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

(2)_________________,死而后已。

(3)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

(4)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

(5)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___

(6)《七律长征》中总写红军战士面对困难大无畏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后来用负荆请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代,主人公是赵国的________________。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两个人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终,将相言归于好,________、________(填关于合作的词语)保卫赵国。

3、把带的成语补充完整。

________马加鞭   ________马功劳   ________马行空

________马识途   ________马观花   ________群之马

________水马龙   ________困马乏   ________马奔腾

4、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克服困难]屠呦呦在研究抗疟疾药物时遇到很多困难,但面对困难,她________畏惧退缩,________迎难而上。

(2)[以身试药]在药物研究过程中,屠呦呦曾以身试药,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________要确保药物试验的准确性。

(3)[取得成就]经过多年研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她和她的团队还发现了双氢青蒿素,它________能治疗普通疟疾,________对治疗恶性疟疾有着独特效果。

5、根据课文所学填空。

(1)《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_____。题目中“书”的意思是______。诗的后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什么是美德?美德是《草原》中“蒙汉情深何忍别,_____________”的深情;美德是狼牙山五壮士弹尽粮绝时英勇__________的壮举;美德是老支书面对洪水时镇定自若、_____________的品质。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__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3)《伯牙鼓琴》中写道:“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李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锤期久已没,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

的意思。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磨:     尔:

意思:

2.你从咬定”“破岩中体会到了

什么?

 

3.“   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绝不动摇的品格。

4.这是一首   诗,全诗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诗人

7、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庭前优美的景色,“____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干净、清幽,“____________”突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_”突出了主人的生活品位。

【3】诗的后两句中,“________”运用拟人化的动作,写出了山水的灵动可爱。

【4】诗的后两句是对偶句:“一水”对“________”,“护田”对“排闼”,“________”对“________”。像这样运用对偶的手法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写庭院的景致,侧面烘托了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人写景,从院内写到院外,既是对主人的赞叹,也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C.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喜爱田园风光、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D.诗歌含蓄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寒食

[唐]韩翊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1】诗中体现的节日是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寒食东风御柳斜”描写的是市井街巷的风光。

B.有些地方禁火,有些地方传蜡烛,是因为各地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

C.诗的主旨是对腐败的政治现象进行委婉的讽刺。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节选

__________

就在伯父去世那一年的正(zhèng zhēng)月里,一个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妈妈带我到伯父家里去。那时候每到周末,我们姐妹三个轮流跟随着爸爸妈妈到伯父家去团聚。这一天在晚餐桌上,伯父跟我谈起《水浒(hǔ xǔ)传》里的故事和人物。不知道伯父怎么会知道我读了《水浒传》,大概是爸爸告诉他的吧。老实说,我读《水浒传》不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只注意紧张动人的情节;那些好汉的个性,那些复杂的内容,全搞不清楚,有时候还把这个人做的事情安在那个人身上。伯父问我的时候,我就张冠(guàn guān)李戴地乱说一气。伯父摸着胡子,笑了笑,说:“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从此,我读什么书都不再马马虎虎了。

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一本是《表》,一本是《小约翰》。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1】为节选部分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

【2】选择( )里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___”。

【3】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囫囵吞枣:______

张冠李戴:______

用其中一个词语造句:______

【4】听了伯父这句话,“我”为什么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____________

【5】疑难点为什么伯父已经去世多年了,这两本书“我”还保存着?

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桥》,完成练习。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如果要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你会怎样讲?请你根据“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拟一个提纲。(语言简洁或用小标题概括)

起因:_______ 发展:_______

高潮:_______ 结局:_______

【2】要感受老支书的光辉形象,我们可以去找描写老支书 _______________的句子。请你用找出最能体现老支书光辉形象的四段话,抄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

【3】从你找出的句子可以看出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

【4】展开想象,描写老太太祭奠丈夫和儿子的心理活动。(80字左右)

_______

【5】短文以桥为题,好在哪里?请指出两条理由。

_______

11、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自2016年,抖音进入了千家万户。它是一款社交类的短视频软件,视频时间较短,一般为15秒~5分钟,利用最短的时间有效地讲好故事,做好营销。短视频的内容一般是碎片化的,无法展现完整的故事和情节。短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速度极快,热点转瞬即逝,话题转眼就没。

材料二:

材料三:目前抖音的主要用户为35岁以下的人群,占比90%。许多短视频APP发现,在用户注册时,未设置年龄门槛,不少用户为6岁到十多岁的中小学生,其中女孩又明显多于男孩。

【1】要想了解抖音的特点,我们应关注哪段材料?__________。读后,我们知道抖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阅读材料二、三,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信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抖音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让许多人整日沉溺其中不可自拔,甚至耽误工作和学习。抖音,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你联系阅读材料或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箩。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堆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shèng  ái B. shéng  ái

C. shéng  āi D. shèng  āi

2下面词语中,加点字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B.  C.  D.

3上面文字中热闹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安静 B. 发生(病、灾等不好的事)

C. 发泄,发作 D. 搞,弄

4文中画线字的第五笔正确的一项是(  )。

A. 丿 B.  C.  D. |

13、阅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  )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从文中找出一对近义词和一对反义词。

近义词:_____——_____

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皮鞋匠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是__________,想象到的事物是___________

【4】选文中,第②③句描写了音乐节奏_____,第④句表现了乐声_____,第⑤⑥句描写表现了乐声_____

A.气势逐渐增强        B.轻柔舒缓        C.高昂激越

【5】贝多芬弹奏的音乐,带给了兄妹俩无穷无尽的想象,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并完成文后习题。

小站歌声

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暗静谧。

苗兰老师提着行李来到站台,像触电般浑身颤抖起来

她本想在夜深人静时悄悄离开山村的,但是没想到全班四十多个孩子全站在这里为她送行。

站牌下,放着一篓子山核桃,篓面上贴着个红双喜字。这是山里人祝贺新婚的礼节。

三天前,她去趟县城,回到山村,她对孩子们说,要和远离千里的男朋友举行婚礼,婚后,她就在那里定居了,不会再回来了。

孩子们舍不得她,却没张口将她挽留,因为他们知道,那个千里以外桃花盛开的地方,才是他们老师的归宿,他们只能将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泪珠洒下。

远处传来了火车的长鸣。

四十多个学生含着泪水,像一棵棵被雨水浇伤的禾苗一样,悲凄地立着。

班长说:“咱们为老师唱一首歌吧。”

歌声响起:“过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有过多少朋友,仿佛就在身边。也曾心意沉沉,相逢是苦是甜,如今举杯祝愿,好人一生平安。”

这歌声,低沉而悠扬,却是孩子们真诚的祝愿。

列车徐徐向前开动着,孩子们像一阵旋风随着车跑着,唱着:“好人一生平安……”

歌声让泪水滤过似的。

车上,苗兰老师失声痛哭起来。

孩子们怎会知道,她不是去结婚。三天前,她去县城体检,被查出患了白血病,在人生的旅途上,她只有半年的时间了……

1根据短文内容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苗老师浑身颤抖起来,是因为生病了疼痛难忍。

B.同学们哭着唱歌,是因为他们深爱的苗老师得了白血病。

C.苗老师离开学校是因为要去城里结婚。

D.孩子们没有挽留苗老师,因为他们希望她幸福,他们热爱、尊敬老师。

2对短文的题目“小站歌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声”是文中孩子们对老师的深深祝福,以“小站歌声”为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B.交代短文主要叙述的内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C.短文以“小站歌声”来交代描写的对象,体现了小站歌声洋溢的场面。

D.可以换成“善意的谎言”,因为短文通过苗老师善意的谎言来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表达了作者对苗老师的赞美之情。

3短文开篇“子夜时分,山村的小站昏暗、静谧”这句话属于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

4文章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联系上下文分析一下这个句子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苗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人们满肚子的话想说又说不出来,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句子)

__________

(2)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今晚我和你爸爸都要加班,你自己做饭吃吧。”(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

16、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五位壮士利用险要的地形,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牙山五壮士热爱祖国、英勇献身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他不是五年级学生中成绩最好的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的泪水大颗大颗地涌了出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手压在肩上。(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丽莎的脸蛋漂亮。(改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课文是借对家乡小菜的( ),对炒小螺蛳情有独钟,表达深深的(   )之情。(填空)

(2)课文运用的怎么不是插叙的方法呢?(改成陈述句)

 

(3)春天( )可以观赏祖国美丽的湖光山色,(   )可以到家乡去扫墓祭祖。(填关联词)

(4)(   )是家里做的,还是到餐馆吃的,(   )未能吃出当年的味道。(填关联词)

(5)我对小螺蛳情有独钟。(改感叹句)

 

(6)小小的螺蛳令人魂牵梦萦。(仿写句子)

  真是令   啊!

(7)烈火烧着邱少云的棉衣。

改成字句:  

改成字句:  

(8)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和羽毛球。(改病句)

 

(9)广场上人很多。(改成夸张句)

 

(10)老师对班长说:请你把本子发下去。(改成转述句)

 

(11)我们应该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改成反问句)

 

(12)蟋蟀的住宅难道不是伟大的工程吗?(改成陈述句 )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观看这鲜艳的国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下面情景,在横线上填入表示“说”的词语或短语。

大街上,一群人围在一起__________:“小姑娘真是善良啊!”

20、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里儿报名。”(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同学们,2020年刚刚来到,在这崭新的一年里,你会有怎样的期盼呢?请以《2020年的期盼》为题,完成一篇习作。注意围绕中心“期盼”选取具体的事例或者从不同方面来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①习作题目写在第一行。②习作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