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意思写词语。
(1)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 ( )
(2)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 )
(3)工程完成。 ( )
2、照样子,写句子。
例:体育,你就是美丽!体育,你就是勇气!
爱,你就是_____!爱,你就是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
摄______ 寇______ 贱______ 惯______ 棋______
慑______ 冠______ 溅______ 贯______ 旗_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正( )圆 大步( )( ) ( )( )天工
心( )神( ) ( )山( )海 余音( )( )
5、按原文填空。
1.无论如何,我不能使家乡的孩子们( ),我终于拿起了笔。请( ),我今年不能回家乡,并不是不愿意( )你们,正相反,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但是,我没有体力和精力支持这样一次( )的旅行。
2.亲爱的家乡的孩子们,我真( )你们。你们前面有( )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美好的事物,( )你们可以使用的宝贵时间,好好地学习吧,希望在你们身上。
6、按要求改写古诗。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请不改一个字,只动一动标点,将古诗改写成一个剧本。
(清明时节 。 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请不改一个字,只动标点,将古诗改成一首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牧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每句删减一个字,不动标点,将这首七言诗改为六言诗。
清明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牧童指杏花村。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前两句凸显黄河的壮阔,赞扬它一往无前的顽强。
B.前两句写黄河曲折和风浪之大暗示诗人仕途坎坷。
C.诗歌后两句用典,主要表达诗人隐居避世的渴望。
D.诗歌想象浪漫,表现诗人的百折不挠、积极进取。
8、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欲把西湖比西子,妆浓淡抹总相宜。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水光潋滟_________ A.形容水满。 B.形容水波流动
(2)雨亦奇_________ A.奇怪。 B.奇妙。
【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个“跳”字,一个“______”字,写出了暴雨之大,雨点之______。猛然间,狂风席卷大地,吹得湖面上刹时雨散云飞。“______”字用得十分轻巧,却突出天色变化之快,显示了风的巨大威力。
【3】这两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其中诗句中的“湖”是杭州西湖。这两首诗有哪些相同之处?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晴方好”想开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能想到其他诗人描写西湖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土地
①吃着自己种出来的瓜菜,觉得它们每一样都有来历,每一样都有故事。什么时候下的种,什么时候发的芽,什么时候开的花……往事历历在目。
②虫子差点儿吃掉了新芽,曾让你着急。一场大雨及时解除了旱情,曾让你欣喜。转眼间,几个瓜突然膨胀了好几圈,胖娃娃一般藏在绿叶深处,必定让你惊诧莫名。
③有时候,瓜藤长袖飘飞,羽化登仙,一眨眼就缘着一根电线杆攀向高高蓝天,在太阳或月亮那里开花结果,让你搬来椅子再加上梯子,仍然望天兴叹。你看见一条弯弯的丝瓜挂在电线上,像电信局悬下来的一个野外的电话筒:刚才是谁在这里通话而且是与谁通话?或者说这么多电话筒从瓜藤上垂下来,从土地里抛撒出来,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
④你想象根系在黑暗的土地下嗞嗞嗞地伸长,真正侧耳去听,它们就屏住呼吸一声不响了。你想象枝叶在悄悄地伸腰踢腿挤眉弄眼,猛回头看,它们便各就各位一本正经若无其事了。你从不敢手指瓜果,怕它们真像邻居老吴伯说的那样一指就谢,怕它们害羞和胆怯于是气呼呼地不再合作。总之,它们是有表情的,有语言的,是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来到餐桌上,进入你的口腔,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
⑤你会突然想起以前在都市菜市场里买来的那些瓜菜。干净、整齐而且陌生,就像兑换它们的钞票一样陌生。它们也是瓜菜,但它们对于享用者来说是一些没有过程的结果,就像没有爱情的婚姻,没有学习的毕业,于是能塞饱你的肚子却不能进入你的大脑,无法填注你感情的空空荡荡。难怪都市里的不少孩子都不识瓜菜了,鸡蛋似乎是冰箱生出来的,白菜似乎是超级市场里长出来的,看见松树就说是“圣诞树”,看见鸭子就说是“唐老鸭”。在一个工业化和商品化的时代,人们正在越来越远离土地上的过程。这真是让人遗憾。
⑥什么是生命呢?什么是人呢?人不能吃钢铁和水泥,更不能吃钞票,而只能通过植物和动物构成的食品,只能通过土地上的种植与养殖,与大自然进行能量的交流和置换。这就是最基本的生存,就是农业的意义,是人们在任何时候都只能以土地为母的原因。英文中culture指文化与文明,也指种植和养殖,显示出农业在往日文化与文明中的至尊身份和核心地位。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⑦那才是人类culture又一次伟大的苏醒。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到相应的四字词语。
(1)(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_____)
(2)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_____)
【2】读第⑤段最后一句话,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伟大的苏醒”具体指什么?用“_____”画出来。
【4】题目“土地”的两个深层含义分别是(_____)和(_____)。
A. 生命的根基
B.文化的源泉
C.农业的意义
D.远古的秘密
【5】从全文看,下列赏析不正确的是( )。
A.作品描写那弯弯的丝瓜像“电话筒”一样,“一心想告知我们远古的秘密却从来无人接听”,这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远离土地的忧虑
B.“这几乎不是吃饭,而是游子归家,是你与你自己久别后的团聚,也是你与土地一次交流的结束”主要表达作者享受自己劳动果实的一种幸福感
C.“那时候的人其实比我们洞明”主要是说,古人所处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能够使他们比我们更直接、更真切地领悟到自然对人类生存的根本意义
D.作者从自己种菜的小事人手,引申出文化思考的主题,这充分显示了本文“以小见大”的特征
10、 课内阅读
薄雾笼罩着大海。突然,沉沉夜雾中冒出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那是正在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来。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口女人口孩子口半裸着身子口奔跑着口呼喊着口哭泣着口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1】在选文中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人们惊慌失措,深深感到了灾难的可怕。一个“涌”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主要写船长,为什么要对险情进行具体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爱如山路十八弯
晓月一直比较倔强。倔强,是她用来对付父亲的。她的父亲,是个军人,军人的作风,让他的威严总是多于温和。小时,晓月曾试图用她的优秀瓦解父亲脸上的威严,她努力做着好孩子,礼貌懂事。当她把一张一张的奖状捧到父亲眼前时,父亲只是淡淡看一眼,说:“还要继续努力。”
如此的不在意,深深刺痛了她。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父亲亲生的,一个父亲怎么能对自己的女儿这样的不关心,真是太让人伤心了!母亲抚着她的头说:“你父亲其实很爱你,生你的时候,他一高兴,从不喝酒的人,喝掉半斤呢。”晓月回头看父亲,他正不动声色地翻一份报,怎么看也不像一个爱她的人。
这以后,她总跟父亲对着干,惹得父亲对她频频发火。大学填报志愿时,父亲要她填师范专业,照父亲的想法,女孩子做老师,是最理想的了,安静又安全。她偏不,心中暗暗想着:你不是不关心我吗?我就不听你的安排,看你能怎么办?于是她填报了建筑专业,气得父亲干瞪眼。
大学毕业那年,她是可以在父母所在的城市找到工作的。如果父亲很温和地劝她留下,她一定会留下,但父亲没有。她一气之下,跑到了远隔千山万水的外地去了,心中依然充满了对父亲的不满:到现在你还是这样不关心我的前途,我再也不会回来了!
一个人在外拼搏,很难。举目的陌生,更是让她的心多了几层寒冷。好在公司看大门的张伯,总对她关怀备至。下雨天他会为她送伞,家里做了好吃的,他会用半旧的饭盒装着,给她带来。她好奇地问张伯:“怎么对我这么好?”张伯笑笑说:“你像我的女儿啊,我也有个你这么大的女儿,在外地读大学呢。”
那天,张伯过生日,喊她去他家吃饭。在张伯家,她受到张伯老两口最热情的接待。她陪他们一起包饺子,热热乎乎像一家人。吃饭时,张伯一高兴,喝多了,对她说:“孩子,你有一个好爸爸啊,他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拜托我要好好照顾你,说你性格倔,怕你吃亏呐。什么时候他来看你了,我一定要和他喝两盅。”
晓月的惊奇无以复加。“你怎么认识我爸?”张伯摇摇头呵呵乐了,说:“我是你父亲一个战友的朋友的朋友,和你父亲也只是电话里认识,还没见过面呢。”她的心顷刻间翻江倒海起来:
原来,山路十八弯,通向的,是一个叫爱的地方。千山万水,也阻隔不了,一个父亲的爱。
【1】用“﹏﹏”画出至少两处的心理描写。
【2】晓月听了张伯的话,想到了什么?请把文章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3】这篇文章主要采取_______________描写,这学期我们学过的_________课文主要运用了这种描写方法。
12、类文阅读
童年的春节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他自己在元旦这天早上,还用红纸写一条:“元旦开业,新春大吉……”以下还有什么吉利话,我就不认得也不记得了。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粘,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盏,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那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节选自《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1】(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锃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添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人如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策略)为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下面阅读文章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完成写一段有关灯笼的介绍性文字的任务,可快速略读全文,找到第2自然段内容仔细阅读。特别注意那些描写灯笼寓意、灯笼种类、灯笼夜市的文字。
B.为完成体会传统民风民俗对人们的影响的任务,先默读浏览。要特别注意描写各种民风民俗时大人、小孩的反应,关注关键词句。
C.为完成讲一个有关春节过年的故事的任务,可以主要关注第1自然段中的吃饭、贴春联,第2自然段中的祭灶王爷和花灯夜市,还有第3自然段中的元宵节过后烧灯笼的故事。把它们连起来讲述。
D.完成以上任务,不需要特殊的阅读方法,认真读每一自然段文字即可。
【3】(阅读方法)根据阅读任务,选择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提取相关信息。
(1)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画上“﹏﹏”。
(2)在福州,灯笼的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照样式分,文中儿童玩的灯笼有:____________
(4)按照材料分,灯笼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
【4】(内容理解)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祖父只忙着写春联和吉利话,“我”就站在一边帮他一起写。 (_____)
(2)从“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如灶糖、灶饼,“我”最喜欢的是灯笼。 (_____)
(3)在福州过年时,大家都会送灯。送灯的数目,总和孩子的数目一样多。(_____)
(4)元宵过后,光彩辉煌的日子过完了,“我”最无奈的是和灯笼告别。(_____)
13、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②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③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1】选文主要表达的观点是:________。作者是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表达出这个观点的。
【2】第②段中加点的“至少”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概括地写出了地球的两大特征:________和________。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请你针对破坏环境的现象设计一条不超过15个字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打白骨精
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走了一天的路,唐僧感觉饥饿,就让孙悟空去找些吃的。悟空跳上云端,四处观看,见南山有熟透的山桃,便要摘些来给师父充饥。
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了。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唐僧一再推辞,八戒嘴谗,夺过罐子就要动口。
正在这时,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唐僧连忙扯住悟空。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唐僧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悟空打开罐子,从里面跳出来几只青蛙、癞蛤蟆,根本没有什么斋饭。唐僧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师徒们吃了桃子继续赶路。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手拄着弯头竹杖,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悟空见又是那妖精变的,也不说话,当头就是一棒。白骨精见棍棒落下,又用法术脱了身,丢了具假尸首在路上。
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请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
白骨精不甘心就这样让唐僧走了,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悟空把金箍棒藏在身边,走上前迎着妖精,笑道:“你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这个妖精。”悟空抽出金箍棒,怕师父念咒语,没有立刻动手,暗中叫来众神,吩咐道:“这妖精三番两次来蒙骗我师父,这一次定要打死它。你们在半空中作证。”众神都在云端看着。悟空抡起金箍棒,一棒打死了妖精。妖精化作一堆骷髅,脊梁上有一行字,写着白骨夫人
【1】学完《三打白骨精》,我认识了怎样的唐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什么样的孙悟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什么样的的白骨精?还有什么样的的猪八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喜欢他们中的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把这句话改写成提示语在中间的句子,注意标点符号的用法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把”字句改为“被”字句。
1.幸而存活的树苗被狂风暴雨吹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理过来把椅子扶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在困难面前,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改写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岸边,柳条随风摆动。(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
19、句子训练。
1.袁隆平问他的助手:“你们半夜来找我,有什么事吗?”(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诺贝尔凭着不怕死的精神,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终于制伏了硝化甘油。(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詹天佑是工程师。(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这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岩缝中的小草,心向着外面的大千世界,乐观顽强地生长;山谷里的小溪,神往着天涯的壮阔海洋,昼夜不歇地流淌;_____________________(补写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1、作与表达
一双鞋,一份情,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一些物品,它承载了亲人、老师或朋友对你的浓情?相信上面的短文一定也勾起了你的回忆,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物品写写,相信你的习作一定也会打动很多读者。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套作。(2)文中不出现真实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