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前后诗句都有对仗之美。

3.《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中有“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的名句。

4.读诗句“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时要读出黄河的磅礴气势。

2、结合句子说说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轻灵:__________________

2.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参差: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拼音写汉字

sōng shān cōng yù cán  rěn shēng jī bó  bó fán  zh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yí mìng wū hū wēi xié zuì  kuí huò shǒu xiāng bèi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kān chēng   piē  kāi qián bèi xiá  zhǎi quán  héng

( ) ( )   ( )   ( )   ( )

zhuàn  xiě   mù  pái   dǎ  rǎo jù  jiàng   chù  jiāo

( ) ( )   ( )   ( )   ( )

diàn jù jiāo  dài zhān bǔ yì  sōu zhú  kuāng

( ) ( )   ( )   ( )   ( )

5、小小书法家。请以本学期所学古诗为内容,在下列的方框中写一幅书法作品

书写提示:①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②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

江南春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浪淘沙(其一)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解释加点的词语。

九曲:___________ 簸:_______

【2】写出了黄河的雄浑气魄,突出了黄河一往无前气势的两句诗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下列诗句中,与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将黄河的源远流长写得出神入化的是( )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3】写出画线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这首诗后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今直上”有沿着黄河河道逆流而上之意,体现出诗人不惧艰险的豪迈气概。

B.诗人梦想自己能够像牛郎织女那样,成为神仙,过着幸福的生活。

C.后两句由前面的“实境”幻化成“仙境”,把读者带入奇异的神话世界。

D.诗人想象去拜访勤劳善良的牛郎织女一家,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题。

浣溪沙

苏 轼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

【2】请谈谈你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理解。

__________

【3】苏轼的诗词题材广泛,你还记得苏轼的其他诗句吗,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列古诗,完成练习。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墨竹图题诗

【清】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注释】①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②吾曹:我等,我辈,我们。③关情:动心,牵动情怀。

【1】下列对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B.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C.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D.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2】给诗句中的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疑是民间疾苦( )

A.指人民的困难和痛苦。                            B.因为疾病引起的痛苦。

C.对敌人的憎恶厌恨。                                D.指心中的悲伤之情。

(2)些小吾曹州县吏( )

A.稍微                    B.微小                    C.少许                    D.一些

【3】你觉得牵动作者心情的是什么事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从这首题画诗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写竹的诗很多,你还能再写出1首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山中小住

①远离城的嘈杂,远离市的喧嚣,一头扎进山的怀抱,浸润在绿的海,沐浴着花的香,尽情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悠闲。

②躺在软软的草地上,口里衔着草茎,望天上云卷云舒,看花间蜂飞蝶舞,听溪水淙淙低语。

③慢慢地觉得自己的双臂羽化了,轻轻一拍,身体竟飞了起来。只见群山像熟睡的婴儿安卧在脚下,翡翠般的林海逶迤向远方,那一盆蔚蓝的水是山溪汇成的湖泊吧,水中定有鱼儿在游,因为水面有白鹭在飞。

④让自己飞得低一些会看到什么?一对热恋中的画眉并排坐在红豆杉的枝丫上,它们时而互梳羽衣,时而交颈私语。是哥哥讲了一个风趣的笑话吧,妹妹乐得前仰后合,全不顾皱了裙裾,掉了鬟钗,天真而可爱。

⑤有点累了,停在荼蘼花枝上歇歇脚。凝神谛听,听到了蜂儿轻吻花蕊的声音,听到了花儿竞相开放的声音,听到了风儿爱抚绿叶的声音,听到了虫儿在草间起舞的声音,听到了飞瀑在崖壁弹奏的声音,听到了清泉在石缝吟唱的声音,听到了云朵驾着小舟在蓝天上划行的声音……

⑥山居的日子,是最惬意的日子,但也是最容易犯迷糊的日子:赏花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小花;观鱼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条游鱼;听风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一缕清风……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喧闹——(_____)  倾听——(_____

【2】短文记叙了作者在山中小住,想象自己变成了(  )看到的情景。

A.一只鸟儿

B.一朵小花

C.一条游鱼

D.一缕清风

【3】第⑥自然段说山居的日子“是最容易犯迷糊的日子”作者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中的美景令人陶醉,作者沉醉其中,尽情享受着山中的宁静与悠闲。

B.作者并非单纯地在观赏山中的美景,而是融入其中,自己也变成了山的一部分。

C.山居的日子宁静、悠闲、惬意,无事可做,所以作者感觉犯困,犯迷糊。

【4】在山中小住的作者还会想象自己变成什么?请仿照第⑥自然段画线的句子写一写。

________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10、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春风和朝霞,也爱小草和鲜花,但我更爱落叶。它们像彩色的风筝,常常飘到我的梦里来。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籁籁地飘到地上。当它们还高高地挂在标志着的时候秋雨最后一次为它们洗去了身上的细尘,夕阳轻轻地为它们抹上一层金黄的色彩。于是,它们终于落下来了,从相伴了一个春夏的树上悄悄地落下来。它们没有一丝哀愁,也不感到一点悲凉。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自己的一生曾给人献出一片片绿阴,把大地装扮成绿的海洋。

在瑟瑟的秋风中,落叶籁籁地飘到地上。

我背着书包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一位老爷爷迎着火红的朝霞,把一堆堆黄灿灿的落叶轻轻扫到花园里。他微笑着告诉我,那是一种很好的肥料。是啊,它们落在地上,或者被踩在脚下,踏入泥泞;或者被火烧成灰烬,埋入泥土,它们仍像离开树枝的时候一样,没有一点怨恨,也不感到一点悲伤。因为它们深深懂得,虽然自己化成了泥土,但换来更加美好的春光。

哦,朋友,如果你爱嫩绿的芽儿,那么,你也一定爱这深秋的落叶!

(1)给短文命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分)

(2)在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3分)

(   )的秋风   ( )的朝霞   ( )的落叶

(   )的色彩   (   )的海洋 (   )的春光

3)用“”把短文分成三段,并说说第二段中的自然之间是什么关系。(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落叶”具有哪些品质?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4分)

(5)短文表达了“我”对落叶的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哪国的节日也没有咱们的春节热闹。我小时候,大商家讲究“上板”(停业)一月。平时不放假,交通没现在方便,放了假店员也回不去家。那一个月里家在外省的累了一年,大多回去探亲了,剩下掌柜和伙计们就关起门来使劲地敲锣打鼓。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起就热闹,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等。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风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有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 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 有成套的 三国演义 水浒传 或 红楼梦 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耍枪。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燃,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子,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面。(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选文题目的是(             

A.民族的风俗

B.民族的快乐

C.纽约的霓虹灯

D.北京的花灯

【2】给画“       ”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画“ ”的句子从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花灯的________多。

【4】第三自然段中,作者把________________进行对比,这样写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

【5】请你默写两句描写中国某一传统节日(除春节以外)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仔细阅读短文,认真回答问题。

每桶4美元

从前,在美国标准石油公司里,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伯特。他在远行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伯特共进晚餐。

后来,洛克菲勒卸任,阿基伯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是一件谁都可以做的事,(  )只有阿基伯特以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才华、能力都在他之上,(  )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一个人的成功,有时纯属偶然,可是,谁又敢说,那不是一种必然?

(1)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在文中(  )里添加恰当的关联词。

坚定不(  )   乐此不(  )

(2)把文中最后一句谁又敢说,那不是一种必然? 改为陈述句。

 

(3)既说偶然,又说必然,不矛盾吗?为什么?

                                   

                                

(4)第四自然段中加点的指代的是:

                                    

 

13、课内阅读。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①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②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丁香结指的是___________,象征着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①采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说说你对画线句子②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有何作用?( )

A.通过赏花激发了作者浓浓的诗情画意。

B.引出下文,为下文作者的抒情做铺垫。

C.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丁香结的形象,丰富了丁香结的内涵,为读者提供了展开丰富想象的空间。

14、现代文阅读。

最贵的项链

店主站在柜台后面,百无聊赖地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出神地盯着那条蓝宝石项链看。

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怀疑地打量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

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有的结,然后摊开在柜台上,兴(xīng xìng)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是几枚硬币而已。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去世以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键的,因为(wéⅰ wèⅰ)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睛一样。”

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妤,在上面系(jì xì)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在这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東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从这儿买的吗?多少钱?”

“本店商品的价格是买主和顾客之间的秘密。”

姑娘说:“我妺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宝石项链却是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好,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她給出了任何人都高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非常的谨慎和小心。(_______

(2)实实在在,一点不假。(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女孩很想买那条项链,这可以从文章第1自然段中____________这两个词了解到。第4自然段中“连蹦带跳”一词写出了小女孩买到项链后______的心情。

【4】小女孩只有几枚硬币,店主为什么却把项链卖给她?

________________

【5】读完短文,你觉得世界上什么“最贵”?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写人物心理活动时,可以不用“想”来表达。

例:办案的警官陷入了沉思:难道犯罪分子没有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吗?

仿照例句写一写你看到爷爷饱经风霜的脸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瞧您,衣服还不会穿吧,怎么谈得上伟大呢?(改为陈述句)

 

(2)他一边低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用加点词造句)

 

(3)做客  打算 我 到  你 我那里 请( 连词成句)

 

(4)小女孩儿将平日妈妈教给她的穿戴要领一口气全说了出来。(改为字句)

 

 

17、按要求写句子。

1.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缩句)

2.独脚海鸥只有一只脚,停落时得扇动翅膀保持平衡。(改双重否定句)

3.诺贝尔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诺贝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企业家。(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爸爸说:看到这壮观的场面,我不禁想起了惊涛拍岸这个词。 改为转述句)

5.武汉市荣获全省卫生文明城市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修改病句)

6.我能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里是街道,哪里是小巷。(改反问句)

 

18、按要求写句子。 

①诸葛亮对鲁肃说:三天要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得请你帮我的忙。(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学校里只给每人发一张票,这真叫人为难。(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美的眼睛。(仿写句子)

例:老师说:书声琅琅、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旅游者说:鸟语花香、清风吹拂的西子湖就是美,一种自然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扩句。(至少扩两处)

桑娜站起来。

浪花高。

 

20、改转述句。

1.父亲指着母亲说:这是我的妻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对我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定有那么一个人,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感动。那个人,那些事,那个场景,慢慢浮现在了你眼前。拿起笔,表达你真挚的情感吧!把事情写具体,融入自己的情感,题目自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