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经典诗歌默写。

(1)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其一)》)

(2)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郑燮《竹石》)

(3)_____________,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河汉清且浅,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5)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6)千锤万凿出深山,___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7)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___。(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积累古诗词名句。

(1)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____。(杜牧《江南春 》)

(2)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3)_________________,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4)移舟泊烟渚,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宿建德江》)

(5)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描写冬景的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写出加点字词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终日不成章,泣涕如雨。       零: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城: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句子,回答问题。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1汤汤一词写出了_____________的样子。

2)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拼音写汉字。

fèi téng míng mèi xīng wàng jī yù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课内阅读。

书湖阴先生壁

茅檐长扫净午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两山排闼送青来。

【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

【2】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他写在________

____________(哪里)的一首诗。

【3】诗的前两句是写庭院的,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个字写出了庭院的洁净,可以看出主人爱洁净。第二句中,“_______________”几个字写出了庭院的秀美,“____________”几个字写出了主人的勤劳。

【4】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内古诗词阅读。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对诗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凿:开凿

B.若:好像

C.等闲:平常

D.浑:浑浊

【2】根据诗句意思,在下列句子的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千锤万凿,(   )烈火焚身,(   )粉骨碎身,我(   )要将清白留在人间。

A.尽管 尽管 只要 

B.只有 只有 只有  

C.不论是 还是 即使 

D.即使  无论 

【3】对该诗的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句的前两句写石灰的开采、烧制过程;后两句写石灰的品格。

B.“要留清白地人间”是对全诗的总结,画龙点睛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C.全诗前两句纯粹写石灰,后两句借石灰的高尚品质来抒发诗人洁身自好、坚贞不屈的品质。

8、阅读《江南春》,回答问题。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为了突出江南春*,诗人选取了____________ 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

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请选择:(  

A. 动静结合 B. 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 C. 点面结合

3结合诗题,展开合理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把诗前两句所呈现的画面具体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文中有两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个词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A.绿的程度  B.绿的范围  C.绿的形态

【4】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5】摘抄这段文字中的一个比喻句,并说说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人生尚有来处的日子

今年立秋早,冬天来得也早,道路两旁的“树卫士”心不甘情不愿地落下了最后一片叶子,路上行人寥寥寒风凛冽,刀子般割在脸上。寒假如约而至,妈妈早就邀我带着孩子去她家小住些日子。每年一到冬天,她知道,我最爱吃的就是爸爸灌的香肠和她做的炸肉。临近我放假的时候,他们总是提前灌下一些香肠晾着,等我回家蒸一下就能上桌了。

②天太冷了,一到这个时候就手脚冰凉的我赖在暖气屋里,穿着短袖啃着西瓜,不肯出门。妈妈一催再催,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眼见着寒假没有几日就要结束了。妈妈着实有些恼了,再不回来,香肠就干透了,嚼不动了。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我带着两个儿子,在寒风和细雪中踏上了回家的路。

③拐进小区老旧的门,好不容易找到车位停下车,一路遇见打招呼的叔叔阿姨们,有些阿姨我只是眼熟,叫不上名字。自从拆迁之后搬了家,我来这里的次数屈指可数。回想起那些在外奔波,为了生活不得已加班加点,不能踏实待在这里的日子,我一边感叹世界之大之精彩,一边安慰自己,别怕,他们就在这里,来日方长。

④妈妈知道我回来,开心极了,早早地就准备了饭菜,暖风机也开到了最大挡。远远地就闻到了饭香味,一进门,餐桌上摆满了我和儿子爱吃的菜,蒸好的香肠肥瘦相间,切得不厚不薄,闪着诱人的光泽。

⑤我幸福地端起饭碗,白花花的米饭就着热乎乎的香肠,分外美味,好吃到停不下来。妈妈并不急着动筷子,只是一边笑着看我吃饭,一边喂我儿子吃饭。妈妈一边喂饭一边说:“就在这儿住到开学吧,生孩子的时候你工作忙,都没回娘家住一阵子。”我低头吃饭没说话,心里想着怎么推辞才不会让妈妈伤心。儿子却童言无忌插嘴道:“我不要住下,姥姥家太冷了,没有电梯,爬楼特别累……”我瞪了四岁的儿子一眼,回答妈妈:“快开学了,我这边活儿挺多,这次回来也没拿笔记本电脑。”妈妈并没有回答,转身进了厨房,说要给儿子盛一碗她一早专门熬的小米粥。

⑥酒足饭饱后,我躺在妈妈的床上玩手机,妈妈把暖风机拿到了屋里,开到最大挡,坐在了床边。我放下手机,挪了挪身子,把头枕在妈妈的腿上,闻着妈妈衣服上熟悉而安心的味道,昏昏欲睡。

⑦暖风机里吹出暖暖的风,雪过天晴,窗外蔚蓝的天空中踱过一朵悠闲的云。我儿时最快乐的那些日子,都是在这个熟悉的味道里度过的。妈妈有一搭没一搭地和我聊着家常,我也随声应和着。“咱家以前的邻居长水前几天因脑梗死住院了。”妈妈突然说。“前院又高又壮的那个叔?”我诧异,“他不是比你和我爸还小好几岁?”“嗯,前阵子突然脑梗死住院,医生说情况不太好,也就这阵子了吧。”妈妈摸着我的头发,长长地叹了口气。

⑧我的心里咯噔一声,真切地触摸到了时光翻页时冰冷无情、不可抗拒的手。顿时警铃大作,作家毕淑敏曾经写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样枕在妈妈腿上闲话家常,心里无比踏实的时光,谁知道还剩多少呢?

⑨天边那朵悠闲的云不知何时停下了踱来踱去、心无挂碍的脚步,今天晚上回不回去,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1】短文第①段画“______”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_

【2】短文以作者的思想情感变化为线索,请根据提示梳理作者的感情变化历程。

( )→(羞愧)→( )( )

【3】说说短文的题目“人生尚有来处的日子”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暖风机里吹出暖暖的风,雪过天晴,窗外蔚蓝的天空中踱过一朵悠闲的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心里咯噔一声,真切地触摸到了时光翻页时的冰冷无情、不可抗拒的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并没有写作者是住在父母家还是回自己家,你觉得作者会怎样做呢?请结合短文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从古至今有许多歌颂母爱的诗词,请写出两句你积累的关于母爱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掌心化雪

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大冬天里,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地站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形,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语文课,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想过得奖,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忧愁——______ 穷苦——______

【2】在第三自然段方框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3】“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这句话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文老师为什么把“她”描写的“雪是美的,也是冷的”确定为唯一的一等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题目是“掌心化雪”,实际上是赞扬老师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 )在学中问,( )在问中学,( )能求得真知。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 )好比插上了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到那时,知识的天空将任你翱翔,宇宙的奥秘将任你探求,你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翱翔( ) 探求( )   强健( )

【2】在文中的括号诶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学与问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

【5】两只强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一读,填一填。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 ,是个问题!” 他搔搔后脑勺说,“ 嗯, 你看怎么办? 得把他们抱过来, 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 !哦 ,我们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快去! 别等他们醒来。”

但桑娜坐着一动不动。

“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1】“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这是通过对渔夫__的描写来反映他的心理。

【2】“搔搔后脑勺”这句话的含义是( )

A.表达了渔夫同情穷人,关心孩子的思想感情。

B.反映了渔夫对是否把两个孩子抱回来养的矛盾心情。

【3】“快去!”后面加感叹号,表示的是( )

A.命令口气

B.催促语气

【4】“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说这句话时是一种什么心情?( )

A.忐忑不安

B.欣喜

【5】这段话表现了渔夫和桑娜一样都是_________的人。

14、短文

师恩永远

① 去年冬天,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我回到了阔别15年的母校——白腊村小学。大雪中的学校犹如一朵雪白的蘑菇。当年教我们的王老师正在上课,我便静静地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聆听老师上课,犹如回味一首悠远的歌曲。

②老师老了,头发花白,脸上添了皱纹,背有些驼,但依然是那么和蔼、亲切。老师原本是可以走出乡村,去过富足的生活的,可她丢不开她的学生。

③老师很热情,但也有些惶恐和拘束。我俩坐在竹片隔出的办公室中,她说:“文老师,几十年了,我还是一个民办教师,可你已经成了有名的中学教师,据说还经常发表文章,快要成为教师作家啦!”这下我才明白了老师惶恐和拘束的缘由。平时听惯别人叫我文老师,现在从我的老师的嘴里喊出来,是多么的刺耳!她为什么不喊我“猛子”,像15年前一样?

④15年前,我在这里读小学。那时,我是有名的调皮学生,小小校园中任何一出恶作剧都少不了我,诸如捉蛇扔进女厕所、大路上挖陷坑、砍课桌凳烤火等等。王老师没有放弃我,苦口婆心地教育我,甚至用选我当班长、中队长等等办法来鞭策我,可我总是维持不了几天“优秀”,便又“旧病复发”。班上同学恨我,都不给我带饭来,老师就把自家带来的饭给我吃。后来有一次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将被学校开除,是王老师为我在校长面前多次求情,保住了我。这件事终于感动了我这匹“野马”。从此,我从自认为“辉煌”的泥潭中跳了出来,居然考上了初中。想起这些,我内心十分不安。世人无不称赞钢的坚硬.然而要知道是谁把钢从粗野的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

⑤ 老师又去上课了。看着树上挂着的打钟的破犁,听着隔壁王老师生动的讲课,我说不出心里的感觉,我不想去讨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哲理,只知道没有蓝便无从提炼青,只知道师恩永远!

⑥洒向大地的雪花,天气暖和的时候,它们的身影便无影无踪,失去一切诗情画意,可是青青的麦苗记着,鲜活的小溪记着,飞转于蓝蓝天空中的小鸟记着……

1联系全文,想想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用两个不同的词语填一填。

_____的王老师 _____的王老师

2文中阔别的意思是__________聆听的意思是_______

3仔细读一读第四小节,完成下面的练习。

1旧病复发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内容?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

2 从此,我从自认为辉煌的泥潭中跳了出来,居然考上了初中。

①句中的引号能否去掉?为什么?

 

②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世人无不称赞钢的坚硬,然而要知道是谁把钢从粗野的矿石中冶炼出来的呢?”联系短文,写出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4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的主角是王老师,可是结尾却写了景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牛对牛郎说:“我死了以后,你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2)钱学森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缩句)

(3)有没有动脑筋,是考出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修改病句)

(4)阳光洒满校园。(扩句)

(5)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用关联词联句)

(6)我们不能够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开展体育活动。(将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6、他上课玩玩具,这是事实。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

17、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会议室突然响起了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

(2)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你一定要认真复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一片期望。”(改为转述句)

________

(3)教师节那天,张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的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

(4)我梦想:来到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壮丽。(仿写)

我梦想:_________________

19、改转述句。

1.渔夫说: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要求写句子。

(1)奇妙的夜晚。

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科学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百花园

因为雾霾天气,教育局不得不叫停全市中小学户外运动。请你调查了解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与危害,给环保部门写一份防治雾霾天气的倡议书。注意倡议书的格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