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语文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辨字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表达

翻译《书戴嵩画牛》全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每句话中都有一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1.妈妈给我买的小雨衣不但有一个大大的帽子,还有两只柚筒。(_____)改成(_____

2.米菲今天穿了一件粉色的斗蓬,漂亮极了!(_____)改成(_____

3.写完作业后,我就一嘣一跳地去找小朋友玩了。(_____)改成(_____

4.外面下着大雨,弟弟还囔着要出去玩,妈妈很无奈。(_____)改成(_____

4、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响彻云宵( )          迫不急待( )            燕知非福( )

节然不同( )          翻箱到柜( )            万像更新( )

不可思义( )          热泪盈款( )            天崖海角( )

5、看词语,仿写。

金红:  

橘红、桃红:  

玫瑰紫: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阅读。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外,

,路转溪桥忽见。

【1】在上面的横线上,补写这首词缺的句子。

【2】读词的上阕,我们可以知道词人辛弃疾伴着清风夜行于黄沙道中,看到了_____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____,听到了_____________,还有人们对_________的谈论。

【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江月”是题目。

B.“夜行黄沙道中”的“夜”是地点,“黄沙道”是时间,“行”交代了事件。

C.从“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句可以看出,词人描写的是秋天的景色。

D.词的下阕中“见”的意思与“现”相同,应读作xiàn。

【4】读词的下阕,你的眼前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着想象一下,并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提示,填写诗句。

诗词古风中,诗人们为我们拉开了亲近大自然的序幕。沐春风,朱熹踏青泗水,感受“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的万物生机;爱夏雨,苏轼畅游西湖,领略“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_________”的奇丽景色;添新愁,孟浩然夜宿江边,引发“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的孤寂心绪;隐山林,孟浩然田园会友,做出“待到重阳日,_____________”的美丽约定。

7、阅读平台。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孩子真烂漫

_________________

(2)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

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批走货。

_________________

(3)已是悬崖百丈冰,有花枝俏。

_________________

有的人虽死生,有的人虽生死。

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拟人的句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咏梅词写了梅花_____________的特点,赞扬了梅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其中表现了梅花不居功自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诗歌鉴赏,完成答题。

浣溪沙

【宋】王安石

百亩中庭半是苔,门前白道水萦回。爱闲能有几人来?

小院回廊春寂寂,山桃溪杏两三栽。为谁零落为谁开?

(选自《宋词三百首》,中华书局,2009年版)

【1】这首词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下列哪一项暗喻自己身处山水之中?( )

A.百亩中庭。

B.门前白道。

C.小院回廊

D.山桃溪杏。

【3】这首词的下阕写出了王安石晩年怎样的境况?( )

A.孤独寂寞。

B.悠闲自在

C.穷困潦倒

D.淡泊宁静。

【4】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浣溪沙”是这首词的题目。

B.“百亩中庭”写出了王安石家的庭院十分宽敞,足足有一百亩。

C.“为谁零落为谁开”写出了王安石心中的困惑,他很想知道当中的答案。

D.“半是苔”说明家里已经很久没有来客,也表明主人心情不好,无心打扫。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下面课外语段《脚比路长》,完成练习。

脚比路长

①古老的阿拉比国位于大漠深处,多年的风沙侵蚀,使城堡变得破烂不堪,国王对四个王子说,他打算将国都迁往A 的卡伦。

②卡伦距这里很远很远,要翻过许多崇山峻岭,要穿过草地沼泽,还要涉过很多江河,但究竟有多远没有人知道。

③于是,国王决定让四个儿子分头前往探路。

④大儿子乘车走了七天,翻过了三座大山,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地边。一问当地人,得知过了草地,还要过沼泽,还要过大河、雪山……便调转马头往回走。

⑤二王子策马穿过一片沼泽后,被那条宽阔的大河挡了回来。

⑥三王子漂过了两条大河,却被一片辽远的大漠吓退返回。

⑦一个月后,三个王子B 回到了国王那里,将各自沿途所见报告给国王,并都再三强调,他们在路上问过很多人,都告诉他们去卡伦的路很远很远。

⑧又过了五天,小王子C 地回来了, 报告父亲——到卡伦只需十八天的路程。

⑨国王满意地笑了:“孩子,你说的很对,其实我早就去过卡伦。”

⑩几个王子不解地望着国王:“那为什么还要派我们去探路?”

国王一脸郑重道:“那是因为, 。”

是的,脚比路长,远方无论多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双足去抵达。人生亦是如此,我们不怕目标的高远,只怕没有追寻的勇气、热情、执着……只要心头时时燃烧着坚定的信念,D 地行进下去,就会惊讶地发现——很多所谓的远方,其实真的并不遥远。

【1】将下列四个成语分别放在文中A、B、C、D四处的横线上。

风尘仆仆        陆陆续续          美丽富饶        一往无前

【2】联系上下文,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A.我想试试你们的勇气。

B.我想告诉你们四个字——脚比路长。

C.你们都需要历练,不要整日待在王宫里无所事事。

D.你们都需要有勇气走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

【3】通过阅读全文,我们知道“脚比路长”中的“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又过了五天……只需十八天的路程。”小王子在行程中经历了那些困难?试着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王的话让我们明白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暖  雨

进入二月,下起暖雨来了。

这是一个阴霾的日子。空中低浮着灰色的云。打下午起,就下起了雨,使人骤然感到一种复苏的暖意。这样的雨,不接连下几场,是难以治愈我们对春天无比饥渴的强烈感情的。

天上烟雨蒙蒙,我看到行人打着伞,湿漉漉的马儿从眼前走过。连房檐上那单调的滴水声,听起来也令人心情高兴。

我一直紧绷的身子开始舒展了。我感到说不出的快慰。走到庭院里一看,雨点洒在污秽的积雪上,簌簌有声。再来到郊外一望,残雪都被雨水融化了,露出了暗灰色的土地。田野渐渐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呈现出一副布满沙石和泥土的面容。

蔫黄的竹林,干枯的柿树、李树,以及那些在我视野之内的所有树木,无论是干和枝,全被雨水濡湿了。它们好像刚刚睁开眼睛,都想用这温暖的春雨洗净自己黝黑而脏污的脸孔。

流水潺潺,鸟雀欢唱,这声音听起来多么舒心!雨下着,这是一场连桑园的桑树根都能滋润到的透雨哩!

冰雪消融,道路泥泞。在冬天悄悄逝去的日子里,嫩枝慢慢绽放出了幼芽。穿过树梢,我望着黄昏时南国灰色的天空。

入夜,我独自享受着暖雨淅淅沥沥的声音。我感到,春天确实来临了。

1请你给文中能够准确概括作者对暖雨细腻的心理感受的词语排队。

快慰  无比饥渴  享受  舒心

——————————————————————————————

2连房檐上那单调的滴水声,听起来也令人心情高兴”,滴水声让人感到单调”,还让人高兴是因为(  )

A.单调是说滴水声总是那样的一成不变。

B.虽然滴水声单调,但是人们从这滴水声里却能感受到春天马上就要来临,所以心情会高兴

C.单调说明雨只落在一处。

3这样的雨,不接连下几场,是难以治愈我们对春天无比饥渴的强烈感情的。这句话写出了作者渴望春天的来临。这种说法是___(对 错)的。

4作者描写了暖雨中的哪几个场景?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雨的日子里,你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试着写出来和大家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1】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_》一课,作者是( )

【2】文中的“她”是指( ),“他们”是指( )

【3】文中描写桑娜神态的词语是( ),文中最能概括桑娜心情的词语是( )

【4】片段对桑娜进行了什么描写?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精彩赏析阁。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 认真读这段话,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因为居庸关______________,所以詹天佑决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因为八达岭______________,所以詹天佑决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种方法是根据__________不同设计的,它们的好处在于______________

2从短文中,我们看到詹天佑是一位 的人。

3詹天佑的工作方法,你认可吗?说说你的想法。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亲节的康乃馨

一天,老师对同学们说:世界上有一个美好的节日,别忘了,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回报一下崇高而伟大的母亲。

佳佳沉思了。我的母亲谈得上崇高而位大吗?她每天上班下班,洗衣服做饭,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整天唠唠叨叨,这些我都习以为常了。

不!不是这样的!是谁冒着严寒把生病的女儿送到医院?是谁守着生病的女儿彻夜不眠?又是谁用自行车?

风尘仆仆地为我买练习册?是谁在爸爸外出工作时,一个人挑起了这个少了 顶梁柱的家?这一切的一切,不是别人,正是妈妈。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佳佳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来一束康乃馨。柔嫩的花瓣层层叠叠,洪荒粉白颜色各异,热烈而又纯洁。细碎的满天星闪烁其间,把房间都照得生辉了。佳佳把一张淡蓝色的信笺压在花下,那里面满载着她对母亲的感激和祝福。

妈妈见到了花,眼角的鱼尾纹旁分明是点点泪光。一束鲜花和一点真情的祝愿,就让妈妈如此感动。儿女的回报比起父母的付出,就像一滴水和大海,一点火星和熊熊烈火。但这滴水和这点火星,足以让做父母的心中掀起巨大的波澜。

我爱你——妈妈! 我爱你——母亲节的康乃馨!

(1)读了短文,你有何感受,说一说,写一写。

 

(2)开始,佳佳对母亲的感觉怎样?后来呢?

 

(3)现在,你想对你的妈妈说些什么?

   

 

(4)天下的母亲对待儿女的慈爱之心如出一辙,感天动地。让我们感恩所有的母亲,祝福所有的母亲吧!请欣赏--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4、课外阅读。

①太阳落下去了,夜晚来临,老人感到寒冷,他望着满天的星星。他的那盏(zhǎn   zǎn)哈瓦那鱼灯也不像从前那么亮了。那条鱼拖着老人的船在海上游了一夜,老人没想到,等待一场搏斗需要这么长的时间。第二天,当太阳再一次升起,老人又冷又饿,疲惫不堪。

“我已经感到了你的力量,让我们面对面的斗一斗吧。我和你谁也没有帮手,这很公平。”

③“来吧,来吧,让我看看你是谁?呵呵……我知道你是谁;用你的大尾巴来拍碎我的船,用你那坚硬的长尾来刺穿我的身体吧!”

④但是它当真有这么大,这一圈兜到末了。它冒出水来,只有三十码远,老人看见他的尾巴露出在水面上。这尾巴比一把大镰刀的刀刃更高,是极淡的浅紫色,竖在深蓝色的海面上。它朝后倾斜着,鱼在水面下游的时候,老人看得见它庞大的身躯和周身的紫色条纹。它的脊鳍朝下耷拉着,巨大的胸鳍大张着。

⑤“我只有一次机会,这是生死搏斗,不是我杀死它,就是它撕碎我。”

⑥“来吧,冲着这儿来吧,让我们做一次临死前的最后决斗吧!我老了,没什么外力气,我跟你磨(   )了三天,我等了你一辈子。老兄,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比你更大更沉着的鱼呢!来吧,我们都快死了,让我们看看究竟谁杀死谁?”

⑦那条大金挣扎着向老人的小船冲过来,它游得那么快、那么有力,坚硬的理就像一把利剑。

⑧老人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他用软绵的双手努力握紧他的鱼又,将鱼举过头有密 他把鱼叉举到了不可能再高的高度。

⑨老人拼尽他最后的生命,将鱼叉扎(zhā zhá zā)入大鱼胸络后的鱼腰里。那解在空中高过老人的胸膛,老人扎中了大鱼的心脏。大鱼生机勃勃地做了一次最后挣扎(zhā   zhá zā),它跳出水面,跃向空中,把它的长、它的宽、它的威力和它全部的美丽都展现出来。而后,轰然一声落入水中。

⑩老人赢了,他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大鱼,那条他一生都没见过的美丽的大鱼。那条鱼比老人的小船长出许多,老人强撑着快要瘫痪的身体,费了很长时间,才把小甚整在大鱼的身上。他不知道,应该让鱼带着他走,还是他带着鱼走。

这时候,一群无所畏惧的鲨鱼正嗅着血迹,朝这里涌来,成群结队的鲨鱼向老人的战利品——那条系在船边的大鱼,发起了猛攻。那撕咬鱼肉的声音让老人再一次战栗起来,他重新拿起鱼叉,悲壮地站在船头,他决心捍卫他的战利品,就像捍卫他的荣誉。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打败的,

【1】短文选自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请把第自然段中的名言补充完整。

【2】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疲惫不堪——( ) 无所畏惧——( )   生机勃勃——( )

【4】用精练的语言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②③⑤⑥自然段都是老人的独白,请你也学着给大鱼写一段独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学习和生活中,你经受过困难的考验吗?请说出你自己一次战胜困难的经历。并说说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慈样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

改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树上的鸟儿叽叽喳地叫了。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

用关联词语连接句子。

星期天,我们都在一起复习功课。我去他家。 他来我家。

___________________

17、路边的小杨树在风中发出阵阵响声。(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跟我学:陈述句改感叹句,首先要在句中加入真是、好、真、多么、太等字词;然后在句尾加啊、呀等表感叹的字;最后加上感叹号!

1.安塞腰鼓深深震撼了我。(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用带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续写句子)

5.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使再生资源不能再生。人们不顾后果滥用化学用品,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把下面的长句改成三个较短的句子,使意思表达得更为清楚。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中最活跃、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以文学鉴赏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深化和提高文学鉴赏的研究形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我们身边的人各有特点,例如:闲不住的奶奶、勤劳的妈妈、幽默的爸爸、受人尊敬的老师、调皮的弟弟、可爱的妹妹……选择你印象深刻的一个人,再围绕他(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事例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4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