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文内容回顾。
1.《开国大典》是用_____作题目,写阅兵式的场面时采用了______的方法;《少年闰土》是用______作题目,文中闰土给“我”讲了_____、海边拾贝、______看跳鱼儿等有趣的事,让“我”对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2.《伯牙鼓琴》选自__________。这篇文言文让我们看到了钟子期与伯牙之间的真挚友情,其中最能体现两人情谊的句子是“_________”。
3.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几篇清新自然、意蕴隽永的散文。《丁香结》中丁香结象征___________,启示人们_______;《好的故事》中“昏沉的夜”象征______,文章通过对梦境里那“好的故事”的描绘,表现出______。
4.语文学习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跟随作者范锡林回忆了童年时代______的情景;认识了周晔笔下______的鲁迅先生;踏上艺术之旅,我们聆听了贝多芬那美妙的《______》,感受到音乐家______;品读文言文,从______写的《书戴嵩画牛》中,我们明白了_______的道理……畅游在语文的海洋,我们收获满满!
2、辨字组词。
苞(______) 雷(______) 鲜(______) 庶(______)
雹(______) 蕾(______) 藓(______) 蔗(______)
暴(______) 逢(______) 害(______) 在(______)
瀑(______) 缝(______) 割(______) 茬(______)
3、看拼音写词语。
yōu yǎ yán sù kānɡ kǎi shùn jiān
( ) ( ) ( ) ( )
jiào rǎnɡ páo xiào línɡ lì xuán yá
( ) ( ) ( ) ( )
4、理解句子含义
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吧了一口气。
(1)“我”是_________,“他”是_________。
(2)两个“清清楚楚”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肃”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写的是人物的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句子,再完成练习。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装,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1.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形象的写出了丁香花_________的特点。动词“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丁香花娇俏灵动、惹人怜爱的样子。
2.请你运用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歌赏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原文的横线上应填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七律·长征》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分别是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喜踏岷山。
【3】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七律·长征》通过对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历程的生动描述,热情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概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7、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读着“烂漫”让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______。
【2】“百丈冰”采用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3】“俏也不争春”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的精神。
【4】词中的“___”和“___”这两个字写出了梅花的坚强、自信。
【5】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风雨”“飞雪”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精神。( )
(2)梅花在“丛中笑”是嘲笑其他花都凋谢了。( )
(3)这首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的革命者形象。( )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浪淘沙(其一)
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浪淘沙是词牌名。___
B.诗的第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___
C.簸的意思是颠簸。___
D.这首诗的作者刘禹锡是宋代人。___
【3】这首诗的前两句不仅写出来黄河___________的雄伟气势,也突出了黄河____________的特点。
【4】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引用了民间传说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同时展开想象,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9、阅读,完成练习。
扁鹊三兄弟
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那时候病人自己还不觉得有病,但大哥就下药铲除了病根,使他的医术难以被人认可,所以没有名气,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我的二哥治病,是在病初起之时,症状尚不十分明显,病人也没有觉得痛苦,二哥就能药到病除,使乡里人都认为二哥只是治小病很灵。”
“我治病,都是在病情十分严重之时,病人痛苦万分,病人家属心急如焚。此时,他们看到我在经脉上穿刺,用针放血,或在患处敷以毒药以毒攻毒,或动大手术直指病灶,使重病人病情得到缓解或很快治愈,所以我名闻天下。”
魏王大悟。
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惜大多数的事业经营者均未能体会到这一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大多数人只着眼着当下,很少考虑或者根本不考虑当下对未来的影响。
【1】用简洁的一、两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三兄弟的医术。
大哥(__________),二哥(__________),扁鹊(__________)
【3】魏王是一个国家的管理者,你觉得他“大悟”,会悟出什么治国大策?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怎么理解“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的意思?并结合你的学习生活实际,举例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同“弥补得好,当然是声名鹊起,但更多的时候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的观点吗?对“等到错误的决策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才寻求弥补”的人,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美丽如初
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①“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 )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惊喜地只叫了一声“妈妈②”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③”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 )。“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náng,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絮絮叨叨地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④”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仿佛看到,当年外婆也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给文中标序号的地方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_
【2】我不认识“悚”字,可以用________查字法,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我不会写“行náng”这个词,可以用____________查字法。
【3】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月朗星稀:____________________
絮絮叨叨: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一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文中加点的词语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波浪线勾出第五段中作者产生联想的句子,用直线勾出与末段中“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这个句子相呼应的一句话。
【7】联系短文或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为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材料,说说这位江湖郎中究竟错在哪里。请用简洁的语言表述一下。
古时候,有个人突然犯腹痛,只得请一个江湖郎中看病。郎中翻开医书,只见上面写着:“腹痛,巴豆不可轻用。”于是,他给病人开出了大剂巴豆治病。结果,病人吃了巴豆,不久就死了,家属将郎中告到了县衙,见官时他竟振振有词:“巴豆不可轻用,不就是要重用吗?” 一时,令审案的县官哭笑不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天地。
山间小记
我越来越喜欢植物世界了,因为这个世界里充满了和谐与生机,充满了宁静与安祥。
植物们就是这样,生在哪里便站在哪里,老老实实地站上一辈子,谁也不会跑,谁也不会走,自己找养分,自己找阳光,自己成长自己,自己健壮自己。它们之间,谁也不惹谁,谁也不害谁,谁也不打谁的歪主意。因此, 它们这个世界里,便没有追赶,没有欺侮,没有相互间的殴斗与残杀。
坏的是,因为它们没有脚,灾害来了无法闪躲,旱涝来了无法逃避。渴了,不能移动身子去找水喝;饿了,也没有办法迈开脚步去找东西吃。好在它们能挨、能忍。有多少吃多少,有多少喝多少。不争、不吵、不抢夺。
植物们默默地繁衍它们的子孙,默默地绵延它们的后代,也默默地构建它们自己的世界。就拿我家后面的这片山来说,没有人播种,没有人栽培, 也没有人去理会,而各类植物们却在这座山上构建起了它们的完美世界。自低矮的小草,到高挺的大树;自爬蔓的藤葛,到丛生的灌木,都是那么的青嫩,都是那么的壮旺。山的年龄一定是很高了,而植物们的“宗族”,也有很古老的历史了,它们便一代接一代的,守着这片山,守着它们自己的世界。
为了生长,为了生存,为了千秋万世的子子孙孙,植物们也用尽了脑筋, 想尽了办法来保护自己。像某些高个子的果树,为了避免外来骚扰,不得不用树干把花果擎举得高高的。像某些荆棘,为了避免外来的欺凌,不得不武装上一些针刺。荆棘植物看起来怪凶的,然而,你不去惹它,它是绝对不会惹你的,没有听说有站起来追人的荆棘。别看它有针刺,不是用来攻击,而是以之自卫。
【1】看拼音,写词语。
hé xié(________) fán yǎn(________)
sāo rǎo(________) jīng jí(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两组近义词。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表明作者对植物充满喜爱之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文章第 4、5 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 4 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5 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课外知识,举具体实例说明“为了生长,为了生存,为了千秋万世的子子孙孙,植物们也用尽了脑筋,想尽了办法来保护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傍晚,一群野牛正沿着河岸缓缓地向前行进,全然不知道前方已经是危机四伏——六七头狮子正躲藏在草丛中,等待着它们的到来。有两头野牛带着一头小野牛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欢快地奔跑着,它们离牛群越来越远,却离危险越来越近了。
②突然,埋伏的狮子纷纷跃起,扑向离群的三头野牛。野牛猝不及防,掉头就跑。狮群紧追不舍,其中一头狮子几个腾跃,就将落在最后的小野牛扑进河里。小野牛在河里拼命挣扎,其他的狮子赶来一起咬住它,想把这个战利品拖上岸享用。就在狮群即将如愿以偿的时候,一条鳄鱼突然从河里一跃而起,张开血盆大口牢牢咬住了小野牛的尾巴。这时,狮群和鳄鱼在河里展开了一场jīng xīn dòng pò( )的拉锯战。几个回合下来,鳄鱼寡不敌众,小野牛被群狮拖上了岸。
③可怜的小野牛,也许即将成为狮子的美餐了!但就在这qiān jūn yí fà( )之际,奇迹发生了:数百头身强力壮的野牛狂奔而来,如风而至,把狮群和小野牛团团围在中间。原来,是离群的两头野牛搬来了救兵。救兵中,一头野牛开始挑战一头狮子,它nù mù yuán zhēng( ),踢跳腾跃,吼声如雷,被挑战的那头狮子先前的威风荡然无存,只能落荒而逃。但是,其他的狮子仍然紧紧地咬住小野牛,不肯松口。众野牛发怒了,它们排成战阵,缩小包围圈,一步步逼近狮子和小野牛。又有一头野牛,对准其中一头狮子猛冲过去,牛角用力一挑,那头狮子就被挑飞到空中,然后狠狠地摔到地上!它惩罚狮子的几个动作干脆利落,一气呵成,使人很难相信它居然是一头食草的野牛!
④紧接着,群牛嘶鸣,声震旷野,野牛向狮子发起总攻了。面对群牛那雷霆的气势,剩下的几头狮子惶恐万状,只得松开口四散逃窜。那头可怜的小野牛挣扎着,摇摇晃晃地回到牛群中,被群牛紧紧地护卫在中间。逃跑的狮子,在远处眼巴巴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凶悍和霸气。
⑤残阳如血。牛群浩浩荡荡,仍然沿着河岸缓缓前行,犹如一头头黑色的精灵。它们用团结、勇敢和力量,演绎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生命之歌!
【1】根据拼音写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如愿以偿”意思是:_____________,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
“寡不敌众”意思是:_____________,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
【3】读第③~④自然段,把小野牛获救的过程补充完整。
野牛群包围了狮群和小野牛,吓跑了一头狮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样是表示时间的词,有人建议把短文中“残阳如血”换成“夕阳西下”,你同意吗?联系短文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 ”上。
14、课外阅读。
不寻常的音乐会
绿色的藤蔓(màn wàn)爬上窗台,探头探脑地打量着伦敦儿童医院病房里的七个孩子。这七个小病人,除伊丽莎白外,全都患了不治之症。
伊丽莎白热爱音乐,酷爱唱歌,她的歌声圆润(舒缓 缓慢),婉转动听。但她的耳朵做了一个手术,一个月后听力将完全消失。不过,在伙伴们面前,她从不唉声叹气,只是当她以为没有人看见她时,沉默的泪水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双眼。
小伙伴们为伊丽莎白的境况(焦急焦躁)不安,他们决定做一些事情使她快乐。
一天傍晚,孩子们带着这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
“你们想为伊丽莎白举办十一岁生日音乐会?还有三周的时间,来得及吗?”当柯尔比看见孩子们渴望的神情,不由自主地感动了:“好吧,我来帮助你们!”
柯尔比请到了全市最著名的音乐老师玛丽,玛丽感动地说:“我去,我去!”
在玛丽老师热心地指导下,六个孩子每天都练习唱歌。仅仅三周的时间,柯尔比和玛丽老师就把这六个快要死去的孩子组成了一支优秀的合唱队,尽管他们中没有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天赋。
这个秘密保守得十分成功。伊丽莎白生日的这天下午,当她坐着一辆手推车被推进医院的礼堂时,她惊讶了,苍白漂亮的面庞变得绯(fěi fēi)红。她身体前倾,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听着。
演唱开始前,柯尔比告诉孩子们:“伊丽莎白的听力已经非常微弱,你们必须尽力大声唱。”我们尽管都坐在离舞台仅3米远的地方,却仍然难以清楚地看见每一个孩子的面孔,因为泪水遮住了我们的视线。但是,我们能够毫不费力地听见他们的歌唱。
音乐会获得了极大成功。伊丽莎白欣喜若狂,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眼里闪耀出(奇异奇特)的光彩。她大声说:“这是我最最快乐、最最快乐的生日!”合唱队员们十分自豪地欢呼起来,又蹦又跳,完全不像患了绝症的孩子。
现在,那六名合唱队的成员已在地下安睡长眠,那六副幼稚的歌喉已经静默多年,但伊丽莎白的记忆里至今仍然能够听见那六个伙伴的声音。这是欢乐的声音,生命的声音,给人力量的声音,这是她听到的最后的,也是最美的声音。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语,打“√”。
【2】“一天傍晚,孩子们带着这个秘密去见他们喜欢的朋友护士——柯尔比。”“这个秘密”具体指______
【3】“这是她听到的最后的,也是最美的声音”。说这种声音是最美的,是因为______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反映了伊丽莎白什么样的心情?
(1)沉默的泪水才会渐渐地、渐渐地充满双眼。
________________
(2)伊丽莎白欣喜若狂,浓浓的、娇美的红晕在她苍白的脸上闪闪发光……
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为什么用“不寻常的音乐会”作为题目?请写出至少两个要点。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15、句式转换。
1. 妈妈对我说:“我今天有事不在家,你放学后到阿姨家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一把抓去了我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竹节人。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走之前,我不得不把他们的母亲送进疯人院。(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外书可以读,但要有选择地读。(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1.尼尔斯使劲地把马丁拖到湖边。(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逃不出我的手掌!(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答题。
(1)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地艰巨的任务。
修改病句: 。
(2)我战胜了他却没有战胜你。
根据意思加标点:
你最后赢了大家: 。
我和你都赢了: 。
(3)厚厚的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彩。
缩句: 。
(4)当心脏受到严重损伤时,它就急剧地跳动。
改成比喻句: 。
(5)表演吸引着观众。
扩句: 。
18、小青石对小黑石说,它讨厌过这样安静的生活。(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裤子没有毛病。裤子非常合您的身。(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她那水晶般的闪耀着欢乐光芒的蓝眼睛多么像清澈的泉水。(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树环抱着村庄。(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河南省的人口是我国最多的省份。(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变句型
1.改反问句。
(1)像张思德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2)洗澡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2.改陈述句。
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3.照例子,仿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的时候, ;
的时候, 。
4.续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5.改双重否定句。
我听说李晓为了帮助一位盲人昨天很晚才回家。
6.缩句。
(1)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2)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7.扩句。
(1)它被发掘出来了。
(2)他睡熟了。
8.改变人称换个说法。
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
21、习作。
汉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可以从下面的字里选,也可以选其他的字。联系生活中发生过的事写一写。题目自拟。
要求: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扮 乐 泪 暖 悔 望
长 妙 变 忙 寻 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