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但不能含有“看”字的词语,不得重复填写。
上个星期,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爬山活动。站在山顶,同学们有的( )蓝天,有的( )山下,有的( )远方,有的( )四周,有的( )着身边的一朵小花……我们( )着那充满生机的春景,满心喜悦。
2、根据语境填空。
(1)边防战士不畏艰苦,日夜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因为他们心中有这样的信念:“祖宗疆土,_____,______”。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为国尽自己的责任,正所谓“位卑未敢_______”。
(2)苏轼的“______,______”让我们看到夏天的雨来得快也去得快的画面;辛弃疾的“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让我们领略到初夏乡村的夜景之迷人;毛泽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让我们感受到红军战士在长征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锺子期死,____,终身不复鼓琴,_____“让我们为伯牙和锺子期之间深厚的情谊动容。
3、根据所学填空。
(1)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_________________。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故乡》)
(3)锺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学家,我们本学期学过他写的课文______________,文中的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5)当敌人入侵,边防战士以生命捍卫祖国领土完整,正如李纲所说:祖宗疆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歼(______)倚(_______)憧(_______)微(______)漆(_______)振(_______)爆(_______)
纤(______)椅(_______)撞(_______)徽(______)膝(_______)震(_______)暴(_______)
5、指出下列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他的诗中,曾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样的名句。(_____)
2.多少快乐,多少情趣,多么豪迈! (_____)
3.太阳伴着红色的晚霞,站在山顶上,呼唤小杨卡到它那儿去。(_____)
4.这能算一个好故事吗?(_____)
6、阅读广场。
(一)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 天净沙是 ,秋是 。
2.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副 图。
3. 文中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陆游教儿子作诗
陆游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
一天,他的小儿子杜子聿正坐在书房里,专心致志地读父亲的诗作。读着读着,他忽然停下来想:父亲从12岁开始写诗,至今84岁,他老人家三天不写诗,心里就觉得不好过(“无诗三日却堪忧”)。70多年来,他写了9000多首诗,他是多么辛勤啊!可是自己一向听从父亲教导,勤奋写作,怎么写不出好诗来呢?想到这里,猛抬头看到了父亲墙上的题诗“万卷古今消永昼,一窗昏晓送流年”,仿佛使他找着了做诗的诀窍。他高兴地一边读着,一边自言自语地说:“自己诗做得不好,还是书读得太少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哩!”
正在这时候,陆游拄着拐杖来到了书房。他看见儿子高兴的样子,便问:“子聿,什么事使你这么高兴?”
子聿说:“阿爸,我读了你在墙上的题诗,对做诗有了新的体会。我觉得诗要做得好就得多读书。你说我算不算找到了做诗的诀窍?”
陆游摇着头说:“你的想法是片面的,九年前我写给你的一首诗,你忘了吗?你再背给我听。”
子聿点头答应着,背诵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说:“你看,对于做诗的诀窍,你只体会到读书一面,这当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一面是向生活学习,身体力行,你却忽略了。这样是永远写不出好诗来的。
“我早年写诗,偏重于炼字炼句,生硬模仿李白、杜甫的作品,虽然文辞华美,但内容缺乏血肉。后来我在选定诗稿时,将42岁以前写的18000多首诗,只留了94首,其余的都扔掉了。”
“啊!扔掉这么多,太可惜了!”子聿惊讶地说。
“不可惜。我到汉中南郑任职后,往来于抗敌前线,听到了老百姓收复失地的呼声,参加了阅兵、饮宴、雪中刺虎的种种火热的斗争生活,我的视野广阔了,写作素材丰富了。我真正学到了李白、杜甫的写作精神。于是我用诗揭露卖国媚敌的罪行,喊出百姓收复中原的呼声,表达驱逐敌人的决心,书写心头的悲愤。这个时期是我生活的高潮,也是我做诗的高潮。没有这种火热的生活,我的诗是不会转变的。这种生活,是书本上看不到的啊!”
子聿听了,心中豁然开朗,说:“阿爸,你说得真好,使我真正懂得了做诗的诀窍。我一定按你说的去做。阿爸,你把你的体会写下来吧,我以后经常学习。”
陆游拿起笔,写了一首诗给子聿,最后两句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意思是说:你果真想学写诗,应该在诗本身以外的生活中多下功夫)
1. 理解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 谈谈“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诗对你今后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 本文引用了陆游的一首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材料。
十五夜望月
, 。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1】背诵古诗,在横线上补充诗句。
【2】本诗作者是___代诗人_____。前两句中,没出现一个“月”字,却用“_____”二字,描绘出月色的空明皎洁。本诗最后一句中,一个“___”字,使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有了动态之美,仿佛诗人的情思与月光一同洒落。我们学过的借“月亮”抒发思念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写写前两句诗句描绘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尽望”的意思是大家都不抬头看月亮,说明月色不美,人们没有兴趣观赏。
B.诗歌的前两句抒情,后两句写景,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
C.诗人表面上写不知秋思落在何处,实际却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5】古诗词是祖国文化的瑰宝,请你介绍两种学习古诗词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千里莺啼”说明了____________,“绿映红”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
【4】读古诗的后两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春天的诗句有很多,请再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1】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领会——___________ 告别——___________
【2】选文主要写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联系全文来看,它起到了______________的作用。
【3】“另一种东西”表面指的是______________,事实上指老人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递进。
C.表示转折。
D.表示省略。
【5】对“青山是不会老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山上的树木一年四季常青,保持郁郁葱葱的生长态势。
B.老人执着、崇高的精神永远流传。
10、阅读。
悠长的铃声
①雨天,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②“今天你晚了。”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不晚。”我撒腿就跑。从大门口到教室的jù离很长,就是有本·约翰的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③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sǎnɡ子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④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终于,到了。
⑤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耐心地qīnɡ听着,等待铃声的完结。
⑥放学时,我走过大门,很想向老人表示感谢。可是,说什么好呢?说“谢谢您把铃绳拽得那么久”吗?我想在学府里,最好的谢意莫过于知识分子对普通人的尊敬,便很郑重地问:“老师傅,您贵姓?”
⑦“免贵,”然后,他告诉我姓氏。我的脑幕上管记忆姓氏的区域,似乎被虫蛀过,总是容易搞错。不过这难不住我,我创造了联想方式。比如,听了看门师傅的姓氏,我脑海中就幻化出花果山水帘洞的景象。这法子秘不传人,却是百试百灵的。
⑧上学三年,我认真称呼他的机会并不多。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若是他一个人,会冲着我宽厚地笑笑。有时围着做饭、植花的其他师傅,我便格外响亮地招呼他,表示我对他的尊重。周围的人看着他嬉笑,他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其后,便会有悠长的铃声响起,像盘旋的鸽群,陪伴我走进教室。当我伸直双腿安稳地坐在课桌前,铃声才像bó雾一般散去。
⑨“看门的老头拽着铃绳睡着了。”同桌说。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说出来,便破坏了这一份温情,这一番默契。
⑩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良好的品行从学院毕业。我拎着沉重的书包走出校门,最后一次对铁钉样的老人说:“师傅好!”他瞅瞅四周无人,靠近我:“你就要走了,我想同你说一件事。”
⑾“你不要放在心上……”他又踌躇了,“我只是想告诉你……唉,不说了……不说了……”他苍老的头颅在秋风中像芦花一般摆动着,脸色因为窘迫像生了红锈。
⑿“到底是什么事呢?”我的好奇心发作了。“他们说你是成心的,我说不是……”老人舔了一下嘴唇,好像那里粘着一粒砂糖,慈善地看着我。“您快说嘛!侯师傅!”听这口气,与我有关,我忙不迭地追问。
⒀“你千万别介意……我不是姓侯,我姓孙……”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拼音。
似(sì shì)乎 差(chā chà)一分钟 兴(xīnɡ xìnɡ)奋剂
几(jī jǐ)乎 撒(sǎ sā)腿就跑 盘旋(xuán xuàn)
散(sǎn sàn)去 看(kān kàn)大门
【2】读短文,根据拼音在田字格里写汉字。
jù离 sǎnɡ
子 qīnɡ
听
bó雾 zuǐ chún
cí xiánɡ
【3】文中“只有我知道这秘密,但我永远不会说”这句话里提到的“秘密”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抽”字原意是“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在本文中是什么意思?用它有什么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写“说”字,如:
“不晚。”我撒腿就跑。
唯有恰恰赶在上课铃响之时,我经过校门,才会恭恭敬敬地称他一声:“侯师傅好!”
……
请仿照这样的写法,不用“说”字,写一写你放学回到家后和妈妈对话的情景。(至少写两组对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说最后才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第( )自然段就埋下了伏笔。
【7】结合文中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写写小说中的老师傅给你留下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①灯火渐渐地缩小了,在预告石油的已经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灯罩很昏暗。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
②我( )了眼睛,向后一( ),( )在椅背上;( )着《初学记》的手( )在膝髁上。
③我在蒙胧中,看见一个好的故事。
④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
【1】文段①写的是_____________。第一句表明作者____________。“又不是”“早熏得”让我们感受到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境。
【2】文段①第二句“鞭爆的繁响”和“烟草的烟雾”形成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__________的心境。
【3】在文段括②号里填人合适的词语。这些词语都是对“我” 的描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明 。
仿写一句话: 。
【4】用“﹏﹏﹏”画出文中描写“我”现实处境的语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不仅写到了看书,还写出了书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捏着《初学记》的手搁在膝踝上”这一句的描写妙在_________________。
【8】在第10段,作者写“捏住”《初学记》,第2段用的是“捏着”,二者有什么不同?这下意识动作,表明了作者什么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yíng yín)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
(bó báo)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选文运用了打比方、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3】选文画线句子中的“它”可以换成“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地球?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欣赏。(18分)
捕鱼的野狼
冬天来临,大雪压境。居住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卡特迈国家公园里,不迁移也不冬眠的动物,每年都有不少在这种饥寒交迫中死去。
让人们奇怪的是,那些死去的动物中,从来没有野狼的身影,那么野狼是靠什么躲开厄运的呢?野生动物摄影师保罗•斯丁萨冲着这个疑问走进了国家公园。
一天,他来到一条小瀑布前,看见一只熊正在捕鱼,保罗•斯丁萨就躲在了隐蔽处拍摄熊捕鱼的场景。在这条河里,每年这个季节都会有大量的大马哈鱼逆流而上去产卵,而熊则在一些瀑布上等着捕捉跃起的大马哈鱼。
斯丁撒正拍着照片,忽然发现河的对岸来了一只野狼,它对熊捕鱼的场景似乎万分羡慕,然后,它小心翼翼地在熊周围活动,并找了一个有利地形,学着熊的样子捕鱼。开始,它只是傻傻地愣着,因为姿势不对,当鱼跃起后,它已经来不及捕捉了。几次失败后,野狼找到窍门,他往瀑布的悬口处走近几步,然后把头首先潜入水中,在水花飞溅后,它把头从水里抬起来,嘴里就牢牢咬住一条正在拼命挣扎的大马哈鱼。
保罗•斯丁萨通过观察后确定,这头野狼的捕鱼技能不是偶然性的,而是一种可以重复的成功技能,它在捕鱼时的动作甚至比熊更好更快。果然,那头野狼一连捕到了15条大马哈鱼。
一直以来,野狼似乎总是以“团队协作”而闻名,但谁也没有想到野狼竟然也能够单独行动得如此完美,甚至还能够改变自己的习性和惯有的捕食方式!野狼之所以能成为现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应归功于它那改变自我的环境适应能力。
是的,它无法改变四季,无法改变其他动物的习性,在最残酷的环境里,它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野狼的改变,绝不是屈服和妥协,而是智慧和能力!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厄运——
妥协——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大意。(4分)
(3)请你说说野狼是怎么学会捕鱼的?(4分)
(4)野狼不这被冻死的原因是什么?(4分)
(5)从野狼身上你学到了什么?(4分)
14、课外阅读。
无边的回忆
①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条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它已经由浅蓝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②好几次,有爱管闲事的或者好心的女孩子劝我:“阿蓉,你这双拖鞋太老爷了。”或者:“阿蓉,你该换拖鞋啦!”我总是微笑地回答:“还可以穿嘛,我很喜欢它。”
③如果我的回答换来的是一个很不以为然的表情,我就会设法转换一个话题。如果对方还会对我善意地摇摇头,或者笑一笑,我就会忍不住要告诉他:“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它吗?”
④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
⑤大学毕业时,课比较少,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有时候我可以一直走下去,走上一两个钟头的路。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房子是我的家。
⑥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我的下午都是排得满满的,别有用处的。晚上回家后我赶快洗个澡就睡了。
⑦直到有一天,傍晚,我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里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⑧那时外婆住在永和,很少上山来。但来的话她就会住上一两天,把我们好好地宠上一阵子再走。那天傍晚,她就是那样含着笑对我说:“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⑨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子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⑩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我的身旁,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那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句。
(1)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拖鞋”是怎样的一双拖鞋?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拖鞋的句子。
【4】文章的题目《无边的回忆》包含着深刻的含义,你是怎么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对我说:“我的手表里有蝎子,你不要动。”(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关联词语,把下面两个句子合并起来。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一定会好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不滑下去,他得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下面词语中选择一个,发挥想象写句子。要求用上夸张手法表现出来。
冷 热 快 讨厌 紧张 兴奋
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怎么敢和都督开玩笑?(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老师们的勇敢,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本书是你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谢之情,思念着张老师。(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风吹小树。(请扩句,要扩充两处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大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个小姑娘勇敢、镇定、乐观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自暴自弃的我。(缩句)
_____
18、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盲姑娘听的。”(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魏源的籍贯是湖南省隆回县人。(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太阳离我们那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照样子,用一句话描写同学看书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了我们的身体,老班长冒着生命危险去钓鱼。(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作文天地。
学习的课堂上,有迷惘,更有明朗、智慧的我们一起探究品尝;实践的园地里,有恐慌更有荣光,团结的我们一起合作担当;生活的蓝天下,有忧伤更有欢畅,热情的我们一起体验分享,成长路上,需要我们同担风雨,共享阳光。
请以“我们一起来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