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解释字词,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1)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旷:_______ 月近人:_______

诗意:_______

(2)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卷地风:_______

诗意:_______

2、对号入座(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居然  虽然

1.秋田狗(   )猛冲出去,却什么也没有抓到。

2.哈哈!(   )敢在白天来,可真够大胆啊!

 

3、积累与运用。

古诗词中有画面。春日泗水边“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乡村夏夜中“______,清风半夜鸣蝉”;秋江暮色中“野旷天低树,______”;江南烟雨中“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我还能写出描写景色的诗句“____________

4、课内外阅读积累与收获。

1.按原文填空。

_____鼓琴,_____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____曰:“______________。”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谁?)______在江西闲居时,晚间经过黄沙岭附近,看到月夜乡村景色写下的一首(什么文体?)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点明了是月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3.鞠躬尽瘁, _____________。——诸葛亮

4.臧克家先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__________,他___________。”第二个“他”指的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________先生。

5、含英咀华: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春日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绚丽之美;夏日有“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急雨之美。

(2)本学期,我们认识了很多英雄。读完《狼牙山五壮士》,我们可以把三国时期曹植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送给五位壮士;读完《灯光》,我们可以引用陆游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颂郝副营长。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补全古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____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1】补全诗句。

【2】读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写在________(地点)上的诗。

【3】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院的景致,其中,“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洁净,“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4】诗的后两句中,“排闼”的意思是________,这一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这两句诗的内容两两相对,是对偶句:“一水”对“两山”,“护田”对“________”,“________”对“________”。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的意思是_______,通过这个字,我们体会到春雨_________的特点。

2 画出描写夜晚的诗句。

3作者想象到的诗句是:   。这句诗的意思是

4想一想,写一写:春天的雨有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写出你积累的描写春天的两句古诗。

(1)

(2)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这两句诗中“磅礴”的意思是( )

A.(气势)充满

B.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2】这两句诗是一组对偶句,与“腾细浪”相对应的是( )

A.乌蒙磅礴

B.走泥丸

【3】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山势险峻,这是_________(实际 红军眼里)的山;“_________”“泥丸”形容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实际 红军眼里)的山。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现代文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zhuì  duò)落山jiān  jiàn),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níng  nǐng)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 )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给文中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

山涧:________

【3】给本段拟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

【4】下面两句话哪句好?为什么?

①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②顿时,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_____句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____,表现了战士们____________的精神。

10、阅读理解

感恩的习惯

小侄儿在乡下读书,三年级要学英语,便利用暑假提前随我入城。学习之余,他每天总要画张画给我:或大或小的白纸,用铅笔勾出一花一草或一小人,写上一行不算整齐的铅笔字,有时是:“姑姑,谢谢你!”有时是:“姑姑,你辛苦了!”

我问小侄儿:“干吗送我礼物?”不善言谈的侄儿红了脸,轻声说:“老师教的。老师让每个小朋友们都要学会感恩。任何时候受到帮助,都能不忘了说谢谢。”我说:“姑姑是家里人,还用客气吗?”小侄儿说:“家里人,更不能心安理得。”

小侄儿的话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我不知道是怎样的老师,能让孩子养成如此好的习惯。侄儿的行为,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我。

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我为母亲买了件羊绒衫,花掉三个月稿费。母亲摸了又摸,不相信地问我:“这么薄的东西,能比羊毛衫暖和?”冬天过了一大半,母亲也未曾舍得穿,倒是拿出来看过多次,每次都仿佛看自己熟睡的孩子,有一点折痕,都抹了又抹。她幸福地眯着眼睛,骂我浪费。这一切都深印在我的脑海中。我为母亲创造了快乐,也分享着母亲的快乐。

第一次,在父亲节,牵了父亲的手祝他快乐。父亲不善言辞,以前一个月和我说的话,加起来没有母亲和我一天说的话多。我曾羡慕人家的女儿勾着父亲脖子撒娇,为自己有父亲没父爱而伤心。现在想来,没有父亲起早贪黑,用辛苦的劳动铺平我的大学之路,我又怎能有今天?不知是不是因为我成人后,第一次牵了父亲的手,他和我的话竟多了起来。这让我悟得:原来家庭成员之间的爱,也需要表达。

感恩之习,不仅给我创造了生机,亦给我的女儿带来了希望。耳濡(rú)目染中,7岁的女儿亦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她英语考了100分,她说成绩的取得,是老师和她一起努力的结果,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谢师卡送给老师。后来的课堂上,老师提问她的次数,竟因此增多了。她终于不再害羞,敢于举手发言了。

【1】从文中找出表示下列意思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受得影响。________

自己认为所做的事情是理所当然的,心里很坦然。________

【2】仔细阅读短文后填空。

文中可以用来解释“感恩”意思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侄儿向________感恩,“我”向________________感恩,“我”的女儿向________感恩。

【4】请你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母亲因“我”的感恩而快乐的几个句子。

【5】读了这篇短文,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你以“感恩”为内容,设计一条公益用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爷爷的压岁钱

年幼时,每逢过春节,爷爷都要给我压岁钱。当时,让我激动的是那几枚硬币,过后,值得回味的却是爷爷寄托在压岁钱里的良苦用心。

7岁那年春节,我刚刚在院子里燃放过爆竹,就奔向爷爷索要压岁钱。爷爷的大手却握得紧紧的,我费了半天劲才掰开。但入目的却是满手的老茧,压岁钱在哪儿呢?看着我焦急的目光,爷爷笑着说:“我把压岁钱藏在院子里了,你去找吧!”对压岁钱的渴盼,促使我去翻墙角的坛坛罐罐,去摸屋前门后的夹缝洞……不知是累还是急,汗水一会儿就流了下来。在一旁看热闹的奶奶丢给我一个眼色。按照她的指引,我直奔鸡窝,果然,在鸡下蛋的草窝里拿到了几枚伍分的硬币——爷爷给我的压岁钱!

爷爷走过来对我说:“孩子,这钱是卖鸡蛋攒下的,去抓一把米来,喂喂这几只鸡!”

又一年的春节,我已经10岁 了,爷爷说压岁钱埋在菜园子里了。爷爷嘱咐我说:“从园中那口水井向东走10步,再转身向北走5步,弯腰去扒就行了。”我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向菜园跑去!

走进菜园,一步步量过去,掀开脚下的冻土,没有;再把周围的冻土一块块掀开来,也不见钱的影子。我有点儿泄气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气恼地抓起土块儿向远处扔去,不明白爷爷为什么要骗我。后来,当我懒洋洋地起身准备回家的时候,却见爷爷大步流星地从远处走来。这时,我猛然醒悟,转身走回菜园边,迈着大步又重新量了一遍,果然找到了几枚硬币。爷爷已经走到了我的面前,问我:“翻了几块土坷垃就烦了?”爷爷边说边慢慢蹲下身去,望着黑油油的土地说:“孩子,咱一家人吃菜就靠这园子,五谷杂粮也是从土坷垃里扒出来的,可不能烦呀!”

12岁那年春节,我已上五年级,也懂事了,不再伸手向爷爷要压岁钱。可爷爷在春节那天早上仍对我说:“压岁钱给你预备好了,你猜放在哪里了?”书包里、抽屉里、枕头下,一切可能放的地方猜了个遍。爷爷微笑着,只是摇头。直到我不肯再猜下去,爷爷才用手指指我的衣袋说:“为什么不在自己身 上找找呢?”我恍然大悟,在上衣口袋里,果然摸到已被我暖热了的几枚硬币。爷爷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以后你长大了,记住,自己的钱在自己身上装着呢!”当时对爷爷的话似懂非懂,只是向爷爷点头表示记下了。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但爷爷给我压岁钱的情景一直没忘,有时一想起便咀嚼一番。爷爷没读过什么书,识不了几个字,但却懂得生活的艰辛。母鸡、土地和我是爷爷最寄予希望的对象了。靠养几只鸡换零花钱,在20世纪70年代里,实在是农家生活的写照;而土地则是爷爷眼中的命根子。他的汗水流进土地里,他的希望也在此时播种下去。尽管那时贫穷落后,日子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爷爷对土地仍一往情深。爷爷最终还是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我的身上。他老人家是用自己对人生的领悟来启迪他的孙子吧?直到现在,我都在思考他当时想说而未说出的话。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近义词。

①尽管那时贫穷落后,日子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但爷爷对土地仍一往情深_______

②爷爷给我压岁钱的情景我一直没忘,有时一想起便咀嚼_______一番。

【2】短文围绕 _______,按时间顺序,先后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概括三次给我压岁钱的事)我解决概括事件这一问题采用的阅读方法是:_______

【3】“母鸡、土地和我是爷爷最寄予希望的对象了。”想一想,爷爷对母鸡、土地和“我”的希望各是什么?

母鸡:_______

土地:_______

“我”: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说说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是春节习俗之一。春节马上到了,我们在春节期间都会收到压岁钱,你的压岁钱是自由支配还是交给父母呢?选择一方面,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最后的时刻》,完成下列各题。

那是一个非常晴朗的日子。守望在牢门边的人们清楚地看见,一辆卡车和一辆吉普车急速地向渣滓洞开来。特务说是要把江姐和另一批同志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达时,江姐正伏在桌上草拟一个学习讨论提纲。一听见喊她的名字,她不慌不忙地把未写完的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床铺下面,随即跳下床来,拿起梳子对着墙上那面破镜子,像平常一样地梳着她的黑发。

同牢房的人听说江姐要转移,心里很难过,都跑过来围着江姐。但一看到她那样平静和不慌不忙的表情,顿时产生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有些同志连忙给江姐收拾行李。

江姐梳好了头发,在枕头下面取出了她那件洗得干干净净的,被捕时穿过的一身阴丹士林布旗袍,脱下了打着“×”号的囚服。

蓝色的旗袍外面套着一件玫瑰色的短毛线衣。江姐习惯地用手拍拍身上的灰尘,再理理旗袍上的折痕,然后弯着妻子擦去皮鞋上的泥污。她又在镜子前照了照,在室内试着走了几步,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的。

 

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

“江姐,你的换洗衣服……”一个女同志把江姐的衣服、毛巾、牙刷收拾在一个小布包里。

江姐轻轻地接过布包来,看了一眼,又递给那位女同志。

“留给大家用吧。看见这些东西,就等于看见我一样。”

包落在地上。同牢房的人忍不住悲伤,哭了起来。

这时,从走廊里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成群的男同志,戴着手铐,从牢房里从容地走出来,一路上和每一间牢房里伸出来的手紧握着告别。

江姐抬起头来,像对自己,也像对着大家说:

“要勇敢一些!每一个革命者,当他面临着最后考验的时候,都应该脸不变色,心不跳!”

江姐说完以后,就大步向牢门走去。她走到门口又停了下来,回头向室内看了一眼。熟悉的八张双层铺,一张小条桌,墙上的破镜子……

“同志们,永别了!”

“江姐!江——”人们红肿着双眼,像猛地醒过来似的,忽地一下扑向签子门。

江姐和许多男同志,挺立在囚车上面,像去迎接庄严的战斗,像去迎接即将到来的黎明。看,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胜利的欢笑,洋溢着圣洁的光辉……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了监狱中的场面,其中,“面”的描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点”的描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样有点有面,有许有略,更能突出江姐的形象。

【3】文中划“  ”的句子有两层意思,即____________________

A.是在自我激励:绝不玷污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B.是在向特务宣告:你们也不会有好下场!

C.是在向反动派示威:我们已经取得了全面地胜利!

D.是在激励同志们:要坚贞不屈、视死如归!

【4】对题目“最后的时刻”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江姐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B.即将获救的江姐在狱中的最后时刻

C.反动派最后疯狂的时刻

D.光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

【5】从文中两处划“﹏﹏﹏”的部分任选一处,把你的感受写在方框处。

【6】文中的江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给选文写一个合适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选文画“_____”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该句写出了战士们对敌人的仇恨

B.该句写出了战士们要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

C.“像雹子”写出了石头的沉重,杀伤力强

【4】从选文中,我们感爱到了五位壮士的英勇。请写几句话,表达你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各题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1简析加黑词茂腾腾咝溜溜的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粱地是人物背景。舞台设计这样的背景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③段运用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要写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腰鼓呆呆地,这里运用的什么修辞,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句子大变身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我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敌人投降了。(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很。(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改变句型

1.改反问句

(1)像张思德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2.改陈述句。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3.照例子,仿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的时候,                 ;

       的时候,                 。

4.续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改双重否定句。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6.缩句。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7.扩句。

(1)它被发掘出来了。

                    

(2)他睡熟了。

                    

8.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19、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很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缩到最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姑娘说: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下面的短语,你想到了什么?选择一个短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饱经风霜的手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先判断,后习作。

(1)以“助人为乐的同学”为题,下列能作为习作材料的,在后面的括号里打“√”,可作为详写材料的再在括号里画“△”。

①在家主动帮家长做家务。      (  )

②主动修补班级图书角损坏的图书。    (  )

③做好班级卫生清洁工作后,认真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  )

④同学家里有急事,主动代替同学值日,做好班级卫生清洁工作。    (  )

⑤下雨时,送低年级同学回家。      (  )

⑥品学兼优,连续五年被评为“三好学生”。 (  )

(2)根据选择的材料以“助人为乐的同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