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加点字的反义词
(1)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
(2)大渡桥横铁索寒(________)
2、积累运用。
1.人们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2.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了,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
3.人们常用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4.《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_______;“智绝”________;“义绝”__________。
5.《水浒传》中号称“黑旋风”的是________,绰号“豹子头”的是________。
6.根据古诗写成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_____________
3、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登山队员们心中fèi téng( )了,他们惊喜地看到,在长满tái xiǎn( )的xuán yá( )上,一枝枝色彩鲜艳的huā lěi( )正wēi xiào( )着tiào wàng( )远方,它们在páo xiào( )的山风中翩翩起舞……这是大自然kāng kǎi( )赠予奋斗者的礼物!
4、细心拼读音节,规范书写汉字。
小学六年的时光在我们没有jué chá______的时候就已经过去。我忘不了课间和同学们在míng mèi______的阳光下捉mí cáng______的日子,也忘不了春游时和好朋友一起捉xī shuài______、逗mǎ yǐ______的快乐,更忘不了当我们有了yí wèn______时,老师的耐心教导。感谢这六年,让我们从yòu zhì______ 的儿童成长为有目标、有责任心的少年。
5、看拼音,根据语境写词语。
著名作曲家贝多芬专门为 máng nǚ(________)兄妹pŭ xiĕ(_______)《月光曲》从qín jiàn(________)上流泻下来,就像yì lǚ(_______)月光轻轻地照耀在人的心上,令人 táo zuì(_______)。
6、课外诗词阅读。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①南飞雁。 , 。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②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③?
(注释)①望断:望尽。②长缨:本指长绳,这里指革命武装。③苍龙:指国民党反动派。
【1】请描绘“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展现的场景。
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将原词补充完整,再结合全词,体会这两句词中流露的情怀。
【3】结合你对本词的理解,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词人从眺望远景起笔,秋景开阔,长空高朗,抹抹闲云轻漾,阵阵南飞北雁,触发了词人胸中的豪情。
B.词的下阕,词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
C.词的最末两句以问句结尾,表明词人对红军战士何时夺得最后胜利充满疑问。
D.此词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上、下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7、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绝知此事要躬行。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结合古诗,解释下列词语。
(1)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遗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躬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我们还学过他的《________》一诗。
【4】用“________”画出表示“知”“行”关系的诗句,并写出诗句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从这首诗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练习。
忆秦娥·娄山关①
毛泽东
西风烈②,长空③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④,喇叭声咽⑤。
雄关漫道⑥真如铁,而今迈步⑦从头越⑧。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释】①娄山关:遵义市之北,四川与贵州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②烈:猛烈,强劲。③长空:辽阔的天空。④碎:细碎。⑤咽:声音因阻塞而低沉。⑥漫道:莫道。⑦迈步:跨步、大踏步。⑧从头越:从头再开始。
【1】这首词的上阕描写了______、雁群、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衬托出一种______的气氛。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象出这样一幅画面:______
【2】反复诵读“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战士______的精神。
【3】诵读全词,我感受到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 )
A.壮烈
B.喜悦
C.哀怨
D.悲凉
9、阅读下面这段话,按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人的一生,会有多少动人的遇见?也许是寒冷中的一股暖流,也许是风雨后的一抹彩虹。但相遇不一定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世间最好的感情,莫过于你知我的喜怒哀乐,我懂你的悲欢离合。
【1】“贵”的本义是用双手操作古法、受人尊敬的人,下面哪幅图表示“贵”的意思?( )
A. B.
C.
D.
【2】阅读,让我们遇见形形色色的人。请用带有“五”的四字词替换加点部分。
①《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真高,我对他佩服到了极点。(____)
②祥子拉着车走街串巷,感叹小摊上的东西花样繁多、变化多端。(____)
③《水浒传》中的好汉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或豪爽仗义或善良谨慎。(____)
④嘎子把昨天的事从头到尾、原原本本告诉了胖墩。(____)
【3】与“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意思最接近的是( )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B.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4】班级举行“人之相知,贵在知心”的学习活动。以下例子不属于这类主题的是( )
A.狼牙山五壮士怀着爱国心,殊死拼搏,舍生取义。
B.桑娜和渔夫都想到宁可自己受苦,也要收养孤儿。
C.盲姑娘陶醉在贝多芬的钢琴声中,贝多芬愿意为她再弹一首。
D.闰土和“我”不到半日就熟识,闰土说的故事“我”很爱听。
10、品格无须考核
沃尔特·塞勒斯
①看着文尼斯基的回忆录——《我的演艺生涯》,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六个大字:品格无须考核。虽然二十多年前我导演的《中央车站》这部电影,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55项桂冠,但是我忘不了的,却是挑选小文尼斯基作为主演的传奇经历。
②那天,我正为寻找电影小主人公一筹莫展地在街上踱步,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拦住我问:“先生,您需要擦鞋吗?”我低头看看自己锃亮的皮鞋,微笑着摇摇头。他红着脸恳求道:“先生,如果您不需要我擦鞋,能先借……借给我点钱吗?我整整一天没吃东西了,我保证一周后还给您!”看着这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小男孩,我随手掏出几枚硬币递到他手里。小男孩感激地道了一声“谢谢”后,一溜烟地跑了!
③半个月后,我走在街头,突然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离得老远就向我招手喊道:“先生,请等一等!”就在我驻足的一会儿时间一个小男孩满头大汗地跑到我身边,把几枚硬币塞到我手里。这不就是十几天前向我借钱的那个孩子吗?他气喘吁吁地说:“先生,总……总算把您……等到了!”攥着这几枚硬币,我心中感动不已。我早已把借钱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他却一直记着。
④我再次端详他:他正咧着嘴笑着,目光中流露着诚恳和善意,面庞泛起一丝红晕。我欣喜若狂,就是他!我苦苦寻找的《中央车站》这部电影的主演终于找到了。于是我把几枚硬币塞进小男孩衣兜里说:“钱,就不用还了,如果明天你到市中心的影业公司导演办公室找我,你会得到一个更大的惊喜。”说着,我冲他神秘地一笑。
⑤第二天一大早,我刚走到公司门口便大吃一惊:一大群孩子围在那里,领头的就是那个小男孩。他天真地对我说:“先生,他们都和我一样,每天流浪街头,他们也渴望得到惊喜!所以我……”我心头一震于是,我万分激动地拿出《录用合同》,在“免试原因”一栏中写到:品格无须考核!
⑥这个小男孩就是文尼斯基。那年他在电影《中央车站》中成功扮演了小主人公,并成为家喻户晓的童星。后来他当了影视文化公司的董事长。曾经把机遇带给别人的小男孩,人生的机遇也没有错过他!
【1】从短文第②〜⑤段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1)描写小男孩外貌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
(2)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词语:一筹莫展→感动不已→(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惊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短文第②段画句子的省略号中,可以感受到小男孩( )
A. 害怕“我”不擦鞋。 B. 害怕“我”伤害他。
C. 不好意思下周还钱。 D. 不好意思张口借钱。
【4】这篇短文开头采用了倒叙的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 )
A. 突出《中央车站》获奖很多。 B. 突出文尼斯基出版了回忆录。
C. 突出小男孩给“我”的印象深刻。 D. 突出“我”是这部影片的导演。
【5】联系短文或生活实际说一说“品格无须考核”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估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口称赞: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
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______________
文/佚 名
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年轻时曾拜大名鼎鼎的袁焕仙先生为师。
一天,他拿了一篇得意之作兴冲冲地请教袁先生。先生接过,略扫一眼,就搁在一旁,全然不理。南怀瑾纳闷:老师怎么这种态度啊?过了几天,他又拿了一篇文章去请教。先生接过,仍旧往旁边一放。南怀瑾恭恭敬敬请教,袁先生这才冷冷地说:“就你这水平,还配写文章?”南怀瑾不服气地说:“老师,别的老师还夸我的文章写得好呢!”袁焕仙把胡子一抹,瞪了他一眼,说:“这事我听说了,你还真拿他的客套当真?我问你,《史记》里的《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南怀瑾回答:“读过不止一次,我还能背呢!”袁焕仙说:“你以为能背就真正懂了吗?”南怀瑾低下头:“不敢,还请老师指教。”袁焕仙发话:“回去,给我读100遍,读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南怀瑾从没有遇过这样粗暴的老师,心里非常不痛快,但是师道尊严,他只能忍了。
回家后,他拿起《伯夷叔齐列传》读了三五遍,突然发现有好多新问题以前都没有注意过。越读,觉得理解越深,感受越多。他按先生的要求,认真地读了100遍,觉得理解得差不多了,就高高兴兴地再去见袁焕仙:“老师,我读出道理来了,想讲给您听。”袁焕仙笑着说:“不需要再讲了,我相信你懂了。只有像这样读书,你才能掌握文章的精髓,写出的文章才会独出心裁。”
(摘自“新浪博客”)
【1】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大名鼎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出心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袁先生让南怀瑾把《伯夷叔齐列传》读100遍时,南怀瑾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南怀瑾读到100遍时,他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选段,回答问题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说:“大伯,您和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这么一点不像。”
“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
“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看了他们半天才说。
“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回壁,就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你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1】概括选文内容。
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先生的鼻子本来是天生的,为什么说是碰壁碰的呢?从中体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结合当时鲁迅先生生活的社会环境,谈一谈你对“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
【4】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说一说大家为什么笑呢?
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乐园。
只有一个地球(节选)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但是,( )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它们不能再生,( )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第一句话中的“本来”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来是可以再生的,但人类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却改变了它。
【3】举一个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威胁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仿照例句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清风”中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来续写,与前一个句子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我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大观
1.凡卡 嘴,拿脏手背 眼睛, 了一下。(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语,使句子更加具体)
2.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很多钱,但钱在孤岛上没有用。(改为反问句)
3.我现在开始郑重其事地考虑我目前的情形和环境。(缩句)
4.给下面的一段话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有一个什么人快要死了 小女孩说 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 一颗星星落下来 就有一个灵魂要到上帝那儿去了
17、他上课玩玩具,这是事实。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
18、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意不变。
例如: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2)在勇敢的考察队员面前,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19、按要求写句子。
1、 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手法)
2、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最难听。(改为比喻手法)
20、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立刻会意了,接着说:“我的孩子年纪都还小,她们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跟她们没有关系。”(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雪山顶上,蓝蓝的湖水透明极了。(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室里安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说,怎么能以一个人牵动一个机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因为党的改革政策好。(改为先因后果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师家访。(至少扩写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老师热爱生活,意志坚强,大家非常佩服他。(改成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题目:那一次_________的尝试
提示:“尝试”也就是试一试。人,是在许多次的尝试中跌跌撞撞成长起来的。成功的尝试,让我们欣喜若狂;失败的尝试,也能让我们有所感悟;大胆的尝试,让我们磨炼胆量;有趣的尝试,让我们激动不已……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次尝试,选用关键词,将题目补充完整,再把这件事写下来。
要求:(1)补充题目,并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事例写下来。注意将尝试的过程写清楚,把重要细节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语言表达清楚,语句通顺,格式正确;
(3)书写工整、美观,不写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