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完成填空
1.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笔下的西湖雨景让人印象深刻:“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说出了当时大雨来临的情境,让我们如临其境;诗人孟浩然和辛弃疾都为我们讲述了月夜的景色,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体现出作者孤寂伤感的是《宿建德江》中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人们心情喜悦,谈论丰收景象的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再现了长征惊险情景: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____;《菩萨蛮·大柏地》讲述:“当年鏖战急,_______________”的激烈情景。
3.《过故人庄》一诗中描写村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4.为国家献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甚至是生命,这让我想到了诸葛亮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祖国的土地任何人都不得侵犯,就是李纲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拼音和语境,在括号里写出正确的词语。
1.贝多芬借着月光,按起了qín jiàn(______),皮鞋匠兄妹俩táo zuì(______)在这美妙的琴声中。
2.住在lái yīn hé(______)畔的mánɡ ɡū niɑnɡ(________),听着美妙的音乐,仿佛看见了月光照耀着的大海。
3、分析、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1)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①“四周黑洞洞的”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碰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这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从这些加点的词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______________。
4、根据划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1.山洪奔腾轰鸣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_________)
2.水渐渐蹿上来,轻率任意,毫无顾忌地舔着人们的腰。(_____)
3.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______)
4.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使人感到敬畏的、忧虑。(________)
5.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地嗤笑起来。(____)
5、给下面字加上不同的部首组成新字,并填入括号。
(1)辟:( )静 ( )免 (2)非:( )徒 ( )徊
6、课外美文欣赏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
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
两三星火是瓜州。
【1】这首诗的诗眼是_________。
【2】诗句“潮落夜江斜月里”的“斜”字能否换成别的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是一首________律诗,全诗共有八句,分为首联、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了夸张手法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云崖暖”中的“暖”写出了红军渡过金沙江的________________,“铁索寒”中的“寒”写出了红军夺取泸定桥的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赞美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首_______诗,表现了红军战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长征途中发生了哪些感人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些英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理解
我 们 为 什 么 要 爱 祖 国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一句话,国家养育了你。这好比问我们为什么要爱父母。因为父母生你养你,你与他们有了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同理,人与国家也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种族遗传、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修养。你的身躯、你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你的 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你与祖国就既有了感情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这是我们爱国的天然的、血缘上的理由。人必须爱父母这叫孝;人又必须爱祖国这叫忠。忠孝二字是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人类对自己的母体:父母和祖国的回报,是天然的法则,属天理良心一级的最高的又是最起码的道德标准,无论哪个民族概莫能外。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动物且然,况于人乎? 于是我们就有了一种无法割舍、无法忘怀、如影随形、伴我终身的恋国之情。这是爱国的第一个理由,天然的无可争辩的理由。
第二个理由是你既在国中,就要为国效力,就要热爱这个“家”。当年方志敏见祖国积贫积弱,被强敌欺侮,他在《可爱的中国》中说母亲“哭得伤心得很呀!她似乎在骂着:难道我这四万万的孩子都白生了吗?”公民如果不爱国,这公民又有何用?真这样,这个国家怎能生存?国家是我们大家的家,是民族 的大家庭,她也需要不断维持,不断发展。对内来说,祖国的繁荣发展得靠子女们的辛劳建设,如蜂酿蜜,如燕垒窝,不能有一时的停顿。对外来说,祖国必须有人来保卫。一国既处于世界各国之林,必然会有各种利害冲突和竞争,甚至会遭遇欺侮和侵略。任何国家的独立、发展和强盛都是靠它的全体人民,万众一心,竭力奉献换来的,每个国民都有出力费心,直至牺牲的义务。这是爱国的第二个理由。如果哪个人身处国中却漠视国运,那是最大的不忠不义。虽然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汉奸、有败类,但这些人总是被人所唾弃。
爱国,永远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存在的支柱,也是做人的起码标准。
【1】这篇说明文围绕着“我们为什么要爱国”这个问题,阐述了爱国的两个理由。第一个是 ,这是 、 的理由;第二个是 ,这是义务和责任。
【2】为了说清楚“我们和祖国的天然的血缘上的关系”,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深奥的道理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3】根据下列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且然,况于人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用设问句开头,并在第一句话提出问题后,马上就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反复读开头第一句话,品味这种开头的气势、目的和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想好自己要说清楚的一个问题或要作的演讲内容,仿照本文开头的句式,设计开头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成长》,回答习题。
①年轻的老师带孩子们去小吃城。
②“你们来了。”摊主热情地跟孩子们打招呼。回过头,对她说:“辛苦!辛苦!”目光中满是理解和赞许。
③一股暖流,在她心里涌动。小吃摊上弥漫着氤鱼的热气,空气里是食物诱人的香味。很快,孩子们都挑了自己爱吃的,付了钱,坐下来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④多年前的情景又浮现在她脑海里。
⑤那一年,校长宣布了一个决定:“把学生带出去!让他们走进社区!走向真实的生活场景!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⑥“这怎么行?万一出了事怎么办?”老师们议论纷纷。普通学校的孩子,组织学生外出,老师尚且悬一颗心,更何况,他们面对的是一大群脑瘫、智障、自闭症的特教学校的孩子。有些孩子患有癫痫,路上发作怎么办?走失了又怎么办?可是,校长的眼神异常坚定。看来,她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才做的这个决定。
⑦第一次,她带着孩子们去小吃城。出发前的那个晚上,她紧张得睡不着觉。在家里,她还像个孩子,常常在父母面前撤娇呢。在学校里,她是个年轻的老师,虽然已经能够熟练地给脑瘫的孩子擦鼻涕、口水,给大小便失禁的孩子换洗内裤,但带孩子们出去,还是第一次啊!
⑧第二天,他们准时出发了,她和另一位老师,一前一后,紧紧护着学生,唯恐一个闪失,就有孩子离开她们的视线。她背着一个宽大的包,里面装着几位学生干净的衣裤。正如她所担心的那样,路上行人异样的目光,让她感到难堪,甚至不敢抬起头来。
⑨刚走近小吃摊,摊主们看着一大群面容特殊的孩子,顿时变了脸色。“傻子来了!”“走开!走开!”摊主们粗声大气地对学生嚷着,唯恐他们带来什么晦气似的。而且,他们还特意看了她几眼。“老师是不是也有毛病?”他们悄悄嘀咕。那目光就像犀利的刀子,划过她的面庞,刺在她心坎上。在摊主的斥骂声中,一些孩子已经有所察觉,慢慢地围到她们身边,像受惊的小鸟看着她;大部分孩子仍然在东张西望,五花八门的小吃让他们目不暇接;还有两个孩子眼睛直直地盯着摊位,小手已经蠢蠢欲动,想去拿摊上香喷喷的肉串。望着孩子们的眼神,年轻的老师感到一阵揪心的痛。
⑩结果,什么都没吃成,他们回来了。其他老师也回来了。说起来,都是一肚子委屈。去超市的,不仅挨了骂,还赔了钱。因为,有些孩子第一次到大超市,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就抓,还把糖果放进自己的嘴里。超市保安步步紧跟,像防贼一样防着他们。
⑪年轻的老师去找校长。说着说着,她哭了。校长也哭了。她乞求似的望着校长,希望不用带孩子去外面上课了。“那孩子们好吗?”校长问。
⑫年轻的老师沉默了。走出围墙,教学效果绝对比关在学校教学要好得多。孩子们快乐、兴奋,就像放飞的鸟儿一样。即使是小吃城那不愉快的一幕,也立刻如轻烟般散了。他们看到了林立的店铺和繁华的街道。世界原来这么大,这么美丽。“只要孩子们好就好。”校长意味深长地说,脸上依旧是那坚定的眼神。年轻老师听出了校长的弦外之音:对孩子有利的,就得坚持。
⑬于是,他们坚持带孩子们出去。好几次,校长全程陪同。在公交车上,校长教孩子们给老人、孕妇让座。有一次,一位妇女把孩子们叫做“傻子”。“这位阿姨很尊重我们孩子的,是吧?”校长说。这位妇女有点不好意思了。“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只能改变我们自己。”校长对她们说。孩子们学会过红绿灯了,学会自己乘坐公交车了,能够在花园里观赏类丽的花木、感知春天了。
⑭“他们又来了。”小吃城的摊主渐渐换了称呼。虽然,态度不冷不热,但是,他们没有再叱骂孩子们,同时,把小吃卖给了他们。
⑮时光如流水,冲洗着一些坚硬的东西。“你们来了。”当一位摊主第一次招呼孩子们时,年轻的老师眼角湿润了。
⑯那一年,全国特教专家来了。年轻的老师从容大方地带上孩子们去小吃城上观摩课。孩子们井然有序地点餐、付钱,坐下后安静就餐。一位轻度智障的女孩,还给专家介绍起本地小吃,乐得专家开怀大笑。
⑰“老师,你吃!”孩子的声音,把她从记忆中唤回。一位孩子手里拿着一串羊肉串,憨憨地看着她。这是一个患唐氏综合症的孩子,和同龄人相比,他长得慢。他永远是那种憨憨的让人爱怜的表情。
⑱路边的一棵树上,传来传来了一声清脆的鸟叫。
(选文有改动)
【1】选文第⑤段校长提出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生活”,联系全文回答:
第一个“生活”指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个“生活”指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上下文回答,为什么“出发前的那个晚上,她紧张得睡不着觉”?
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⑨段“望着孩子们的眼神,年轻的老师感到一阵揪心的痛”,老师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
【4】品读细节,回答问题。
(1)从选文第⑧段“她和另一位老师,一前一后,紧紧护着学生,唯恐一个闪失,就有孩子离开她们的视线。”这句话可以看出她是一位_____________的老师。
(2)选文第⑩段“‘只要孩子们好就好。’校长意味深长地说,脸上依旧是那坚定的眼神。”这句话表现出校长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结合选文,从孩子、老师、社会这三个角度理解文章标题“成长”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与理解
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在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和河北省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
(材料二)冬奥会能够调动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阳光小学对本校六年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
阳光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统计表
性别 | 经常参加 | 不经常参加 |
男 | 35.82% | 64.18% |
女 | 20.9% | 79.1% |
【1】阅读材料(一)可以知道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在_____联合举行。
【2】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阳光小学六年级男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女生高。
B.阳光小学六年级女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男生低。
C.阳光小学六年级男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女生高。
D.阳光小学六年级女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比男生高。
【3】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统计表,用一句话概括统计表中所反映的问题。
________
【4】下面图1是本届冬奥会会徽,图2是本届冬奥会冰上项目的吉祥物“冰墩墩”。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写一份设计说明。
________
12、课内阅读。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疯狂奔出来,势不可挡。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向南跑。近一米多高的洪水已经开始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西没有路。只有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座木桥拥去。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不久就要退休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人,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人群里喊出一嗓子:“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伍,依次从老汉身边跑上木桥。
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劈手从队伍里拖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是个党员吗?你最后一个走!”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狠狠地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中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终于,只剩下了他和那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塌了。小伙子被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但,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桥》
【1】语句赏析
(1)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体会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汉清瘦的脸上流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像一座山。(从小说人物刻画方面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以“桥”为题,好在哪里,请指出两条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①那是小学一年级的暑假里,我去外婆家住。隔壁一个叫世香的女孩子,跑来和我做朋友,笑呀,闹呀,四合院里到处充满我们的声音。
②表姑在外婆家里养病,她被闹得坐不住了。一天,她对我们说:“你们怎么就不知道累呢?”我和世香相互看看,没名堂地笑起来。是啊,什么叫累呢?我们从没想过。累,离我们多么遥远啊。有时听大人们说,“噢,累死我了。”他们累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呀。当我们终于不笑了,表姑又说:“世香呀,你不是有一些糖纸吗,你们为什么不去找一些漂亮的糖纸,多好玩呀。”世香来了兴致:“您为什么要我们攒糖纸呢?”“攒够一千张糖纸,表姑就能换给你一只电动狗,会汪汪叫的那一种了
③我和世香惊呆了。表姑的许诺使我们激动很久。那是怎样一笔财富,怎样一份快乐!
④从此我和世香不再吵吵闹闹,外婆的四合院也安静如初。我们走街串巷,寻找被遗弃在墙角里的糖纸。那时候,糖纸并不是随处可见的,有时候,我们会追着一张随风飘舞的糖纸,追个老半天。我和世香的零花钱都用来买糖,这样,也只能买几十颗。然后我们突击吃糖,嗓子让糖齁得生疼。我们还在糖果柜台边,耐心地守候带孩子来买糖吃的大人,一张糖纸就是一点希望呀!
⑤我们把又脏又皱的糖纸,在脸盆里仔细泡干净,一张张贴在玻璃窗上,等揭下来,糖纸平整如新。暑假就要结束了,我和世香每人都攒够了一千张糖纸。
⑥一个下午,我们跑到表姑跟前,献上了两千张糖纸,表姑不解地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狗呢,欠的电动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着就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待她不笑了才说:“表姑逗着你们玩哪,嫌你们老在园子里闹,不得清静。”世香看了我一眼,眼里满是悲愤和绝望。我觉得还有对我的藐视,毕竟这个逗我们玩的人是我的表姑呀。
⑦这时,我突然觉得很累。原来大人们常说的累,就是胸膛里的那颗心突然加重了。我和世香走出院子,我俩不约而同地,把那精心整理过的糖纸奋力扔向天空,任它们像彩蝶随风飘去。
⑧我长大了,每逢看见“欺骗”这个词,总是马上联想起那一千张糖纸——孩子是可以批评的,孩子是可以责怪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骗的,欺骗是最深重的伤害。
⑨我已经长大成人,可是所有大人不都是从孩童时代走来的吗?
(选自《当代作家随笔精选》,有删改)
【1】短文③〜⑦段,我和世香的心情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悲愤绝望。
【2】为了攒够一千张糖纸,“我”和世香寻找被遗弃的糖纸、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②段中“我”理解的“累”是指_________,而第⑦段中“我”觉得“累“是因为_________。
【4】从短文第⑦段中“精心整理”一词,你体会到_________,从“像彩蝶随风飘去”,可以感受到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标题《_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
14、假乞丐的真眼泪
没钱了。
他又打算去当一次假乞丐,还不是因为没有钱去网吧玩了。找个什么理由呢?就说“父母双亡”?不行不行,太惨了 那“母亲得了重病”?不行,上次用过了 “母亲去世,父亲离家出走,讨钱找父亲”?好,就这个了 说罢,他就带着伪造的母亲遗像和一张写满假话的白纸出门了。
他跪在热闹的广场上,低着头。无数双鞋停在了他的面前,却只有看的人,没有给钱的。假乞丐眼睛一转,大哭起来。围观的人更多了,可还是没有人掏一点钱给他。也许,他们在考虑眼前的这个人会不会是个骗子,但是,尽管骗子再多,还是会有“好心人”。一个肚子圆鼓鼓的中年男人轻轻放了5元钱。
5元钱哪能在网吧好好地玩啊?他继续在广场上跪着,不时斜着眼看着。一对情侣停在了假乞丐面前,女的说:“真可怜,给他点儿钱吧。”男的就从口袋里拿出钱包:“呀,真不好意思,没零钱,就给你50元!”那男的把钱甩在他的脸上。他没有流泪,而是捡起钱就往垃圾桶里扔。这一幕可足足让过路的行人呆了很久。
一下午,他都跪在那里,一点儿也不为扔钱的事后悔,也许他的本性并不坏吧。这时候过来一个贼头贼脑的人,他凑到假乞丐面前,看着那张伪造的遗像,嘿嘿笑起来,还热心地问:“小伙子,母亲的丧事办了没?”假乞丐听了,为了把自己的处境说得再困窘些,连连回答说:“还没还没。”“那不如买我的棺材吧,我给你八折优惠,看你可怜的份儿上,再免费送你一件寿衣,这是我的名片。”假乞丐不情愿地接过名片……
天黑了,人群也散了,他也该去网吧玩了。“我的孩子呢?”一个中年妇女急切地呼喊着,她发了疯地在广场四处找自己的孩子。他抬头看着,自言自语道:“我的父母要是也能这样找我就好了。”收摊,先到商店里买点吃的填饱肚子再说。“老板,这个多少钱?”“老板,这个多少钱?”看什么呢?叫两次都不理。他走到柜台前,见老板正在看电视,电视上正在播出一则寻人启事,他的父母因为找不到他正哭得一塌糊涂……
假乞丐飞奔进茫茫黑夜中,竟然流了眼泪,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哭,但他正朝着家的方向赶回去……
【1】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______”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____描写,从“甩”和“扔”这两个词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正朝着家的方向赶回去……”请你发挥想象,将假乞丐回到家后的场面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觉得本文的题目怎样?请具体评价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缩成8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是人们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仿照《花之歌》的表达方式描写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1)想想前线的战士们,我们还有什么缺点舍不得丢掉。(改成陈述句)
(2)几只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改成拟人句)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个妇女搬了把椅子放在我面前说:“这是我们专门准备的残疾人椅,你快坐吧!”(改为转述句)
2.闰土心里的稀奇事,让我很羡慕。(改为双重否定句)
3.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4.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改为反问句)
5.那天临走的时候,伯父送我两本书。(改成“把”字句)
6.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改成陈述句)
18、岩缝中的小草,心向着外面的大千世界,乐观顽强地生长;山谷里的小溪,神往着天涯的壮阔海洋,昼夜不歇地流淌;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19、下雨时,雨点儿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照样子,仿写句子)
烈日炎炎时,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美的事。
20、皎洁的月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大海。(缩句)
_____________
21、习作。
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1.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在锻炼我们各种能力的同时,也让我们进入了快乐的天地。请你选择一次印象深刻的活动写下来,注意写活动场面时,既要关注整体场景,也要注意个别同学的表现,写写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
2.人间真情无处不在,你在生活中肯定也感受过来自朋友、老师、同学、父母,甚至陌生人的情谊,也许只有短暂的一瞬间,却让你久久难忘。请选择一件事情写下来。要求: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字迹工整,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