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我会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在空中回旋地飞。________

可怕的梦。________

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________

形容辽阔,无边无际。________

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________

2、根据句意,在括号里填上画线词语的反义词。

1.铃声响了,热闹的教室一下子______了。

2.我们不能随便地______他人,要学会相信别人。

3.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凉的土地,现在成了______的大都市。

4.别人都说他是聪明______”。

3、品读经典,品味人生。

1.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悠悠故乡情,淡淡思乡愁。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这样表达愁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一生对汉室忠心耿耿,真正做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4.爱国是一种高尚的情怀,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陆游曾说过:“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____。”李纲也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名言。

5.课外,你一定读了很多书,如_____的《童年》,管桦的《_________》,曹文轩的《____________》。

6.他们的到来引起了大舅米哈伊尔与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母亲来讨要嫁妆,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他已感受到外公家弥漫着的相互仇恨的气氛。大舅捉弄老裁缝格里戈里,让侄子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格里戈里手边,不料却被外公无意中戴上,外公把孙子抽了一顿。他因为把桌布放到染桶里也被外公狠狠打了一顿,打得他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外祖父不仅经常打孩子们,还经常痛打外祖母,为一点点小事,外公就会大发雷霆,动手打人。

A.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 B.文中的外祖父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__的曲子 __________的小路 __________烛光

__________地倾听 __________的月光 __________大海

5、查字典。

(1)“探”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应在“扌”部中查(  )画。

(2)“探”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试图发现(隐藏的事物或情况); ②做侦察工作的人;③看望;④向前伸出(头或上体)。请选择“探”字在下列词语中最恰当的解释,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探路(  ) 探望(  ) 密探(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_____,词题是____________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_

【3】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4】词中的“见”读____________,它的意思与“____________”相同。

【5】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词上片写_____________的夏夜,以鸟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黄沙道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突然出现,表现 ___________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①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②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③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与《城南》一样,都属于七言绝句的是(   )

A.《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B.《春晓》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根据意思写诗句。

一番风雨使昔日艳丽的桃花和李花零落殆尽,而春草不仅没有被摧毁,反而青翠欲滴,显得更加齐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诗句,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古诗前两句描绘的是雨中的景色,后两句描绘的是雨后的景色。________

(2)诗的第一、二句写出了雨量之大,雨势之猛。________

(3)第三、四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暴雨过后零落殆尽的桃李与翠绿齐整的青草进行对比,暗示了桃花、李花虽艳丽但生命力却很弱,青草虽很朴素但生命力顽强的哲理。________

4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哪些描写青草的诗句?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一读,做一做。

   

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1补充诗句,并用﹏﹏画出中心句。

2千山在诗句中指的是       万水指的是  

3这首诗是的作者是_____。这首诗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和___精神。其中表现红军把乐观主义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选自《习近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2月21日“人民网”)

材料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目前中小学教材中的优秀古诗文比例已经提升了,这很有必要。诗歌朗朗上口,又有节律,读起来能调节身体,还能调节心情,孩子们会很喜欢。”(选自《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好三件事》,2018年3月20日教育部网站)

材料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古诗文阅读量统计。

版本

总数

年平均数

增长率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小学

初中

2013版

69

64

11.5

21.3

79.7%

93.8%

2017版

124

124

20.7

41.3

【1】阅读材料三,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拿到语文书说:“我很想学好古诗文,但它太难了,学不进去。”请你联系上述材料,给他写几句鼓励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落(_____  弹(_____  开盖子(_____  叽里啦(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描写了激烈的______场面。在描写时,作者既对狼牙山五壮士的战斗情形进行了概括描写,又对_____进行了详细描写。这种写作手法被称为“________ ”。“_____ ”是对场面中的重点人物进行详细描写。“____”是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描写。

【4】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宁死不屈

B.峰顶歼敌

C.坚强不屈

D.歼敌成功

【5】痛击的结果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利用探测器对火星作近距离的( 观察 观测)。1971年,美国发射的“水手9号”探测器进入了环绕火星飞行的轨道,给火星拍摄了大量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   观测)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暗的斑点。通过近距离(观察 观测)还发现,以前(观察 观测)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不是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而是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引起的颜色明暗变化。

【1】用“ ”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___年,___国发射的“______ ”探测器进入了环绕______飞行的轨道,给____拍摄了大量的照片。

【3】从文中我们知道科学家对火星又有了哪些新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科学家们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与欣赏。

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睡觉原本是我们每日必做的事,可如今,想拥有一夜好睡眠竟成了许多人的“奢侈品”。

现在的我们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白天很疲倦,总想打瞌睡,而到了夜晚,很小的声响也能让我们从睡眠中醒来,偶尔还会觉得呼吸困难;早上体力不支,不想起床,晚上却精神十足,难以入眠;浅睡、失眠、肢体抽动等睡眠状态都出现了。

这不禁让人发问: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如果将睡眠问题归结为枕头、卧床或者被褥不免避重就轻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那些睡稻草、睡大地、睡马路的人,一个个都睡不着、睡不久、睡不实。

我们越来越忽视早餐,而把晚餐当成最为丰盛、最应该享受的宴会。我们的晚餐可以从6点吃到8点,晚餐时吃下的那些大鱼大肉,带着满身的油腻会在我们的消化系统里,待上比蔬菜和水果长得多的时间,即便我们已经想睡了,但是身体却不能答应,再加上饭前的酒精,饭后的浓茶、咖啡,这时,不是我们说想睡就能睡得着的。

当我们看到那些通宵达旦的电影院、KTV、健身房、酒吧以及棋牌室里人来人往时,我们都不得不无奈地惊叹,现在的人们已经将一天中最好的入睡时间点,给了丰富的夜生活,而不是温馨的家,温暖的床。大行其道的休闲娱乐,正悄然无声地吞噬着本该属于我们的睡眠时间。

当我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都市生活中,不得不面对那些无法回避的紧张、烦躁和焦虑情绪的时候,没有哪个现代人可以将它们连同自己的衣服一起轻松地脱掉,然后,毫无牵挂地躺进自己的被窝入睡。

我们的神经已经开始习惯不分昼夜地思考关于成功、地位、名利和财富之类的人生话题。为了得到这些东西,我们不惜牺牲睡眠,将白日里的那些战斗的战线拉得更长。

归根到底,导致睡眠问题的正是我们自身无法节制的欲望。当我们在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现代生活,而不能放下自己那颗世俗的心灵时,我们的睡眠根本无力劝诫主人珍惜一下卑微的自己。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在面对生活的种种琐事之余,请关心一下自己的睡眠问题吧。否则,最终受害的只能是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我们的生活质量。

阅读链接:

链接一:为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于2001年发起一项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并将每年春季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中国睡眠研究会自2003年将世界睡眠日引入中国。(新华网北京3月20日电)

链接二:国家心理卫生所所作的一项不完全调查显示:

调查对象

平均每天睡眠时间

中小学生长期睡眠不足的占比(%)

中小学生反映睡眠质量不好的占比(%)

小学生

约为7小时

72%

超过50%

初中生

约为6小时

高中生

仅为5.5小时

 

 

链接三: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但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却普遍缺乏认识。(新华网)

1我国72%以上的中小学生睡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睡眠质量不好 B.睡眠时间不足

C.平均睡眠时间不足6、7个小时 D.平均睡眠质量不好,占比超过50%

2到底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枕头、卧床或被褥。

B.自身无法节制的欲望。

C.丰盛的晚餐、提神的饮料,大行其道的夜间休闲娱乐。

D.对功名、地位、财富的追求,放不下现实生活的心灵。

3对第3自然段的表达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过渡作用,并用问句形式,引发读者对“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的关注与思考。

B.过渡作用,并用问句形式,引出下文“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C.总述作用,并用问句形式,引发读者对“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的关注与思考。

D.总结作用,并用问句形式,引出下文“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

4阅读链接材料与《谁偷走了我们的睡眠》一文,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睡眠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B.要认识睡眠的重要性,重视睡眠问题。

C.我国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睡眠不足、质量不好的问题。

D.睡眠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成年人、中小学生中。

5文中用“杀手”来比喻“睡眠背后存在的问题”,这样写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本文提供的信息,提出三条建议,以帮助都市人解决存在的睡眠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语段,完成练习。

把穿着九个竹节的鞋线嵌入课桌裂缝里,在下面一拉紧,那立在裂缝上的竹节们就站成一个壮士模样,叉腿张胳膊,( ),跟现今健美比赛中那脖子老粗、浑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 )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斗士”便显出一副( )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俨然一个( )的古战场。

【1】文中括号里应填入的成语依次是( )

①没头没脑 ②呆头呆脑 ③威风凛凛 ④叱咤风云

A.④①②③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②①③

【2】根据意思,快速浏览短文,从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很投入地做一件事情或者对待其他事物,忘记了劳累和辛苦。__________

(2)形容费尽心计(多含贬义)。__________

【3】选文第四、五自然段末尾都有“神气”一词,这属于_____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草原》,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yín  yíng)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给选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愉快—________   勾勒—________   舒服—________

【3】选文中有两个形容“绿”的四字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我还从课外积累了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选文最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抒情,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草原上的牛马多,这是草原景色的特点。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将疑问句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民解放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国家的财产被消防队员抢救出来了。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完成句子。

(1)这种境界,使人惊叹,叫人舒服,愿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用上加点字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穿过微云,月光洒在海面上。(将这句话描写得更具体、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马宝玉纵身跳下悬崖,把那只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事。(请根据这句话想象补充雨点儿打在雨衣上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邱少云牺牲自己。邱少云绝不暴露目标。(加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德斯堡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上没有几个剧种是带着面具演出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的苹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八儿对妈妈说:“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翻译成现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习课上,教室里十分安静。(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

(3)载入史册的合影   饱经风霜的脸   屏幕前的老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展示。

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历了许许多多事情,回忆往事,有些事情曾给我们启发。从中选择一件,仔细想想这件事是怎样发生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然后写下来,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