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填空。
①一______千里 ②排______倒______ ③惊______动______
④______色______流 ⑤全____________注 ⑥斩____________铁
⑦居______临下
其中______是描写颜色的词语;______用了夸张手法;______内包含一组反义词,我也能再写一个这样的词语:____________。(前三空填序号)
2、补充成语。
随(______)所(______) 不(______)一(______) 婷婷(______)(______)
(______)味(______)长 德(______)(______)重 (______)璞(______)真
山(______)水(______) 四(______)八(______) 鸟(______)花(______)
3、把下面的词语填写完整,再选词填空。
浩浩______ ______十美 翻___倒___
滔滔______ ______褴褛 万___得___
1.一说到科幻故事,他就____。
2.我们的母亲河——黄河,____,奔流不息。
3.这位____的老人就是见义勇为的英雄。
4.在小敏眼里,杨老师就是____的人。
4、先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全神( )注 斩钉( )铁 居高( )下
不( )思索 别出心( ) 技高一( )
忘( )所以 暴露无( )
1.我费了很大力气爬上了山顶,终于可以_________,观赏美景了。
2.这个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外观设计__________,十分引人注目。
5、看拼音,写词语。
yàn yǔ(________) dǒu peng(________) jiàng yóu(________)
tuì suō(________) jiào rǎng(________) bèng tiào(________)
tiě guō(________) lóu tī(________)
6、读古诗完,完成练习。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还(huán hái)来就菊花。
【1】在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他还写过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将古诗补充完整,并用“√”标出“还”字的正确读音。
【3】诗中“鸡黍”“桑麻”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_
A.美味的鸡腿 B.丰盛的酒菜
C.桑树和芝麻 D.泛指农事。
【4】读古诗,我们仿佛能看到美丽的乡村风光,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感受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
【3】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长征途中的五幅“征难图”,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加以概括。
攀(五岭) 越______ 渡______ 夺______翻______
【4】诗句“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云崖”,原作是“悬崖”后改为“云崖”。你觉得改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古诗文阅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 ,(2) 。
【1】在横线上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_____》。
【3】这首诗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表现江南春天的特点,请至少写四个景物出来。
_____
9、课外阅读。
童年詹天佑
詹天佑8岁那年进私塾读书,他天资聪慧,求知欲强,可是在这里,塾师所讲的都是四书五经和八股文,枯(躁 燥)无味,詹天佑对这一套烦透了。
他最感兴趣的是工程、机械等新知识。他用泥巴捏火车,做机器,身上老是装着小齿轮、发条、螺丝刀、镊子等等,一有空(kōng kòng)就摆弄着玩。小伙伴们都称他是“机器迷”。
一天,小天佑对他家的闹钟突然发生了兴趣,他想,这个方方的东西为什么能滴嗒滴嗒走个不停?为什么它能(安 按)时响铃?为什么它能始终这么均匀地走?家里的大人都有事出去了,小天佑决定要打开这个宝贝匣子,看看其中的奥秘。他把闹钟拿到隐蔽的地方,把零件一个一个拆开。他自己的脑筋也动开了:这一个零件是干什么用的?这一个零件和那一个零件为什么咬合在一起?那一个零件是什么力量使它摆动起来的呢?拆着,思考着,一直到把整个闹钟拆到不能拆为止。一大堆散碎的零件怎么按原样装起来呢?詹天佑凭着他那良好的记忆力,居然一件一件装好了,他也弄清了闹钟的构造与原理。
1871年,11岁的詹天佑以优异成绩考取我国第一批出国留学的预备生。1872年,第一批留洋学生共30人登上征程了,詹天佑第一次乘轮船、坐火车,对这些洋玩艺非常着(zhuó zháo)迷,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制造火车、轮船?他心中顿时有一种羞辱感,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发奋求学,用科学来振兴祖国。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或读音。
2.詹天佑为什么不喜欢在私塾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举了一个什么事例来说明詹天佑是“机器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____”的句子,你体会到了詹天佑有一种怎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詹天佑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来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轮船远去的方向。
船越来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了老船长那张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量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决定 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 反)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
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奴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的?”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1】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2】将文中正确的字或词的下面画“√”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1)不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放弃( ) 光荣( ) 希望( )
【5】文中的两次“跪”分别写的是谁?为什么呢?
第一次“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短文后,你最欣赏谁?联系上下文,写出欣赏他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永远的白衣战士
①科室里似乎仍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病人似乎仍感受到她那春风般的关切与抚慰。然而,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47岁的护士长叶欣却永远地走了。她倒在了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搏斗的战场上。
②2003年春节前后,一种极具传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在广州一些地区流行,叶欣所在的医院开始收治“非典”病人。
③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④随着医院“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
⑤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叶欣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 带】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对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⑥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面对危险和死亡,同事们总能听到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这里危险,让我来吧!”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她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她深知,也许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够不让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⑦3月4日清晨,叶欣仍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科室,【察看 巡视】病房,了解危重病人病情,布置隔离病房……虽然上班前她就感到身体疲倦不适,但还是坚持在科室里忙碌着,密切【注视 关注】着每一个患者的病情。劳累了一上午,连水都没喝一口,只觉得周身困乏疼痛,她不得不费力地爬到床上休息。中午刚过,叶欣开始出现发热症状,病魔最终没有放过她。经检查,叶欣染上了非典型肺炎。
⑧叶欣的病情牵动了所有人的心。然而,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唤,都没能挽留住叶欣匆匆离去的脚步。3月25日凌晨,叶欣永远离开了她所热爱的岗位、战友和亲人。
⑨3月29日下午,广州殡仪馆青松厅,医院全体员工在这里与她作最后的告别。
⑩人们的心中仍回荡着她那爽朗的笑声。花圈如海,泪水如雨。遗像中,叶欣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
【1】用“√”选择文中括号内使用恰当的词语。
【2】“卒”的解释有:①兵;②死亡;③完毕。“身先士卒”中的“卒”意思是__________(填序号),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文段⑤中,哪些语句体现了叶欣抢救工作的“高强度,高效率”?用“ ”画下来。
【4】在文段⑥中的提示处做批注。
【5】短文开头与结尾的联系是【首尾呼应 承上启下】(用“√”选择正确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
【6】叶欣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12、美文品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喜欢去植物园,是为了静。
②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不只是对那些抽象的东西如心灵、寂寞之类。它使我看见鸟声,听见水声,听见四脚爬虫在草叶间窸窸窣窣的“走路”声,听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耳朵听得很深;它使我看见叶面上的“血脉”,看见树顶间的青天,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眼睛望得可远可细,仿佛可以看到天涯海角处——也不过是一片极静的幽林。
③前几天,我偶然在中午的时候去了植物园。到处都是满溢的阳光洒上的金粉,连曲径上的小碎石都艳了起来。一切的静依然静着,却不知由哪儿飞来了许多花的访客——那些横飞的蜜蜂。草地上躲躲藏藏的苜蓿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紫色消息,一只淘气的蜂把它传给旁边的野花。那野花像一朵淡黄的云,轻柔得仿佛轻风一吹就会散。那只蜜蜂一站到花蕊上去,花茎就不胜负荷地弯垂了下来。“太重啦”,仿佛有一声甜美的呼喊,吓得蜂儿直跳起来,花儿才又弹簧似的弹回原位,伸直了花梗。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天涯海角: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不胜负荷: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结合文章,说说“静,仿佛能使一切增加深度”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仿照前面一句的内容,在第②自然段中的两处横线上分别补写一个句子。
(4)远远望着蜂儿跳起、花儿弹簧似的弹回原位,你会产生怎样的感觉?请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3、阅读大舞台。
为了黑孩子的一条胳膊
今年早春二月的一个夜晚,一辆救护车在非洲冈比亚的道路上疾驰着。雪亮的车灯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救护车在一家医院门口停下来,一名七岁的黑孩子被抬了下来。他当天下午从十多米高的树上掉下地,左上臂的伤口流血不止。
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中国驻冈比亚医疗队骨外科主治医生关活茂刚做完一个手术,受伤的黑孩子就被推了进来。关医生发现,黑孩子左上臂下端骨头断裂,大部分肌肉断离,神经严重挫伤。在当地,像这样的病例,以往的处理都是截肢。这里的医疗条件极差,缺乏应有的医疗设备。从黑孩子摔伤到现在已达八个多小时,孩子现已昏迷。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截”还是“保”?关医生思索着:截肢是很容易的,但从此这孩子就成残疾人了。我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困难再大也要抢救孩子的这条胳膊。
于是,他果断地决定:“立即抢救!”时间就是生命。关医生站在手术台前,紧张地工作着。他以最快的速度清洗伤口,整复固定了骨头,立即将断离的血管找到,熟练地缝合血管……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当血管接完,放开两端血管夹时,一双双眼睛盯住孩子受伤的左臂,“血流通畅了!”欢呼声同时从人们的嘴里发出。黑孩子的胳膊保住了。
手术完成已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了。
冈比亚医务人员对中国医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赞叹不已。
病孩的父母紧紧地握住医生的手,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1】解词: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
【2】写反义词:
熟练——(________)
【3】写出第二节、第三节的节意。
第二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
①黑孩子怎么受伤的?为黑孩子动手术的人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说保住这个黑孩子受伤的胳膊是很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文章最后一句话,想一想回答:此时此刻病孩的父母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14、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它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1】这两段描写,写出了海鸥对老人的深厚情谊,作者是如何表达海鸥对老人的这种深厚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三段两次用了“扑”这个词,为什么不用“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改为反问句)
_____
(2)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改比喻句)
_____
(3)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_____
(4)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
16、改为反问句。
1.这是中国人自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想到母亲,我就泪流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能让两个孩子和死人待在一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忘不了那个卖书的残疾青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鸥们不愿意让老人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象是一种很有灵性的动物。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写句子。
这花真香。(写成夸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的月亮很圆。(写成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来了。你别走。(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训练营。
1.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用加点词语造句)
2. 我替你担心。(扩句)
19、老师对我说:“你去关灯,我来关窗。”(把直述句改成转述句)
20、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小练笔。
同学们,南丁格尔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的故事也令我们为之动容,请你结合其不平凡的一生为这位伟大女性写一份颁奖词吧。2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