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日积月累。

1.本自同根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闲看儿童捉柳花。

3.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孰能无惑?

5.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一生创作了100多首诗词,展示了他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发展的伟大情怀。请你写出其中两首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________

②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___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闻着淡雅的菊花香,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波浪翻滚的黄河水,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听见稻田里的蛙鸣,我们会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希望是努力出来的,是探索出来的,是实践出来的。

3.《伯牙鼓琴》一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锺子期去世了,“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读拼音,写词语。

tái xiǎn   táo zuì   líng lì   shù fù   zhàng peng

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qín xián   chí chěng   xiū sè   pù shài   wēi xié

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5、语言积累。

(1)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欢把自己的离愁别绪寄托在月亮之上,那是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还是辛弃疾的“__________________,”清风半夜鸣蝉”。我们还学过含有“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低头思故乡”。

(2)后世许多忧国忧民的寒素之士,用陆游的“位卑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3)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俄国作家____________。在他的作品《穷人》一课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的桑娜和渔夫。

(4)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____________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____________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5)那些小丘的______是那么_______,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1.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你能说出另外两位诗人及他们的作品吗?

 

7、古诗欣赏。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江畔独步寻花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芙蓉楼送辛渐》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从这首诗中的“寒”“孤”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________诗,我们曾学过的这一类诗有《________》。

3《江畔独步寻花》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从诗中“留连”“自在”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______的心情。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本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著名文学家、___家,有__之称。代表作有__________等。

【2】解释下列词语意思。

浪淘沙:______________ 九曲:_______________

浪淘风簸:__________________ 天涯:_______________

【3】读了下面的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把你看到的画面用一段话描述下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你读古诗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会怎么办?请把你的方法写在下面横线上。

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为民药房

999小儿感冒颗粒说明书

[主要成分]广藿香、菊花、连翘、大青叶、板蓝根、地黄、地骨皮、白薇、薄荷、石膏;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汗出而热不解,头痛鼻塞,咳嗽,口渴咽红。

[用法用量]用开水冲服。一岁以内一次0.5袋,一岁至三岁一次0.51袋,四岁至七岁一次11.5袋,八岁至十二岁一次2袋,一日2次。

[注意事项]

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感冒初期,怕冷无汗,低烧,大便稀且次数多者慎用。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服药2天高热不退者,应去医院就诊。

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防潮。

[规格]每袋6克,每盒10袋。

【1】今年“六一”儿童节过后,小明8岁的弟弟感冒发烧,妈妈让他到药店买非处方药“999”小儿感冒颗粒,他要去为民药房的几楼买药:______________

【2】请阅读说明书,简要说说小明的弟弟应该怎么用药及每次用量多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妈妈拿到药后,仔细地看了一下,说:“这药不能吃!”小明很疑惑。你知道为什么吗?他应该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爱因斯坦与上海有特殊的情缘,他曾在 1922 年两次到访上海。前一次他刚踏上码头就获悉自己得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后一次他在福州路工部局礼堂演讲“相对论”。这两次抵沪,他都入住理查饭店,即今天外滩的浦江饭店。

为了纪念这份特殊情缘,让更多市民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2008 年 6 月,高达 2.8 米的爱因斯坦雕像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揭幕。按原计划,这尊雕像将安放在上海的某一个地方。当时有媒体称“爱因斯坦,这个全世界最聪明的“头脑’,从此常住上海”。谁也没有想到,6 年过去了,由于种种原因,这尊雕像至今仍存放在上海城市雕塑中心。此事引发了上海市民的热议。

【1】2016 年 4 月,爱因斯坦雕像落户上海张江园区诺贝尔湖公园。如果让你来选择爱因斯坦雕像安放地点,你会选择哪一处?请简述理由。

A.南京路步行街 B.外滩街心花园

C.东方绿舟智慧大道 D.陆家嘴金融区

选择:____(填序号)

理由:__________

【2】请你为爱因斯坦雕像拟一个恰当的名字: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竹节人(节选)

x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一不小心,铅笔就从裂缝里掉下去了。

x而现在,这些裂缝正好用来玩竹节人。

……

x将鞋线一松一紧,那竹节人就手舞之、身摆之地动起来。两个竹节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没头没脑地对打着,不知疲倦,也永不会倒下。

x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儿,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x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

x破课桌,yǎn     )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

x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x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

x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x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成语

① yǎn( )

②叱咤风云: ________________

【2】第x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第③段的划线词语,“手舞之、身摆之”“没头没脑”“不知疲倦”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xx段末尾都有“神气”,这属于什么写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句式和标点符号两方面分析第xx两段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老师把竹节人没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师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爱的纽带

①这是一个大雪纷飞、北风狂号的日子。阿拉斯加州的一家医院里,正进行着一次特殊的分娩。医生护士忙里忙外为一个叫多莉的妇女接生。之所以说其特殊,是因为多莉强烈要求医生为自己提前两周分娩。医生忠告:提前分娩危险很多,婴儿早产,是否健康?孩子会不会因月份不足而孱弱多病?人为地催生,会不会对大人有危险?这都是未知数。多莉自己写了保证书,表示若有问题和医生无关。医生被她的苦苦哀求所感动,同意为她手术分娩。

②医院产科的楼道里站满了关心这次分娩的人们。很多眼睛注视着分娩室两扇洁白的房门;相识或者不相识的面孔显得异常严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刻钟,又一刻钟。当婴儿响亮的哭声传来时,很多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③孩子平安降生后,多莉蠕动着嘴唇向护士恳求道:“护士小姐,求求你,将我和我的孩子马上送回我的家里。因为我的丈夫、孩子的父亲正盼着这个小生命的来临。”医生和护士们把大人和孩子包得严严实实,抬上救护车,向多莉家中疾驰。

④到了多莉的家,人们才知道:多莉的丈夫身患癌症,危在旦夕。为了能让他抱一抱亲生的孩子,体会一下做父亲的幸福,多莉才决定提前分娩。那个不幸而又幸运的父亲,终于在生命的尽头拥抱了自己的孩子。他说:“孩子,你真美丽,我是你的爸爸,不要忘记我。”说完这句话,父亲在孩子头上吻了一下,就永远闭上了眼睛。这话,是父亲说给孩子的第一句话,也是唯一的一句话;这吻,是父亲给孩子的第一个吻,也是唯一的一个吻。

⑤多莉抱着自己的孩子哭诉道:“孩子,妈妈和你一样,没有一句怨言。你提前两周诞生,亲历了生死门槛;你已经被你父亲吻过,不再是个遗腹子;你享受过父爱,被父亲抱过,祝福过,叮咛过。尽管一生只有一次,可这一吻之爱,来得何等艰难。”

⑥在场的人们无不为之感动。这种爱宁可少有,不可没有。这是爱的纽带……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因为____________,所以说这是“特殊的分娩”;因__________所以医生同意为多莉做手术分娩。

(2)文中的父亲是“不幸而又幸运的”,“不幸”是指____________;“幸运”是指_________

【2】多莉之所以恳求医生为她提前两周分娩,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②自然段有一处场面描写:“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一刻钟,又一刻钟。”这句话的作用是( )

A.说明提前生产十分危险。

B.说明时间过得很慢。

C.表现了众人细致耐心的状态。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两个“第一”和“唯一”,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表明“这话”“这吻”突如其来,体现了父亲内心的脆弱。

B.表明“这话”“这吻”来之不易,突出父亲之爱的珍贵。

C.表明“这话”“这吻”与生俱来,强调为父之人的本能。

【6】文章结尾“这种爱宁可少有,不可没有。这是爱的纽带……”中“爱的纽带”既包含______,又包含______

A.多莉对丈夫的爱 B.父亲对孩子的爱 C.多莉对孩子的爱

13、读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中的故事。

我的同学克莱谛

今天,我去街上散步时看到了我的同学克莱谛。

他穿着和平时一样的巧克力色的上衣,满头大汗地扛着一大捆木材,一边跑一边嘴里还在念着:“所谓动词的活用……就是指在词尾的变化……”。

“你在做什么呢?”我非常妤奇地问道。克莱谛告诉我,他的父亲带着小伙计出去办事了,母亲又生了病。所以,他不得不帮助家里把一大车的木柴从车上卸下来搬到父亲的店铺里去。

“可是,我必须充分利用时间。因为今天除了搬柴,我还得温习今天的语法知识,这些知识真是难懂,我怎么也记不住。”克莱谛说。

木柴终于搬完了。克莱谛把我带到他父亲的店铺里,里面堆满了小山似的木柴,旁边放着一杆秤。店后面有一个小房间,里面放了一张桌子,克莱谛就一直在那张桌子上写作业。

“本来我们可以玩一会儿的,很可惜,我今天的作业还没做一半呢!”克莱谛说。

这时,店前传来大声的叫喊声:“有人吗?”

“有人来买柴了。”克莱谛飞快地跑了出去。卖完柴他赶紧返回来继续做作业。

不一会儿,火炉上的咖啡壶里的咖啡冒了出来,克茱谛急忙跑到火炉前,把咖啡壶从火上拿了下来。他小心地把咖啡倒在一个杯子里,送给另外一个小房间里的他生病的母亲喝。克莱谛的母亲头上缠着一块白色的头巾,克莱谛把我介绍给了他母亲。“啊,好心的孩子,”她说,“你是来看我的吗?”

这时,克莱谛把他母亲肩下的枕头整理了一下,好让她睡得更舒服点。接着,他问道:“你还要点儿别的吗?糖浆喝过了吗?要是没有了,我再去药店,您放心吧,木柴我都卸好了。”

“谢谢你我亲爱的孩子!”克莱谛母亲说,“你什么都替我想得很周到!”

我们又回到了店里,克莱谛把柴放在支架上,边劈边说:“这也算是一种体操,不过和我们做的那种不一样罢了。父亲回来后看到我把这些柴都劈好了,一定会很高兴的。可是劈完柴后,我总是不能写出妤看的字来,老师会批评我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最要紧的是母亲的病赶快好起来!啊!又是一辆装满木柴的马车来了!又有活儿干了!”

这时,一辆马车在店前停了下来。

“我不能再陪你了!”克莱谛说,“今天能见到你,真是太好了!明天再见吧!”说完,他赶紧握了一下我的手。接着,他又开始在马车和店铺之间跑来跑去地卸木柴了。

【1】小说中提及的人物有哪些?主要人物是谁?用“下划线”勾画出文中描写人物对话的句子,再说说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个主要人物是怎样的人。

【2】用“波浪线”勾画出小说中描写“店铺及其后面的一个小房间”的句子,说说小说里的这些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14、阅读理解。

菜农和空谈家

春天菜农在田畦上翻挖,仿佛想要挖出宝藏似的。菜农是个勤劳的好把式,看起来身强体壮、(       ),光种黄瓜,一个人就挖了五十畦。

相邻的院子里住着一个园艺爱好者,这是个(       )的半瓶子醋,这个空谈家自称是大自然的朋友,但他只会用书本,上的话议论种菜。有一天,他忽然(       ),要亲自侍弄菜园,也想种黄瓜。然而他却嘲笑邻居:

“邻居,无论你多卖力,我干起来将远远超过你。你的菜园子与我的相比,将会显得像是一片荒地。说真的,我感到很奇怪,你的菜园种得不怎么样,你怎么还没有败落破产?你大概没有学过任何科学知识。”

“没时间学,”邻居回答,“勤劳、熟巧、双手,这就是我的全部知识。还有上帝给了我粮食。”

“真无知!你竟敢反对科学知识!”

“不,老爷,别曲解我的话,如果你有什么好的主意,我随时准备学习和效仿。”

“只要等到夏天,你就会看到……”

“但是,老爷,现在该是种东西的时候了,我已经播了种,栽了苗。可是你还没有翻一畦地。”

“是的,我没有翻,没有工夫。我一直在读书,要弄清楚,用铁锹、木犁或铁犁翻地,哪一种更好。但还没有错过播种的时间。”

“不知您怎么样,我们的时间可不太多。”菜农说完就拿起铁锹,立即与他告别了。

空谈家则回家去读书、做笔记查资料,又埋头翻书,又埋头翻地,从早到晚忙个不歇。刚干好了一件活,菜畦上刚长出一点苗,他就在杂志上看到了新技术,一切就按新方法、新样式,重新翻土,重新栽种。

结果是什么呢?菜农种的黄瓜长大了,成熟了,他赚了钱,一切顺利。而空谈家——没有收到一根黄瓜。(选自《克雷洛夫寓言》)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填序号)

A.夸夸其谈                    B.突发奇想                    C.精力充沛

【2】“好把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半瓶子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空谈家认为,菜农没学过_____________;而菜农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他全部的知识。

【4】空谈家是怎么种黄瓜的?请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

【5】空谈家为什么“没有收到一根黄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从菜农和空谈家身上获得了哪些启示?先想一想,再有条理地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老人很小心地来到湖边的围栏旁。(缩句)

 

2尽管困难有多大,我们还能克服。(改病句)

 

3海洋里的鱼非常多。(用上夸张的修辞手法)

 

4一家人的希望都在你身上呢,难道你不知道吗?(改为陈述句)

 

5柳树长出了嫩芽。(改为拟人句)

 

 

16、我能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缩成8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是人们一直探索的宇宙之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仿照《花之歌》的表达方式描写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

18、改为直接引述句。

1.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说,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改为直接引用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改为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设想能够实现。这些设想是遥远的事情。(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几下掌声,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是一种欣赏,被欣赏的人会得到肯定、鼓励和欢乐,获得进步的信心和力量。在你的成长经历中,谁对你的影响最大?请你回忆一下,再写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