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按要求写句子。

(1)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仿例子,写一拟人句)

 

(2)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缩句)

 

(3)地球是球体。(扩句)

 

 

(4)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改为反问句)

 

 

 

2、写出与下列成语的比喻意思相对应的成语。

近义词

如: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飞蛾扑火 (自寻死路)

谈笑风生______________ 未雨绸缪______________

杯水车薪______________ 开门见山_______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后来用负荆请罪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负荆请罪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__时代,主人公是赵国的________________。分别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两个人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终,将相言归于好,________、________(填关于合作的词语)保卫赵国。

4、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名贵(   ) 和煦(   ) 茂盛( )

衰败(   ) 韧性(   ) 留恋( )

 

5、根据阅读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__,怜子如何不丈夫。(《答客诮》)

(2)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______________,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

(4)儿童相见不相识,______________。(《回乡偶书》)

(5)_____________天空中挂着___________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____________西瓜。(《少年闰土》

(6)钟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____________。(《伯牙鼓琴》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夏日田园杂兴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肥:指果肉肥厚。麦花:荞麦

花。菜花:油菜花。篱落:中午篱笆的影子。惟有:只有。蛱(jiá)蝶:菜粉蝶。

【1】“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

【2】诗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3】“日长篱落无人过”的原因是( )

A.人们都在家休息,没有出来走动。

B.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

【4】诗的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下面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花木成(guī qí)  排(dá tà)

2写出加点词的意思。

(1)净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诗歌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出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诗歌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所居环境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

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自己无法过这种生活的无奈和痛苦。

D.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

8、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填空。

2诗中运用了   等修辞手法。

3诗词中字暗示了_______字暗示了______________

4诗中第②句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画画也得实事求是

齐白石、张大千和徐悲鸿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

1934年,张大千画了一幅《绿柳鸣蝉图》。画上是一只大蝉俯趴在柳枝上,蝉头朝下,做欲飞状。齐白石见了这幅画便说:“大千此画谬矣!蝉趴在柳枝上,欲飞时,其头当永远朝上,绝对不能朝下。”张大千得知后,虽然没说什么,心中却不服气。

1939年,张大千到四川青城山写生。那时正值盛夏,住处附近的蝉声此起彼伏。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说法,不禁跑到屋外仔细观察。只见大树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蝉,其欲飞时,都是头朝上。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话,不禁大为感佩。

1945年,徐悲鸿夫妇在家中设宴,专门招待齐白石与张大千。饭后,徐悲鸿提议请齐、张二人合作一幅绘画作品,但要“反串”,即请齐白石画张大千擅长画的荷花,而张大千则画齐白石拿手的虾,共同组成一幅画。张请齐先画,齐白石乘兴挥毫,用黑墨画了三片荷叶,另又着色,用赭红画了两朵荷花。接着,张大千在齐白石的图上补绘了几只小虾,在荷叶下的水中嬉戏,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完整的作品。忽然,齐白石向张大千使了个眼色,把张拉到一边,悄悄说道:“大千先生,虾……虾身只有六节哟!”张大千一听,有些疑惑,但还是在画面上又添了些水草与水纹,把节数不准确的虾身给盖了起来。

宴席散去,张大千回到旅舍,马上派人买了一大篓河虾,仔细观察后发现,虾不论大小,其身子通通只有六节。此后,张大千更佩服齐白石的绘画功力了。

【1】短文的中心是___________,围绕这一中心意思,作者写了齐白石指出张大千将______________ 画错的事。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

(1)“张大千想起齐白石的话,不禁大为感佩”,他感佩的是_________

(2)第4自然段中的“反串”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生动写出了一幅作品的诞生过程,试发挥想象,感受绘画的魅力,并为这幅画拟一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画“ ”的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多选)

A.给别人提意见时语气要委婉。

B.不管在什么场合都要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C.指出别人的错误时要照顾到对方的面子。

D.要随时注意别人的错误,并及时提出来。

【5】通读全文,你认为张大千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师的学生

  一位音乐系的学生走进练习室。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他翻动着乐谱,喃喃自语,他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消磨殆尽。

  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以后,他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

  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十指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乐谱难度颇高,学生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下课时,如此叮嘱学生。

  学生练习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验收,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学生再次挣扎于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同样的情形持续着。学生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他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对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样都追不上进度,一点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驾轻就熟的感觉,学生感觉越来越不安、沮丧和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学生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三个月来何以不断折磨自己的质疑。

  教授没开口,他抽出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学生。“弹奏吧。”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

  不可思议的结果发生了,连学生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学生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学生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学生怔怔地看着导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人,往往习惯于表现自己所熟悉、所擅长的领域。但如果我们愿意回首,细细检视,将会恍然大悟:看似紧锣密鼓的工作挑战,永无止境、难度渐升的工作压力,不也在不知不觉间养成了今日的诸般能力吗?

  因为,人,确实有无限的潜力。

  有了这层体悟和认知,会让我们更欣然地面对未来更多的难题!

1从表达方式看,结尾三个自然段属于________,运用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当教授把最早练过的琴谱交给学生时,是用坚定的目光望着学生的,这目光中包含着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选文中的大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大师、学生的经历,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可以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过此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可从不同角度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荷塘旧事

那是我刚好念四年级的时候,妈妈叫来舅舅带我到乡下的外祖母家去过暑假。

外祖母家居住的村子周围有四个大水塘,其中最美的一个便是村东北的野荷塘。塘中长满了荷花,水塘形状像月牙,又有人叫它“月牙泡”。

月朗风清的夜晚,舅舅领我去那塘边散步。来到塘边,只见满塘浮光跃金,如繁星闪烁。整个月牙泡恰似一弯晶莹的新月嵌在田野上。

白天,塘面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塘面上有块白水,荷叶在白水边形成一条弯曲的边缘线。我和村里的伙伴们经常来到这块白水边,在几株垂柳下脱光了衣服,走过一段湿润的沙地,跳入清凉的水中。恬静的塘面便响起一片喧闹声,一条条“黑泥鳅”在水中钻来钻去。水流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

有时,我们排成整齐的横队,有人发一声喊,只听得“扑通通”“扑通通”,像哪个鼓队敲乱了套似的一阵乱响,身后翻着大菊花似的浪。这就是我们常玩的“狗刨比赛”。

“刨”到岸边,人人都气喘吁吁,仰面倒在柔软的沙滩上。太阳热烘烘的,晒得我们昏昏欲睡,驾云似的。

有时,我们分成两队,相互击水。那情景更是闹得慌,急速的水线向对方射去,又从对方射来,水线交射在一起,撞击出点点白珠。腾起,落下。“哗哗”的撩水声,“呀呀”的叫喊声,乱糟糟响成一片。塘边树上的鸟也被惊得停止了鸣叫。两条战线越逼越近,最后混成一团。搞不清谁和谁是一队的啦,只是闭着眼,嘴里“扑扑”地吐着,使劲往外击水。当我们互相扭在一起时,便停止了击水,哈哈大笑起来。

然而,无论怎样闹,决不能超越那道荷叶形成的绿色边缘线。大家告诉我,线那边水深,还有些杂草,小朋友都怕。可是,我却根本没把这些警告放在心上。我一个城里的孩子,见识比他们多多啦,我才不怕呢!

刚学会几下“狗刨”时,我觉得有了水中自卫的本事,就满不在乎地冲破了那道绿线,到了荷叶丛中。该城里人向乡下人炫耀了,我想站立起来,再向小朋友骄傲地喊上一声:“你们看!”

可是这壮举刚开头,水便一下子没了我的头顶。顿时,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感紧紧地抓住了我。

我挣扎出水面,使命地嚎起来:“救命啊……”

“咕噜”一口水进了肚。

我晕头转向地一个劲往上挺,每次冒头只能喊“………”便“咕噜”喝一口水。

我双脚够不着底,身子像铅块般地往下坠,只觉得眼前金花乱冒,耳朵里嗡嗡作响,脑袋涨得几乎要炸。水还一个劲往嘴里涌。突然,我觉得有人抓住了我的手腕,接着一股力把我拉出来。原来,小伙伴们在水中排成一队,手拉手铁链般将我拖到岸上。

我吓得“哇哇”大哭,一个劲呕水。他们却围着我哈哈大笑,这下,他们可逮着机会嘲笑我这个傲气十足的城市小少爷了。

然而,那笑声是多么直淳朴啊!我一直留恋那笑声。

往事也忘了许多,可是,那荷塘却同天上的月牙一样,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1】“荷塘”被叫作“月牙泡”,原因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荷塘像水泡。

B.荷塘像月亮。

C.荷塘形状像月牙。

D.荷塘形状像水泡。

【2】题目《荷塘旧事》中的“旧事”在文中是指“我”所经历的什么事?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舅舅领“我”一起去荷塘边散步。

B.“我”和村里伙伴常到白水边玩。

C.玩“狗刨”逞能过绿线遇险被救。

D.“我”和村里伙伴玩“狗刨比赛”

【3】文章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作者为什么要把“水流”写成“像母亲柔和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我们像荡在摇篮中”?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写出母亲手轻柔和水流的荡漾。

B.写出水流的轻柔、荡漾这些特点。

C.写出水流轻柔荡漾及其带给“我们”舒适惬意之感。

D.写出水流轻柔荡漾及其带给“我们”激动兴奋之感。

【4】文章第7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其意图是什么?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运用侧面描写,表现伙伴们玩得很兴奋激动。

B.运用场景描写,表现伙伴们玩得很开心尽兴。

C.运用借景抒情写法,表现玩水时欢乐、开心气氛。

D.运用对比衬托写法,表现了“狗刨比赛”很激烈。

【5】“他们却围着我哈哈大笑,这下,他们可逮着机会嘲笑我这个傲气十足的城市小少爷了”,此时,“我”心里可能会想些什么?试着把它写下来。(提示: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已经知道绿线那边水深,还有些杂草,可为什么还往那边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同学认为文章的8——16自然段“遇险被救”这一部分内容略写就可以,不必写得那么详细。你认同这一观点吗?根据文本内容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在手机上买电影票的步骤

第一步:下载个买电影票的APP。如:淘票票。

第二步:注册后登录,打开手机定位,然后选择你要去的影院。

第三步:选定影院后再选择要看的电影,点击进入选座位。

第四步:选好座位付款,系统发送取票码。

第五步:电影开始前20分钟到所选电影院取票。

第六步:到达影院后寻找对应的取票机器,根据它提示的步骤,输入取票序号或扫描取票码,系统确认无误后,打印出电影票。

【1】皮皮根据步骤在网上买了一张电影票(如图),由取出的电影票可知他选择的电影院是 _____,选择的电影是 _____,他的座位是 _____

【2】根据电影的放映时间,皮皮应该什么时候到电影院取票呢?_____

【3】到电影院后,皮皮又该怎样做呢?_____

【4】你认为网上购买电影票有什么好处呢?_____

1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文化强国是我们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有文化自信的民族,立得住、站得稳,才能行得远。下面是官渡区红领巾宣讲员甄爱国同学写的一篇演讲稿,让我们跟随他的步伐,做优秀宣讲员。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六年级的甄爱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那一轮月,是中华文化。“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此月是孟浩然客居异乡的孤寂、愁闷;“明月别枝惊鹊, ”,此月是辛弃疾夜月下聆听蝉鸣的悠然……

那一汪水,是中华文化。“红军不怕远征难, ”,那水是毛主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两山排闼送青来”。那水是一番生机勃勃、清静优美的景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那水是乘风破浪、逆流而上的信念……

那一串数,是中华文化。人食有五谷: 、麦、黍、菽、稷;古曲有五音:宫、 、角、徵、羽;智慧有五行:金、木、水、火、土;色源有五彩:黄、青、 、白、黑……那一类字。是中国文化。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楷书是占主导地位的字体,沿用至今。颜真卿、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人们常称他们的书法为“ ”。

那一种戏,是中国文化。京剧是国粹,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戏曲剧种。京剧艺术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综合了唱、念、做、打等表现形式。

那一精神,是中华文化。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有 的人……这就是中国的 ;李纲许下“祖国疆土, ,不可以尺寸与人”的誓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让我们薪火相传!谢谢大家!

【1】请你帮甄爱国同学把演讲稿补充完整。

【2】下列诗句和演讲稿中画“﹏﹏﹏”句子描绘的生机勃勃的画面不相符的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B.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C.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D.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3】品书法文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法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散发着艺术的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视。

B.上图为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其中一句话是:辅大有焉之君固。

C.楷书四大家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

D.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作品《兰亭序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梅兰芳先生在著名剧目《霸王别姬》中饰演虞姬,他的表演可谓是(       

A.巧夺天工

B.笔走龙蛇

C.惟妙惟肖

D.妙笔生花

【5】为了让甄爱国同学的演讲更精彩,最适合的一项建议是(       

A.根据听众的反应,随时调整内容。

B.利用停顿、重复或者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C.演讲时不用太关注语速、语调和内容。

D.演讲时观点要鲜明,事例越多越好。

【6】甄爱国同学的演讲稿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B.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C.甄爱国的演讲非常精彩。

D.月、水、数、字不都是中华文化。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野生菌科普艺术博物馆”在跑男节目中一亮相,就引起孩子们的热议。

B.核污水排放事件中多数网友唱红脸发声指责,少数网友唱白脸拍手叫好。

C.《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的女主角由科班出身的女演员饰演。

D.《开学第一课》是每个学期的压轴大戏。

14、课外阅读,感受天地英雄气。

老兵们的抗美援朝

70年前,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肩负民族的(期望 希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

原志愿军老战士关长义说:“当年过鸭绿江的时候,就没想过回来,每个过江的战士都抱着用生命保卫新生共和国的决心,视死如归。国家让我去,我就去。共产党员冲在前,打在前。那个年代,大家的思想就是活着就干,死了就算,从来没怕过。”

在长津湖战役中,许多志愿军战士牺牲时还保持着战斗姿势。“气温大约有零下40摄氏度,很多战士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扒 趴)在雪地里隐蔽直到被冻死。”亲历了这场(战役 战争)的原志愿军司令部参谋常宗信眼含热泪回忆说,“咱们装备是没敌人好,但当时大家都有一个信念:守住阵地才能保卫祖国,把敌人打跑了,咱们才能有太平日子过。”70年后,87岁的原志愿军老兵赵振声却一语道出当年所有将士的心声:“与祖国的安危相比,还有什么危险和困难是我们不能克服的?”程茂友至今保存着一本工作笔记,记录着战友们的英雄事迹。“我们有一个班长,叫罗连成,在打掉敌人三个碉堡的时候已经两次负伤了,第三次负伤的时候肠子都流了出来。可是他看到战友冲锋的路上还有敌人的机枪从碉堡向外扫射,他就把肠子弄弄塞进去,爬过去把碉堡炸了。”程茂友有些激动地说,“我们的胜利靠的是军魂,是共产党人的信仰,是对人民对祖国的(忠诚 忠心)。”

老兵们最大的期盼不是自己健康长寿,而是抗美援朝精神薪火相传;他们期盼“最可爱的人”永远活在国家和民族的记忆中,像红色基因一样代代相传。

【1】用“√”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舍生忘死(______   隐蔽(______   正义(______

【3】文中“最可爱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

【4】与祖国的安危相比,还有什么危险和困难是我们不能克服的?(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视死如归:_______________

薪火相传:_______________

【6】此刻,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英雄们说吧,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从中国的奥运健儿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心情怎能不激动?

改为陈述句:  

2.对有意破坏公物的行为,我们不能不管不问。

改为反问句:  

3.我们要努力学习。我们要练好身体。

加上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4.我们必须认真改变学习中的不足。

修改病句:  

16、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下面各组中的两句话写成一句话。

(1)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了绿色公园。

 

(2)晴天雨天。 老人每天来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7、按要求写句子。

1.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壮士的英勇壮举令我们激动。(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了英雄的报告,使我深受感动。(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换句式

一阵风吹灭了蜡烛。

①“把”字句:________

②“被”字句:________

19、那位黑大哥就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改为双重否定句)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他是一个好人。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可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请你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题目,写一篇演讲稿,呼吁大家保护环境,拯救地球。

要求:主题明确,选材恰当,富有感染力,不少于4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