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比一比,再组词。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积累运用。

1.古诗中风景如画,这有黄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有寺庙,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有花木,如“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

2.读“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时,我的脑海里浮现了两个描写夏天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我还想到了两句描写夏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处暑外,我还知道的节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积累的农谚有________________,珍惜时间的诗句或名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传统意义上的五谷指的是:稻、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角、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完《只有一个地球》,我能设计一条节约资源的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山不老》一文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黑与土地》的作者是___________,表现了农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区别字组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课文连线台。

学生:老师诗句中的雪莲”海燕”雏鹰”山丹丹”分别指什么呢?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老师:雪莲”_____   _______海燕”_____ _   ___雏鹰”________  _________山丹丹”__________________。这里是将这几个事物比喻成中华少年,在于歌颂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同时,诗人以高原的雪莲、宝岛的乳燕、草原的雏鹰、黄土坡的山丹丹比作中华少年,预示着他们是祖国的希望,他们植根于祖国的沃土,未来无限美好。

 

5、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句子中。

威风______)(______   呆头呆______   别出心______

______高一______  大步流_____ ___________ 

念念有______   忘乎所______ 沧海一______ 

______)(______不同   井然有______   ______惟肖

1.卢沟桥上的那些石头狮子被雕刻得____________ ,吸引了很多游客来观看。 

2.大家都写黄河 ,只有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 ,这就是____________ 

3.张飞____________地站在长坂坡前 ,一声断喝 ,吓退曹操百万雄兵。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五言__________

【2】诗中点明标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诗人“愁”是因为:时间上此刻已“__________”,空间上“__________”。诗人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至沓来,涌上心头。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大地之上,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此刻还有一轮孤月和他是那么亲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得到了些许慰藉。

【5】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本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天地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 )

(2)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靠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当、逼真。( )

7、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歌补充完整。

【2】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

【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等闲”表现了红军战士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B.第三、四句和第五、六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C.“逶迤”“磅礴”“细浪”“泥丸”突出了长征路上的艰难

D.从“尽开颜”中可以感受到红军翻越雪山后的喜悦心情

【4】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请你参照例子,概括诗歌内容,并完成练习。

A腾越五岭 B疾跨乌蒙 C ________ D __________ E喜踏岷山

②这五幅“征难图”中,我最喜欢____(填序号),因为____________

【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完成练习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2.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3.本词上片写了山村的__________(时间),我们听到了鸟惊、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山村特有的声音;下片我们看到星星、__________、茅店、__________等景物,流露出作者__________的情感。

4.同路转溪桥忽见用法不同的是__________

A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5.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采用的是以动写静的写法,和我们学过的王维的《鸟鸣涧》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描写的意境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   极为相似。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课外阅读。

美丽的草原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

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色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出阵阵的清香。

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

矫健的雄鹰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

【1】用横线标出短文中一个比喻句,用“﹏﹏”标出文中的过渡句。

【2】短文第二段主要是对草原的________描写,写的主要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草原________的特点。

【3】短文第四段重点是对草原的________描写,写的主要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草原________的特点。

【4】短文主要描写了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之情。

10、课外阅读。

贝多芬

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他正闭目(观赏 玩赏 欣赏)楼上(优良 优美 优秀)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他仿佛看见珠子在滚动,高的时候他仿佛听到雷鸣振撼着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忽然,的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呀!来人呀!

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天花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这句字,怒气立刻消了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不,不!你不要(搅扰 打扰 干扰)他,我自己看看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他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苦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赞叹  赞美 赞颂)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文中的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

2填空回答问题。

第一自然段中的是指__________;第八自然段的是指__________

3默读第一自然段中的最后一句,用“——”线画出实在事物;用“~~~~~”画出由此产生的联想。

4联系全文,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旅客生气的原因是板缝滴水滴进他的眼里。___

2)旅客怒气消了大半的原因是服务员答应关照楼上客人不要让水漏下来。___

3)板缝滴水是贝多芬用冷水冷却发烫的手指,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板缝滴到楼下。___

4)客人赞叹贝多芬的原因是贝多芬的琴声像珠子在盘中滚动,像雷鸣振撼着大地。___

5把下面的中心思想补充完整。

文章通过一位旅客在旅店里的所见所闻,赞美了贝多芬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6结尾处顾客会说写什么?请发挥想象在空线上补写出人物的语言。

11、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问”常常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

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太阳为什么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边落下?晴朗的夜空有那么多星星,为什么到了白天却无影无踪了?小鸡为什么要从鸡蛋里出来,而不从母鸡的肚子里出来?……哥白尼对科学奥秘的不懈探求,正是从这些稀奇古怪的“为什么”开始的。

1选文开头作者说:人们常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这是很有道理的。这有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选文说说哥白尼成为著名天文学家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阅读选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材料一】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刚开始是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中国古代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后来才出现了其他书写工具,如钢笔、铅笔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的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材料二】   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以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

【材料三】   柳公权《神策军碑》(局部)

【1】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字体,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行书、隶书

B.金文、小篆、行书

C.甲骨文、小篆、草书

D.金文、隶书、楷书

【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汉字最开始是以符号来记事的。

B.钢笔的书写规律与毛笔的书写规律迥然不同。

C.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法教育只在语文课程中进行。

D.材料三是柳公权的楷书作品的局部图。

【4】关于柳公权,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B.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

C.《兰亭序》是柳公权的代表作。

D.颜筋柳骨之“柳骨”是说其书法瘦硬挺拔。

【5】通过了解书法知识,欣赏书法作品,你认为学习书法有什么益处?

(至少写出3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认真阅读下列文本,完成练习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大约在我上岸十一二天后,我忽然想到,既然缺乏书、笔和墨水,我一定会忘记计算日期,甚至连休息日和工作日都会忘记。为了防止这样,我便用刀子在一个大柱于上刻上这几个字:“我于 1659年9月30日在此上岸。”把它做成一个大十字架,立在我第一次上岸的地方,在这个方柱的两边,我每天用刀子刻一个   )痕,每七天刻一个大一倍的斫痕,每一个月刻一个再大一倍的斫痕。这样,我就有了一个日历,可以计算年月日了。

手斧男孩(节选)

当他试图与地面进行第18次联系的时候,引   )突然毫无预警地一阵号叫,倏然熄火。静寂突如其来,只有螺旋桨旋转的声音和呼呼的风划过座舱。这下死定了,布莱恩想着。完了,死定了,飞机进入滑行状态,速度极快,高度不断下降。见鬼,竟没有湖泊!自打飞过森林后就老在他眼前晃的那些湖泊突然都没了踪影,消失了。眼前没有,远远望去,前方很远的地平线上,有很多湖泊   )。可是眼前得有一个才好呀!他迫切需要一个湖就在眼前!好让飞机着陆呀!那里!不在正前方,而是稍稍偏右一点,他看到了一个湖!飞机几乎已经快到湖的上边了,从L湖的底部直飞向顶部。再右偏一点点就好了。他轻轻地踩下右舵板,机头随即右移。可是转向牺牲了速度。现在,湖就在机头的正前方了。他轻轻地拉起操纵杆,机头立刻上扬。这引起了飞机速度骤减,都快停下来了,飞机在空气中颠簸     )。操纵杆突然间没了束缚,这可吓坏了布莱恩,他忙把操   纵杆推回。速度倒是快了那么一点儿,可飞机已经掉得够低的了,扫在挡风玻璃上的全是树枝,而湖还在飞机的前方,看上去遥不可及。紧接着,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爆裂声,金属片被折断,飞机翻滚着跌向了右方,跃过丛林,冲到了水面上,立刻被如水泥地般坚硬的水面拍了起来,飞机跃起,又重重地跌进水里。愤怒的湖水扯下挡风玻璃,震碎两侧机窗。湖水又把他猛地推回座位里。天哪,这该死的湖水,就快把他憋死了,要结果了他的小命儿——不知道怎么搞的,他竟然挣扎着从破碎的前窗玻璃中爬了出来。他整个儿跌进蓝色的水里,惊恐地隐约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往回拽他,感到身上的防风衣已经扯破了。现在,他算是自由了,支离破碎的自由,撕成碎片的自由。慢着,别高兴得太早,还有好远呢!还有好远才能到达水面呢。可他的肺就快炸了,他已经憋不住了,他得吸气,噢,水立刻塞进了嘴里,喝吧,喝吧,他喝了满满一肚子的水——最终他成功了,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他的,他的脑袋冒出水面,沐浴着阳光。(有删改)

《汤姆·索亚历险记》

曾经让汤姆担惊受怕的坟墓凶杀案终于开庭审理了,尽管没人知道他是坟墓凶杀案的目击人,汤姆还是走不出这个案子的阴影。每逢有人提到这桩凶杀案,都使他心惊肉跳,因为他目睹了凶杀的过程。他不能也不敢向别人倾诉。人们都在议论姆夫.彼特肯定得判死刑,他如果被处死了, 汤姆肯定会感到难过的,姆夫·彼得本不是个好人,但也没做过什么害人的事情,他只不过是爱喝酒不务正业罢了。法官会抓他的,可汤姆不愿让他承担杀人的罪名,他是被冤枉的他不应该死。人们都在落井下石,自从他被抓后,人们没说过他一句好话。天色渐渐地黑了,汤姆和哈克不由自主地来到村外的那个关押姆夫·彼特的小监牢。他们现在真希望当初没有看到那件凶杀案。他们现在希望发生一场戏剧性的变化,使姆夫·彼特能够得到法官的赦免。他俩每次来探视姆夫·彼特的时候,姆夫·彼特总要对他俩说一些感激的话。这些话让两个孩子感到有些内疚,因为他们的自私和胆小,导致姆夫·彼特被当成凶手抓起来,由于怕印江·乔的报复,所以他们没向人们说出真相。汤姆老是做噩梦     ),连着两天,汤姆都在法庭外转悠,他真想冲进去对法官讲明事情的真相,哈克也是这样想的,但他们始终没有这样做,他们的良心受到了空前的折磨。第二天晚上,汤姆和哈克听人们说,陪审团将根据印江·乔提供的证据对姆夫·彼特进行公开审判。根据证人的可靠证词,本法庭认为这件杀人案的凶犯是姆夫·彼特。姆夫·彼特绝望地呻吟了一声,他的精神和肉体彻底垮了,他瘫倒在地上。法庭被令人痛苦的寂静笼罩着,许多人都对姆夫·彼特表示同情。这时被告的辩护律师站起来发言了: “请传汤姆.索亚上庭作证!”全场的观众被辩护律师的话弄得莫名其妙,彼特都觉得奇怪。汤姆站起来走向证人席的时候,全场观众的目光都紧紧盯着汤姆。汤姆看见了印江·乔那铁青的脸,他吓得连话都不敢说了。过了几分钟,汤姆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讲了起来,开头还有点结结巴巴的,后来他就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了。这时,全场一点声音都没有了,只剩下汤姆的讲话声,大家都被这个恐怖     )离奇的故事给吸引住了,他们张着嘴,连大气都不敢出,生怕漏掉了一句。说到最后,汤姆那被压抑了很久的情感终于爆发了,他愤怒地说道:“医生抓住木牌一抡,姆夫·彼特就倒在地上,印江·乔抄起刀子捅进了医生的胸膛……”汤姆又出了一次风头,他又成了众人心目中的英雄。

【1】给文中加点的字词注音。

( )( )( )( )( )( )

【2】认真读文完成下面表格。

文本

主要人物

遇到的困难

如何解决

体现品质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3】结合故事梗概或原著,比较三篇小说有何异同之处?   

异:____________

同:_____________

【4】以上节选都是外国名著,请写出中国的四大名著。

_____________

【5】联系实际说说你读过哪本世界名著?其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他的典型事迹。

____________

【6】在三个故事中,遇到危险时,往往都需要主人公自身作出艰难的选择,也正是这些艰难的选择,让主人公能够化险为夷。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呢?(言之有理即得分)

____________

14、趣味故事:

颜黎民君:

昨天收到十日来信,知道那些书已经收到,我也放了心。你说专爱看我的书,那也许是我常论时事的缘故。不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重轻,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胡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残,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胡涂虫。不过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所以现在说不出哪些书合适,开明书店出版的通俗科学书里,也许有几种,让调查一下再说罢。

其次是可以看看世界旅行记,借此就知道各处的人情风俗和物产。我不知道你们看不看电影;我是看的,但不看什么获美”“得宝之类,是看关于非洲和南北极之类的片子,因为我想自己将来未必到非洲或南北极去,只好在影片上得到一点见识了。

……

鲁迅

四月十五夜

(1)这是________写给_______的信中的几段文字,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就读书问题提出了哪三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句子,回答问题

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这个句子以________来打比方,说明只有___________,才能________________。许多花比喻________,比喻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无意识地赶忙捏住几乎坠地的《初学记》。   (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改成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子练习。

1. 无论多么远的剧场,无论演出到多晚,我是场场必到,直至演出的结束。(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让观众看我哭哭啼啼地演戏,像什么话呀?(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有一次,表演艺术大师赵丹和漫画家张乐平来我家,自然要看我的表演。(请用自然的另一个意思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蔺相如对秦王说:请您为赵王击缶。”(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秦王拿十五座城来换。  我把璧交给他。(用关联词语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改为字句和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红四团的战士必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泸定桥。(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题文)按要求写句子。

(1)别乱采摘学校的花草。(请用上礼貌用语,并把句子写得更亲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俊当上大队长后,就处心积虑地想把工作搞好。(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笑着对我说:让我看看你的马草。(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天晚上有大雨。我们要按时到达。(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是闹着玩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乐园。

  人生总避免不了困难和挫折,回忆一下这学期的生活,请选择一次你成功的经历,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习作要求:①题目自拟;②内容具体,感情真实;③字数在5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