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请在括号里填一个成语,作为歇后语的后半部分

螃蟹过街(   一手拿针一手拿线(  

擀面仗吹火(   螳臂挡车(

军事论文(   铁公鸡(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紧扣题目中的“______”字,按照“①接受任务→②_______→③引上绝路→④_______→⑤_______”的顺序来叙述,其中详写的是②、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作者这样写表现了五壮士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我会查字典。

羞愧不已字是_______结构,部首是________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已经;②后来;③止。这里应选第_______种解释。

4、辨字组词。

乔( 矮( 胎( 吻(

桥( 委( 抬( 匆(

5、在下列句子中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再选择其中一个关联词语造句。

1._______不加节制地开采,地球上的矿产资源_______会越来越少。

2._______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______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3.这里的花________很多,_______没有奇花异草。

4._______明天下雨,足球赛_______照常进行。

5.拿矿产资源来说,它_______谁的恩赐,_______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请你回忆课文,将诗歌内容补充完整。

【2】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首句以直白的语言和豪迈的气势,写出了长征途中虽然困难重重,但红军却无所畏惧的革命精神。

B.颔联中五岭和乌蒙指的是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几座险峻的大山,从中也可以看出长征途中线路多,危险大,但红军毫不畏惧,视死如归。

C.尾联对仪工整,主要想突出岷山白雪皑皑,风景如画,以及作者对岷山千里雪景的喜爱之情。

【3】从文字内容中想开去。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是全诗第二句。透过句中字眼,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的________________精神品质。

7、阅读乐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_____________,“夜行黄沙道中”是______________。这首词描写的地点是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

【2】词的上片写了夏夜特有的声音,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这些声音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稻花香里说丰年”是谁在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七律长征

毛泽东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造逶迤腾细浪,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三军过后尽开颜。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全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展开叙事抒情的。

【3】加点词语“万水千山”的意思是(        

A.千座山,万条河。“千”“万”是实指。

B.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的意思。

C.万米长的水,千米高的山,指困难多,艰险多。

【4】诗的颔联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颈联,找出一对反义词,并说说你从反义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6】表现出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时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外你一定也积累了很多的毛泽东诗词吧,请再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现代文阅读与理解分析。

北京的春节(片段)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和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黎明到清早,全城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开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1】片段的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摘录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3】除夕真热闹,主要的活动有:做_______、穿_________、贴___________。放_________、吃________,还要________

【4】文中说“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找出相关的语句,写下来:_____________

【5】“光景”这个词在文中指_________;“截然不同”的意思是__________

【6】第3自然段写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3自然段选择这些人物来进行描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二段写了除夕和正月初一的热闹光景,在整篇文章中是属于详写还是略写,这种写作手法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9】片段对除夕、正月初一习俗的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________的特点。

10、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  )落山  ),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打完了,只剩下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 )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请拟定一个小标题概括这部分内容: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给加点的字注音。

【3】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粉身碎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描写了壮士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壮士们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5】痛击的结果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我能行: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1月18日

好几天以前,房东太太就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得不得 ……但她的儿子一直没有回来,她有点(沮丧)。她又说,晚上还有一趟车,说不定他会回来的。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真想哭!我现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1这两则日记选自《 》,作者__________。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暗(báo bó)   丧(jǔ jǚ)   胧(mēng méng)

3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朦胧——近义词:_____)   反义词:_____

沮丧——近义词:_____)   反义词:_____

4分别概括两则日记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一篇日记中采用了____的表达方法,表达了_____之情。

6体会文中划线的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拓展延伸:

  鼎湖山听泉

轮夹雨,送我到肇。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已近昏。雨倒是歇住了,漫得更。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切。眼不,耳了寒翠还没踏上山的石,泠泠淙淙的泉就扑面而。泉声极清朗,闻声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生雀之心。身不由己,寻声而去,不觉渐幽,已入山中。

山方知泉水非止一脉,前后左右,草,几乎无不涌,无。山林密,泉其中,有,泉水在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娇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常常我膝下的女。每我伸手欲其近前,远远跑开,仰起笑我;待我佯作冷淡而不却又悄悄近,偎我腰。好一个调皮的孩子!

山泉作娇儿,泉声则是孩子如的笑。受泉的感染,鼎湖山年多,山之幽曲,竹木之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使山之人如入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山亭。亭已破,无可目之,惟亭一副楹到此已无半点,上更有碧千,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眼确是一片碧。近高低,木枝,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如大海的波浪,一,直向山推去。就脚下旋曲折的石,也印苔痕,点点鲜绿着潮柔滑的石,小心翼翼,拾而上。越向高越密,绿意越,泉影越不可,而泉发悦耳。,忽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悠悠扬扬。安厚重的钟声亮的泉,在雨后宁的暮色中,相互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前,召着嬉忘返的孩子。

(1)短文共有四自然段,每自然段主要了什?

 

 

 

 

(2)作者把泉水比做什,二者有何相似之

 

 

(3)本文在法上《山中访友》有何相似之

 

 

13、延伸阅读

沙漠中的绿洲

阿联酋的朋友告诉我们,这里的每一株小树,每一棵小草,都是国家花很大的代价培植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这里,培育一棵树的费用抵得上培养一个孩子。

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像罩着一层硬硬的壳。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

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难倒阿联酋人民。他们从国外买来泥土,买来淡水,买来树苗和花草。他们又把咸而板结的沙石挖去,填上适宜种植树木的泥土,并在土中埋下自来水管。由总水塔输出的淡水,通过纵横交错的自来水管,源源不断地送到树木花草的根部。“人类有了绿树、鲜花和小草,生活才更加美丽。”阿联酋的朋友这样说。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一点儿都不夸张。_________

(2)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__________

2哪些句子体现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建设绿洲的困难之大?请用横线画出来。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阿联酋人民做了哪些事?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3阿联酋人民花了很大的代价将沙漠变成绿洲,这表明了阿联酋人民( )

A.太浪费,不懂得合理利用资源。 B.环保意识强,追求美好生活。

4请你写一句广告语号召人们自觉保护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老舍先生的放养教育(节选)

龙飞儿

舒乙在向记者谈到他的父亲老舍时,提到两件趣事:

老舍先生一生当中,大部分时间用在写作上,要求环境绝对安静,字斟句酌时,往往表情非常严肃。

但有时,他又充满童心,非常逗乐。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年末测试,舒乙竟然考了全班第一。他举着大红奖状来到父亲面前,美滋滋地说:“父亲,快看,俺中了头名!”老舍放下笔,从书堆里抬起头来,笑眯眯地拿着奖状左看右看,然后哈哈大笑:“儿子,你是好样的!但是老师悉心教导的恩情可不能忘,咱得给老师送点儿礼啊!可是,送啥好呢?”老舍言罢,想了一会儿,便钻进厨房。正当舒乙一头雾水的时候,老舍提着一只油嫩鲜美的烤肥鸭递到舒乙手中,:“儿子,给你老师送去!”“,回来!”刚要出门的舒乙,连忙缩回一条腿。只见老舍大笔一挥,“唰唰唰写了一张纸条,:奉上肥鸭一只,老舍。舒乙说,直到现在,他的老师还保存着那张条子。

老舍在教育孩子方面,只有两个字:无为!他不看重功课,也没有强迫舒乙学贯中西,子承父业,甚至还希望舒乙长大后当木匠或是拉车。但是,舒乙却学了理工科,老舍非常高兴,竟然还生出些小得意。因为,当时理工科是建设国家最实用的。那时的人们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每当理工科同学到舒乙家玩时,老舍总会拿把小椅,像一名小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讲话。他们说到哪,他的眼神就跟到哪,还在小笔记本上恭敬地写写画画。后来,老舍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可喜的寂寞》,表达对儿子及他同学的无限崇拜之情。

作为一名文学泰斗,老舍先生没有架子,知恩图报,虚心向晚辈学习,连他爱煸能的小缺点,也带有几分孩子般的小情趣。

1画线的第三段是一个___,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________

2文章通过哪几件事描写了老舍充满童心,非常逗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的哪句话能概括老舍的性格特点?请用  在文章中画出来。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那个满脸横肉的便衣侦探指着父亲问阎振三。(缩句)

 

(2)张华站起来说:我要去做作业了。(改为转述句)

 

(3)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为陈述句)

 

(4)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不得不认输。(改为肯定句)

 

(5)晌午的太阳光火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6)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艰苦朴素。(修改病句)

16、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改下句子

(1)改成反问句。

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________________                                                                        

(2)改成转述句。

老班长摸摸嘴说:“我早就吃过了。”

_______________

(3)改成肯定句

听了老班长的话,小战士不得不咽下鱼汤。

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皎洁的月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隆隆的巨响,不正是轩辕黄帝披荆斩棘、所向无敌的战车轰鸣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直坐在门边的冼星海激动得站起来,一把将稿子抓到手里,斩钉截铁地说道:我有把握把曲谱好!一定能!”(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冼星海倾吐了渴求谱写大型音乐作品的愿望。

改为 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我学:改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字。

改为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1)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春节一眨眼就到了。(仿写句子,用上夸张的写法)

他三天没吃饭了,特别饿。

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问妈妈:“什么时候我才能吃上饺子?”(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想是树,为你撑起绿荫;梦想是光,照融寒冬白雪;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补充成一个排比句)

20、按要求完成句子。

1)添枝加叶(扩句)

詹天佑是工程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修枝剪叶(缩句)

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落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补充完整。

地球同宇宙相比是非常渺小的,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病句。

两个学校的乒乓球队正在举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花之歌》是花的自述,想象奇特,读来很有趣味,假如有一天,你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一只生活在大森林的小兔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