【1】写出三个和“全神贯注”意思或用法相似的词语。
【2】第①自然段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
A. 表示解释说明 B. 表示意思递进 C. 表示语意转折 D. 表示声音延续
【3】“我看到‘村民们’的劳动生活了。”这里的“村民们”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4】请用“ ”画出第②自然段的总起句。
【5】读了短文,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春节思维导图,作答。
【1】下列不属于春节别称的是( )
A.元旦
B.元正
C.新春
D.开元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节期间,人们举办的一切活动都为祈祷求福。
B.人们舞龙是为了祈求龙神降雨,让庄稼风调雨顺。
C.人们大年初一去寺庙烧香拜佛,能够保佑家人健康平安。
D.自古以来,一年中最大、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就被称为“春节”。
【3】由春节流行的习俗,你想起了哪首相关的古诗,请把题目、作者、诗文完整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
【5】我知道“五谷丰登”中“五谷”具体指____、____、黍、菽、稷
14、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对280人使用微信情况的调查统计
材料二:什么是低头族
低头族,是指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那些作“低头看屏幕”状的人群。他们看手机或平板电脑里的微信,上网玩游戏,看视频,想通过盯住屏幕的方式,把零碎的时间填满。低着头是他们共同的特征,他们的视线和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难分难解。低头族主要出现在城市的地铁上、公交车上,甚至大街小巷,他们的行为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和健康隐患。
【1】上面两则材料都与一个话题有关,这个话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一的调查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看待“低头族”的做法?至少写出两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海鸥们肃立不动。(改为比喻句)
2.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缩句)
3.嘎羧凝视着江面。(扩句)
4.用适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 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5.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成转述句:
16、那个渔民的儿子把埋在沙里的琥珀挖了出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他学棋不够专心。(用关联词语连接)
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班同学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困难他_________,面对失败他________ ,面对欺辱他_________。(填写近义词)
(5)在老师的教育下,王强端正了学习目的,能按时完成作业,错别字也大大进步了。他还积极参加文愉活动,在全校师生和少先队员们参加的联欢会上扮演了节目,有详有略的朗读了老舍写的“草原”。(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詹天佑不怕困难。詹天佑不怕嘲笑。(用合适的关联词连成一句)
2 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19、根据提示,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续写几句话。春节快到了,人们比平时更加忙碌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束阳光透过叶缝照在她的满头银丝上。(缩句)
2.我面对老人演奏。(扩句)
3.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所以一切生命都需要它。(修改病句)
4.当时我忘记了完全白看书的尴尬。(修改病句)
5.父亲对我说,打我不是为别的事,就为我白看人家的书。(改为转述句)
21、习作天地。
将要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此时,你有什么别样的情绪在心头?是难过,还是喜悦?是不舍,还是兴奋?是忐忑,还是向往?请以“毕业了,我很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把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