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看拼音写词语。

tán  qín wēi  bō  lín  lín bō  tāo  xiōng  yǒ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至理名言寓水中。 _______________,从无惧色,它好像_______。万物人水,必能 ________,它好像________……由此看来,水是________啊!

3、诗词乐园。

1.___________,青虫相对叶秋丝。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夕阳西下几时回?

4、关联词填空。

1.(   )不注意用眼卫生,(   )会影响你的视力。

2.这口井里的水(   )清凉,(   )甘甜。

3.花(   )很多,(   )没有奇花异草。

4.工人抓紧施工,(   )抢今天一秒,(   )等明天一天。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____,含蓄地表达了诗人______之情。

2.通过这个阶段的学习,我们认识了______的三黑和用了十五年时间奇迹般创造了______的山野老人。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七律.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上面内容。

2解释重要词语的意思。

云崖:____ 三军:____

3说说文中最后两句话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

4作者都描写了哪些景象?作者是如何将这些景物与自己的情感结合在一起的?

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_________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_________

6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

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南春(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解释下列词语。

山郭:_______________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

【2】为了突出江南春*,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不少于4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这两句诗中“磅礴”的意思是( )

A.(气势)充满

B.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2】这两句诗是一组对偶句,与“腾细浪”相对应的是( )

A.乌蒙磅礴

B.走泥丸

【3】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山势险峻,这是_________(实际 红军眼里)的山;“_________”“泥丸”形容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_(实际 红军眼里)的山。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利的石头割破了,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翘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満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与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待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道:别生气,大部分老爹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会儿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来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住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背影。

爸爸依然笃定的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会让他回头……可是当他起到拐弯处,就在他侧身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立刻闪着泪花,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这个动作写尽了父爱的要义。

(1)圈出句子中的错字,并把正确的改在括号里(4分)

弟弟在郊游时脚被尖丽的石头割破了。(      )

在家附近的港口,弟弟碰见了爸爸。(      )

就在他则身拐弯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回过头来。(     )

(2)仿照例句,用加点的词造句。

于是他一边翘起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

 

很久以来,我都在寻找一个能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

—————————————————————————————————————

(3)按要求做题。

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笃定——

刹那——

②“很快地瞟了弟弟他们一眼是什么意思?这包含了什么?

读了这篇短文后,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想,请赶快写下来吧!要求:字数100150个,题目自拟

 

10、阅读

钱学森

此刻,钱学森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

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应当回去的。

1仿照例子写词语:

到来——来到:  

儿女——女儿: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复阅读、品味钱学森和留学生的话,一定会触动你的心灵,把你读懂的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睡眠为身体解毒》,完成下列各题。

睡眠为身体解毒

周露

与吃饭、呼吸一样,睡眠是人类的一项基本需求。尽管几千年来人们遵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但很少有人问:“人为什么要睡觉?”此前,许多科学家曾针对睡眠原因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测与解释,包括消除疲劳、巩固记忆、调节机体代谢等,但人们一直无法就此达成一致看法。

近日,科学家对睡眠有了新的解释:为了把白天人体积聚的毒素一扫而光。美国一项新研究为此提供了有力证据:大脑在睡眠时才能高效清除代谢废物,从而恢复活力。这项研究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科学家评论说,它“从分子水平上提供了可能是睡眠基本目的的首个直接实验证据”。

科学家发现,大脑内有一个独特的“垃圾处理系统”,并将其命名为“类淋巴系统”。大脑在清醒与睡眠状态时功能完全不同,清醒时会有意识,而睡觉时则进行“大扫除”。由于能量有限,它似乎必须在两种不同功能之间选择一个,您可以把它想成家庭宴会,要么您招待客人,要么您打扫房间,但您不可能同时做两件事。脑脊液沿着动脉间隙流入脑内组织,与脑内组织间液不停交换,并将细胞间液体的代谢废物带至静脉间隙,随即排除至脑外。而在新研究中,他们发现,这个“垃圾处理系统”的工作几乎都是在睡眠中完成的。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在老鼠的小脑后方植入一根导管,分别在老鼠清醒时和睡眠时注入小分子荧光染料,这样就能看见脑脊液在脑内流动的情况。他们发现,染料注射30分钟后,与清醒老鼠相比,睡眠老鼠脑内的荧光染料分布要广泛得多,并且到达更深的地方。这说明脑脊液在睡眠老鼠脑内流动得更加容易。进一步的实验证实,睡眠老鼠脑内细胞间隙增大,使脑脊液流入脑内及脑组织间液交换变得更加容易。研究人员还分别往清醒和睡眠的老鼠脑内间隙注入B淀粉样蛋白,这种物资在脑内的聚集可引发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实验证实,B淀粉样蛋白在睡眠老鼠脑内的代谢速度比清醒老鼠快得多。

睡眠是现代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到底我们可不可以不睡觉然后腾出更多时间去工作去享受生活?答案可能是不行的。人脑需要每天花一定时间让脑脊液好好地为它洗个澡,不然那些脑细胞产生的代谢垃圾堆积起来,就会伤害到脑细胞,时间久了人就会生病,比如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等。

【1】文章开头从“人为什么要睡觉”谈起,这样写的作用不包括( )

A.引起读者思考。

B.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C.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D.使文章的语言更生动。

【2】文章第三段中“垃圾处理系统”具体指的是什么?本段中最适合用来加以阐释的是( )

A.第一句

B.第二句

C.第三句

D.第四句

【3】文章第四自然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作比较

B.列数字、作比较

C.分类别、作比较

D.列数字、做引用

【4】文章第四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

A.语言通俗易懂,让人们了解人的大脑是如何清除代谢废物的。

B.更形象具体地说明“睡眠为身体解毒”这一现象。

C.形象说明老鼠和人的大脑代谢体内毒素的过程是相同的。

D.证实B淀粉样蛋白在睡眠老鼠脑内的代谢速度比清醒老鼠快得多。

【5】如果人们长时间睡眠不足,极易患上( )

A.孤独症

B.唐氏综合征

C.阿尔茨海默氏症

D.心脑血管疾病

【6】读完文章,请简要概括一下,人为什么要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内阅读。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样。

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忘乎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为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眼巴巴”一词让你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老师玩竹节人非常投入。

【4】“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老师收走小作者心爱的竹节人,自己玩了起来。你认为老师这样做对吗?请表达你的看法,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人蛇大战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越南发动过一场侵略战争。最近,随着美国和越南关系解冻,美国公布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绝密资料。据其中一份资料披露,在越南战场上,美军曾遭遇蛇的报复,士兵伤亡惨重。1970年夏季的一天,美军第七军团某连上尉马丁带领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日夜兼程,于午夜时分进入了预定的潜伏地带。随即,马丁派出几十个身强力壮的士兵到河谷去背石头,其他人则原地警戒待命。

士兵们走到河边,一个士兵拆开一块石头后,无意中看到石块下有两条杯口粗的大蛇扭缠在一起。出于好奇,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这下可糟了,受到惊吓的毒蛇一下子蹿了起来,还没等他作出反应,就张开长有毒牙的大嘴,狠狠地咬了他一口。这名士兵的脸上立刻血流如注,等同伴扑上来营救时已经来不及了。他们不敢开枪,纷纷拔出匕首,一刀一刀挥刺过去。一条蛇被杀死,另一条负伤,钻进石缝中逃生。几分钟之后,他们准备离开河滩的时候,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咝咝声,众人正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蓦地从黑漆漆的石缝里一下子钻出上百条黑绿相间的大蛇。士兵们急忙拔出腰间佩带的匕首向蛇群乱砍过去,一时间人蛇战成一团,毒蛇疯狂地咬噬士兵。数十名中毒的士兵倒在地上命丧黄泉,只有几个行动敏捷、受伤较轻的士兵侥幸逃回营地。可是复仇心切的蛇很快就跟踪而来。原来蛇和蛇之间是靠一种特殊的气味彼此联络的。四面八方的毒蛇凭着敏锐的嗅觉,顺着伤兵逃走的路线追来,在美国兵的营地形成了一个包围圈。

没多久,蛇群的先锋部队进入营地。负责警戒的哨兵因害怕附近有越军哨兵而不敢开枪,只能用刺刀来刺杀,雪亮亮的刀刃上不一会儿就沾满了血肉模糊的蛇肉,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条蛇的尸体。但是蛇群的大军团蜂拥而至,遍地密密麻麻。它们把营地围得水泄不通,把包围圈越缩越小,转瞬间便冲到了每个人的身边。它们昂起头,隔着士兵厚实的军服,用长而尖的毒牙咬破衣服,进而咬进肉里。马丁也被蛇咬伤了,虽然作了伤口处理,终因中毒太深而奄奄一息。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地雷里的炸药取出来,撒在营地周围,浓烈的硫磺味使蛇群不敢靠近。不料,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马丁在咽气前,终于发出了火速撤退的最后命令。这个连最后生还者只有12人。

1.文中用哪些词语描写了被毒蛇咬伤的士兵?

2.把下列句子变为字句。

1)他用刺刀把蛇挑了起来。

2)一场从天而降的大雨把炸药冲得一干二净。

3.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场人蛇大战?

4.100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最后剩下了多少人?这使你想到了什么?

 

14、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1】本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作用是____________

【3】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夏季,不少人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给这些人写几句建议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

改为字句:

2.老妇人想起了乔依。

改为双重否定句:

3.人民解放军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改为反问句:  

4.国家的财产被消防队员抢救出来了。

改为字句:

 

16、写反问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精心保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当我发现了这种神圣的秘密的时候,我感动得伏案痛哭。(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练习。

(1)科学的灵感,难道是坐等可以来的吗?(改为陈述句)

 

(2)现在我必须要过一种世界上闻所未闻的忧郁而寂寞的生活了。(改为双重否定句)

 

(3)他说:“我种树不同于别人。”(改为转述句)

 

19、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为陈述句)

 

2.人们将其衣冠葬在他的飞升之地乔山。(改为字句)

   

3.5000年前黄帝和炎帝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改为反问句)

 

20、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书中描述了原始森林里蟒蛇吞野兽的情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不跟他谈蟒蛇,谈原始森林,谈星星。(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森林来了一只老虎。狼吓坏了,拔腿就跑。(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洞没有出口,狼被老虎吃掉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圣埃克苏佩里说:我画的不是一顶帽子,是一条正在消化大象的蟒蛇。”(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生活中,总会有很多难忘的时刻,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请选择生活中让你难忘的一幕,写一篇作文,注意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