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积月累。
(1)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3)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什么是美德?美德是诸葛亮“鞠躬尽瘁,__________”的爱国情怀,是老舍先生“蒙汉情深何忍别,____________”的深情,是狼牙山五壮士弹尽粮绝时__________的壮举……鲁迅先生曾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①前两句词描写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面关于这四句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这四句词写的是夏夜景物和词人感受,“惊”字写出词人在夏夜中的恐惧。
B.凉爽的清风把蝉的鸣叫声也送了过来,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境。
C.前两句词描写的是夏日夜空晴朗,夜色的宁静、优美,令人神往。
D后两句中词人的关注点转移到了田野,由稻花香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收,表达出词人心头的喜悦。
(2)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①两次“沉默”桑娜会想些什么?渔夫又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渔夫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
(2)形容心神不定的样子。( )
(3)形容担心灾祸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
4、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现在,科学发达了,人们知道那都是古人编出来的神话。______,地球之外的太空中是否有生命存在,仍然是一个吸引人的问题。
2.以前观察到的火星表面上所谓颜色的四季变化,并______由于植物的生长和枯萎造成的,______由于风把火星表面上的尘土吹来吹去,______造成了颜色明暗的变化。
5、填空题
1.鲁滨逊和黑人做生意,用_______换回了杂粮和______。
2.鲁滨逊来到巴西后,从种植园主那儿学到了__________。
3.鲁滨逊在巴西呆了____年,再次冒险航海,与初次航海的时间相差_____年。
4.鲁滨逊生病是在他流落海岛的第______年。
5.鲁滨逊在岛上所得的疾病是_________。
6、阅读理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词的上片写了很多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下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盛夏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B.词中运用了侧面烘托和动静相衬的表现手法,既写景又写人,使整个夏夜充满诗情画意。
C.上片写晴,下片写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句,描写了骤雨将至的景象,也隐寓词人退隐生活总内心的不宁静。
D.“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的意思是,踏着小路在溪桥处转了个弯,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曾经见过的那个茅店。
【3】孟浩然在《秦中寄远上人》中写到:“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同样写蝉,两位诗人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学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阅读这首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望湖楼望的是杭州西湖。
B.本诗描绘了在望湖楼看到的夏季暴雨奇景。
C.“忽”字准确地写出了暴雨骤来骤去的动态。
D.“望湖楼下水如天”描绘了暴雨时的美丽景色。
(2)第一行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唐诗《雨过山村》,完成练习。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①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②浴蚕③去,闲着中庭④栀子花。
注:①鸡鸣:鸡叫。②相唤:互相招呼。③浴蚕:指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④中庭:院子中间。
【1】解释诗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鸡鸣”的原因是( )
A.天快亮了,公鸡啼鸣。
B.雨天里,天色明暗交替,引起鸡鸣。
【3】诗中所写的景象是( )季的。
A.春 B.夏 C.秋 D.冬
【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前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山村的静谧。(____)
(2)第三句写妇姑冒雨浴蚕,表现农家之忙。(____)
(3)第四句通过写花的“闲”来说明山村生活的闲适与懒散。(____)
【5】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只有一个地球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biǎn piān)舟。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2】在宇航员的眼中,地球是什么样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
【4】读了选文,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堂回放。(5分)
我陶醉!
(1)在文中“真美”、“真糟”分别代表了什么?
(2) 假如文中的“我”就是你,那么,对文中“爸爸”和“妈妈”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你的心理感受会是怎样的?
11、课内阅读。
毛泽东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接着,毛泽东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他用强有力的语调向全世界发出新中国的声音。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1】这两个自然段按______顺序,写了______和______两个程序。按这种顺序写的好处是______。
【2】“全场就响起一阵雷鸣般的掌声”这个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仿写一句。
______
【3】第一自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先写毛泽东______这是“点”,再写群众______,这是“面”。最后一自然段也是这种写法,请用“______”画出写“点”部分,用“﹏”画出写“面”的部分。
12、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用“_____”画出“事实”,用“ ”画出“看法”。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举行,共有来自五大洲的32支球队参赛。“世界杯”在全球的影响力是其他任何单项赛事无法比拟的。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___
8岁那年春节,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
我和小伙伴们发挥了爆竹的最大功能:“连锁炮”“冲天炮”“炮炸猪鼻”“炮惊母鸡”……最后,我们想到了“炮人”。
不一会儿,一位50多岁的老人骑着一辆自行车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我大喊一声:“放!”小伙伴们将一个个爆竹点燃后抛出。
“啪!啪!啪!”
“击中了!击中了!”
小伙伴们( )叫喊着。
老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惊得慌了手脚,摔倒在地上,整个人被自行车压着。
小伙伴们一哄而散,但我没有跑,至今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
老人想爬起来,我呆立了一会儿,跑过去使劲地把自行车拖开。老人看了我一眼,没说话。几分钟后,他终于站起来了。
我的眼睛紧盯着地面,等待着老人的训斥。可是老人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说:“孩子,你很懂礼貌。”
老人推着自行车离去,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说了一句很平淡但令我永远忘不了的话:“孩子,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将是你一生的财富,知道吗?”
我看着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在这个春节里,这句话的分量远远超过了压岁钱,超过了新衣服。我甚至开始对自己的恶作剧感到内疚。
一个又一个春节过去了。渐渐地,我长大了,经历了很多事情,领悟了一些人生哲理,也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老人的那句话的内涵。
【1】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生气地 欢快地 意味深长地 面带微笑地
【3】面对老人的摔倒,“我”和小伙伴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从中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加点的“老人的那句话的内涵”实际上是什么?请你联系生活中的经历结合起来说一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棉袄与玫瑰
在小镇最阴湿寒冷的街角,住着约翰和妻子珍妮。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补贴家用。生活是清贫的,但他们是相爱的一对。
冬天的一个傍晚,小两口正在吃晚饭,突然响起了敲门声。珍妮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冻僵了似的老头,手里提着一个菜篮。“夫人,我今天刚搬到这里,就住在对街。您需要一些菜吗?”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黯然了。“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卜很新鲜呢。”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激动:“谢谢您了。”
关上门,珍妮轻轻地对丈夫说:“当年我爸爸也是这样挣钱养家的。”
第二天,小镇下了很大的雪。傍晚的时候,珍妮提着一罐热汤,踏过厚厚的积雪,敲开了对街的房门。
两家很快结成了好邻居。每天傍晚,当约翰家的木门响起卖菜老人笃笃的敲门声时,珍妮就会捧着一碗热汤从厨房里迎出来。
圣诞节快来时,珍妮与约翰商量着从开支中省出一部分来给老人置件棉衣:“他穿得太单薄了,这么大的年纪每天出去挨冻,怎么受得了。”约翰点头默许了。
珍妮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成了。铺着厚厚的棉絮,针脚密密的。平安夜那天,珍妮还特意从花店带回一枝处理玫瑰,插在放棉衣的纸袋里,趁着老人出门购菜,放到了他家门口。
两小时后,约翰家的木门响起了熟悉的笃笃声,珍妮一边说着“圣诞快乐”一边快乐地打开门,然而,这回老人却没有提着菜篮子。
“嗨,珍妮,”老人兴奋地微微摇晃着身子,“圣诞快乐!平时总是受你们的帮助,今天我终于可以送你们礼物了。”说着老人从身后拿出一个大纸袋,“不知哪个好心人送在我家门口的,是很不错的棉衣呢。我这把老骨头冻惯了,送给约翰穿吧,他上夜班用得着。还有……”老人略带羞涩地把一枝玫瑰递到珍妮面前,“这个给你。也是插在这纸袋里的,我淋了些水,它美得像你一样。”
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
【1】联系上下文理解划线词语。
①老人浑浊的声音里又有了几分激动。________
②娇艳的玫瑰上,一闪一闪的,是晶莹的水滴。________
【2】将划线字换一个字,意思不变。
①“给老人置件棉衣”。“置”可以换成________
②“终于在平安夜的前一天把棉衣赶成了”。“赶”可以换成________
③“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缀”可以换成________
【3】说说下面两段话中划线词语的意义。
①老人的目光落到珍妮缀着补丁的围裙上,神情有些黯然了。“要啊,”珍妮微笑着递过几个便士,“胡萝卜很新鲜呢。”________
②约翰在铁路局干一份扳道工兼维修的活,又苦又累;珍妮在做家务之余就去附近的花市做点杂活,以补贴家用。________
从划线的词语,我们可以看出,约翰一家的生活________,这一点,从后面的内容中也可以看出来,如________等。
【4】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说说它们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5】棉袄对于两个清贫的家庭来说都很重要,那么你认为玫瑰对他们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6】题目《棉袄与玫瑰》有什么含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
【7】人与人之间的“爱”是通过一些细节表现出来的。你经历过这种感人至深的情节吗?
___________________
15、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 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的结束。(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一次,表演艺术大师赵丹和漫画家张乐平来我家,自然要看我的表演。(请用“自然”的另一个意思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变换句式。
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变换成否定句)
18、 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荒坡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实在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
3.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盛开,香极了!(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写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
(2)我们把整个任务顺利完成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21、根据课文内容续写结尾。
当桑娜把帐子拉开后,渔夫的表情是怎样的?他会说些什么?以后的日子会怎样?请你展开想象,为这个故事续写一个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