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翻箱( )柜 心平气( ) 无( )于事
别出心( ) 垂头( )气 ( )然不同
(1)妈妈( ),想找到自己最喜欢的裙子。
(2)小明犯了错,妈妈没有严厉的指责他,而是( )的规劝他。
2、根据意思写出与之相对应的词语。
(1)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耐人寻味。__________
(2)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__________
(3)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__________
(4)形容文笔好,善于写作。__________
(5)形容绘画、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__________
3、标出加下划线的字的读音。
追悼________ 吊唁________ 呻吟________
逝去________ 咳嗽________ 吞枣________
镊子________ 女佣________ 殡仪馆________
4、积累运用。
(1)雨原本就是一首优美的诗,苏轼写道:“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杜牧感慨着:“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
(2)看到气势磅礴的黄河,你想到的诗句是:“_____,_____。”
(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司马迁来说,“初心”就是忍辱负重,编成一部前无古人的史书;对于狼牙山五壮士来说,“初心”就是_____;对于《桥》中的老支书来说,“初心”就是____。
(4)“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可见杜处士特别喜爱_____。
5、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1)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内阅读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天净沙是_________,秋是__________。
【2】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副_______________图。
【3】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短文,思考后面的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释】
①绿绮,古代著名的琴。②流水,《吕氏春秋》:“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 。”③霜钟,指钟声,《山海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
【1】补齐注释。
【2】这首诗写李白听蜀僧濬弹琴,并没有写弹奏的技巧和琴声,而是重点写了____________,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将这个峨眉山上下来的音乐家写得很有气派,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倾慕。
B.“如听万壑松”用大自然宏伟的音响比喻琴声,使人感到这琴声一定是极其铿锵有力的。
C.“余响入霜钟”是说音乐终止以后,余音不绝和薄暮时分寺庙的钟声融合在一起。
D.“不觉碧山暮”是说音乐听着听着就到了早晨,与前一句中的“霜钟”呼应。
【4】“客心洗流水”中的“客”是诗人自谓,由此联想到孟浩然的“日暮客愁新”,我猜李白的这首诗在赞美琴声美妙、感慨知音的同时,也寓有_________________之情。
8、课内阅读
江月·夜行黄沙道
【1】默写这首词。
【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这样写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季节),从_____________看得出作者对这些景物的描写,把黄沙道写得充满生机。
【4】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认真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旦,涵涵一家到杭州西湖旅游,他们准备的参观路线图如下:
第一天:柳浪闻莺——雷峰塔——花港观鱼——苏堤春晓 |
第二天:曲院风荷——岳王庙——西泠印社——断桥残雪 |
材料二:
白堤:东起“断桥残雪”止于“平湖秋月”。唐代称为白沙堤、沙堤。宋、明称孤山路、十锦塘。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留下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名句。 |
苏堤:旧称苏公堤,长2797米。北宋苏轼在杭州任职时组织民工疏浚西湖,利用淤泥堆筑而成。堤上有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古朴美观。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首。 |
材料三:
涵涵查了天气预报,那两天的天气是
第一天 阴有阵雨 1℃~12℃ | 第二天 多云转晴 2℃~10℃ |
【1】从“柳浪闻莺”这个景点的名字,我们可以推测这个景点有很多________树。
【2】第一天他们最后参观的景点是:________________
【3】第二天他们参观的景点是岳王庙,岳王庙又称岳飞墓,里面有一副对联,上联是:青山有幸埋忠骨,你觉得下联应该是( )
A.白铁无辜铸佞臣
B.至今不肯过江东
C.铁血丹心照汗青
【4】从材料二中知道白堤和诗人________有关,苏堤和诗人________有关。
【5】这两天,既看了雨天的西湖,又看了晴天的西湖,游览时涵涵不禁的吟诵起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从材料三中提取任意两条信息
(1)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根据天气预报给涵涵一家人提一些温馨的出行提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二。
①由此使我想到,尽管我收集到的东西已很丰富,但匮乏的东西也是非常多的,比如刚才提及的墨水就是其中一种,另外还有铲、镐、铁锨一类的掘土翻地之物,以及缝纫用的针线等。至于缺乏内衣之类的,我却很快就习惯了。
②由于缺乏工具,我进行每一项工作都非常艰辛。所以我把一道小小的木栅或围墙做完,也花费了大约一年的工夫。那些木桩很重,非常难搬动,我用很长时间才在树林里把它们砍好削好,至于把它们搬回来,那就更费时间了。因此,我差不多要花两天时间砍下一根木桩并拖回来,花一天才能把木桩打进土中。我最初用一根很重的木头打桩,后来才想起用那些铁锹。可是,打木桩的工作仍然是那么艰辛而乏味。
【1】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收集( ) 匮乏( ) 艰辛( )
【2】本文段选自《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二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 ”划出来。为了说明清楚,作者例举了做“木栅或围墙”这件事遇到的困难,按先后顺序有: 难、搬树难、 难。
【4】想一想,主人公做木栅或围墙的目的是__________,他目前在岛上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是( )
A.解决生存困难 B.提高生活质量 C.丰富精神生活
【5】平常看起来非常便宜、易得的墨水、针、线、铲等工具,在荒岛上却十分宝贵,这说明脱离了人类文明,一个人在孤岛上很难生活。如果是你流落荒岛,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呢?展开想像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一幅名画的诞生
①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风,帆没有张起来。岸上,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②这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③1868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格勒度过的。一个星期日,同学们约他坐轮船去游览涅瓦河。轮船跑得飞快,一会儿就出了城,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豪华的别墅。忽然,迎面来了一只大木船,列宾发现岸上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同学告诉他,那是拉船的纤夫。
④纤夫靠近了。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简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⑤这情景给列宾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目送着纤夫,直到他们消失在视线里。
⑥两年以后,列宾来到了伏尔加河。在那里,他和纤夫们生活在一起。他仔细地观察着那些蕴藏着无穷力量的身体,长久地注视着那些善良的眼睛和脸,抚摸那些铁铸般粗壮的手……为了画好这幅画,他三次来到伏尔加河。他勤奋地工作,画了伏尔加河的自然景色,画了许多纤夫的肖像,最后,带着厚厚的一册素描回到了彼得格勒。根据这些素描,他顽强地画呀,改呀,用了三年时间,于1873年完成了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⑦在这幅画里,他描绘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也歌颂了他们身上的巨大力量。
【1】根据第④段的“褴褛”这两个字的部首,可以猜想这个词与_________有关,再联系上下文可知这个词是指_____。
【2】本文讲的是列宾的画作《_____》的诞生过程。列宾用_____年的时间,于_____年完成了这幅作品。第①段按照_____(A.由远及近B.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介绍了这幅画,特别描写了纤夫们的_____和____。
【3】下面哪幅图是文中介绍的名画?( )
A.
B.
C.
D.
【4】第⑤段中“这情景”具体指什么?用“____”画出来。此时的列宾一定心潮澎湃,他会想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列宾创作这幅画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材料一:2022年3月21日14时38分许,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执行昆明——广州任务时坠毁。机上载有乘客123人机组人员9人,全部遇难。
材料二:“黑匣子”是判断飞行事故原因最重要及最直接的证据。“黑匣子”的正式名字是飞行信息记录系统,包括两套仪器:一个是驾驶舱话音记录器,从飞行开始后不停地记录驾驶舱内的各种声音,但只保留停止录音前30分钟内的声音。另一个是飞行数据记录器,将飞机上的各种数据即时记录在磁带上,现在“黑匣子”记录的数据已可达到60种,包括飞机的加速度、姿态推力、油量、操纵面的位置等必需的重要数据,记录的时间范围是最近的25小时。
材料三:“黑匣子”存放在特殊钢材制造的耐热抗震的容器中,该容器能承受自身重力1000倍的冲击、经受11000℃的高温30分钟而不被破坏,在海水中浸泡30天而不进水。为了便于寻找,“黑匣子”并非黑色,而是漆成醒目的橘红色。此外,“黑匣子”的内部装有自动信号发生器,能发射无线电信号以便于空中搜索;还装有超声波水下定位信标,落入水中后可以自动连续30天发出超声波信号。因此,飞机失事之后,绝大多数“黑匣子”都能被寻找到。
【1】“黑匣子”的外观是_________色,它能保存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信息。
【2】飞机上的“黑匣子”的用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可以通过“黑匣子”知道MU5735航班为什么会坠毁。
B.“黑匣子”的正式名字是飞行信息记录系统。
C.“黑匣子”里保存的信息是有时间范围的。
D.“黑匣子”一旦落入水中,就无法搜寻。
13、开国大典(节选)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dǎo dào)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 望着)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 鼓励)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在文中括号内用“√”标出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2】“排山倒海”在选段中用来形容__________,从这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最后一句加点词“一齐”表明( )
A.广播同时到达全国各地。
B.全国人民同时在收听广播。
C.全国人民都为这个消息感到激动。
D.人的心跳速度都差不多。
【4】结尾“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出现了两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到山那边的县城工作,把我送到了住在山里的奶奶家。
小村的春天是可爱的、活跃的。奶奶牵着我的小手,漫步在田埂上,闻着清香的泥土气息,那种融化在大自然里的感觉,是在城里永远(体会 体味 体验)不到的。这时候要是有乡亲经过,就会听到亲切(温柔 温热 温暖)的呼唤:“琳琳,这里是你的老家,你要好好看个够,别回城里就忘了呀!”
“一日之计在于晨”,随着声声鸡鸣,各家各户(陆续 连续 继续)打开了门,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男的下田去了,女的做好了家务,便挎着一大篮衣服相邀到小河边。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
奶奶浇菜的时候,我便蹲在菜地里,用稚气而好奇的眼光感受奶奶的吃苦耐劳。奶奶到小河边择菜,我便在河边跑来跑去捡石子,和在河边洗衣服的大人玩。玩累了,奶奶把我抱在木桶里挑着走。这时候一边是菜一边是我,奶奶脸上放射着爱的光芒,祖孙喜洋洋地回了家。遇到乡亲们可能就有了玩具,我常常会得到一些小动物,如小青蛙、小蚱蜢、小泥鳅,或者我叫不出名的小鱼;最常有的是,得到一些野花或一些菜花,小手捏着,鼻子闻着,真舒服!有时,邻居家的大婶见我在屋外玩,便(递 塞)给我一个刚煮熟的红薯,因为我人小个矮,小狗、小鸡经常会跟我抢食,我东躲西藏,急得哇哇叫。这时大婶吆喝着给我解围,赶跑了小狗、小鸡。我舒心地笑了,捧着(温柔 温热 温暖)的红薯,心里更是(温柔 温热 温暖)无比。
上小学的时候,我离开了小村庄,我的心似乎遗落在村里了。我忘不了家乡,更忘不了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1】用“√”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词语理解。
“这时,搓衣声、说笑声,把小河渲染得更加欢乐。”我发现“渲染”一词用得好,这个词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细细品味,“那一份浓浓的乡情”里有些什么呢?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浓浓的乡情里有家乡的美丽,有乡亲们的________,有奶奶的_________,还有_________。
【4】作者一直被家乡的美丽深深地陶醉着,那家乡有哪些美景呢?可以结合短文内容,也可以发挥想象,写出几句。
美丽的家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开头和结尾运用了_________的写作手法。为什么作者说“我的心似乎遗落在村里了”?请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老师对我们说:“雷锋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然后仿写一句话。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照样子,补充句子)
心爱的小狗走失了,我伤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的情境中任选一个,写出自己心情“好”与“不好”时的情感。
鲜花盛开 狂风暴雨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我的家乡是湖北武汉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枫叶红透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不远处的书摊是我放学后流连忘返的地方。(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微风轻轻地吹着我的脸颊。(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忽然,雷阵雨来了,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又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17、句子乐园。
1.在困难面前,我们怎么能不迎难而上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茂盛的芦苇在岸边四周生长。(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看书。(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上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的星星。(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凡卡》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改句子
(1)梅兰芳先生被人们看作是东方艺术美的一个典型代表。
改为把字句;
(2)人们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成真理。
改为被字句:
(3)因为京剧的唱腔主要有“二黄”和“西皮”,所以从前人们也叫它“二黄”、“皮黄”。
用上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20、仿写。
例:爱是冬日里的暖阳,爱是沙漠里的清泉,爱是大海里的灯塔。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习作。
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你将如何度过小学六年的这段时光?以“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为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晰,想象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