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要求填空。
“屈”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部,再查_____画。“屈”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使弯曲 ②低头,使屈服 ③冤枉。“威武不屈”中的“屈”应选第____项解释;“屈指一算”中的“屈”应选第____项解释。
2、联系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在pù bù__________旁边的岩石fèng xì__________中,有许多的tái xiǎn__________,潭水中,鱼儿不时会bèng chū__________水面。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威风( )( ) ( )( )似锦
( )先( )后 ( )( )无阻
( )( )足道 气喘( )( )
( )有( )思 ( )( )之言
4、默写古诗名句。
(1)____________,同到牵牛织女家。
(2)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
5、根据意思,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字。
1.表示有点出乎意料之外:(____)然
2.不关心,不在乎的样子: (____)然
3.坚决毫不犹豫: (____)然
4.非常敬佩的样子:(____)然
5.不应该这样而这样: (____)然
6、课内阅读。
1.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你能说出另外两位诗人及他们的作品吗?
7、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1】通过阅读本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诗人题写在________________庭院的墙壁上的。
【2】结合诗句,写出下面字词的意思。
书:______________ 茅檐:____________
无苔:____________ 成畦:____________
排闼:____________
【3】对诗歌内容和方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多选)
A. 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
B. 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渴望而不可得的无奈和苦痛。
C. 诗歌描写景物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4】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后所作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词赏析。
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
。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诗句中那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诗人离开家乡时间很久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贺知章写过什么诗?请写出其中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起床,刷牙,吃饭,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走吗?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再走。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我知道不会是那么简单的一会儿,我得不出声地多藏一会儿。母亲出来了,可我忘了吓唬她,她手里怎么提着菜篮?您说了去!等等,买完菜,买完菜就去。买完莱马上就去吗?嗯。
【1】选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描写。
A.外貌
B.动作
C.语言
【2】从画线的句子中你读出了作者( )的心理。
A.急切
B.孤独
C.寂寞
【3】“那是个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这句话是_________,衬托了作者_______的心情。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早上六点钟起,就有群众的队伍入场了。人们有的擎着红旗,有的提着红灯。进入会场后,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郊区的农民是五更天摸着黑起床,步行四五十里路赶来的。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1】给文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擎( qíng jìng)奔( bēn bèn)更( gēng gāng)倒(dǎo dào)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汇集——_______ 出现——_______ 爆发——_______
【3】这段文字在写法上运用了先____后____的方法,重点写了_______、_______,应该说他们是全场三十万人的“____________”。
【4】用“[ ]”标出文段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句子把______和______比作______和______。
【5】如果把文段中的“直奔”换成“走向”,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地说。谭老师誓死护卫学生的形象,让他永生难忘!(《最后的姿势》)
【1】“眼含热泪”说明这个救援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描写的是谭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谭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12、品评课文语句,完成练习。
A、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
B、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1)“他们”是指 ;“外国报纸”实际代指 。
(2)A,B两句中加点部分表现了 。
(3)读完A,B两句,你此时的心情如何?
C、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D、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4)C句表现了詹天佑 的工作态度。
(5)D句表现了詹天佑 的决心。
(6)读完C,D两句,你此时的心情如何?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驿马河公园二期概况
驿马河公园二期北起环湖南路,衔接大运会东安湖片区,南至龙工北路,紧邻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东接董朗路,西至桃源路,将老城区的烟火生活与东安新城的品质生活有效串联了起来。行走于驿马河公园二期,生态修复的手法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公园采取河湖分离,改善水形态与河床的同时保留园区内原有的塘堰,进行深潭浅滩打造,让公园水生态更加多样自然,为市民提供了宜人的滨水空间。
材料二:驿马河公园二期游园攻略
亲子游 亲子游当然首选靠近桃源街区域的“童趣里”儿童乐园,这里也是开园后最为热闹的地方。摇摇船、滑梯、秋千……演示水流原理的压水机、小水车,玩沙池里面还贴心地准备了小男生们最爱的挖挖机操作臂……区域内也设置了不少可以坐的地方,便于看护孩子的家长们休息。
拍照族对于喜欢拍照的人而言,这个公园处处美景,都可以拍照打卡。其中全球最长的高分子材料3D打印桥-“流云桥”尤其不容错过。桥型灵动,优美,如舞动的彩练铺展于碧水之上,设计的灵感来源于驿马河自由奔腾的形态以及舞动的丝绸。除了这座“网红桥”,公园内同时对16座人行桥进行了“一桥一景”的设计,突显了新旧文化的碰撞,也是非常适合拍照的景点。
文化迷 驿马河公园二期以“古驿道”为文化主题,以“三道九驿”,即驿道、商道、文道三条特色游路线,灵池忆、卧云泽、沁秀苑、络驿场、耕读园、云汉台、白鹤滩、石桥井、博翠岭九大“驿文化”特色主题园区,绘制出底蕴厚重、源远流长的古驿画卷,让市民、游客能够感受到独特的“驿文化”,领略蜀风雅韵的独特魅力,成为“很成都”的文旅载体。
材料三:驿马河公园二期游园温馨指南
【开园时间】7:00—22:00 【游客中心服务时间】8:30—18:00
【如何入园】
该公园为免费开敞式公园,东西南北四个方法均设有大小不等的入口十余个,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入园区,都十分方便。
【1】以上关于驿马河公园二期的材料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方面。
【2】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驿马河公园二期运用生态修复的手法,采取河湖分离,进行深潭浅滩打造。( )
(2)驿马河公园二期为免费公园,需要从指定的入口进入。( )
(3)流云桥是全球最长的高分子材料3D打印桥,是根据天上流云的形态设计的。( )
(4)喜欢古驿文化的爷爷可以前往“三道九驿”特色主题园区去领略蜀风雅韵的独特魅力。( )
【3】驿马河公园二期开放以后,许多游客涌入公园,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请你为驿马河公园管理处完善下边这则倡议书。
【4】假如你和小伙伴约好周末要去新开放的驿马河公园二期游玩,你将怎样跟父母交流?请结合材料内容,先表达想法,再把具体的理由讲清楚,获得父母的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看到那一大锅正在叹气的粥,碗盖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他妈妈总是说时候还早。
他妈妈正拿起一把锅铲在粥里搅和。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
“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
“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继续。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饿了,也得到太阳落下时才准吃。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并且八儿所说的饿,也不可靠,不过因为一进灶房,就听到那锅中叹气又像是正在嘟囔的东西,因好奇而急于想尝尝这奇怪东西罢了。
【1】文章开头说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叹气”既是在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也是八儿的内心在叹气,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奇怪东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段语言描写,表现出八儿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4】八儿说他饿了,是真的吗?说说八儿当时内心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①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根据要求改句子。
(1)《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改写成陈述句)
(2)“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句)
(3)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4)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修改病句)
(5)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改为被动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摸摸后背,衬衫已经让汗水浸湿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球会把矿产资源供给人类使用。(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阅读名著。(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反问句。
(1)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2)看到欧群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我们非常惊异。
21、快乐习作。
生活中,你一定见到过许多浪费的现象,比如浪费水,浪费粮食,请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同学们节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