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例:热乎乎(ABB)
亮________ 白________ 软________
例:赫赫伟绩(AABC)
念念______ 津津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否定——(______) 赞扬——(______) 承认——(______)
骄傲——(______) 固执——(______) 幼稚——(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不少诗人把情感融人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中。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委婉地表达了他望月怀人的思想感情;《迢迢牵牛星》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慨有情人难成眷属;“_________,__________”是李贺借马抒怀,渴望建功立业又不被赏识而发出的感慨;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也要勇于实践,将“知”与“行”有机地结合起来。
2.文有奇喻。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__________呢?
3.文有对比。为__________而死,就____________:替法西斯卖力,替___________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4.文有主旨。本学期,通过课文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其中有_____________的李大钊、__________的张思德、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
5.文有经典。品读名著,我认识了骑着鹅去旅行的小人儿____________(人名)、经历了五次历险的调皮男孩___________(人名),而作家笛福为我们展现了一位____________(四字词语)的鲁滨逊。
4、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5、根据积累填空。
(1)《马诗》一诗中写诗人希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浪淘沙》(其一)中表现黄河的磅礴气势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故人庄》中描写优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6)五行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土。
(7)钟期久已没,__________________。
(8)无情未必真豪杰,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朗诵下列句子时,节奏、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明月/ 别枝/ 惊鹊
B. 七八个/星天外
C. 听取/ 蛙声/ 一片
D. 旧时/ 茅店/ 社林边
【2】词中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象。你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出来的。
【3】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一词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明月”、“清风”点染夏夜美好景色,“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幽静。
B.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丰收后人们热烈畅谈的情景,进一步补充夏夜特色。
C.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巧用数词、名词,清新活泼,朴素通俗。
D. 这首词描写美丽的农村风光,抒发词人喜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7、读下面的古诗,并完成填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诗题中“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写了____________的情境。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黑云/翻墨/未遮山
B.白雨/跳珠/乱入船
C.卷地风来/忽吹散
D.望/湖楼下/水如天
【4】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下面词的片段,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呜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呜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9、阅读理解
风雨车上
深秋的北方,寒气逼人,偏偏天又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上班族”们纷纷诅咒鬼天气。公共汽车满载着乘客,像蜗( )牛似的在风雨里艰难地爬行。
车上,他端端正正地坐在第三排的座位上,一身整齐的军装与屁股下的座位极不相( )称。但他似( )乎并未顾及自己是军人,就那样脸朝着车内,背靠着车厢板,稳稳地坐着,就连站在自己面前的老人他都装着视而不见。
人们开始议论:“现在这些当兵的,心安理得地坐在座位上……还学雷锋呢?”他的脸红了红,但还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他准备下车了,刚巧从车门上又来了一位军人,他马上欠身叫住了他:“同志,请到这里坐!”人们有些愤怒了。但就在他说完话的一瞬( )间,一股寒风涌进了车厢,人们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再看他坐过的地方,一个脸盆大的窟窿出现在他背靠的位置,他的后背已经湿透了。后面的那个军人立刻心领神会,用和他同样的姿势又端坐在那里。
车继续向前缓缓地爬行……
【1】“上班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 )”里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3】请用“ ”在文中画出一句比喻句,并仿照这个句式再写一句话。
【4】请用几个恰当的词语概括人们的心情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怎样理解“一身整齐的军装与屁股下的座位极不相称”?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怎样理解“他的脸红了红,但还是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结尾写道“车继续向前缓缓地爬行”,此时,车厢内人们又会怎样议论呢?请你根据当时的情形合理想象,然后写在下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红杉的启示
在植物界,加州红杉应该算是最雄伟的,其长成的高度可达八九十米,相当于三十层楼的高度。
一般来说,长得越高大的植物,它的根深入土中越深,以确保其不受风雨的侵袭而(矗立、屹立)。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加州红杉的根,却只是散布在土地的浅层中。
根扎得不够深的红杉,为何能抵挡风雨?为何能长得如此高大呢?
研究发现,红杉的生长,总是成群相伴而生,并没有单独生长的。这一大片红杉彼此之间的根交缠叠绕、紧紧相连。它们一株连着一株,形成一片(壮丽、壮观)的红杉林。除非风大到掀起地皮,否则是无法撼倒它们的。
红杉这样浅根密布的生长方式,正是它长得如此高大的秘密。它的根大范围密布于地表,方便快速吸收赖以生长的水分与养分,并将向下扎根的能量,全部用以往上生长。
加州红杉就这样,打破了一般植物的生长方式,用根部相连、彼此相系,终能成就屹立不摇的大片红杉林。
萨提曾经说过:“那些不肯弯下腰扶别人一把的人,当他们跌倒时,也没有人会愿意扶他一把。”自己的强大并不能保证获得大成功,唯有倚靠群体的力量,才能抵达成功的峰顶;也唯有帮助更多人成功,我们才能有往上一层成功攀升的能量。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2.细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在整个植物界,加州红杉绝对是最雄伟的。 ( )
(2)有许多长得高大的植物,它们的根深深地扎入泥土之中。 ( )
(3)加州红杉尽管十分高大,但它的根只是散布在土地的浅层中。 ( )
(4)加州红杉,有一些相伴而生,也有一些单独生长。 ( )
(5)加州红杉跟一般植物的生长方式一样,没有什么独特之处。 ( )
3.一般植物是如何生长的?加州红杉又是怎样“打破了一般植物的生长方式”的呢?请你用简单的语句概括。
4.加州红杉给我们哪些启示呢?
11、阅读理解
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道:“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他晚上七点钟回来。”母亲摸着我的脑袋,笑着说。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地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我把头埋得低低地。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我看这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这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在床上失望地痛哭起来。饭厅里,母亲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了一篇我新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十二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歧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谨慎: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声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两股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的小船”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选择正确答案。
①“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句中的引号表示:______
A.提示这是特别重要的词语;B.引用父母的话;C.反话;D.双重语
②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
A.解释说明;B.话题的转换;C.语意的跃进;D.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4】为什么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谨慎地把我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1】请在选文中找出一个谚语______________,这个谚语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色味双美”的意思是__________,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4】这两段话分别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哪两个习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 )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 )过来,被那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 ),“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你从这些字中体会到了什么?
【2】下面哪句话不能体现“我”和同学对玩竹节人的痴迷?( )
A.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
B.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人了迷。
C.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3】画“ ”的句子说明了_______,从______、______两个词语可以看出来“我们”对竹节人的喜爱。
【4】简要概括该文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内容梳理(课文回放)。
1.《彩色的翅膀》课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强调了这些小昆虫在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活。
2.《彩色的翅膀》课文通过__________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__________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德。文中还巧妙地运用__________的叙述方法,交代了__________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的深情跃然纸上。
15、绿色的椰子树摇曳着绿臂,向滩边的仙人掌述说着什么。(仿照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5分)
(1)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不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改为反问句)
(2)蚁穴可以毁坏河堤。)(改为“被”字句)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打比方的句子)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成转述语句)
(5)敌人的神机妙算被我们识破了。(把病句改正过来)
18、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花园的花“红、香、多”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一些词语与戏曲有关,请在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词写一句话。
跑龙套 | 唱白脸 | 花架子 | 对台戏 |
___________
20、照例子,选择一个词语或自定词语,发挥想象,把一种情感写具体。
例句:(沉重的心情)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欣喜落狂、激动、沮丧、饿、愤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联系诗句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绝知:
(2)学问:
(3)无遗力:
(4)少壮:
(5)工夫:
(6)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